官網爭鋒  第3672章 循循善誘

類別: 官場風云 | 鄧華 | 蘭馨 | 無節操 | 一路攀登 | 官網爭鋒   作者:他鄉的燈火  書名:官網爭鋒  更新時間:2019-01-12
 
沒錯東北的糧食好吃,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很受追捧,但是這一切都應該符合市場規律。事實上東北米面油,在市場上的價格并不高,甚至比那些三等糧的價格還低,這就造成了糧賤傷農的情況。

種十幾坰地一年到頭,還不如一個人在外面搬磚賺錢,你讓東北的農民這么想?這種事在各地都不罕見,但是在東北這個華夏糧倉發生,還是很讓人傷感的,為什么不能讓這里的農民先富起來?

最少在鄧華看來,這樣的狀況必須獲得改變:“群英市的糧食轉化率是多少?肉食品出產是多少?作為糧食主產區卻沒有足夠的肉蛋禽魚供應,甚至還需要從外地調撥,這是為政者的恥辱!我們要打造規模養殖企業,年出產生豬十萬頭乃至幾十萬頭的龍頭企業,一個不行就搞十個以上,務必就地消化富余玉米!務必讓糧食價格上升!”

改革開放二十五年,早期農民爆發出強大的主觀能動性,生產大量優質五谷雜糧輸送到全國的糧食市場。但是這期間東北米面油的價格在低位徘徊,固然穩定了城市物價水平,但是東北農民的付出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也沒有獲得足夠的尊重。

反而是被農民反哺的生產資料價格持續攀升,現在東北農民種地根本就是入不敷出,這樣的局面如果得不到改變的話,勢必造成嚴重的后果,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這才是鄧華抓住油脂化工廠不放松的緣由:“這里有形成養殖生態鏈的先天優勢,鼓勵農民參與到養殖公司中去成為股東,要讓農民享受到農業產業化的紅利,同時鼓勵他們在農閑時節成為新型的農工。在全新的工廠化車間里,用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搞生豬生產,搞肉牛肉雞肉羊的生產,這是群英市的一大優勢,也要形成產業優勢!”

鼓勵農民參與到養殖公司中去成為股東?讓農民享受到農業產業化的紅利?鼓勵他們在農閑時節成為新型的農工?一個個全新的理念,從鄧華同志的口中產生,朱春梅居然聽的如醉如癡。

三農問題始終是華夏高層關注的重點,而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的東北,如果僅僅是考慮城市的物價水平,而沒有考慮到農民的實際利益,未來傷透了心的農民,撂荒土地遠離故土去打工,也就不再只是幻想。

感受最深的還是吳剛,他的親人就有農民,其實東北農民很安于現狀的。1997年那種程度的大旱,很多人家種地非但沒有收入,連化肥種子的投資都賠進去了,即便這樣這里的農民還是選擇留下,他們信奉莊稼不得年年種!

現在鄧華同志用全新的理念,來解讀群英市的農民問題,無疑是讓這里的老百姓分享改革紅利。這才是為人民服務的好官呢,如果鄧華同志的想法付諸實施,會有多少人受益?

就算是榆木腦袋不開竅,被鄧某人一次次刺激,孔慶德也已經醒悟過來了。年產生豬十萬乃至十幾萬頭企業十個以上,意味著群英市生豬出欄數翻三倍還多吧,這需要消耗多少飼料啊!

原來油脂化工廠的春天來了,孔慶德眼睛發紅:“鄧副市長,能不能幫忙,請政府幫忙解決資金問題,我們要上馬全新的飼料生產線!”

總算比豬強一點,還有一點點的智商,如果他繼續彪呼呼的鴨子聽雷,也就只有下課了!鄧華斬釘截鐵回答:“沒錢!”

咳咳!就算沒錢您也沒有必要這么痛快吧?臺下一片笑聲,連朱春梅和陳怡妃都笑出來了,看鄧某人此時的樣子,就像是被人追債的。哪里像是一個副市長啊,大概那些老賴就是這么一副嘴臉吧?

朱副秘書長很好奇,鄧某人渲染這么美麗的藍圖,卻一分錢不出,這是在釣魚么?在朱春梅的心目中,鄧某人能力毋庸置疑,人家能吏的標簽也不是假的,這位招商引資的能力超強。

現在連他都說沒錢,接下來的改革怎么辦?沒錢真的什么也做不成的!老孔急了:“沒錢我們怎么搞項目啊?總不能讓我們出去討飯吧?”

說的好可憐啊!鄧華冷笑一聲:“就你這智商怎么做到董事長位子的?油脂化工廠的位子還算不錯,即將迎來的大建設,勢必會征用化工廠的土地。用市中心的土地置換鄉鎮土地,就算我們給予老百姓足夠的實惠,還是可以溢價兩三倍以上吧?如此高的溢價足以跟銀行討價還價,足以拿到足夠的生產資金,如果有好的項目甚至可以招來優質的投資商。我們的干部不要總是等靠要,連創意都要領導幫你想到了,你的工資給我么?還留著你干嘛?”

如果是之前被罵,孔慶德的老臉有點掛不住,但是罵啊罵啊也就習慣了,畢竟這個年紀的他很明白一個道理,體制內官大一級壓死人。別管小鄧同志年紀多大,就算是十歲娃娃,人家也是副市長,還是進常委的副市長啊!

因此老孔居然厚著臉皮笑了:“多謝鄧副市長的教誨,我馬上回去制定發展藍圖,爭取打造一個全新的龍頭企業,徹底帶動全市的糧食加工和養殖業。公司加農戶的模式,我還是曾經考察過的,只是政策上縛手縛腳,不知道這一次給多大的口子?”

終于問到點子上了,群英市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經濟政策始終是束縛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畢竟是執行計劃經濟時間最長的地區沒有之一,甚至早在建國前就已經復制前蘇聯的經濟模式,到現在已經超過五十年。

正是東北地區根深蒂固的計劃經濟模式,讓這里的企業束縛了手腳,各種行政命令充斥在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環節。九十年代東北地區最嚴重的三角債乃至多角債,九成原因都是行政命令的結果,而不是純粹的商業行為。

進入新世紀,如果還是按照前蘇聯失敗模式運轉,整個東北依舊沒有出路。這是鄧華前世親身見證過的,他不希望重生過后來到這里,還不能給群英市帶來改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