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血丹心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丹心只在人之初

類別: 歷史軍事 | 熱血 | 穿越 | 無敵 | 權謀 | 漢血丹心 | 流年書柬   作者:流年書柬  書名:漢血丹心  更新時間:2017-12-10
 
《大漢帝國史皇后傳》記載:“……冬十一月,陳皇后退皇后之位,仍居椒房殿,一切恩養如舊。元旦之日,立皇后衛氏,為其大赦天下,與民更始。孝景后三年之前非大罪者,皆釋獄……。”

后人閱史書,翻過史官筆下這寥寥數語,也不過一眼而過,卻不知道,這一眼之間,隱藏了多少風云激蕩,人間悲歡。

這已經是元召盡力所求得的一個最好結果。“金屋藏嬌”本來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寄予了對未來的無限渴望。只是這份美好生在了不該生的地方~未央宮中。

阿嬌皇后沒有錯,皇帝劉徹也沒有錯,錯只錯在,這兒不是尋常巷陌百姓之家,凡間的愛情之花生長在皇家,結局只能是逐漸的枯萎凋謝。

好在,因為元召的參與,歷史改變了許多細節,未央宮中沒有因為巫蠱之禍的生而大起波瀾,避免了一場因為這件事而引的無辜勾陷和血腥殺戮。

對于陳皇后來說,這自然是一個悲劇,她雖然沒有被貶居到冷清荒蕪的長門宮,但心灰意冷的余生,想必也不會有多少快樂。當日她拒絕再接受那方皇后印璽,獨自黯然離去的背影,在元召的眼中印象深刻。也許,這樣的心傷,世間無良藥,只能用時間來化解了。以后有可能的話,盡力再幫助她一些事吧,畢竟自己受過竇家的大恩。

雖然許多人已經有過這種猜想,但新立衛子夫為大漢皇后這件事,還是轟動了朝野。以一介歌姬出身而母儀天下,這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而且,她的兒子已經被立為太子,兄弟衛青獨領一軍。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又一個顯赫家族的崛起,就在眼前。

皇帝是在未央宮生變后不久的一次大朝會上宣布這件事的。這也是元召從西域歸來后參加的第一次朝會。

遠赴西域的大漢使團,在幾天之前已經全部回到長安。曹襄和公孫戎奴率領著一千黑鷹軍在渭河碼頭上岸以后,就自回長樂塬駐地去了。而張騫并不停留,帶領著使團的人,歸心似箭直入長安。

皇帝已經單獨聽取過了張騫對此行的詳細講述,聽到取得了這么豐碩的成果,他心中的振奮可想而知。盡管元召早就對他分析過開通西域的利好之處,但只有他真正的派心腹之臣去走過一趟之后,才知道好處究竟有多大。

聽完張騫的匯報,再看看他帶回來的各類西域珍稀物產、金砂珠寶、汗血寶馬還有諸國愿與大漢通好的承諾。皇帝陛下大悅,他命令侍衛給一匹寶馬配好銀鞍金蹬,一躍而上,縱馬在禁苑小校場馳騁了一番,果然是矯健非凡,令人贊嘆。

“哈哈哈!好,太好了!張騫,你真是一個能干的人。朕早就說過,唯才是舉,只要你有膽略有才干,朕絕不會虧待的。此次開通西域大計,你立下功,朕特旨賜封你為博望侯,望你再接再厲,立下殊勛,不負朕之厚望!”

張騫大喜過望,翻身拜倒在地:“臣張騫,謝主隆恩!必定奮勇向前,不負所托!”

旁邊在場者,無論是羽林侍衛,還是一干近臣,無不心中艷羨踴躍。同樣是宮中侍衛出身的張騫自告奮勇去走了這么一趟,被天子一句話就封了侯,這對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個巨大的激勵。皇帝陛下真是具有大胸襟啊,只要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從來不會按照規矩來,封賞之厚,出想像。

“萬里封侯,一朝如愿。恭喜了,張兄,呵呵!”元召臉上的笑容很真誠。

“小侯爺,多謝了!”

張騫對著元召深深一禮,多少感激的話盡在其中,心中謹記,不必多言。

取得這么重大的成果,皇帝陛下的英明決策自不待言。因此,今天的朝會之上,踏上朝堂的張騫,就遵照皇帝的指令,又從頭到尾的把西域之行的始末,當著所有朝堂大臣的面,重新詳細的敘述了一遍。

身為大漢的朝臣和子民,無論在內部的權力斗爭中,爭得怎樣的你死我活,但在對外的國策制定上,卻都是有著巨大的民族歸屬感的。這就是幾千年中華文明和漢家文化熏陶的結果。

朝會上的氣氛一下子就熱烈起來。各種贊同、贊嘆、稱頌皇帝圣明的聲音不絕于耳。次出使得成功,預示著西域之路的順利打通,將成為現實。也就是說,當初制定下的目標,馬上就會開始去實行了,這是一件令人振奮的大事。

凡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漢人,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更加強盛呢?如今,本朝開國以來的對外政策即將生巨變,從保守和抵御,開始轉變為開拓和進攻,每一個人心中想到自己即將要看到或者親身參與的這種局面時,情緒的激動可想而知。

皇帝劉徹滿臉放光的坐在上面龍案后,看到下面的情形,他心中很寬慰。吾土吾民,果然都是心向大漢的!幾位先帝勵精圖治修養民生,潛移默化之中,才換得今天的團結對外局面,這讓他暗暗感激,也更加堅定了信心。

匈奴這個宿敵,就算是再強大又怎么樣?就算是馬再快,弓刀再利,也是蠻夷而已!看到沒有?朕已經準備好了,就要開始和你們算總賬了!

張騫奏事完畢,此行有功人員自然得到一一封賞。能夠自動請纓出使萬里之外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勇士,即便是封賞的再厚,也沒有人會提出不同意見。

雖然在這次朝會上,皇帝還并沒有明確說明,什么時候正式開始啟動西域計劃,但所有人都知道,已經不會太遠了。大漢的兵鋒即將西行,到那個時候,一場國戰將會正式爆。

沒有人會喜歡打仗,但這一場仗是必須要打的。漢、匈不兩立,這是天然的宿敵。野蠻落后不事生產的馬上民族,想要更好的生存,就只有侵略和掠奪。富庶肥沃的南朝土地,就成了他們縱馬劫掠的后花園。雙方有著不可化解的矛盾,除了用刀和血,沒有別的辦法可以解決。

這不僅是大家的共識,長樂侯元召也是這樣認為的。在世人還不知道的情況下,一項秘密的西征計劃,其實早已經在皇帝的要求下,經過元召和幾位尚書常侍的幾次策劃修改后,放在了宣室閣的案頭。

雖然現在還沒有公開,但一些準備工作,已經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兵家之決勝,不在戰場,而在先期的帷幄之中!”元召說過的這句話,皇帝深深的贊同。

這樣百官齊聚的大朝會,并不會經常舉行,因此,一次性解決的事情也會有很多。各主管大臣們的奏事,占用了很多時間。皇帝今天心情大好,大部分都進行了現場的批復,氣氛是難得的融洽。

當丞相平津侯公孫弘出來奏事的時候,他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附帶的提出了一個建議。許多多少知道點內情的人,吃驚地抬起頭望過來時,卻見這位丞相大人面色平靜,好像說的這是一件分內之事。

公孫弘進言的是,請皇帝下詔,除卻軍伍府衙之外,嚴禁天下郡縣的百姓再攜帶持有弓弩,把這種武器列為違禁品,一旦有人違反,可定罪論處。

他的理由列舉的十分充分,稱弩箭之犀利,常人難以躲避,一旦被賊人所得,用以作惡,實在是為害嚴重。如果有十個賊人張開弓弩,那么這種威脅,就算有一百個官吏都不敢上前捉拿,這就給了他們很多逃脫的機會,以后賊人作惡將更加猖獗。如果把弓弩列為禁品,嚴禁普通人持有,那么抓普盜賊時就會順利很多,盜賊沒有這種利器,便只能與官吏短兵相接,短兵相接則人多者勝,以眾多的官吏抓捕少數的盜賊,得手到擒來。

皇帝微微愣了愣,公孫弘的這番話,其實說的非常有道理。劉徹想起元召在朱雀門外被弩箭所傷之事,即便以他那么大的本事,都難以幸免,其他的人,當然對這種大殺器更沒有抵御之力。看來,丞相應該是也聽說了這件事的細節,這才有感而的。

大漢朝的建立,歷經了秦末兵火戰亂的洗禮,是以武力奪得天下的。再加上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尚武之風影響,因此對普通民眾持有武器,并沒有什么限制。不像別的一些朝代,禁這禁那的,恨不得搞得普通老百姓手無寸鐵才好。

皇帝略一沉吟,要是這樣說起來,出詔令嚴禁弓弩,倒也是一件可行之事,不失為一種減少犯罪的好辦法。他的心中已經有些同意,卻先沒有表態,而是把這個建議交給殿中的群臣,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意見。

御史大夫張湯先表示贊同,然后是廷尉杜周,隨后九卿重臣以及殿中的大多數臣子們都附和了此議。這是一件對當政者有利的事,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當然是贊同的居多。

皇帝微微點頭,他正要出口下旨定下此事,忽然心有所感,撇了一眼一直未一言的尚書令元召。

“元卿,為何一語不對禁弩一事,可有說乎?”

“陛下,既然問到微臣,那我倒有些不同的看法。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問問陛下和列位同僚。人類之初,明武器的本意是什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