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逆襲路  第七十二章 知青

類別: 現代言情 | 婚戀情緣 | 重生七零逆襲路 | 月兒在林間   作者:月兒在林間  書名:重生七零逆襲路  更新時間:2017-12-09
 
何小剛個子不高,身材也是屬于文弱書生形的。每天跟著生產隊出工,何小剛只能拿到七分公分。對于這樣的何小剛,劉茉莉是看不上眼的。

現在的農村,賺不到公分等于分不到多少糧食。何小剛公分少,自己的糧食都不是很夠吃,肯定沒有多余的糧食去討好劉茉莉。而且每次出工,何小剛做自己的那份事都累的要死,更不可能為劉茉莉幫把手。

四年的農村生活,把劉茉莉的天真活潑都給磨光了。在農村里,高強度的勞動把劉茉莉的雙手磨的起了繭子,皮膚也變得暗黃粗糙了不少。

每天早上起床,劉茉莉對著鏡子里那個憔悴的自己,總會露出一個自嘲的笑容。這樣的日子,和劉茉莉四年前的城里生活,不亞于天上地下。飯吃不飽,口袋里窮的叮當響,何時是個頭啊?

幾年來,劉茉莉雖說沒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農村老娘們,但是像何小剛這種沒有好處往她跟前湊的男人,何茉莉是看不上眼的。

知青點是周家村的村民們前幾年特地為下鄉的知識青年們建造的。

那個年代,城里的年青人響應國家的號召,跑到鄉下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換句話說,就是城里的娃兒不能光學書本里的知識,還要到鄉下去參加勞動,體會一下農民們的艱辛。

剛開始的時候,下鄉的知識青年不多,只有一兩個。周家村的村長那時還是周洪明的老爹。老村長把城里來的知青分派到村民家里居住,村里每個月補貼一點糧食。

剛開始的時候,知青們滿懷勞動的熱情。跟著村民們出了幾天工后,知青們開始叫苦不迭。農村里的勞動強度不是一般的大,天一亮就出工,天黑才能收工。知青們只干了一天,不去說酸痛的抬不起的胳膊和直不起的腰,就連握鋤頭的手掌上都起了好幾個大水泡。

農村里和城里不一樣,身子不舒服可以請假休息。到了雙搶的季節,田地里的莊稼等著收割,就算知青們滿手水泡,頭天晚上挑一挑,第二天還是要繼續跟著干活。

鄉下地方,吃的東西肯定沒有城里人吃的精細,加上那幾年的年成不是很好,村民們自家都是紅薯稀粥什么的,一大家子抓一把米再加點野菜雜糧熬的稀稀的對付三餐,就連收割的季節,村民們也最多添幾個菜團子什么的墊飽一些肚子。

村里給知青們補貼的糧食也不多,每個知青一個月十斤米二十斤紅薯。這個分量已經是老村長最大的寬容了。那個年月,每家每戶都不容易,村里要留一些糧食做儲備,以免哪一戶村民家里斷了糧沒地方去借。

知青們的補貼糧已經是村子里一個正勞力的份額了,誰家的日子都是摳搜著過,一家人才有活命的希望。要是頓頓吃干的,知青們的糧食連他們自個吃都不夠。

知青們在村民家里住著,天天吃著千篇一律的紅薯粥菜葉子粥,粥里米粒沒多少,光看見照的出人影的稀湯了。知青們猛不丁地從吃飽穿暖的生活落到了吃不飽飯的境地,心里甭提多委屈了。更何況白天要跟著生產隊出工干活,到了晚上肚子里沒有什么食物,到半夜餓的睡不著覺。

時間一久,知青們的意見很大,知青中有些人還端著城里人的架子,認為自己是從城里來的,該受到村民們的特殊照顧。再怎么著,村民們也該把自己的那份糧食全部做了給自己吃吧?這么天天稀粥,哪里吃的完十斤稻米二十斤紅薯?

有知青住在家里的村民也煩死了,個個跑到老村長家訴苦。知青在自家住著,到了飯點張嘴就吃,放下碗就走,有時還嫌做的東西味道不好。洗洗碗分攤一下家務什么的更不用想了,這是請了個“爹”“媽”在家供著嗎?

老村長開始以為,知青們下鄉就是走個過場,過不了一兩年那些知青就能回城。

沒想到一批接著一批的知青不斷地往農村走,就連他們的戶口也轉到了農村。接連兩年過去了,老村長也沒聽上面提起知青們回城的事。老村長這才發現,這些城市里的年輕人,算是成了周家村的村民了。

農村里都是這樣,對待來做客的客人,不管怎么討厭都會維持表面上的客氣。頭一兩年,周家村的村民們對知青很寬容,隊長分派活計的時候,會分派一些輕松一點的活給知青們。

可是,等知道知青們以后扎根農村后,村民們的客氣就不見了。大家都是周家村的村民,憑什么你要受到特殊照顧?而且,這些照顧不是一次半次的。照顧了你,我的活不就重了嗎?

村民們有意見,隊長分派工作,也只能照著規矩來。要是再讓知青們做輕省的活計拿高公分,隊長肯定會被村民的唾沫星子給淹死。

從那時開始,知青們能干多少活就拿多少公分,這樣一來,很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知青直接抓瞎了。和做慣了農活的村民們比,知青們一天做的事只有人家的一半,每天的公分只能拿個五六分,能拿七分的還是有些村民可憐他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結果。

一天五六分公分,連村子里的老娘們都不如。知青們羞愧之下,更多的是為自己的肚子擔心。

農村里的規矩就擺在那兒,不干活就沒有公分,公分少分到的糧食就少。知青們累死累活,一年到頭就混了了肚子稀飽,吃頓干飯都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愿望。

再喜歡挑刺的刺頭,每天餓的頭昏眼花之后,也沒有了挑刺的精力。自己連糧食都賺不到夠吃的,知青們也不嫌棄在村民家中吃的紅薯稀飯了。

不是一家人,長期在一個鍋里舀吃的,時間久了肯定會鬧矛盾。村民們見村里不再補貼知青的糧食,也不愿意讓知青在家里白吃白喝。

老村長怕村民和知青們的矛盾鬧深,干脆在農閑時號召村民們和知青們共同出力,建起了一個知青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