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糖,是糖塊,還是白糖或者紅糖?”
程曼聞言,嘆了口氣。
這孩子上學去了,并不知道后來發生的事兒。不過人家當初借給自家錢應急,不管怎么說,送點東西過去也是應該。只不過,真心沒必要送紅糖。
白糖便宜,紅糖因為能坐月子或者補身體的時候用,所以價格要貴上不少。
這孩子,可別傻傻的全買了紅糖。
“有糖塊,有白糖,有紅糖。”對于農村送禮,她還真不知道。
上輩子,她就沒主動送過別人什么東西。所以雖然身在農村,還真不知道鄰里間應該送些什么。只是依稀記得糖很難得,一年也不一定能吃得上一口甜的東西。因此,就買了糖塊、白糖、紅糖。
“人家包好的,還是散裝的?”
程曼松了口氣,幸好不是全買了紅糖。
“我不知道送多少合適,所以就讓人家給我包了幾個紙包,好回家讓你看著分裝。”
程曼點點頭,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你白天黑夜地給人做翻譯,多辛苦。倒是也手緊著點,別亂花錢。”
“記住了記住了。”林微笑笑,“這次不是特殊嗎?所以才買了這些。真要是以后,這花錢也得是花到自家人身上。別人?我可舍不得!”
倆人正說著,林果插話道:“媽,糖塊咱留著吧?”
程曼點點頭,“成,這糖塊就多給你留點。”
林微想著家里的煤油燈,忍不住問道:“媽,咱村里還沒通電嗎?”
她記得回來經過鎮子的時候,偶有那么一兩戶人家里有燈光傳過來。按照那個亮度,絕對不是煤油燈。剛才在鎮衛生所里,那邊房間吊頂上也是電燈泡。
“先通的是鎮子上。本來說咱村子今年也通電的,可是卻被別的村搶了個先,咱們只能等著了。”程曼嘆口氣,“其實要我說,這通電還要花錢,還不如用煤油燈省呢。你就看好吧,等輪到咱們村子,通了電,估計也沒幾家用。”
林微聽著,也沒說話。
沒通電之前,大家都這樣說。等真正見到夜里也那么亮堂的屋子,他們就不會這么說了。
再說,亮堂一些,晚上看書寫字就不用那么費眼了。
說說笑笑到了村口,林志遠已經候著了。
“怎么,沒事兒吧?”
“沒事兒,就是涼著了。打了一針,等會兒吃點飯墊墊再吃藥,多喝點熱水睡一覺,估計也就沒事兒了。”
聽程曼這樣說,林志遠松了口氣。
他一回來,家里除了孫芳,全都不見了,還以為孩子燒成什么樣子,心里著實難以安定。“果兒?還難受不?”
“不難受了,就是有點暈。”
林果說著,又趴下。
林志遠接過林澤手里的架子車,拉著往家走。
回到家的時候,孫芳已經把菜炒好,放在鍋子里保溫著。見都回來了,問了幾句,就開始盛飯端飯擺桌。
林果坐在堂屋里,好奇地看著孫芳,見孫芳看她,也不怯,笑瞇瞇地回望她。
“怎么笑成這樣?”
林微正在盛稀飯,剛把一碗盛好的遞過去,就見孫芳笑得嘴都合不攏地進來。
“你那個妹子有意思。”
孫芳笑道,“不怯生也就算了,還光明正大地看我,見我看她,她還笑,看那樣子,似乎恨不得我能跟她說幾句話。”
那抓撓撓的小眼神,跟林微睡迷糊時候的樣子,一樣讓人心里發軟、愉快。
“她啊,你別看現在文文氣氣,等過半天,不對,等吃了這頓飯,你就知道她有多么話嘮了。這也就是病了,又沒吃飯,沒力氣淘才這樣。”
林微說著,把鍋蓋蓋好,和孫芳一人端著一碗粥往屋里走。
至于那嘴唇紅不紅的問題,早就拋之腦后。反正她進屋的時候,媽也沒有看見,真問起來就說喝熱水燙的。
都已經九點了,林微也不讓程曼再去做酸辣湯,就這么吃了一頓相當簡單的早飯。
飯后,林志遠去鎮上的供銷社買包糖用的紙,林微和孫芳還有程曼就看著以前的賬冊商量著該給誰回多少禮,林澤就在院子里劈木柴。而林果,吃了飯,藥效發作,早就昏昏睡去。
見孫芳和母親程曼商量的那么細致,林微忍不住嘆了口氣。“媽,這糖要不都直接半斤半斤的包?咱們不用頭疼,也省得人家打聽別人家多少的時候,心里生怨。”
“這哪兒能行?借錢多少倒是無所謂,借錢的態度很重要,要是都回一樣的禮,那才是不公平。”
程曼抬眼看了她一下,搖搖頭,不贊同她的做法。
“怎么就不公平了,都是一樣借給咱錢不是嗎?”
“不是!”程曼看她,有些教導的意味,“你想啊,當時咱家是不是急著用錢?”
見林微點頭,程曼才繼續說道,“當時咱們急著用錢,有些人雖然借了,但卻只是打發一下咱,意思意思地借給了一兩塊。有些人二話不說,直接掏錢,連欠條都不讓打。你說這能一樣嗎?糖可以按照半斤半斤地包,可是送多少,送紅糖還是白糖,要不要再加點別的什么東西,心里得分清楚。”
孫芳贊同程曼的做法,“禮多人不怪,咱總要讓別人知道,咱們跟誰親近。當然,真要是家庭困難還借給咱錢的,一樣不能虧待。”
林微明白這個道理,可還是為這樣細致的劃分而頭疼。擺擺手,討饒道:“這些你們做主,我只要算好該給多少利息就成。”
老天爺,這回個禮,簡直就是一部宮心計!
她還是做做這些直來直往的算術題比較好。
“哎對了,媽,等會兒你們去回禮的時候,要是看見誰家有縫紉機,就跟他們說說,一天一毛,租個三十天,看他們愿不愿意。”林微把利息算了一半,抬頭說道,“我這次帶回來的布料,準備做成衣服。要是誰縫紉機用得好,你也順便跟她們說說,愿不愿意來做工。愿意來的話,咱們按件算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