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尸腐肉  第七百零九章 基因編輯

類別: 科幻游戲 | 末日求生 | 喪尸圍城 | 災難 | 無異能 | 行尸走肉 | 行尸腐肉 | 茶叔   作者:茶叔  書名:行尸腐肉  更新時間:2018-12-26
 
秦逸的話說得十分含蓄,但張可達和趙康都知道華國已經摸到喪尸病毒的門檻。

溫付昌在感染病毒之后并未完全變異,他發生了變化的只有身體,但思維能力和習慣卻得到了保留。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恐怕不會有任何人會相信這一點。

秦逸提到的基因趙康也了解一點,它是一條多肽鏈或者說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著生命的基本構造和性能,也儲存著生命的種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的全部信息。

昌平研究所通過在溫付昌身上進行的諸多實驗實際上已經發現了一些端倪:喪尸病毒在進入人體后,會迅速尋找周圍的細胞進行融合。這種融合是很隱秘的,因為一旦病毒來到人體,它的外型和特性幾乎和人體自身的細胞別無二致。

這是一種偽裝,不過卻被華國的科學家在溫付昌身上發現出來。喪尸病毒和人體細胞融合之后很快會釋放出一種酶,這種酶讓細胞發生特異突變,進而導致細胞中的基因鏈發生變化。

特異突變后的細胞還是人體細胞的模樣,但是它已經成了喪尸病毒的幫兇。這些變異細胞開始向周圍延伸,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它們很快就會感染更多的細胞,并將其變成同伴。這樣一樣,人體在不知不覺當中就開始了一場壯觀的基因改造工程,等工程結束時,喪尸便誕生了。

喪尸病毒在感染人體之后,就會對人體內的基因組進行定向編輯,這是秦逸已經得出的結論。人體內的基因組是由許多的基因片段組成,可以被視作一段類似于電腦程序的代碼,而人就是這個程序。平常的時候,程序都是按照代碼設定的內容去運行,但是代碼一旦遭到修改,程序可能會癱瘓,也可能會失控。

秦逸是生命學和基因學的專家,他對張可達和趙康說的話其實十分保守,因為溫付昌的存在是華國s級的機密,只是出于“冰川行動”的需要,他才允許這兩人稍稍接觸一些信息。要知道,除了溫付昌他們的這個項目組之外,整個華國知曉這一情況的人不超過兩手之數,華國以外更是為零。

在對喪尸病毒的研究過程中,秦逸也遇到了不少的難題,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他發現喪尸病毒并非外來物種,甚至很可能就來自人類自身。因為他通過許多次的實驗和研究,發現喪尸病毒和人體內的細胞具有超高的相似度,如果不去分析病毒和細胞內的基因片段,那兩者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而且人類的身體也不排斥那些病毒,免疫系統在見到它們時就仿佛看見的是“自己人”,它們接納這些病毒,并任其在人體內擴散并肆虐。

“這些病毒會不會就是來自人體內部的?”這是盤亙在秦逸腦海中最大的一個疑問。喪尸病毒只會感染人類,這是很早前就被許多國家都確認過的,人類的近親靈長類在接觸到這些病毒后身體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甚至連皮疹都不會起,所以秦逸斷定喪尸病毒只會對定向的基因片段進行修改。

至于喪尸病毒修改的是哪些基因片段,秦逸和他的團隊仍在鉆研。

注入溫付昌體內的褐色藥物是一種靶向藥劑,它起到的作用雖然有限,但也極為難得。如果不是溫付昌自愿拿自己的身體作為試驗品的話,可能這種藥劑的功能就不會被發現。畢竟這種靶向藥劑注入喪尸體內不會有任何直觀上的變化。

整個項目中只有溫付昌一個實驗體,秦逸他們也不可能找其他的人來做這項實驗,有人曾提議用死囚來當實驗體,這類建議最后都被秦逸和他的團隊否決了。

基因工程是復雜且神奇的,秦逸必須要保持實驗體的“純潔性”,也就是作為實驗體的個人必須是自愿且有自我犧牲的覺悟。如果用死囚來當實驗體,他們在實驗過程中萬一反饋一些帶有個人主觀色彩的數據,那研究的方向很可能就會被帶偏。

比如用上藥劑之后,死囚夸大身體反應,或者裝出神經錯亂等狀況,那項目組對藥劑的結果評定就會和實際有很大的偏差。

張可達和趙康在軍艦的甲板上沒有討論這個項目的事情,因為在昌平研究所的時候,他倆就被多次叮囑要嚴守秘密。

不能討論昌平研究所內的見聞,兩人還可以說說破解外星文字的軟件,這個軟件趙康前段時間一直在做,不過進度不是很快。

“到瓶頸了,”趙康笑著對張可達說道,他的神色中頗有幾分無奈。

“是啊,外星文字的樣本太少,”張可達點了點頭,深以為然。根據喬治馬瑟公開出來的那幾個外星文字,他破譯出了三個坐標和時間,之后再度破譯出來的內容就出現了殘缺,關聯性也不強。

“希望已經找到的線索能夠為我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張可達說道,他像似在鼓勵自己,又像似在鼓勵趙康,“2010年11月7日的末日種子庫,那里一定有超出地球科技的東西存在。”

“我也相信有,因為經過無數次建模所得出來的結果顯示,人類如果不破局的話,就沒有出路,而這個局,就在張哥你破解出來的坐標里面。”

“有這么夸張嗎?”張可達還是第一次聽到趙康這樣說。

“當然,不然你以為其他國家為什么對‘冰川行動’的響應速度這么快,因為他們的人肯定也做過類似的建模實驗,而且我敢肯定,他們得出的結果跟我的基本一致。”

“媽的,你這么說,我的壓力好大。”張可達從口袋摸出煙來,點了幾次都沒點著。

“外面風大,”趙康說道。

“船里頭不讓抽。”張可達用手把風遮起,好不容易終于點燃了煙,他吸了一口,眼睛微微瞇起,精神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的壓力確實很大,上一次去極地和沙漠,近百人耗時數月無功而返,上級政府雖然沒有責怪什么,但是張可達的心里很過意不去。

這次的“冰川行動”由華國牽頭,計劃的核心內容仍是以張可達的研究成果作為基礎。未知的結果中有風險也有機遇,更多的也可能什么都沒有。

“你說,現在要是在外太空有人正盯著地球,他會看到什么?”

“如果是在我們頭頂上方的太空區域里,那人能看到的只是一個漆黑的地球,也只有北美、東亞沿海地區以及歐洲會有一些稀稀疏疏的亮光,那些有亮光的地方就是人類的聚集地。”

“你怎么知道?”張可達問道。

“我在電腦上調用過人造衛星的視角。”趙康攤了攤手,“不過極地圈里有一個點非常耀眼。”

“朗伊爾城?”

“是的,雖然我們還不清楚那里的工程進度,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它很龐大,”趙康點了點頭道,“畢竟是集合了全人類力量的工程,說真的,我很期待。”

“我也是。”

如今的朗伊爾城像極了災難前的那些不夜城,它們的特點都是整晚燈火通明,不夜城中通宵達旦的是燈紅酒綠,朗伊爾城中則是忙碌的工人和機械。

又是幾艘貨輪抵港,碼頭上的搬運工人強打著精神在那里繼續裝卸貨物,這次過來的船只是華國的運輸船,船上滿載著從崇明運過來的食物和藥品等物資。

先期乘坐“雪龍號”抵達的華國成員得到消息后大部分都來到了外面,他們往碼頭上趕去,準備迎接來自故地的同胞,并協助登記和管理貨物。

碼頭上增加了人手之后,效率果然高了起來,大家這么積極的原因還有一點,那就是這次貨輪帶過來的貨物中,還包括了家書。

隨著通訊科技的發展,家書這個東西在現代社會已經很少見了,哪怕遠隔重洋也只需要一個電話,如果連通視頻,親人朋友之間甚至就可以在電腦兩端面對面的交流。

營地內的物資和能源都很充沛,唯獨通訊方面卻擠破了頭,因為百分之97的設備和線路都被用于各國和自己的本土進行聯絡,留給民用的3甚至也經常會被占用。

十幾個國家為這次行動派出的人都集中在朗伊爾城,每天無數的信息從這里發出去,外面也有無數的信息被送進來,優先級最高的就是和“冰川行動”相關的信息,其次則為設備調配、人員安排等等,私人的通訊需求被排到了最后。

私人電話的時間最早的都已經排到了一個月之后,所以陳斌和大飛也沒指望近期能夠聯系上崇明的人。兩人不知道這次過來的家書里有沒有自己的,心里很是期待,其他人也和他倆差不多的心情,所以都不顧嚴寒來到了外面的碼頭上。

大家在碼頭上遇到熟人會寒暄一番,其他人則將東西搬運地搬運,裝車地裝車,冰天雪地里人一旦出來了就不能閑在那,不然一會就要凍僵了。

忙至后半夜時,裝卸在碼頭上的貨物終于都被運去了倉庫,一些幸運地人在那里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家書,當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時,誰也沒有發現先前一起出來的人當中少了幾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