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  第八卷 第四十九節 走到哪里都是一條鯰魚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還看今朝 | 瑞根   作者:瑞根  書名:還看今朝  更新時間:2019-07-08
 
沙正陽洋洋灑灑一口氣提出了六七條自己的設想和看法,他也知道其實第一天上班就做這種事情很容易引發出風頭的看法,但是茅向東和呂宗平都有這個要求,他無法拒絕,只能照辦。

既然得罪人也好,留下一個不太好的印象免不了,那么索性就大大方方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意見抖落干凈。

他相信能坐在這個會議室的人沒有哪個的眼光和見識會差太遠,頂多也就是各有專精各有側重罷了。

自己把一些前世中的見識觀點提前了十年八年放出來,沙正陽相信自然有人能辨識出這其中的分量。

至于說他們如何來理解,能不能接受,甚至為他們所用,那就要看他們的胸襟氣度和執行能力了。

呂宗平一直沒有說話,下筆的時候也不多,他不想給周圍副手們留下一個自己過于重視沙正陽觀點意見的看法,雖然他很認同和欣賞沙正陽的一些觀點。

但沙正陽這種風格的確容易成為木秀于林的架勢,只不過呂宗平覺得在當下漢都這種略顯沉悶和懶散的風氣下,這種奇峰突起的風格,或許還真的能起到一些鯰魚效應。

事實上沙正陽在呂宗平有些拔高似的介紹自己時,也已經感受到了一些這方面的意思,領導駕馭局面自然是得心應手,自己這種剛進來的小卒子肯定只能按照領導意圖來“發揮作用”,不僅僅是自己的工作,順帶也還能“刺激和促進”別的人有所作為。

茅向東沒和他提起過漢都市委市政府內部的事情,但是這么久來沙正陽和漢都市的干部打交道也不少,像季國力、劉伯、尤哲,之前時不時也能從桑前衛和郭業山那里獲知一些零碎的消息,所以多少也有些感覺。

漢都市委市政府班子總體來說還不錯,但是卻顯得過于四平八穩,推進工作有條不紊,每項工作在全省都能居于中上游,但是卻很難做到第一,這可能和漢都各方面體量最大,要做到最好難度最高有一定關系,但是話說回來,你漢都市難道不該做到最好么?

作為全省的中心核心,你都做不到最好,那誰該做得最好?

在這一點上,沙正陽的觀點很明確,其他城市抓工作是爭第一,而漢都市則是理所當然的保第一,沒當到第一,那就是失敗。

這個觀點沙正陽很明確的向茅向東和呂宗平二人表達過,這讓茅呂二人也是大為震動之余也是極為贊同。

這就是針對漢都當下一種平庸風氣而來。

要破除現在漢都市里邊那種動輒保三爭二奪一的觀念,就是一個信念,必須拿下第一,沒有拿下第一那就是失敗,就要自我檢討,查找問題不足,不允許連續出現兩次這樣的情形,出現了第二次,那就要問責。

在這種具體工作會上,沙正陽當然不可能去說本該是市高官和市長說的話,但是他言語中還是明確的表示,在漢都高新區的發展建設上,不能對標漢川省,而應該對標深圳、蘇州,同樣在招商引資工作上,漢都也應當要對標深圳、蘇州。

在沙正陽看來,蘇州的地理區位和資源稟賦等諸多方面其實真的不算好。

蘇州既籠罩在身旁上海的巨大虹吸陰影下,省內還有省會南京和另外一個條件并不輸它多少的無錫激烈貼身肉搏競爭,另外在長三角范圍內還有杭州這樣的副省級城市虎視眈眈,也沒有長三角內另外一座副省級城市寧波的海運之便,甚至連機場都是和無錫共用。

可就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蘇州卻能創新求變,不斷打造出其高質量高水準的招商引資環境,使得每年的招商引資項目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在長三角區域內高居除上海之外的城市榜首。

同樣深圳除了在國家給予了它特區政策優勢之外,其他條件一樣不算好,香港和廣州這樣兩座老牌都是眼皮子地下,如何揚長補短來實現自身的跨越式發展,而且還不是那種斷斷續續的爆發,而是持之以恒的創新追趕和超越,這同樣讓人仰慕。

而且從前世中的表現來看,未來二十年,深圳表現出來遇強越強的創新能力,蘇州展現出來的包容和適應能力,哪怕是遭遇各種挑戰,兩座城市依然能保持著一種一往無前的沖鋒態勢。

學就要學最好的。

所以沙正陽一直認為漢都如果要在走發展制造業作為固本強基之路,就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深圳和蘇州。

學深圳的機制和產業創新,學其產業鏈培育建設,學蘇州的招商引資環境營造,學蘇州的重點產業培育,這兩座城市因為各自所處的區域不同內外環境不同,所以各有所長,而漢都一樣和這兩座城市截然不同,所以要學也只能結合漢都的實際來進行融合式的學習。

會議結束了,不可能有什么大家都被震懾莫名心服口服的那種情形發生,但是沙正陽相信,自己的這一番觀點看法總還是能對這些人有所觸動,的鯰魚就是用來激蕩攪水的,讓大家都要有緊迫感,把自身潛力和主觀能動性逼出來。

呂宗平把沙正陽留了下來,二人回到了呂宗平的辦公室。

這個會議的基本目的算是達到了,呂宗平不動聲色的仔細觀察了,雖然大家都還是努力表現得云淡風輕,但是卻在沒有之前那種古井不波了,特別是涉及到各自分管工作中的一些建議,恐怕都需要認真思考了。

提出來了問題,也給出了解決的方向,行不行,你都該好好考慮一下,對錯與否,都要自我評估,該怎么來處置。

“講得很好。”呂宗平示意沙正陽入座,點點頭:“說得也很透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觸動。”

“有感而發而已,在中央那半年,能看到很多東西,沿海地區發展速度太快了,他們的嗅覺敏銳意識超前,我們這邊還在琢磨,人家已經動手干起來了,不怕出問題,就怕不肯動。”沙正陽也很感觸,“總感覺沿海地區這些政府運轉速度都要快一拍,我們各方面都更遲鈍。”

呂宗平苦笑了一下,搖搖頭:“這是一種直觀感受,但實際上就是最真實的表現,說明我們在全方位都比沿海地區落后了,辦事效率上,瑣碎程序上,推進力度上,都落后了,大家也習慣了,所以看到人家的動作和效率,我們反而覺得有些不適應了,覺得人家不正常,不適應,結果呢?”

“所以還是要由點及面,逐步推開,讓大家都要在思想上繃得更緊,徹底打破現在這種庸、懶、散、浮、拖的風氣,創造一種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良好風氣,我覺得市里邊可能還是由于安逸日子過太久,缺乏來自外界的壓力,畢竟我們漢都的各方面數據都不是省內其他城市能比的,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習慣,如果我們擺對位置,對標深圳蘇州,或者杭州武漢成都這些城市,我覺得恐怕大家就不會有那么樂觀的心態,也不會這樣輕松了。”

沙正陽的話語還是比較含蓄委婉的,但對呂宗平來說卻再清晰不過了,他來了這么久,也很清楚市里邊的這種風氣,班子里如此,市里的干部們亦是如此,要扭轉這種風氣,許多多管齊下。

“正陽,對扭轉我們市里的這種風氣,市委市政府都有一些政策和措施要陸續出臺,我留你下來主要還是想要和你談談你在會上提到的幾個產業培育,我注意到你專門提到了汽車產業,嗯,你的意思是咱們漢都市在發展汽車產業也有很好的條件?之前我和茅書記也商量過,都還是覺得和其他很多城市比,我們漢都的優勢不突出,很難競爭贏。”

呂宗平對汽車產業的發展很關注,因為他深知汽車產業是一個極其龐大而復雜的產業鏈,可以說一臺汽車所涉及到的配套企業可能多達百家,其帶動的產值、稅收和就業乃至消費都是其他產業難以比擬的,所以哪怕茅向東和他都覺得漢都在這個產業上的確沒有太大優勢,但都還是遲遲無法下決心不把這個產業列入未來漢都的主導產業來培育。

“看來茅書記和呂市長在這個問題上也有研究,嗯,我說了,漢都肯定無法和上海、長春這些汽車產業已經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比,但是我們可以另辟蹊徑,走細分化市場,咱們漢川兩家汽車廠都在漢都,論規模也都不算太小,只是從產值、技術和人才等來說,與國際大品牌車企相比當然不值一提,但是這卻是一個進入內陸地區市場的跳板和橋頭堡,……”

沙正陽的話讓呂宗平心中一動,“你的意思是和外資品牌合資?”

“這是一條路,但不是唯一的路。”沙正陽沉吟了一下,“如果是這兩家企業目前狀況來說,要生存下去很難,所以我覺得找到一個可靠合作對象合資是可行的,可以借助合資來從為自己培育人才,吸納消化技術,為未來有其他機會的時候做好準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