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吃相  第1539章 奮勇向前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帝國吃相 | 牧塵客   作者:牧塵客  書名:帝國吃相  更新時間:2019-10-02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對于大秦這個秋天來說,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最近幾年大秦風調雨順,南北皆都豐產,即便是有些地方有干旱和水澇,但在朝廷大力推廣的新式耕種方法支撐下,哪怕是受到一些災害,大部分受災的糧田也還是有一石兩石的收成。

這個收成看似減半甚至減產六七成,但相對于八年十年前,也絕對算是豐產年月了。

何況一旦遇到水澇病蟲等災害,只要當地官吏如實核報受災農田面積,有御史巡查無誤之后,當年免交部分糧稅,若是受災嚴重,還會開當地官倉進行放糧賑災。

朝廷有減稅賑災的法令,民間這幾年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積糧,再加上允許農民種植果木,采摘山貨、蓄養雞鴨甚至農閑時節出門打工,再加上從今年開始全國取消了令人怨聲載道的更役制度,平民百姓只要勤勞,除開糧食收獲,平日也能掙到一些錢財。

有了這些額外的收入,平民百姓的生活這幾年已經相當穩定,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饑寒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有律法的保障,有朝廷的支持,有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上朝廷大規模的投資基礎建設,大量的資金往民間流淌,使得整個華夏民眾都處于一種極度興奮激越的狀態,所有人都在拼命種地、掙錢、打工。想通過自己的勤勞掙一份家業,為妻兒老小一個更加富足美滿的生活。

別人家有的我也要有,別人住大屋我也要住。

都是鄉里鄉親的,過得好自然被人羨慕,過得差自然被人瞧不起。

沒有基礎的盲目攀比固然不符合實際,但住大屋乘車馬衣食無憂,這就是底層平民的最質樸想法,也是最現實的愿望。

所以,攀比并非都只有壞處,只有有了這種攀比的心態,才會激勵更多的人去努力勞動,憑借自己的雙手和勞動創造自己想要的財富。

坑蒙拐騙打架劫舍在這個時代是行不通的,秦律的嚴格有口皆碑,即便是左相由李斯換成了陳旭,但對于這些破壞大秦安定團結的惡行懲罰并沒有絲毫降低,甚至還更加嚴格。

新法家的理念就是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以前犯錯還能拿錢抵罪,但在不行,除開軍功之外一律不得抵罪,但若是軍功不夠抵罪的,照樣會被嚴厲懲處。

而衣錦還鄉也是任何時代的一種炫富心態。

因此出門打工的人也都很努力,干最多的活兒,吃最多的苦,掙最多的錢,等到回家,也才能給在家期盼已久的妻兒老小一個幸福的收獲,給鄉鄰一個羨慕的表情,哪怕是去一趟縣城,割回來半斤一斤肉,那也能讓全家喜悅,讓左鄰右舍嫉妒。

如若哪一天有人衣衫襤褸背著家當出門,錦衣華服騎著高頭大馬回來,絕對會成為十里八村最羨慕最熱門的話題。

這種炫富,也會激發更多的人去拼搏努力。

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將自己的理想寄托于這種對于未來幸福的期盼,對于祖輩的告慰,對于眼下生活的熱愛。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攀比心態。

總之,生活在這個勤勞的群體里面,你就不能做最差的那一個,不然就會成為別人的笑話。

全民奮進,只爭朝夕,這是千百年來華夏最好的時代。

只要努力,必然就能為自己為家人為子孫后代掙一個幸福燦爛的未來。

因此在這個金燦燦的秋天,整個大秦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都是豐收歡暢的景象,收獲的秋糧也堆積成山。

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到處都能看到絡繹不絕運送糧食的商隊,那寬闊的郡縣馬路,那狹窄的鄉村小道,成群結隊的馬車貨車獨輪車在道路上行駛,來來往往如同螞蟻一般將各地郡縣的糧倉稅倉都填滿,將大秦這個深秋渲染的異常繁華和熱鬧。

七月底,由十艘大船組成的巡游艦隊從東南浩浩蕩蕩而來,最終抵達瑯琊海港。

如今的瑯琊海港與開春又不相同,整齊的海岸已經有十座碼頭完工,高大巍峨有若矗立的衛士一般令人驚嘆。

在此起彼伏的悠長號角聲中,十艘大船降帆靠岸,很快就停靠在十座碼頭之上,而當一位玄服高冠腰纏玉帶身配天子劍神態威嚴的老者在一群老老少少錦袍華服的公子卿侯簇擁下下船的時候,等待了許久的碼頭工地瞬間響起山呼海嘯的歡呼聲。

十萬參與修建瑯琊海港的官民,數十萬瑯琊郡的百姓,甚至還有來自附近郡縣的民眾,黑壓壓綿延十余里共同前來參拜大秦帝國的皇帝。

這一刻,幾乎所有人都是虔誠的。

許多人哽咽甚至跪地哭泣,誠心表達自己的尊重和感激。

這是前所未有的歡迎場面。

不光是始皇帝驚訝激動的胡須顫抖,就連陳旭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隨行的公子和卿侯更是一個個手腳發抖。

這數十萬烏央烏央的人若是都是反賊……

臥槽,簡直不能想。

“陛下小心,切勿太過靠近,還是先讓禁軍將民眾驅散再做安排!”如同一頭忠犬一般的蒙毅一把拉住準備前行的始皇帝。

“蒙卿勿憂,今時不同往日,朕能感受到百姓的欣喜之意,此次巡游,朕當與民同樂也!”

始皇帝擺手微笑,大步朝一群迎接而來的大秦官員和名士豪紳而去。

來人當中,為首的正是瑯琊海港總工程師胡寬,旁邊是海事學院幾個主官和瑯琊郡守、郡尉、郡丞等人,其中還有一個身穿四品官服的中年官員略有些眼熟,卻是數年不見的瀛洲總督蕭何。

關于蕭何的才能,陳旭自然非常清楚。

實際上蕭何適合呆在朝堂主持大局,而不是屈居一個小小的荒蠻之地的瀛洲總督,這可是大漢的開國丞相,位列重卿之首,并且被譽為開國第一侯,漢初三杰排名比張良還高,可見能力強大。

如今蕭何已是秦臣,又已經擔任瀛洲總督五年時間,聽聞對于朝鮮和瀛洲的掌控治理的都不錯,如今已經將朝鮮總督駐地修建成為了一座縣城,規模達到三千余戶,這份功勞已經足夠他升職了。

因此陳旭提前簽發命令讓其回瑯琊親自向始皇帝述職,準備將其調回咸陽在三省六部的府衙混幾年,等到馮去疾掛了之后讓其頂替擔任大秦右相。

為大秦續命雖然是當務之急,但要想大秦挺過這一劫之后能夠長治久安,陳旭需要做更多長遠的規劃。

當初剛穿越過來時候,三妻四妾車馬奴仆的理想和規劃如今早已實現多年,為大秦續命的計劃也進行的還算順利,各種改革也基本到位,接下來就是準備改朝換代了。

馮去疾和蒙毅這些重臣是一個德行。

治國可以,勤懇敬業任勞任怨,對待始皇帝也是忠心耿耿,但唯獨腦袋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在這個知識爆炸、文化繁榮、地球文明大融合時代到來之際,古老傳統的君臣關系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需要大量更加包容,更加有創新能力,更加有想法,更加能接受新文化理念的官員來執掌大秦中樞,讓朝廷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

蕭何雖然沒有陳平思想新潮,但卻更加穩重,而且對待民生非常寬容,極其適合擔任大秦帝國的總理。

最主要的是蕭何和陳平曹參一樣,是陳旭一手提拔起來的,將來在執政的方向上,更加能夠附和陳旭的理念,而不像馮去疾這種老橛子,你不說他不做,你說了他也不做,非得拿出充足的理由甚至是搬出始皇帝來壓他才行,而每天事情那么多,工作那么忙,誰特么有那么多空閑和你擺事實講道理。

更何況如果始皇帝真的掛了,換一個人當皇帝,能不能還這樣給予他堅強的支持都不一定。

要知道眼下陳旭的每一項改革每一項計劃,始皇帝幾乎都是毫無保留的支持,才使得這些年陳旭的各種改革能夠順利推行,也才讓大秦有了如此蒸蒸日上的國勢。

一旦皇帝的支持開始減弱,更多的人便會跳出來爭權奪利,壓不住朝堂之上的群臣,許多改革便會無疾而終。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始皇帝多活個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這樣他就有充足的時間來布局整個大秦的政治架構和統治全球的計劃。

雖然這個希望很渺茫,但陳旭還是希望老天能夠開眼,讓秦大大能夠撐過這一關。

陳旭摸了摸一直從未離身的裝有五毒舒魂水和注射器的盒子,輕輕嘆了一口氣大步跟上始皇帝的步伐,在前行的過程,他眼神已經瞥見歡呼的人群之中,有一男一女頭戴斗笠身背寶劍的熟悉身影,正在向他揮手致意。

此去福禍難料,始皇帝生死難卜。

但已經走到這里,便只能奮勇向前。

,方便閱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