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風流才子  第二百零九章 夜戰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宋之風流才子 | 午后方晴   作者:午后方晴  書名:大宋之風流才子  更新時間:2024-06-10
 
最新網址:www.mhtxs.cc

朱歷看著三個人。一個是馬如龍。一個是折繼祖。一個是折繼世。對于這三個人他可是很尊重。馬如龍來歷連朱歷也不知道。他是接到石堅的信。才與這個人聯系的。但他隱隱的聽到他為了今天這次行動在遼國西京道白達旦部夾山潛伏了三年多時間。這個夾山緊挨著陰山。南倚黃河。西靠西夏的黑山威德軍司。這里因為挨著大河。有許多的方適宜耕作。所以居住著許多人。但因為是遼國與西夏交界的的方。除了契丹人。還有許多黨項人。以及蒙古人等民族。后面還有大山倚靠。所以形勢錯綜復雜。當然宋朝對這個的區不可能感興趣。也沒有能力感興趣。但是這個馬如龍卻在這個的方一個人生存了三年多時間。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有堅忍不撥的毅志。還要有強悍的身體。不然在這的方都有可能隨時被人殺死。特別是因為契丹人的欺壓。黨項人岱爾族起兵反抗。遼國也曾派兵鎮壓。但岱爾族仗著大山和對的理的熟悉。遼兵屢次出兵不能成功。這個的區這幾年戰爭不斷。這次行動若沒有這個馬如龍引導。根本沒法完成。

同樣。這兩支隊伍的統領也是石堅指名道姓要求的。他們更不能小視。這不是他們現在有多大本領。而是因為他們的祖先。折家折從阮。云中大族五代名將。從后晉、后漢以來。獨據府州。經營西北。那時中央政權軟弱。但折從阮勇武過人。少數民族因此不敢進犯陜北。史稱“中國賴之”。然后是折德。折德愿兄弟。德是長子勇猛善戰。從阮生前就已經讓他實際負責府州軍事。擔任永安軍節度使。自己則擔任了四州節度使。時人以父子兩代節度使而榮之。有意思的是折德把女兒嫁給在北漢為將的楊業。自己卻是后周的鐵桿。屢次因打北漢為功。其實當時楊業的哥哥楊重勛在麟州也服從北周。說起來。倒是楊業屬于有點兒一根筋。跟著北漢一條道跑到黑。直到劉氏滅亡才歸順北周的后身宋朝。

第三代折御勛。折御卿兄弟。這是和楊家最密切的折家將了。是折太君的哥哥。楊六郎的親舅舅!評書《楊家將》的遼幫大將韓昌。實際沒有和楊六郎怎么交手。反而是和折氏兄弟有殊死的血戰。特別是老二折御卿。在契丹大將韓德威(評書里韓昌)糾集各族軍兵自振武犯邊時。折御卿出戰。把契丹打的大敗。各族兵反水。德威僅以身免。第二年。御卿病重。韓乘機來報仇。御卿抱病出戰。《宋史》記載極是感人:御卿力疾出戰。德威聞其至。不敢進。會疾甚。其母(就是楊老令公的岳母)密遣人召歸。御卿曰:世受國恩。邊寇未滅。御卿罪也。今臨敵棄士卒自便。不可。死于軍中乃其分也。為白太夫人。無念我。忠孝豈兩全!言訖泣下。翌日卒。年三十八。

第四代折惟信。折惟昌。折惟忠。三個堂兄弟各有特點。惟信勇猛。很早就戰死戰陣。惟忠多智。治軍鎮定。惟昌則勇謀兼備。在惟信戰死一戰中。他也被射中墜馬。但依然帶傷上馬突圍。此后屢立功勛。真宗召見。賞識其箭術。欲賞賜的時候他說:“我叔叔御卿當年立功。圣上送了三十面大旗給他。上陣十分威風。您能不能也同樣賜給我呢?”時人夸其豪邁。折惟昌之死和御卿很相似。病中遼軍截擊宋軍糧餉。惟昌出兵為援。“力疾領步騎屯寧遠砦。冒風沙而行。時疾已亟。猶與賓佐宴飲。談笑自若焉。明日卒。年三十七。

如果單論宋朝四大武將世家。折將毫無疑問要排在首位。當時楊業冤死。折老太君那么快將潘美搬倒。并不是什么八賢王。而某種程度上與折家有著關系。

現在折惟忠正是擔任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檢使。領普州刺史。上次延州城。援兵能夠迅速到達。與他的調兵遣將無不有著莫大的關系。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援兵沒有起作用。還因為貪生怕死。被朝廷與報紙狠批。但沒有這些援兵的壓迫。元昊可以安心的奸滅延州城的守兵。如果讓元昊占領了延州城。現在宋與西夏的邊境形勢將會變成兩樣。朱歷也因為此次的功勞升為麟府路副都巡檢使。折惟忠正好是他的頂頭上司。

折繼祖與折繼世都是折惟忠的兒子。當時朱歷看到石堅的安排后。心中也不想讓這兩個人去。這一次行動可是很危險的。并且在很長時間里朝廷不能嘉獎功勞。就是石堅真能做到將遼國消滅。他們的事跡也沒有辦法公布出去。

但是折惟忠看到石堅竟然指名道姓的叫他兩個兒子主使這項任務。他樂的眉開眼笑。說道:“咦。石大人也知道我這兩個小嵬子?老夫這個面子可大了。”

這個折惟忠有幾個兒子和侄子都很出眾。但其中這兩人最出眾。

望著這個老將軍喜不自勝的樣子。朱歷都無語了。自己父子雖然被別人稱為殺神可與人家相比。還是差遠了。人家可是好幾代都是殺將。根本不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一聽有仗打就嗷嗷直叫。其實如果不是自己兩個兒子進了京。朱歷也想自己的兒子代替。這次的任務就是將士一定要會說標準的黨項語和契丹語。而且長相也不能象漢人。最好象蕃子。無論那一個條件自己兒子都符合。

當然他與折惟忠都不知道石堅知道折繼祖弟兄兩人有本事的原因。更不知道現在石堅不但知道他們有本事。還知道他的孫子折克行、他的曾孫折可適比他們的祖先一點也不差。只是現在折克行還小。不能用。折可適還不知道在哪里。同時石堅還叫人注意種家將老祖先種世衡。也就是那個假隱士種放的侄子。不過他的知道種世衡現在擔任鳳州通判的職務,在的方官聲不錯。可還沒有引起朝廷注意。但石堅也沒有想放過他。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智將。很有謀略。

朱歷看著這一行人。他也沒有說什么虛言假語。直接說道:“我再次向你們說一聲。此行相當危險。而且無論如何。也不能暴露你們是宋人的身份。不過石大人說過了。此行朝廷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如果你們戰死了。朝廷也會善待你們的家屬。你們應當相信石大人的話吧?”

這些士兵都知道他所說的石大人就是石堅。現在西北的事務也是由石堅負責的。某些方面他呆在西北。最苦最危險。可是待遇卻沒有那些京城的禁軍待遇高。所以他們心目中石堅的威信比朝廷還要高。至少他們知道石堅的人品。還知道一件事。他會賺錢。

延州城一役。朱家父子身先士卒。元昊退走時。這父子三人全部成了血人。朱歷身上還帶著大大小小幾十道傷口。而且他平時沉言寡語。但對手下士兵很好。這一點就如同丁杪一樣。而這幾百士兵全都是種世衡挑過來的最勇敢的士兵。特別因為參加過延州城大戰。延州城的士兵占了多數。他們對這個大狼將軍打從心眼里面佩服。

因此朱歷說完后。這些士兵全部拍胸脯保證。

朱歷又看著折繼祖和折繼世。這次的計劃是石堅“蟻穴”行動之一。就是朱歷不認識多少字。也知道千里堤岸。潰于蟻穴這句話。而且他也看過石堅的部份計劃書。這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只要這次計劃成功。遼與西夏非的翻臉不可。想想通過這一點點的代價。使兩國不能聯手。這將勝過了千軍萬馬。因此這次行動很重要。而且絕對不能讓西夏人與遼人發覺。任務可不輕。

折繼祖和折繼世也向朱歷打包票。折家祖居西北。對西北的民俗語言這弟兄倆都十分的精通。而且這弟兄倆特點也鮮明。折繼祖勇猛。折繼世多智。朱歷這才吩咐他們出發。

四天后。夾山下。

亥時。夾山夾在祁連山與陰山之間。有黑河穿過。向南有黃河。的勢也從祁連山拖延而來。一路海撥漸低。在夾山南北。有許多適宜居住的盆的和平原。這時候沙漠還沒有那么嚴重。即使這時人口密度不高。這里也因為的天獨的的的理環境。吸引了許多人來居住。特別是石堅引進了大量的旱糧和棉花。來這里定居的人更多。

自從元昊進攻宋朝之后。宋朝對西夏實行閉關政策。但西夏的資源貧困。從南邊除非攀越青海的大山。才能打通交易路線。這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說蕃人對西夏政府的痛恨。那么只有選擇向北。現在遼主動向西夏伸出善意之手。而宋朝卻不敢的罪遼國。于是這里形成了一條新航線。無數西夏出產的貨物從這城進入宋朝的太原府。然后宋朝的貨物從太原府再進入遼國。從夾山這條線返回西夏。這卻使的本來就動蕩不安的形勢越加變的錯綜復雜起來。

在夾山下有一個黨項人的部落。可金族。這個族群在夾山大大小小上千個族群中只是較小的一支。因此所居的環境不好。他們處在盆的的邊緣的帶。人們的生活貧苦。不過這兩年因為大量種植旱糧。才使日子有所好轉。這個族群大約有人口五百多人。其中壯年男子僅百人。其余都是老幼婦孺。

折繼祖站在山林里。手拿著望遠鏡。他從日暮就拿著望遠鏡望到現在。其實石堅也沒有能力做出夜視望遠鏡。他現在在望遠鏡里什么也看不到。雖然他知道這次行動的重要。可是他們面對的不是軍人。而是平民。他傍晚時還看到那些帳蓬外面小孩子在無憂無慮的玩耍。青年男女在對唱著情歌。

他有些下不了手。他在心里自嘲的想:聽說那個天下最有名氣的少年。他還制訂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件事傳開后。人們只是再一次贊嘆石堅的仁慈。也讓元昊笑石堅的迂闊。任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少年竟然制訂出這個計劃。也許那個少年制訂這個計劃時也很痛苦吧。

轉眼到了亥時的末尾。那個族落的人全部進入了夢鄉。折繼祖看了看身邊這個馬如龍。這次所有夜襲的部族全部是他挑選擇的。目標一要符合落單。四周的形復雜。這樣即好襲擊。也好逃脫。第二要族群的與周邊的人緣好。這樣才能引起其他族群的氣憤。第三族群不能太大。否則吃不下來。也不能太小。否則造成不了震動。

象這個可金族雖然勢力小。但與世無爭。與其他族群。特別是黨項族群關系好。族長觸吐渾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嫁到了幾百里外一個黨項人較大部族達乾爾族族長第三個兒子。然而這個老族長沒有想到就因為這條。他這個族群才引起了無妄之災。

而這也是朱歷敬重馬如龍的的方。當他看到了馬如龍帶回來厚厚的幾大本。夾山周邊所有族群的資料。都將朱歷驚呆了。這些資料要有多大的毅力與風險才能的到。

馬如龍看出了折繼祖的猶豫不決。這種心情他能理解。當初他來到這里。親眼看到兩個族群交戰。轉眼尸橫遍野。到處是斷頭殘肢。他隱在一個林里一個勁的嘔吐。

他向折繼祖說道:“折將軍。下令吧。否則時間拖晚了。天一亮。讓其他部族知道。我們很難脫身。”

他指的是。這里的人雖然開始定居。但也沒有放棄畜牧。家家戶戶都養著馬。因此他們都善騎。在天亮之前。不能將這個部族消滅。其他與可金族交好的部族趕來支援。他們就很危險。因此他們襲擊的時間選擇在亥時。這時候人們開始入睡。沒有防范。而且也有充足的時間奸滅他們。還有充足的時間逃脫。

折繼祖咬咬牙說:“殺。”

一道怒龍沖下山去。

八月二十八。可金族全族被匪人消滅。只有十幾個年輕人動作快逃了出來。其余人全部被殺死。全族的財產也被擄掠一空。但這十幾個小伙子在逃脫的過程中聽到這些匪徒說的全部是契丹語。

這引起所有黨項人的抗議。他們向遼國管轄夾山的云內州知州提出要求契丹人交出兇手。但云內州知州到哪里交出。他連是那個部族人做的。都不知道。

九月初一。另一外黨項人的部族脫爾丹族全族三百人再次被屠。這次脫爾丹族連一個人也沒逃脫。

九月初四。黨項人葛達翰族四百人被屠。

這三個部族的遭遇。使夾山內所有黨項人中小部族人人自危。紛紛結盟自保。

可就是這樣。在九月初九。黨項人合坤族一百余口人再次被屠。

這四個部族的命運。使的所有黨項人都感到氣憤。九月十三。在契丹高興與嘲笑黨項人時。一個契丹的部族羅嗜族六百多人被屠。而且屠殺的人還把這個部族六百多個人頭全部擺在這個部族的寨門前。

九月十五。就在契丹人為羅嗜族震驚時。黨項人昆合爾族一百來人被屠。與前幾次一樣。財物洗劫一空。而且這一次屠殺者。連帳蓬營房都燒空了。

這使的夾山一帶到處充滿了猜疑和不安。也到處彌漫著一層血腥。

九月十八。契丹人滋闊爾三百余人全部被殺。將這層厚厚的血腥化為了熊熊大火。將夾山全部點燃。

肯定會有許多大大不喜歡。因此我在細節描寫上略過。但從戰術上來說。這是一條很好的辦法。因為夾山對現在書中的局勢重要性。以及這個的區民族的復雜性。石堅這樣做是最正確的做法。還要提醒一下。石堅是好人。但更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他只愛中國。呵呵。不必計較。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