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www.mhtxs.cc
明澄是江南洪州(南昌)人,也是洪州著名大姓謝姓弟。但是他很聰明,如果不是出自旁系,他都有可能作為以后家主的接班人來培養。就是這樣,還是被家主挑選出來,作為負責謝家在大洋島所有的業務主事。
謝姓與王姓是原來江南第一流的姓氏,如果按照原來晉朝士人的劃分,他們的祖先還是作為士族九品中的最上品的存在。可現在也不想光復以往風光。
就是也有另外的大姓存在,但門第觀念經過唐朝對上姓的打擊后,到了宋朝以后,也沒有以前那樣高貴。后來隨著石堅的名滿天下,有意無意之間也在反對這種大姓在心理上的優勢,還有當地一些名門對資源的占有。到了今天,一些地方名門望族還是占著很多資源,可沒有以前那么明顯了。
謝明澄還記得老家主為此還抱怨過石堅。可后來隨著他果敢地將許多家產投入到了大航海中,看著滾滾而來的金錢,他又開始夸獎石堅。對于老家主的變臉,謝明澄看得很清楚,可就是恢復了以前的傳統,也是河北的那些大姓,如趙劉高等等,江南的錢劉等得利,也不會輪到現在的謝姓。當然,這也與自己更無關系。一個旁系子,連庶出都算不上,還想爭什么。
他反而隱隱地覺得石堅這種做法才是最好的,人人都有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有本事地人就會出人頭地,這才是最公平的做法。就象他,如果不是老家主對他還不錯,也早跳出來單干了。這幾年積累下來,他手上也有許多資本了。
謝明澄站在船頭,他用望遠鏡看著遠方緲緲無際的大海。大海蔚藍,偶爾也有群群沙鷗掠過。
這一次他們走的航線是從大洋島出,邸達渤泥(印尼加里曼丹島一帶)、麻逸(菲律賓),再到新城市上海。因為他們這次的航行,船上全部裝地是從大洋島開采出來的鐵礦石。現在大宋緊張的礦藏就是鐵礦與煤礦,當然因為老百姓有錢了,需要更多的錢幣,對銅礦也十分需要。
這么多年下來,已經遠不是石堅當初所劃分的航行線。更多的航行線被開出來。這也是被逼開出來。與石堅所稱乎的印度洋相比,從大宋到兩灣大陸路程太遠,風險更大。先是風。太平洋上的吼嘯狂風與波濤洶涌比石堅那張海圖上的印度洋以及大西洋都要厲害。北部以冬季為主,南部以夏季為主,特別是石大人所畫的海圖緯度南北緯四十度一帶。
不過他們現在地航線都是在赤道一帶,相比于南北,一是一路有許多群島可作后勤之地,二是也有許多港灣避躲暴風雨。最主要其他地方也沒有陸地,至少現在他們對茫茫的海洋還是不感興趣。
還有洋流。不過這一點石大人在海圖上標了出來,只是不那么清楚。太平洋的洋流大致以北緯五到十度為界,北部環流從左到右運行(順時針),南部反方向運行,中間狹小的區域是逆流,由西向東運行。后來根據這一特性,再次開辟了一些新航道。這樣利用洋流地特性,可以使船速更快(一般時速為兩公里,一節多點)。但總的來說還是利于從兩灣大陸回來,而不利于去。
但隨著海客地增加。也經過許多教訓。一條條更安全地航線被開出來。象現在謝明澄走地航線就是順著新幾亞島南部航行。否則選擇北部地航線。象這冬春交接之際。有可能會遭到颶風地襲擊。最后船毀人亡。
但對于石大人這個奇怪地命名島嶼。現在宋朝人還是很害怕這個地方。一是這個島嶼山地多。森林多。沒有什么適宜地耕地。二是石大人沒有標明這里地礦產。三就是這里有許多野蠻地原住民。而且還是真正地割頭食人族!謝明澄還聽到了在大洋島東邊地一些小島上也有一些部族吃人。可那些島嶼太小。遇到這種情況。立即被宋朝海客組織起來。全部擊殺。
在這些山地里。他們比猿猴還要靈活。有地地方還會巫術。用一種繡子做地弓箭。當然這種弓箭地殺傷力遠不如宋朝地鐵制弓箭。可令人討厭地有些部族會在上面抹上毒藥。中輕則大病一場。重則當場斃命。因此雖然離宋朝更近。可海客們一直沒有開。不過有許多搜奴隊。勇敢地登上了這個大島。利用圈獵地方式。將一些原住民圍起來。然后抓捕。對于這些智力低下殘暴地種族。一般到了宋朝后。也是從事最沉重地工作。
但正是這些抓奴隊。才使得這些部族向中間地山地遷移。沿海地地方成了安全地帶。更好地為海客補充淡水。后來江大人成立了海客聯盟會。還特地在沿海泊船口地土地上。帶來許多蔬菜種子。它們自生自滅。然后其他海客在這里泊船時。好帶上新鮮地蔬菜。不過每次同樣也要撒下種子。否則吃光了。后面就沒有了供給。并且通過這樣地方式。一路到兩灣大陸地島嶼泊船處。都有許多蔬菜“野生基地”。
聽說石大人聞聽此事。還寫信給江大人。說此舉善莫大矣。可是。背后卻不是那么回事。特別是過了大洋島以后。島嶼越來越少。有許多地方航行好幾天才能有一個可供船只停泊地島嶼。這些島嶼地位置就顯得極為重要。無人島還好一點。如果有了原住民。為了不讓他們破壞這些基地。海客聯合起來。將島上地人全部抓捕或獵殺。反正這些小島也大。只要有幾百人或幾千人就能全部搜索完畢。
但隨著這些無名基地地增加。更加利于大航海。可以說現在宋朝地海運務已經接近宋朝地稅收地三分之一。并且在海上。宋朝幾乎是天下無敵。
獵獵的海風吹來,帶來一陣陣涼爽。相比于大宋京城的滿天白雪,這里還是很熱地天氣。
謝明澄看了看海圖。他下了一個命令,通過旗語,整個十幾大船的船隊開始折向北,他們要在新幾內亞西側補充淡水和蔬菜
始也不是很清楚宋朝的海運情況,通過與江;的道這時候已經出現了旗語,晚上用燈籠相互聯系。但石堅還是要求這些海客將旗語進一步改善,這樣生特情況時,好相互及時通知。
當然,謝明澄走這條航線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大海翻臉時也是無情的。可相比于到兩灣大陸,風險更小,后勤更好補充。
況且現在航線也成熟了。最辛苦的是江;他們第一次航行。那一次因為船隊規模大,供給準備得很充分,例如將肉類、水產、蔬菜以鹽、醬、醋、酒糟腌制,或煙熏、曬干;將水果曝曬制成果脯,或以蜜、糖漬,或用火。因此攜帶上船的食物,除了鹽、醬、茶、酒及飲用水之外,應當包括不易變質的米麥等谷物、豆類,還有加工處理過的果菜、肉類、水產以及醋、蜜、糖等調料。
還有釣魚,用活水養殖,還特地在船上開出空間,養雞以及其他地牲畜。還有一些耐貯藏的蔬菜,如瓜類、茄子、籮卜等等。
到了南洋群島后還迅速地補充椰子、芭蕉、甘蔗、莽吉柿(山繡)、郎(冷塞果)、賭爾烏(榴連)、菠蘿蜜及酸子(芒果)等水果。然而就是到了后期,船上的供給,特別是淡水還是出現了困難。僥幸他們迅速地到達了兩灣大陸。但隨著這些天然基地的形成,以及對航道地熟悉,現在這些困難基本上沒有了。(勿疑,以上是鄭和下西洋時的食物保存方法,鄭和下西洋時每次都是兩萬多人,供給很艱巨,但古人自有古人地智慧,第一卷因為只是略寫,沒有解釋,造成許多書友困惑,這一卷會有許多對海船的描寫)
但與江;不同,那次純探險性質,而謝明澄的船只則是以裝貨為主,船只上更大的空間留給了貨物,不能攜帶更多的食物與淡水,他們必須要不斷地泊岸補充供給。
下達完命令,謝明澄再一次將望遠鏡拿起來,看著遠方。畢竟他們的船只全部是重載,必須航行一條安全地航道,否則到了岸邊一旦觸礁,人可以打撈上來,可船與貨全部沒有了。
這幾年下來,大航海為宋朝帶來了巨大財富,可歷歷數數已經有幾千條船只沉沒,死亡或失蹤的人數達到了近十萬人。因此有人戲稱他們也在刀尖上跳舞,意思是與石大人那次計劃一樣,雖然成功會獲得很大地利潤,但中途卻有許多風險。
自從蒸汽機成熟以后,事故率在下降,因為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將風帆落下,減小招風率,還能逆風而上,到達安全地避風港。但只能說是減少,可想零風險,還是不可能的。就是石堅地前世,船運那么達,還有衛星通知天氣變化,不還是有著船只在大海上沉沒。就是長江里也會有船只遇到風暴,讓風浪打沉的。
然而就在此時,謝明澄眼睛突然瞇了起來,他看到前方有四五只船零亂飄浮在海面上。這幾只船只都很大,隱隱還可以它們全包了鐵甲。謝明澄估摸了一下,這些船只載重量可達到石大人所說那個噸,能裝近千噸貨物。
事實這也是石堅花了無數的心血,最不成功的試驗品之一,造價昂貴,而且保養也同樣麻煩,但起的效果并不大。除了到達兩灣大陸裝卸貴重貨物,才使用它,現在還是以木質船為主。
謝明澄又通過旗語,下達了命令,船只隨著他的旗語,再次改航,向那幾艘大船駛去。
漸漸地近了,謝明澄這才注意到在它們的后面還有七八條船只飄浮在更遠的海面上。
謝明澄皺起了眉頭,這是怎么一回事?原來也生過相互吞并現象,可海客聯盟會成立后,宋朝海客全部團結起來。就是原先生了吞并,也會連人帶貨一起劫走,只是船只會在渤泥或麻逸某一個小島上改裝。但現在這種現象已經絕滅了。所以船隊開始漸漸規模變小,畢竟每一戶海客都要趕時間,等不及其他的海客組隊。
就是這樣,這一隊船只也有十幾條,而且全部是龐大的鐵甲船,上面的海員最少也有近千人,在這大海上也只有他們吃別人的,不會有別人打他們主意。況且這條航道上船只來往密集,也沒有人敢在這里動手。
他開始命令水旗語,可那十幾條船上也沒有回答。隨著距離更近,他終于通過望鏡,看到船上的旗幟,與帆布。旗幟除了宋朝的旗幟,上面一條巨龍高昂起頭,綠色著底。
這也是石堅的明。現在這年代可沒有國旗,宋朝旗幟因為宋朝屬木,都是以綠色為底,可旗幟雜亂,每一種場合都有不同的旗幟,更沒有統一的國旗。后來石堅到了陜西后,設計了這種旗幟,漸漸流傳開來,后來為了區分,海客在大海上每一條船幟也掛著這種巨龍旗,以此告訴其他的船只這是宋朝的船。
然后是漕運旗。現在造船業還受朝廷監督,每造一條船都要經過漕運允許,否則私造有桅大船是犯法行為的。
后面一個旗幟上面寫著明州(寧波)巴。意思是明州巴家的海船。
然而謝明澄卻冒了一身冷汗。因為他在船帆上看到了一個很大的骷髏頭,不知道是用紅漆刷上的,還是用血染上的,鮮紅的骷髏頭圖案就象是一個血骷髏一樣,下邊還有著幾滴紅色滴下來,仿佛是這個骷髏頭還在滴著鮮血一樣。
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些船只出事了。難怪它們在海面上打著轉。
然而謝明澄看著這個巨大骷髏頭,那兩個鮮紅的眼洞,仿佛從心里面升起了一絲冷氣。
雖然今天陽光明媚,風兒也不大,波浪打在船只上,掀起了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因為離岸更近了,海鳥更多,它們圍在船帆上盤旋翔集。
可是謝明澄還是打了一個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