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李商隱在詩句上的才華,裴旻還是很放心的,有他的錦瑟為基礎,這一門最重要的項目自己的得個優等不在話下。
賀知章、張旭對于今日的考試比裴旻還擔憂,他們相處了多日,從未見裴旻寫什么詩句做什么賦,一見他回到家中就問他結果如何。
裴旻自信滿滿的表情,讓兩人安心不少。他們哪里知道,詩賦雖不是裴旻所長,但真要考,當今世上沒人在這一科目上考的贏他,哪怕李白杜甫都不行。這便是他作為一個穿越者最拿得出手的地方……
就算李白有將進酒、路難行杜甫有春望、登高又如何?
他還有詩魔白居易的琵琶行、賣炭翁有詩豪劉禹錫的陋室銘、烏衣巷;有詩神陸游的關山月……至于詩囚孟郊、詩虎羅鄴、詩鬼李賀還有蘇東坡、辛棄疾,這些的名作詩句都可以在記憶中找出來。
裴旻的不擅長,恰恰是他最有把握的,裴旻自己都不知該哭該笑。
第三場是時務策問,雖然這個時代以詩文為主,但在裴旻來看:策問才是真正科舉的精髓所在……實務才是真正為官根本,詩句的成就再高,僅限于藝術方面。會作詩,未必就能當的了好官。時務策問卻不同,考的是治國行政策問,當然這其中也會出現紙上談兵的現象。可他覺得會紙上談兵的,總比什么也不會的強。
裴旻一直認為趙括若不是遇上白起這樣的蓋世名將,不是趙王過于器重,一開始就讓他當任三軍統帥。而是讓趙括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歷練,他的成就或許未必比得上父親趙奢,卻也不至于留下千古罵名。若他能將自己的知識實踐合一,興許成為一代名將也未可知。
是故對于時務策問,裴旻心底的重視程度,遠勝經學、詩賦。
看著手中的考題,裴旻手托著下巴用心深思:此次策問考考官給出了兩個考題,包含軍政兩項:第一題是治水,黃河泛濫,應當如何治理。第二題則是邊患,如何有效防止邊患。
治水,在古代是重中之重的德政,治水的成效,往往能夠造福一方土地,讓十數萬乃至數十萬人受益的同時,還令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能享受福利。世上最著名的治水名臣有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范仲淹等人:孫叔敖主持興建了中國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芍陂,灌田萬頃,受益兩千余年,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后世,依舊發揮著灌溉效益;西門豹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引河水灌民田,既減少了河水泛濫之禍,又肥沃了土壤,一樣受益千年。至于其他李冰都江堰、王景治理黃河、汴河,范仲淹的捍海大堤等等,哪一個不是治水利民的壯舉,千年受益?
不過裴旻也知道心不能太大,上述幾人不論身份地位都是一時顯赫,他們的大工程是靠人力物力堆起來的。尤其是王景,為了治理黃河,他動用了五十萬以上勞力,耗資萬萬,方才使桀驁不馴的黃河安流八百年。過于好高騖遠,反而不是好事。
咬著筆頭,一個個治水典故在腦海中出現,最后給都他否定……時代不同,技術不同,設施不同,河流不同,防治的方法各有不同,生搬硬套,反而會使得漏洞百出。
突然,裴旻想到了一人……潘季馴。
猛地一拍案幾,笑道:“有了!”
裴旻見監考官惡狠狠的盯著他,忙做了一個告罪的手勢,見考官沒與他計較,興奮的研磨提筆,在答卷上寫道:“治水以防為上策,以人治水,不如以水治水。黃流最濁,以斗計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則水居其二矣。以二升之水載八斗之沙,非極迅溜,必致停滯……水分則勢緩,勢緩則沙停,沙停則河飽,尺寸之水皆有沙面,止見其高。水合則勢猛,勢猛則沙刷,沙刷則河深,尋丈之水皆有河底,止見其卑。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兩旁,則必直刷乎河底。一定之理,必然之勢,此合之所以愈于分。”
他寫的是明朝水利專家世界水利泰斗潘季馴發明的治水妙法……束水沖沙。
黃河難治,不在于水,在于泥沙。根據二十一世紀的科研記載,黃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這些泥沙絕大部分沖入大海,一部分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還有一部分沉于水底,導致黃河水位上漲,為禍兩岸。是故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次大規模的黃河清淤行動,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尤其是古代,科技不發達,黃河清淤更是千難萬難。
潘季馴曾四次主持治理黃河和運河,前后持續二十七年。在長期的治河實踐中,他吸取前人成果,全面總結了中國歷史上治河實踐中的豐富經驗,發明“束水沖沙法”。
所謂束水沖沙是收緊黃河河道,利用水的沖力,沖擊河床底部泥沙,從而達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在潘季馴治河三百年之后,一些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西方水利專家來中國興致勃勃地向當時的清政府提出了“采用雙重堤制,沿河堤筑減速水堤,引黃河泥沙淤高堤防”的治理黃河方案,并頗為自得地撰寫成論文發表,引起了國際水利界的一片關注。然而他們隨后打臉的發現早在三百年前,他們先進的治水法,在中國三百年前的明朝已經開始采用了,而且比他們的更加高明。
裴旻找回了這段記憶,下筆如神,洋洋灑灑的千余字,詳細介紹束水沖沙法。
“妙哉!”裴旻這時才發現身旁站著一個人,抬頭一看,正是先前那個監考官。
監考官見裴旻無心在考場喧嘩,好奇之下想看看他到底有了什么。
第一印象便覺得裴旻的小楷寫的極為漂亮,竟有書圣王羲之的點點風范,細細看下去,束水沖沙法一字一句,妙不可言,自己忍不住贊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