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繼續說道:“去年陛下在關中大勝魏國,奪得關中,定都長安,打得魏國元氣大傷。*隨*夢*小*說w.suimeng.lā
我主見此,便想要進攻魏國,摧毀魏國在淮南的兵力,以期策應陛下,兩路夾擊,盡快掃平偽魏。
故而我主設下詐降之計,在石亭擊敗曹休,斬獲兵馬七萬,只可惜我江東實力還是太弱,沒能留下曹休,以至于曹休逃回了合肥,無法繼續擴大戰果。”
張飛怒道:“你說了半天,可這與孫權稱帝又有何關系?”
張溫頓了頓說道:“事情便要從我主率兵返回建業之后說起了,石亭一戰,我江東重創魏國,雖然沒有拿下多少土地,但也斬獲了七萬魏軍,以魏國在淮南的兵力,再也沒有能力進犯我江東了。
這大殿之中,有一半都是將軍,諸位將軍想必也知道,習武之人之所以投身軍旅,許多人都是為了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因此回到建業之后,許多將軍,便建議我主稱帝。”
劉禪冷聲道:“所以孫權便稱帝了?”
“哎,這也是無奈之舉啊!”張溫嘆了口氣道:“那些將領想要建功立業,博取功名。如今他們眼見大漢與魏國那些將領已經是封候拜將,食邑上千戶,哪里能不眼熱呢?
因此每日早會,他們皆是勸我主登基稱帝。我主他去年甚至躲起來有半年不理政務了。”
張溫這話倒不是在撒謊,古之立國稱帝者,為彰顯賢德,都要經過三請三辭才行。
而孫權更牛逼,他經歷了五請五辭才稱帝。
倒不是孫權謙讓亦或是不想稱帝,而是因為劉禪在得知石亭之戰即將爆發之事,曾下令荊州擴軍。
孫權得勝回到建業,荊州便在開展擴軍的工作,孫權見此,便覺得劉禪是有意進攻江東,所以孫權一直忍著沒有稱帝,這才鬧出五請五辭的事情。
從去年五月石亭之戰結束到今年開春這大半年的時間,孫權一直都在觀望局勢。
他準備稱帝的事情,劉禪肯定是知道的,如果劉禪對此非常憤怒的話,一定會有大動作,比如派遣使者前來江東試探,比如讓關羽回到荊州做威懾,比如陳兵江夏邊境之類的。
但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所以孫權覺得劉禪應該不會對此大動干戈,所以耽誤了大半年才稱帝。
但孫權卻不知道,劉禪是故意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就是為了讓他稱帝,然后與他徹底反目。
張溫繼續說道:“那些文武見主公不愿稱帝,一個個心灰意冷,有意離開我主,另投他人。而當年荊州一戰,我江東在荊州折損了許多將領兵馬,我江東文武中,不缺乏與他們關系親厚者。
所以他們大多不愿投奔大漢,而想投奔魏國,如果這些人投奔魏國,那江東必定分崩離析,江東之地,也必定為魏國所有。
屆時魏國得到江東,必定實力大增,陛下想要掃平魏國,就更加困難了。
眼見我江東人心離散,即將分崩離析,我主為了聚攏人心,也不得不順從他們的心意稱帝。
微臣聽說,當年曹丕篡漢自立,大殿之中的文臣武將請昭烈皇帝順應天命,繼承大統,他同樣不愿稱帝,陛下曾以如不稱帝則人心離散來規勸昭烈皇帝,他這才愿意稱帝。
陛下深知文臣武將有建功立業之心,如不能封候拜將,必將人心離散,想必能體會我主苦衷。”
聽完張溫的一番話,劉禪心中暗道:“說了半天,原來在這里等著朕!”
當年劉備不愿稱帝,劉禪的確是以人心離散來規勸劉備。
如今張溫也用出了人心離散的說辭,劉禪要還是遷怒于孫權,就是打自己的臉了。
原本孫權他自己野心勃勃,想要登基稱帝,但卻被張溫的一番話描述成孫權是為了保住江東基業不被魏國奪走,不提高大漢統一的難度而被迫稱帝的了。
不得不說,張溫這個使者非常優秀。
張溫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陛下,這是我主的送給陛下的書信,請陛下閱之。”
“呈上來!”
一個內侍下了臺階,接過書信交給了劉禪,劉禪拆開書信看了起來。
書信的內容說得跟張溫剛才講的差不多,孫權述說著自己稱帝的苦衷,請劉禪原諒,并表示他會幫助大漢對付魏國,日后大漢掃平曹魏之后,他愿意獻地而降。
不過獻地而降這些話并不是直說,而是說的非常隱晦,但只要是個聰明人,都能夠從字里行間看出這個意思。
劉禪放下書信,看向仍舊跪在地上的張溫。
他坐視孫權稱帝,為的就是徹底與孫權反目,自然不會因為張溫的三言兩語而繼續與孫權保持友好的關系。
劉禪看著張溫說道:“你剛才說因為江東文武逼迫,孫權無奈之下才登基稱帝。”
張溫點了點頭道:“不錯,他們渴望封候拜將,如我主不稱帝,他們必將投靠魏國。屆時魏國必得江東,如此陛下想要滅亡魏國,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劉禪詢問道:“那孫權如今稱帝了,不管有何理由,都算是背反朝廷,他現在想要如何?”
張溫拱手說道:“我主心意,皆在書信之中。”
劉禪沉聲道:“這書信上的內容跟你先前所說的話都差不多,朕并不能看出孫權的心意。你身為孫權的使者,孫權肯定什么都告訴你了,便由你來說吧!”
“這……”劉禪突然來這一手,可是將張溫給難住了。
他剛才說的那些話,都是對于孫權為何稱帝的解釋,說白了就是為孫權訴苦。
但孫權他自己的心意想法,皆在書信之中,張溫并不知道,孫權也沒有跟張溫說過,劉禪如今要張溫說出孫權的心意,張溫如何說得出來?
說對了還好,要是說錯了,那必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劉禪見張溫無法作答,聲音頓時冷了下來:“怎么?孫權讓你來長安,就是為他稱帝之事來做辯解的嗎?他以后如何做?稱帝之后如何收場,就沒有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