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沉吟道:“蜀軍眼下欲打造回回炮攻我宛城,但具體是打算如何攻城呢?若能想清楚蜀軍攻城的計策,那么守住宛城就要容易一些。”
牛金想了想說道:“如今我宛城,除東面城墻外,其余城墻皆有三丈高,回回炮根本無法破壞,蜀軍若要強攻,必得損兵折將。
唯獨東墻,遭到張飛的破壞,僅有一丈八尺高。因此蜀軍漢軍若想要拿下宛城,只能從東面城墻入手。”
胡質點了點頭道:“不錯,東面城墻太矮,蜀軍打造回回炮,其石頭可以越過東門外墻轟擊到內墻。
我看他是想要將東面內墻擊毀,讓我軍無法站在城頭上對付他們。然后從東門強攻,由于外墻不過一丈八,進攻起來并不困難。
不過這兩墻之間,也有八丈寬闊,猶如一道鴻溝,我軍可多備火油,干柴,到時候漢軍若是前來進攻,便在這兩墻之間的鴻溝放火以阻蜀軍。咱們有三萬兵馬,只要將士們上下一心,一定可以守住宛城。”
眾將齊聲應道:“都督放心,我等必誓死守衛宛城。”
胡質猜到了劉禪進攻的方向,卻沒有猜到具體的進攻策略,一般生病了要對癥下藥,胡亂吃藥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會引發其他嚴重的后果。
而用兵也是如此,清楚了敵人的動向,用兵,才能有效的做出針對性的決定,從而擊敗敵人。若弄不清楚敵人的用意就做出決策,最終只能是走向敗亡。
不過劉禪想要攻破宛城,也還得等上幾天才行。因為回回炮,滾石,沙袋這些,還需要幾天才能準備妥當。
宛城這邊,對于魏軍來說,可謂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而另一邊的荊州江夏郡,局勢也是暗流涌動。
當年劉備率兵北伐關中,江東孫權以為有機可乘,便派遣呂蒙偷襲荊州,不想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僅呂蒙兵敗身死,數萬兵馬也都被迫投降。
由于當時天下三分,曹操的實力仍舊是冠絕天下,出于戰略考慮,劉禪并沒有徹底與孫權決裂,只是在江東內部造勢,引起孫權的地位危機,逼迫孫權以江夏郡換去降卒。
迫于無奈,孫權之后割讓一半的江夏郡給劉禪,換回失落在荊州的兵馬,以解決自己的危機,避免自己江東之主的地位不保。
從此之后,偌大一個江夏郡被一分為三,曹魏占北方,大漢占西方,江東則占據北方。
大漢得到江夏郡,不僅僅是得到一塊地盤那么簡單,更大的好處是能夠拒敵于國門之外。
以前江東攻打荊州,輕而易舉的便可以進軍荊州腹地,陳兵公安,威脅首府江陵,要是守備力量不足,荊州便有可能不保住。
可自從得到江夏郡之后,大漢兵馬便可以直接鎮守在邊境夏口,御敵于國門之外,江東再也沒有威脅過荊州的安全。
月前,曹睿得知樊城失守的消息,后悔不聽司馬懿的建議,乃急召司馬懿入京商議對策。
司馬懿入京之后,便建議曹睿向江東求援,聯合江東進攻荊州,實行圍魏救趙的策略,以解南陽之危。
曹睿自然答應,當即派遣蔣濟為使,前往江東求援。
孫權亦深知如今大漢強盛,江東與曹魏乃是唇亡齒寒的關系,若曹魏丟了南陽,便可能有滅國之憂患,如魏國滅亡,他江東亦不能自保。
于是孫權欣然接受曹睿的請求,以陸遜為都督,統帥五萬兵馬進攻荊州。
同時魏國也沒有閑著,一方面曹睿命鎮守江夏的文聘策應陸遜的行動,又調集合肥的三萬兵馬前往江夏助陣。
如今,陸遜已經率領兵馬抵達江夏郡,目前兵馬駐扎在邾縣。
邾縣靠近長江邊上,乃是一座水路城池,既有水寨,也有城池,逆流而上,就是大漢兵馬駐扎的夏口,可以說是防備漢軍的橋頭堡。
邾縣的城頭上,陸遜率領著江東眾將望著前方的江面,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忽然,一個士兵跑了過來,向著陸遜拱手說道:“都督,剛剛斥候傳來消息,文聘已經快到縣城了。”
雖然陸遜出兵了,但具體的行動計劃卻沒有與魏國商量好,畢竟此次是聯合作戰,不能各打各的,商議好作戰計劃,分派任務,將力量發揮到最大程度,成功的幾率才能更高。
由于此次作戰事關魏國興衰存亡,所以文聘也沒有計較什么大國尊嚴,陸遜一抵達邾縣。他也就親自動身火速趕到了邾縣,與陸遜商議作戰計劃。
陸遜點了點頭,說道:“準備準備,隨我去迎接文聘將軍吧!”
陸遜與眾將將鎧甲換下,穿上一身便服來到城北,曹魏占據的江夏地盤在北方,文聘從北方而來,要從北門進城。
等了沒一會兒功夫,便聽得北方隱約有馬蹄聲響起,須臾,便見十數騎奔行而來。
“吁!”文聘率兵率領著數十隨從行至城下,一拉韁繩,翻身下了戰馬。
如今曹魏與江東的關系,就仿佛是赤壁之戰時期的孫劉,唇亡齒寒,可不敢有任何勾心斗角,因此文聘這才敢率領十來騎就進入江東的地盤。
陸遜走上前來,對著文聘見禮:“陸遜見過文將軍,當年一別,將軍風采依舊。”
“見過陸都督。”文聘連忙還禮,苦笑道:“老夫哪里還有什么風采,已經是行將就木,半只腳踏進棺材的人了。”
文聘與魏延年紀相仿,今年不過五十來歲,不過如今魏國已是千瘡百孔,他勞心勞力,頭發已經花白,臉上皺紋從生,頗顯老態。
陸遜笑了笑,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說什么,伸手請文聘入城:“將軍一路勞頓,先請進城歇息,待用過飯后,在商議用兵之事。”
“陸都督請!”
一行人來到城中,陸遜早命人準備了飯食,不過由于待會還要商議用兵之事,所以便沒有飲酒。
吃飽喝足之后,陸遜命人撤下殘羹剩飯,將掛著地圖的木架抬到殿中,與文聘商議起用兵大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