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的大明新帝國 | 搖搖-欲墜   作者:搖搖-欲墜  書名:我的大明新帝國  更新時間:2019-02-26
 
不要說別人,朱棣自己踏足進入這座巨大的競技場的時候,也是震撼不已。

當全場歡呼的時候,他的耳膜被震的嗡嗡作響,短暫地失聰,這種來自身體的顫栗,讓他也忍不住熱血沸騰。

一直到看到一群女人,帶領著孩子們在過道跪拜相迎,他才恢復了過來。

太子妃今年也已經四十多歲,太子的離世,似乎對他并沒有什么影響。歲月在她臉上雖然刻下了痕跡,卻沉淀了優雅。

“不必多禮,起身吧……”

張貴妃比張氏還要小了好幾歲,卻高了一輩。這個時候,不用朱棣交待,她也明白自己這個時候應該干什么。

她扶起了張氏,讓出了身位,露出了后面的太孫妃和第四代長孫朱祁鎮。

朱祁鎮生于永樂十四年,按照現在的虛歲來算,已經七歲。

在學堂里面上了兩年學,如今的他已經成熟了許多。

雖然對朱棣的印象已經模糊,但是他還是按照母妃的教導,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頭。“曾孫祁鎮恭迎皇太祖歸國。”

朱棣笑瞇瞇地上前去拉他,朱祁鎮是個小機靈,哪里敢讓皇太祖拉他,一下子就跳了起來,拉住了朱棣的手。“太祖這次出征,砍了多少人頭?”

朱棣楞了一下,哈哈笑道:“不錯,不錯,是我朱家的種……”

朱瞻基斜瞥了一眼低著眉眼的孫嫻,知道這肯定又是她教的。

拋開被朱棣趕下臺的朱允炆不算,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狠角色。

到了朱瞻基這一輩,個人武力更是出類拔萃,永樂十二年,十六歲的他就上陣斬殺四十三人,這已經被吹了快十年了。

在朝廷的宣傳下,全天下沒有人不知道朱瞻基的個人武力強大。

幾任皇帝都重視文治武功,甚至將武功看的比文治還要重要,孫嫻自然老早就在向朱祁鎮灌輸這方面的思想。

不過朱瞻基也沒有讓孫嫻費心,曾經教導過朱瞻基,后來又教導過朱瞻墉他們的玄真道長,如今就是這一幫孩子們的武學師父。

不管他們有沒有興趣,最少在青少年時期,要把他們的身體底子打好,當皇帝可不僅僅是個智力活,更是個體力活。

或許是年紀大了,朱棣對孩子們的耐心不錯,拉著朱祁鎮問了好幾句,又看向后面的一大群孩子,露出開心的笑容。

“現在有多少孩子了?”

朱瞻基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道:“五十一個了,二十七個男孩,二十四個女孩。”

朱棣哈哈笑道:“這一點,你比我強,比你太祖還要強!這天下如此大,正要多生,反正有的是地盤分封他們。”

朱瞻基心中一動,以前的朱棣是不贊同封建的,易信要建立一個集權式的中央政府。

但是這次出海西征,想必是看到了這個地球如此之大,聯絡不便,所以現在對封建不自覺地改變了立場。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球場內,還有將近十萬軍民等待著他們呢!

朱棣和朱瞻基出現在正中的包廂里,只有一個大窗戶,卻沒有玻璃的阻擋,場內關注著這個包廂的民眾們看到兩個明黃的身影出現,登時歡呼聲更大了。

已經習慣了這種氣氛的朱瞻基鎮定自若地面對著民眾揮了揮手。“皇祖,你來這里……”

朱瞻基將朱棣引到只有不到一米高的大窗戶前面,幾乎全場的百姓都站起身來,大聲地歡呼著。

朱棣開始有些不習慣,哪怕是閱兵儀式上,他也沒有直接面對過這么多的目光。

看到朱瞻基的動作,他也學著揮了揮手,隨著他手臂的動作,場內的民眾和士兵們也隨之做起了人浪。

人浪這個動作倒不是朱瞻基引導的,不管什么時代,當一項運動廣受歡迎的時候,他們的擁躉自然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支持方式。

從場外的敲鑼打鼓,統一服裝,到場內的各種標語,包括人浪,都是自發出現的。

特別是人浪這個需要全場觀眾配合的慶祝方式,十八年出現的時候,觀眾還配合的亂七八糟,到了十九年,不論哪場比賽,觀眾們就比著誰做的更好看。

朱棣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慶祝方式,一時之間有些目瞪口呆。他的手也忘記擺了,而他的手停了,人浪繞過了一圈,就停了下來。

朱棣又想揮手,朱瞻基連忙攔住,笑道:“皇祖,是不是有如臂使指的暢快?不過今日不是比賽,就讓眾人歇息一會兒吧,馬上還有閱兵。”

朱棣意猶未盡,雙手撐在窗臺上,向場內望去。“十萬人匯聚一起,還如此集中,快要比得上千軍萬馬的戰陣了。如今皇家多了一個與民同樂的渠道,這百姓對我們皇家,也會更加忠誠。”

雖然朱棣的年紀大了,但是想問題的思路卻沒有老化,只是一會兒,就能看出這個競技場的主要作用。

對朱瞻基來說,不管是蹴鞠大賽,還是閱兵,其實都比不上把高高在上的皇家跟百姓連在一起更重要。

在這個時代,沒有電視,沒有廣播,老百姓的心里雖然有皇上,但是他們只是對皇帝這個位置忠誠,而不是對哪個人忠誠。

只有讓老百姓,讓士兵們看到皇上,才能將這種崇拜,從一種模糊的概念,轉化為對個人的忠誠。

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帝,只要不是傀儡,就會喜歡閱兵。

一方面是為了籠絡軍心,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競技場這個能容納十萬人的場所,是一個比任何地方都適合搞個人崇拜的場所,當十萬人的目光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從眾心理下,會很快將內心的崇拜具象化。

可以這么說,這個競技場建成,只要皇帝不倒行逆施,懂得在百姓面前作戲,最少應天府當地的百姓,絕對不會站到皇室的對立面去。

因為通過競技場這個場所,皇室讓百姓的崇拜有了著落,寄托在了現實中。

具象化的崇拜,是比沒有目標的崇拜,更加穩固的,并且不會輕易變化。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可能會不敬神,也可能見神就拜。但是任何一個已經有了信仰的人,都不會輕易轉變自己的信仰,就是這個道理。

兩人在窗口坐定,站在演講臺前的李亮立即就舉起了自己的右手,早就在關注著他的樂師們,立即敲響了面前的鼓。

為了爭奪這個位置,李亮和呂震還爭了半月。呂震畢竟年紀大了,在中氣不足,也難以堅持兩個時辰的高呼,所以最后還是李亮勝出,擔任主持,而呂震掛了一個總指揮的名分。

今天,一共有三百六十位鼓手被均勻布置在場地里面,確保每一個方位的民眾,都能聽到整齊的鼓聲。

除了鼓聲,今日的慶典沒有任何其他樂器,一切按照軍隊里面的軍樂進行。

當三百六十面大鼓同時被敲響,這聲浪形成的共振讓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

為了準備今天的慶典,所有的閱兵士兵已經接受了訓練三個月,雖然不一定能走出整齊劃一的正步,但是最起碼已經像模像樣。

搞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沒有人能比朱瞻基更擅長。

而且,他還不僅僅抽調的是京衛和京軍,還包括了一些沒有出征的邊軍,幾乎是每個軍隊都抽調的有人。

這樣在宣傳的時候,不至于讓某些邊軍,邊衛,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所有抽調過來的人要求身高在一米七五到一米八之間,前面的旗手一米八以上。

比抽調士兵,訓練士兵更難的是寫出讓人滿意的宣傳稿,因為現在的文臣們,依舊喜歡用文言文來介紹各支軍衛的情況。

這種用詞優美,卻沒有一點氣勢的文章,在閱兵的時候,就顯得太娘娘腔了。

朱瞻基甚至還親自出手,寫了幾篇介紹各支軍隊情況的宣傳稿,然后讓其他人按照他的格式來寫。

經過幾易其稿,全部經過了他的審核,然后才拿出來用。

一陣整齊的鼓聲停止,聲音略顯尖細的李亮湊近了揚聲器,大聲喊道:“永樂二十年六月二十六日,我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御駕親征,凱旋儀式,現在開始……”

話音剛落,競技場幾個角落處的煙花立即被點燃,隨后競技場外,禮炮聲響起,一時之間,熱鬧非凡。

朱棣大感有趣,卻笑罵道:“虛頭巴腦,不足道也。”

朱瞻基笑著說道:“這可不是給皇爺爺看的,而是給這全場民眾,文武百官看的。”這會兒沒有外人在場,身后就是幾個信得過的內侍,朱瞻基又改回了皇爺爺的稱呼。

朱棣點了點頭,認可道:“不錯,費了一番心思。”

朱瞻基笑道:“精彩的還在后面,皇爺爺還請準備好登臺吧……”

入口處,這次出征的將士代表,已經等候在了那里。在禮炮聲停下之后,李亮高聲大呼:“現在,全場起立,有請我大明帝國皇帝陛下致辭……”

王彥他們引著朱棣從門口出去,經過通道,前往突出的演講臺上。

而場內所有人,全部起身,紛紛右手握拳,放在左胸前,向朱棣行禮。

朱棣覺得自己的兩條腿都是輕飄飄的,回來的時候,他還在考慮,要不要禪位給朱瞻基。

可是享受著這種萬眾矚目的榮耀,他又覺得這個皇位更加寶貴了。

站在了演講臺前,朱棣深吸了一口氣,也向所有人行了一個軍禮,登時場內歡呼陣陣,不時能聽到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

朱棣念的是他親筆寫的一篇《西征徼文》,主要目的是為了給這次的戰爭賦予正義的色彩。

我大明不是無緣無故跑幾萬里,去打一場對大明沒有太大好處的仗的。

而實際上,并沒有多少人關注這個。打仗只要打贏了,死的人少,不影響到百姓生計,百姓只會有自豪感。

而且,朱棣還有一個敗筆,那就是用文言文寫的徼文。

今天進入競技場的除了出征的戰士,就是他們的親人,大部分人不通文墨,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朱棣念了些什么。

他們只能看到別人鼓掌,他也鼓掌,沒有了開始的節奏。

朱棣似乎也覺得沒勁兒了,很快就念完了徼文,想要看看下面還有什么安排。

不過,他要下來的時候,在他身后的王彥低聲提醒道:“陛下,舉起右拳,揮舞數下。”

經常閱兵的朱棣當然知道這鼓舞士氣的方式,只是因為面對的老百姓較多,他才沒有想起來這件事。

經過王彥的提醒,他立即舉拳向天。而全場的民眾也跟隨他的動作,舉起了右拳大聲呼道:“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這讓朱棣又陶醉了起來,站在那里揮舞了幾十下,才放下了手臂。

退回了通道,他才問道:“為何這普通百姓,現在也如此齊心?”

王彥笑道:“陛下,這都是因為每年兩次的蹴鞠大賽啊,皇室每次都有代表出席,這高呼大明萬歲,陛下萬歲,已經是常例了。”

朱棣點了點頭道:“蹴鞠能培養尚武之風,今后可大力推廣!”

“殿下已經在推廣了,現在有了東洲來的橡膠,蹴鞠的球用橡膠制成,然后充氣,可要比原本的豬脬更加耐踢。”

回到了包廂,朱棣坐下身來,問朱瞻基。“東洲艦隊不是尚未歸來嗎?”

“主力艦隊應該在七八月間歸來,不過一些財貨和農作物,去年就已經運回來了一批。”

這件事朱棣了解不多,問道:“真有一畝地可以產十石的作物?”

“那土豆,紅薯的產量都超過十石,只是玉米卻不到,跟麥稻相差不大。不過,玉米不耗地力,在山坡之地也可種植,可在西北推廣。”

場地內,第一支受閱軍隊已經走了過來,他們是這次西征,功封第一的張昶和金吾衛,府軍衛,騰驤衛三衛。

他們三衛在赫拉特城北設防,一舉殺敵超過七萬,其中包括了沙哈魯和他的四個兒子,所以功封第一。

在李亮的介紹中,他們簡直成了英勇神武的代名詞。不過,普通的百姓和軍屬們就喜歡聽這些,吹的越大,歡呼聲也就越大。

他們經過主席臺下方的時候,朱棣起身揮了揮手,行了一個軍禮又坐下。“今日晚間,我們爺孫倆一起好好聊聊,這事到時再談。”

朱瞻基點了點頭,現在本就不是談事的時候。

他剛這樣想,朱棣卻又上道:“廢除殉葬制,你是如何想的?”

朱瞻基沒有想到這個時候他會提出這個問題,楞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回道:“孫兒想要宣傳薄葬之風。”

朱棣沒有想到朱瞻基的回答如此出乎意料,也楞了一下才沉吟道:“殉葬與薄葬之風……”

朱瞻基沒等他問,又說道:“自春秋時期,厚葬之風興起,這歷朝歷代,也就漢代流行過一段時期的薄葬,其余都是厚葬。可到了如今,越是厚葬之墓,越是損毀的多,民間盜墓,屢禁不絕。

而且,厚葬大多以各種古物,金銀陪葬,也讓民間金銀屢屢短缺。控制厚葬可增加金銀流通。”

朱棣沉聲道:“我說的是人……”

朱瞻基知道這是朱棣的心結,從朱元璋死后,大多妃子殉葬,朱棣也想自己死后能有妃子殉葬。

可是現在朱瞻基廢了殉葬制,他如果還讓人陪葬,那他肯定就要被描繪成一個昏君了。

而且,朱高熾已經去世一年多了,還沒有入土,他的妃子也都沒有殉葬。

這兩件事一下子就把朱棣給架在了那里,想讓人殉葬也不敢。這個時候,他對自己有些怨氣,也是正常的。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誰人不是爹生娘養?誰人不是吃五谷雜糧?身份有差異,血脈有差異,但是命都是一條。

皇爺爺,孫兒處政,往往會換位思考,孫兒處事,也往往會左右衡量,對人,更是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

所以孫兒能處事周全,能在短時間之內,就讓群臣歸心。這靠的不是孫兒的身份,而是孫兒的公平。”

朱棣嗤笑了一下,低聲說道:“你認為這個世道真的有公平嗎?”

站在他們身后的王彥和劉萬恨不得這個時候自己遠遠地守在外面,聽到皇上與太孫這樣的對話,他們的小命也就在一念之間啊!

朱瞻基卻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壓力,要是以前,他肯定會在朱棣面前直接服軟,但是監國了三年,他自覺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

他先站起身,跟走到臺下的神機營將士揮了揮手,才又回頭說道:“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但是作為制度的制定者,我們要時刻維護好公平的底線。”

“不錯,你也終于明白了。”朱棣哈哈笑了起來:“這個國家交給你,我是放心了。”

說完,他長嘆了一口氣,顯然為自己到時候沒有人陪葬感到有些郁悶。

這一點,是沒有兩全之策的,現在,他也只能按照朱瞻基的節奏走,除非他不要自己的名聲了。

場地內,出征受閱的隊伍很快就要全部簡約完畢了。

他們這些隊伍沒有受過嚴格的訓練,即便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列陣整齊了一些,依舊以平常的步伐行進,所以,看起來并沒有多大意思。

但是,百姓和文武百官的興趣并沒有消散,因為他們早就在報紙上了解到了,朱瞻基這次專門訓練了一批將士,作為受閱軍隊。

這幾個月的報紙經常會提,所有人的興趣都被勾了起來。

朱棣感興趣也是這些將士,他很想看看,朱瞻基到底能用這些將士玩出什么花樣來。

而且,對于閱兵,他也是很喜歡的,在數千外國使節面前展現大明的肌肉,讓他們恐懼,當然會讓他感到暢快了。

而這個時候,李亮的聲音變的低沉起來。“現在向我們走來的是大明立國之時,為驅逐蒙元,獻出了自己青春與熱血的老兵代表。他們最年輕的也已經六十五歲,最年長的已經八十六歲。雖然他們的身體已經衰老不堪,但是在他們的身上,依舊有著大明不滅的軍魂。現在,讓我們全場起立,為這些曾經的勇士致敬。”

聽到李亮的話,連朱棣也忍不住站起身來,望向了場內。

從入口進來的是九十九位年邁不堪的老人,他們有些人還是殘疾,瞎眼,斷手,斷腿的都有,但是他們一個個昂首挺胸,握拳擊胸,向著全場展示他們的余輝。

雖然他們已經邁不出整齊的步伐,但是今日能在皇帝陛下面前榮耀一把,死亦無憾。

朱棣一直站直著身體行禮,等他們走了過去,才跟朱瞻基說道:“做的不錯,有心了。”

朱瞻基笑道:“皇爺爺,我們就站在這里看吧,今日的安排,可不僅僅是這些。”

等老兵走過去,李亮的聲音又響了起來。“現在向我們走過來的是來自奴兒干都司,朵顏三衛的東北邊衛,他們雖然沒有顯赫的戰績,但是數十年來,一直堅守在大明最寒冷的邊疆,從無到有,將數百萬里土地變成了大明的疆域,將無數的荒地變成良田。沒有他們,就沒有北疆的安寧。”

現在走過來的就是經過訓練的士兵們了,他們在入口處列隊完畢,然后就整齊劃一地行走了起來,走了不到三十步,他們就握緊鋼槍,踢起正步。

隊形根據球場的跑道,列成八列,每列十二排,一共九十六人。在他們的前方,還有一個旗手,兩個護旗手,一共九十九人。

當整整齊齊的九十九人一起踢起正步的時候,人數雖然少,但是形成的震撼卻一點也不小。

全場發出了一陣呼聲,不少人甚至鼓起掌來,

他們目不斜視,隨著鼓點,步伐整齊,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當他們來到主席臺的下面,隨著旗手的一聲高呼:“敬禮!”

所有人舉起了右手,呈四十五度角支起,指尖比眉。

他們略微抬頭,望著朱棣和朱瞻基,整齊地喊道:“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場內的民眾也隨著他們的高呼,一起喊道:“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看到這一幕,朱棣的身體也忍不住顫抖起來,這就是他心目中的強軍啊!

(今日有事,連夜更新,感謝所有正版訂閱的書友們。)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