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萬歲  第二四六章 全運時刻

類別: 體育 | 體育賽事 | 教練萬歲 | 過關斬將   作者:過關斬將  書名:教練萬歲  更新時間:2018-06-04
 
這次測試賽后,李戴也真的一勞永逸的解除了后顧之憂。

其實正如李戴所說的那樣,在此之前,運動員之所以會有意見,主要是認為接力隊選手的實力不如自己,覺得換自己上的話肯定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競技體育本來就是如此,靠實力說話,看到實力比自己差的運動員反倒是能夠獲得更多更好的參賽機會,運動員心中覺得不平衡是正常的現象。

但在這場比賽中,沈昆、朱躍洋和陳廷山同時敗下陣來。這讓所有人都意識到,接力隊的選手并不是軟柿子,他們的速度絲毫不遜色于隊內的頂尖選手,甚至還要更強一些。

原本有不少人都想加入接力隊,見識過錢東和吳一昊的實力后,全都打消了念頭,實力不如人家還要瞎摻合的話,只能是自取其辱。

錢東和吳一昊所表現出來實力,固然讓很多人覺得震驚,但之后,有些人仔細一想也就明白過來,如果運動也沒有一點硬實力的話,怎么可能以資格賽第一名的成績出現。二十多支隊伍報名參加資格賽,能夠得到第一名,可絕對不是運氣好這么簡單。

李戴訓練水平,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此前的李戴只是頂著一個國家隊的名號,但仍然有很多教練覺得李戴太年輕了,心中其實是看低李戴的。經過這件事情后,沒有人再看小看李戴。

錢東和吳一昊之前可沒有這么強勁的實力,跟隨李戴三個月后,就變得如此厲害,這顯然是教練的功勞,其他教練可沒有這種本事,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讓錢東和吳一昊獲得如此巨大的提升。

搞體育的,有成績才有話語權。這一行實際上是有些弱肉強食的,實力夠強,能拿冠軍,就能夠收到大家的追捧,如果沒有實力的話,則很難得到大家的尊重。運動員是如此,教練也是如此。

一個拿到過冠軍的年輕教練,和一個沒有拿到過冠軍的老教練相比,肯定是前者更受歡迎。雖說教練也是一個很看資歷的行業,但實際上,冠軍就代表著資歷。

就比如在nba中,一位教頭若是能刷出來三四次總冠軍,即便是這名教練很年輕,也不會有人質疑他欠缺經驗,人們也依舊會將他的名字放入到名帥的行列之中。

現在的李戴就是如此,有能力還有成績,自然而然的會獲得運動員和其他教練們的尊重,就連沙寶軍、李國棟這幾位,之前一直針對李戴的教練,也都收斂起來,不敢再搞任何的小動作。

李戴的訓練沒有再受到外界的干擾,變得一帆風順。

隨著時間的推移,步入到八月份下旬以后,全運會的序幕也正式拉開。

其實普通的老百姓是不怎么關注全運會的比賽的,很多項目的比賽甚至被看做是菜雞互啄。

體育比賽想要留住觀眾的話,還是要靠觀賞性的,很多體育迷的口味早已經被高水平的比賽養刁了,看到低水平的比賽自然覺得沒有意思。吃慣了神戶牛肉的嘴,讓他去吃普通的牛肉,當然會覺得味同嚼蠟。

全運會就是這樣,很多項目缺乏觀賞性,像是田徑項目的比賽,運動員水平是真的很菜,根本就展現不出來好的觀賞性。

又比如籃球比賽,全運會中沒有了外援,比賽的對抗程度降低了不少,如果那支隊伍再召回來一位在nba打球的強人,基本上是一人吊打一個隊,得分籃板蓋帽要啥有啥,數據是刷的飛起,可是吊打小朋友的比賽,觀眾看起來也會覺得昏昏欲睡。

當然也有一些項目,觀賞性是極佳的,比如乒乓球,國內好手太多了,高手之間項目碰撞,自然會擦出火花,全運會打的比世錦賽都要好看的多。

江東代表隊中,負責接力隊的教練曹廣智拿著賽會剛剛發布的參賽隊員名單,開口說道:“能夠進入全運會正賽的,沒有一支是弱旅,雖然我們有亞運會冠軍趙岳的存在,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曹廣智看了一眼趙岳,接著說道:“從分組上看,我們成功的避開了兩支非常強隊伍,華京隊和港島隊都被分在了b組,這樣我們要到決賽時候才會遭遇。而我們同組當中,南嶺隊有謝俊、上川隊有魏子濤,這兩人也都是國家隊中數一數二的選手。”

“教練,漢北隊是不是和我們分在了一個小組?”趙岳突然開口問道。

“讓我看看,沒錯!漢北隊和我們一個小組,他們好像是從資格中殺上來了,實力比起我們來,肯定是有一些差距的。”曹廣智開口說。

“教練,我覺得漢北隊可能很強。”趙岳開口提醒道。

“哦?”曹廣智立刻看了一眼漢北隊的參賽選手名單。

“錢東、吳一昊、張嘉良,他們是誰?我沒聽說過他們的名字,之前的100米和200米的初賽,你們誰遇到過他們了?”曹廣智開口問。

周圍幾位運動員紛紛搖頭。

“教練,我記得漢北隊沒有運動員參加100米和200米的初賽。”有人開口說。

“是在資格賽中就被淘汰了么?”曹廣智不屑的撇了撇嘴:“這種資格賽都沒法突圍的選手,不用太在意。至于漢北隊的第四名選手沈克難嘛,我倒是認識他。”

“教練,該不會是那個沈克難吧!當年拿過全國亞軍的那個?”一名老隊員開口問。

“對,肯定就是那個沈克難,這名字不是那么大眾,不會有人重名的。”曹廣智開口說道。

“如果真的是沈克難的話,得三十多歲了吧。我記得我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的時候,他就已經成名了,不過最近這兩年沒有聽到過他的消息,我還以為他退役了呢!”那名老隊員解釋道。

“三十多歲還在跑?也是夠拼的了,他這個年紀,我們也不用在意他。”另一名選手轉頭對趙岳接著說:“趙岳,你這回可是猜錯嘍,這漢北隊中要么是過氣老將,要么就是無名之輩,怎么可能會很強!”

“因為他們的教練是李教練!”趙岳面色凝重的說。

“李教練?哪個李教練?從國家隊里征召的么?”曹廣智開口問。

“李戴教練。”趙岳接著說道。

“只是個代教練啊!那有什么可擔心的,看你這個認真樣。”曹廣智一臉輕松的笑道。

“不是那個‘代’!”趙岳知道,曹廣智是誤會成了“代理教練”的意思,他接著解釋道:“是姓李,名戴,全名叫李戴。”

“李戴?這個名字我好像在哪里聽過。”曹廣智皺著眉頭想了起來。

趙岳則接著介紹道:“李教練就是我在國家隊時候的教練,我能夠在亞運會上奪冠,全靠李教練的特訓。”

曹廣智的表情也變得認真起來,能夠教出以為亞洲冠軍的教練,又豈是等閑之輩。

而趙岳則接著說:“而且當時在亞運會接力賽的時候,謝俊和魏子濤相繼受傷,我們只好讓跳遠冠軍方海泉來湊數,當時我是第三棒,方海泉是第四棒,正是李教練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培養出了我和方海泉的默契。”

“那場比賽我也看了,當時你和方海泉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曹廣智說到這里,猛地搖了搖頭:“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一天的時間,怎么可能培養出那種默契程度。”

“說起來我也不信,但我卻是親歷者。”趙岳深吸一口氣:“我現在想起了,依舊覺得不可思議,可當時我們真的做到了。”

“我不是不信你,我是覺得,你們當時在比賽中表現出來的默契程度,完全不想是臨時湊在一起的組合。”曹廣智開口解釋道。

“后來李教練也解釋了,是因為我們四個都是他訓練出來的,所以才能夠快速培養默契。”趙岳接著解釋道:“方海泉是漢北省隊出來的,據說他在省青年隊的教練就是李戴。”

“帶出來兩個亞運會冠軍啊!聽你這么一說,我怎么有些心虛了啊!”曹廣智話雖這么說,臉上卻笑了起來。

作為教練,曹廣智自然不能表現出怯意,他這么一笑,更是穩定了軍心。

然而趙岳卻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小聲的提醒道:“教練,其實楊思杰,也是李戴的弟子,在大運會的時候,楊思杰贏了我,拿了冠軍,當時他的教練就是……”

“啥?訓練出來三個亞運會冠軍?”曹廣智驚呼一聲

亞運會冠軍又不是大白菜,是個菜市場都有的賣。而且田徑項目的亞運會冠軍,數數也就那么幾個。

而李戴,一下子占了三個,如果“亞運冠軍教練乘三”可以發光的話,怕是早就閃瞎了曹廣智的合金狗眼。

這一次,曹廣智可真的笑不出來了。

主看臺上,趙樹人和薛力并肩而坐。

“這一次的全運會,在短跑項目上,雖然有個別運動員發揮的比較出色,但是并沒有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黑馬誕生啊。差不多是該贏的都贏了,不該贏的都沒贏。”趙樹人開口總結道。

“我也挺期待有黑馬的,可惜沒有出現。”薛力接著說道:“短跑項目上,咱們下一步重點還是得培養楊思杰。我打算多給他一些比賽的機會,讓他積累一些比賽的經驗。”

趙樹人很贊同的點了點頭:“如果有國際大賽的話,也讓他上,咱們不怕輸,輸了也是寶貴的經驗。今天輸了,明天只要能贏回來就行!”

兩人正說著,起跑的槍聲響起,接力賽的初賽已經開始。

趙樹人止住了話音,望向了賽場,幾個呼吸的功夫,第一次交接棒已經開始。

“咦?”趙樹人突然發出了一個疑問的聲音,兩眼更是目不轉睛的盯著賽道。

第二次交接棒時,賽場上的選手已經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差距。

也就在這個時候,趙樹人口中突然開口說道:“這交接棒怎么進行的這么快?一次交接棒,差距立刻拉開了。”

“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薛力笑著問。

賽道上,第三次交接棒已經開始,而與此同時,趙樹人的口中冒出了三個字:“泰國隊!”

“你眼可夠尖的。”薛力豎起一根大拇指,接著說道:“沒錯,他們用的就是泰國隊那種戰術。他們的運動員,在速度上沒有任何優勢,甚至還要比有的隊伍慢,但是他們通過交接棒時候的配合,節約了更多的時間,反而取得了優勢。”

“這是哪支隊伍?”趙樹人馬上問。

“漢北隊。”薛力補充道:“應該是李戴訓練出來的隊伍吧!估計也只有他,能用這種法子”

“你的那個得意門生么?”薛力靠在了椅子上,目送錢東第一個沖過終點,接著說道:“這個李戴行啊,短短幾個月的功夫,就把泰國隊的戰術全都學去了。”

“我這個弟子,遲早要青出于藍的!”薛力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a組的初賽,漢北省接力隊以第一名的成績晉級決賽,他們也憑借著這場比賽,進入到了其他參賽隊的視線當中。

強隊歷來都會受到更多關注。就比如華京隊,他們的隊伍當中有三位國手,其中還包括了楊思杰。楊思杰是亞運會百米短跑的冠軍,有他在的隊伍,戰斗力瞬間就提升了一個檔次,所以比賽還沒開始,華京隊就成為了奪冠熱門。

又比如港島隊,由于地位特殊,港島隊可以參加一些國際比賽,這也讓他們有著更加豐富的比賽經驗,而且港島隊選手的實力本來就不弱,某些年份里,他們的最好成績甚至要強過國家隊的最好成績。

至于漢北隊,成員當中沒有大牌的明星運動員,甚至是一些大家都沒有聽過的名字,所以在此之前,沒有人會在意漢北隊。

但是經過了初賽后,情況就不一樣了。八支隊伍晉級決賽,沒有一支是弱旅,能夠進入到決賽,本事就意味著實力非凡。

站在賽道上的運動員,一半以上都是國家隊的選手,而且還有楊思杰、趙岳這種亞洲冠軍。與之相比,漢北隊的陣容的確是顯得有些單薄了。

就比如在賽前,其他隊伍的選手都互相打個招呼,他們有的是國家隊的隊友,即便沒有進入國家隊,也都在大賽中多次相遇,互相之前都認識。

唯有漢北隊的隊員站在那里大眼瞪小眼,他們平時連參加比賽的機會都不多,更別說是去認識那些高水平的運動員了。周圍全都是陌生的面孔,他們只能尷尬的站著。

李戴卻遇到了不少的熟人,比如在國家隊中一起共事過的同事,此時也都出現在了賽場邊。

主看臺上,薛力饒有興趣的望著賽道。

“這有意思嘍,漢北隊那邊運動員的個人能力明顯不行,全靠配合來提高成績。這次倒是要看看,是速度能夠戰勝配合,還是配合能夠戰勝速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