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egianood啊,有什么問題嗎?”
安彌皺著眉頭大聲說著。
張楚連忙搖搖頭,“我就覺得這首歌的歌名聽起來很有意境。”
按照國人的翻譯傳統,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挪威的森林》,這讓張楚想起了一部很有名的。
在地球上面時,他曾經因為這部而跑去聽披頭士的歌,不過卻沒有理解這首歌到底想要表達什么意思!
所以他這會兒干脆就跟安彌這個鐵桿粉絲討論起來,“這首歌我其實也聽過,但有些猜不透里面的內容。”
如果按照歌曲內容描述的話,講的其實是一個男孩在街上遇到了心儀的女孩,最終卻被甩了的悲傷故事。
“其實大家對這個歌名翻譯還是挺有爭議的,有人說叫挪威木料,也有人說叫挪威的森林。畢竟ood是木頭木料,oods才是森林。”
張楚笑了起來,他大聲說道:“這估計得去問披頭士寫這首歌的成員吧,他們應該有解答才對!”
安彌攤開手:“約翰列儂已經不在世,他創作的歌詞常常連自己都不知道意思是什么,最大的喜好就是寫出莫名其妙的東西來讓我們這些歌迷猜。”
據說這是關于當年約翰列儂的一段感情,也是唯一一次被女生拒絕的情況。
這首歌的歌詞很有意思,男生曾經跟女孩去了她的房間,兩人找不到椅子坐就在地毯上喝酒聊天。
可是當男孩想要睡這個女孩的時候卻遭到了拒絕,最終爬到浴室里面睡了一覺,當他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只剩下自己一人。
很多人都覺得Noregianood是指女孩家的房屋是用挪威木頭做的,這在另外一群人解讀起來其實是男孩發現自己迷失在挪威森林里面,到底是自己泡了女孩,還是女孩泡了自己,這很無解。
醒來空無一人的房間就像挪威的森林一般冷冷清清的。
“其實余光中先生很不贊成把這首歌翻譯成《挪威的森林》,具體怎么說的我忘記了,搜搜看啊。”
安彌看得出來張楚對這首歌的興趣很大,所以就拿起手機尋找余光中先生的評價。
《花椒軍曹》之前的《橡皮靈魂》,有一首名曲叫《挪威的森林》,撲朔迷離,也引起不少爭議。其實許多人連題目都不懂,列儂本來原就無意寫明白。開頭三句就已經曖.昧:「我有過一個女孩,/或者應該說/她曾經有過我。」她帶我進房間,問房間不錯吧,又自答是「挪威木料」。所以譯《挪威的森林》是不對的。
其實光論單詞的話,這首歌的單詞并不復雜,只不過兩個單詞組合起來究竟是什么意思,連張楚這個有著高級英語精通技能的人都不知道。
恐怕只有天堂里的約翰列儂知道自己寫的什么意思吧!
他現在腦子里面想的是村上春樹的那本《挪威的森林》,這部在近現代文學史上備受矚目的作品。
這個世界上并沒有聽說過有村上春樹的存在,因為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里面根本就沒這個名字。
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跟日.本那種濃厚的反思文學甚至社會巨變的風格不一樣,堪稱是一股清流,頗有西方文學的意思。
他的作品在世界上面都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在中國也很受歡迎!
而他最有名的作品就要屬《挪威的森林》了,這部開端就談到了同名歌曲,由英國最有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演唱。
縱觀全文,這首歌可以將基本人物關系串聯起來,同時也對主題的升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挪威的森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時候就銷售出了三百多萬冊,并且在青年讀者中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反響,甚至出現了村上春樹現象、挪威的森林現象!
在日.本平均每三十個人就擁有一本《挪威的森林》,可謂是影響力巨大。
之后,這部影響力逐漸擴大,超越了國界限制,眾多亞洲國家甚至歐美國家都引進并翻譯發行了這部。
經歷三十年依舊炙手可熱的作家,經歷三十年始終暢銷不衰的作品,絕對能說得上是經受住了時間的洗禮!
張楚記得自己當初是把《挪威的森林》當成了青春戀愛來看,回想起當初中學時代與這部相遇的那一天。
那是在自己書店的一個角落,窗外的明媚在地面映下斑駁,里文字的情調與韻致正好切合了青少年時期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除了內容讓人著迷,其中關于xing,愛的描寫更加讓年輕人們著迷,有些版本是遭遇了刪減的,而有些版本幸存下來。
那時候張楚翻閱的就是未刪減版,在精彩之處總會停頓下來反復閱讀,同時也將這些頁碼折疊上,轉手就賣給了同班同學!
這樣省得同學們不知道該在哪里停頓,很明顯的標識在班級男生里面爭相傳閱,反正頁角折得最多、頁面最臟的地方就是最精彩的。
說起來,這也算是張楚的xing啟蒙讀物之一。
年少時候無法體會到那種心情,更多的是在追求閱讀的感受,里面大量類似情節的描寫就是青年們試圖用兩性之間的關系來疏導孤獨、寂寞、抑郁的情緒。
挪威的森林,已經變成了靈與肉的森林!
兩性之間的描寫是很多文學作品避不開的一個話題,與其欲語還休的遮遮掩掩,倒不如直面來得好。
村上春樹的文筆很簡潔可觀,幾乎不帶有任何、煽情或者道德觀念的成分,他將這有些私密的事情當成很平常的事情來描寫。
事實也如此,xing.愛對于個體而言,也和吃飯睡覺一樣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越是客觀越是不帶腥味。
有時候是因為愛你,有時候是因為寂寞,有時候是因為親密關系,這些不同的場面描寫是為了表達不一樣的東西!
年少時會因為這些文字描寫而面紅耳赤、不知所措,但長大之后再看才發現,通過這些描寫能用更具體更直接的方式去了解故事中女子們的感情。
為什么這本書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藝術魅力呢?
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問題,有點很多,比如潸然淚下的愛情故事、孤獨感傷的氛圍、虛無絕望的情緒等等。
其實在張楚看來,他覺得悲劇性大概才是這成功的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