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井渠之法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 墨唐 | 將臣一怒   作者:將臣一怒  書名:墨唐  更新時間:2021-09-22
 
秦懷玉為眾人倒上鮮紅的葡萄酒,朗聲道:“我知道孔兄遠在高昌并不缺少葡萄美酒,然而墨兄在登州等地釀制的葡萄酒并不遜色于西域葡萄酒,孔兄可要好好的品嘗一番。”

孔惠索擺擺手道:“現在高昌哪里還有好喝的葡萄美酒,連釀酒師都被墨兄打包會登州了,現在整個高昌都在制作葡萄干。”

“那可是高昌百姓的損失,卻是我等大唐百姓的福音呀!”程處默嘿嘿一笑道。

“那可不盡然,以前高昌美酒就是釀造再多也不過富了皇室而已,葡萄干的收益可比之前釀酒要高得多,而且人人皆可制作,現在高昌百姓的生活可比之前好太多了。”孔惠索如實說道。

正是葡萄干的生意火爆,高昌百姓獲益不少,這才讓大唐在高昌站穩了腳跟。

“那倒也是。”幾人紛紛舉起酒杯,一時之間,仿佛回到了曾經歡快的歲月,回憶同窗之誼。

酒過三巡之后,程處默大手一揮道:“既然高昌已定,依我看孔兄就不要回去了,我等兄弟在長安城經常聚聚,豈不快哉。”

孔惠索搖頭道:“哪有那么簡單,高昌雖定,但是畢竟時間過短,言同音并未全面推行,外部更有西突厥虎視眈眈,孔某此次回回長安城,就是要奏請朝廷增加駐軍,以應對西突厥威脅,卻屢次被駁回。”

“這是為何?”尉遲寶林不解道,西域的重要性人盡皆知,只要有大唐的兵馬在,就能保證絲綢之路暢通。

秦懷玉不假思索道:“還能因為什么,想來也是因為太過遙遠,糧草不濟,根本養活不了太多的兵馬。”

想要應付西突厥的威脅,大唐的駐兵要以騎兵為主,而養活騎兵那就代表著消耗更大,高昌等地的產出養活不了大批的騎兵。

孔惠索點頭道:“秦兄一語中的,高昌距離長安城足足七千里,其中更是相隔八百里瀚海,道路難行雖然有商戶運送了糧食換取葡萄干,但是依舊難以滿足大軍所用。”

“那就屯田!”程處默不假思索道,歷朝歷代朝廷戍邊的不二法寶就是屯田,既可以減少長途運糧的損耗,又可以開墾邊境,吸引內地百姓定居。

孔惠索搖了搖頭道:“朝廷自然也想到這種方法,然而高昌國酷熱無比,降水稀少,灌溉農田只能用冰川融水,如今高昌等地適宜耕種之地全部都被種上了葡萄園,哪里還有多余的土地種植莊稼,要是強行毀葡萄園而種田,則會及其高昌民變,朝廷也是兩難。”

“這有何難!”秦懷玉朗聲道。

孔惠索心中一喜道:“秦兄,可有良策。”

“沒有!”秦懷玉斬釘截鐵道。

孔惠索頓時氣結,你沒有良策還在那吹牛。

“不過通常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將難題交給墨兄,墨兄總能夠輕易的解決。”秦懷玉雙手一攤,不以為恥道。

一旁的程處默在一旁幫腔道:“就是呀,墨兄,這個時候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畢竟打下高昌你可是當居首功呀!”

“然也,墨兄既然在長安城外有試驗田,又在可以沙漠地帶種樹,在高昌之地屯田自然也是小菜一碟。”尉遲寶林不倫不類的學著孔惠索說話,別提有多怪異。

墨頓知道這時三人再為他和孔惠索緩和關系,再加上他也不愿失去孔惠索這個曾經的兄弟,當下沉吟片刻道:“想要屯田那就必須有水,而高昌等地降水是指望不上,只能依靠冰川融水,當務之急,那就是要把冰川融水盡可能的輸送到屯田之中,唯一的辦法就是興修水利,廣開水渠。”

孔惠索雖然不想接受墨頓的好意,但是畢竟關系高昌大計,只能將個人恩怨拋到一邊,這搖頭道:“我們也曾經想到過這個方法,但是水渠根本流不出多遠就會干涸,根本無濟于事達不到灌溉的要求。”

“這種現象墨某曾經和魏王殿下商討過,水渠水量流失,一種情況是下滲嚴重,一種情況是蒸發量巨大,而高昌之地顯然是兩種皆俱,要先解決也很簡單,墨家村計劃用管道從石鱉湖引水,為整個長安城提供清潔的水源,高昌之地則可以借鑒一番。”

“用管道?”孔惠索搖頭,無論是從造價還是工程量都在高昌之地實現不了。

墨頓神秘一笑道:“管道造價昂貴,地上輸水又不可行,那孔兄何不效仿地下暗河,在地下挖地道輸水。

“挖地道輸水。”孔惠索豁然一震,心中若有所思,卻怎么也抓不住這道靈光。

“不錯,就是地道輸水,墨某曾經在高昌城下挖過地道,地道陰暗潮濕,既可以減少下滲,蒸發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要引來水源,地道就可以變成地下水渠,理論上只要地道足夠長,就可以將水源輸送到想要送達的地方。沿途需要用水,則可以在地下水渠上方打井,在井口取水,最大限度將冰川之水用于生活和屯田灌溉,墨家將這種輸水方法稱之為井渠之法。”墨頓雙手一攤道。

“挖地道輸水,那將會是何等龐大的工程!”孔惠索倒吸一口涼氣道。

墨頓點頭道:“工程量的確巨大,然而卻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地道挖掘簡單,幾個工匠即可完成,如今墨家在修建秦嶺開鑿隧道,已經發明了多段開鑿之法,只要人手充足,保證最快的速度將井渠打通,但凡有井渠通過之地,就會有了水源,那高昌之地自然可以屯田屯兵,無懼西突厥的威脅。”

“墨兄高明,孔某今日替高昌百姓多謝墨兄奇計。”孔惠索鄭重起身道謝道。

他知道此法一出,非但大唐在高昌的統治穩定,也會造福無數高昌百姓,甚至整個西域都會因為這井渠之法而收益,無論是從個人角度還是從儒家教化天下的理念之上,他都不得不接下這個人情。

“孔兄嚴重,造福天下本就是我等百家的職責,唯有相互爭鳴,方可讓天下不斷進步,造福百姓。”墨頓意有所指道,他知道儒家因為這場服飾之爭已經徹底震動,想通過孔惠索化解這場爭端。

孔惠索眉頭一皺,并沒有接話,墨家乃是服飾之爭的勝利者,占據了上風自然想要和平,然而儒家乃是失敗者,自然有些意難平。

鉛筆小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