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八百四十三章 汽鍋雞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回到山溝去種田 | 二子從周   作者:二子從周  書名:回到山溝去種田  更新時間:2018-08-09
 

這是一道滇州名菜,夾川人也愛吃,不過做得不多,跟多的選擇是下飯館。

李君閣家現在烏雞,天麻,那都是上品中的上品,去老媽后院菜地邊上蠻竹林中雞圍子里抓來一只剛開始生蛋的嫩烏雞,洗剝干凈后再砍成三厘米見方的小塊。

將雞塊下開水鍋氽燙,然后洗凈擠干,去除多余的水分。

找來幾塊姜,切片,然后又找來幾棵蔥,切兩段,用刀背拍松。

將雞塊碼放進汽鍋內,不超過汽鍋的三分之二深度。

擺上蔥姜,火腿片,適量雞油改的薄片鋪上去。

將汽鍋蓋好,把汽鍋擺放到加滿水的湯鍋之上,用面糊將蓋子邊緣糊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

汽鍋內切不可放水,所有的湯水最終都來自于蒸餾過程。

然后找來兩個新鮮天麻,洗刷干凈后切成薄片,再尋來一點枸杞備用。

接下來熬雞油,處理雞雜。

湯鍋的水開了,蒸汽開始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

蒸餾過程中,由蒸餾產生的蒸餾水,會一點點通過蓋子凝結滴入鍋中,最后和烏雞塊一起形成滋味濃郁的雞湯。

這時節的菜蔬,吃的是一個嫩氣,李君閣在香港和唐建凱Jack品嘗粵菜的時候,對一道菜贊不絕口,當時找來大師傅教過,今天準備試著露一手。

其實這道菜非常簡單,粵州幾乎家家都會做,椒腐通菜。

通菜其實就是蜀州人叫的空心菜,藤藤菜,不過粵州人說啥都講究一個口彩,比如豬舌頭叫“豬猁”,通“諸利”;空心菜叫“通菜”,那就是和“通財”諧音了。

也是一方有趣的民俗習慣。

空心菜有兩種種法,一種是水生的,一種是旱地生的。

水生的非常嫩,椒腐通菜一般用那個來做。

這是蜀州農家家家必種的菜蔬,李君閣家雖然搬進了大別墅,但是如果不讓奶奶老爸老媽在后山開點地出來弄成菜園田地雞棚子,他們早上起來就會手腳都找不到放處。

來到菜園,摘下新鮮的空心菜,幾個燈籠紅椒,又見野水芹長得實在好,也忍不住采了一把。

汽鍋蒸了兩個小時,老爸老媽帶著藝術家們回來了,董麗霞頭上還多了一個花冠,不知道是從哪個孩子手上要來的。

見到李君閣在廚房里邊忙活,董麗霞笑道:“皮娃還能上灶呢?”

李君閣正拿著菜刀切臘肉,聞言笑道:“開玩笑,李家溝的男人,個個都是灶上主力,不過一般不做,得來客人做硬菜才下廚。”

奶奶說道:“孩子太忙了,可有時間沒吃到皮娃做的飯了。”

李方玉說道:“你們先聊著,我有點靈感了,怎么把高腔山歌改得更動聽,可還得傷點腦筋。”

李君閣笑道:“今天一道天麻汽鍋雞,就是給藝術家們補腦的,李老師還有半個小時開飯,到時候我們叫你。”

將汽鍋的面糊去掉,揭開蓋子,將蔥姜揀去,只留其味逼腥,再挑去雞油片,加入天麻片和枸杞,灑上鹽,蓋上蓋子繼續蒸制。

這邊先炒了個泡椒雞雜,在炒了個臘肉干辣椒炒水芹,然后鍋里放油,加入青紅椒絲和蒜蓉。

爆香后加入白腐乳和腐乳水調和成的醬汁。

炒香后先放空心菜梗,炒斷生再放菜葉和剩余青紅椒絲,加上少許鹽出鍋。

配上之前的香腸,豬舌,耳朵,尾巴組成的臘味拼盤,一頓飯就算做好了。

汽鍋上桌,大家圍攏過來開飯。

汽鍋雞做法很簡單,作料很簡單,但味道很醇正,湯味的濃郁和李家溝傳統的烀雞湯的清香完全是兩種滋味。

揭開蓋子,頓時熱汽撲面,香溢四座。

雞肉已經完全脫骨了,滑嫩異常,湯鮮味美。

李方玉先忍不住了,挑了一塊雞肉放碗里,筷子輕輕一撥,骨肉分離,夾起肉放嘴里,頓時大贊:“好!好好!這個比我在云南采風時吃過的汽鍋雞還好吃!”

李君閣給藝術家們拿碗勻湯,笑道:“這個菜沒什么技巧,拼的就是食材,這個烏雞是現殺的跑山雞,天麻也是現從培養箱里挖出來的新鮮天麻,因此味道好也正常。”

“不過我們得先把湯喝了,各位藝術家這兩天費腦筋了,因此上需要好好補一補,這藥效都在湯里邊呢,趕緊嘗嘗湯味。”

董麗霞喝了一口,笑道:“要是什么藥都是這個味道,那就沒說的了,天天吃都不抱怨啊。”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李君閣又給自家人也將湯盛上,說道:“奶奶,這空心菜的做法是我去香港跟粵菜師傅學的,你沒吃過,趕緊嘗嘗吧。”

奶奶挑了一筷子嘗了,說道:“這菜不錯啊,三娃的農家樂是不是也可以做起來?”

李君閣笑道:“這個也難說就一定受歡迎,我們夾川的空心菜現在大多都是旱地栽種,也沒有習慣吃這么嫩的,要吃還得改種法。”

董麗霞有問道:“皮娃這個炒臘肉的是芹菜嗎?怎么和我們平常吃過的芹菜味道不一樣?有點筋勁?”

李君閣說道:“這是水芹菜,算是一種半野生的野菜吧,炒臘肉味道很不錯的,我們李家溝人常吃。”

童逸說道:“你們這里的野菜可真多啊,今天出去逛了一下,滿山滿谷都是蕨菜,怎么都沒人采?”

李君閣笑道:“現在更沒人采了,以前還打打豬草;后來直接用紅薯藤,紅薯;再后來村里改了民宿,大家也不養豬了,就更沒人采了。倒是游客們來采得多。”

“不過這東西也不能天天吃,偶爾改善下口味,吃個新鮮勁就可以了。”

李方玉說道:“我怎么覺得你們家什么東西都好吃?不行我去弄碗飯,這臘肉下飯指定巴適!”

李君閣說道:“其實蜀都的川菜泰斗金老也這么說過,我們這里的菜蔬都是施加的有機肥,加上現摘現吃非常新鮮,所以和城里邊味道不一樣。”

李方玉就對童逸笑道:“小童,路上還擔心來鄉下會受苦,怎么樣?這分明是享福啊!”

童逸說道:“我現在只擔心舞美設計達不到司導和皮娃的要求,這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要是出來的活配不上這菜,那可丟人丟大發了……”

董麗霞說道:“你別鬧了,那么多素材還不夠你折騰的?我這里才是頭皮發麻,這空中舞蹈怎么弄,現在還沒個抓拿呢!”

李方玉笑得跟個偷到雞的狐貍:“我倒是占了個大便宜!今天拉著阿音聊了半天,苗家那部分場景,這音樂基本就是現成的,我只需要把漢家那幾首搞定就成。”

李君閣說道:“不存在的,我們慢工出細活,各位盡可以慢慢想。”

董麗霞苦笑道:“怕還真不行,我們背上還背著文化廳的任務呢,還是要抓緊,繼續挖掘素材開腦洞吧。”

次日下午,等漢苗龍舟隊到達匏瓜湖的時候,就見地上已經用木條木板釘出了兩個龍船的形狀。

旁邊還擺著一個鼓,這是用來打點子用的。

煥邦叔腰上別著一個王婆婆教學用的小喇叭,帶著耳麥:“今天開始練習動作,龍船是一個集體項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動作一致,力道大小,比不上動作一致重要!”

說完讓兩隊人馬進入龍船模型,開始一步步的分解動作。

東方叔和煥邦叔還在船幫邊上牽起了麻繩,對每一個動作所應該達到的位置做了標定。

“一!”

眾人做好姿勢,兩人拿著細竹棍子開始挑錯。

“二!”

“大力你身體前傾不夠,看看前面的人,誒,這才對了……”

“阿銅你的槳偏的自己不會看嘛?還有高度也不對……”

“三!”

“這次還可以……苗娃不要為了多劃水就太靠后,你這樣接下來還原動作做不利索,好,四!”

“好,五!還原……看,這就不對了吧?你們現在還是剛開始時候的動作嗎?都想想!一個個平時不是都挺機靈的?抖包袱說笑話一個比一個來得,把那聰明勁兒用這上頭啊倒是!好再來,一!”

結果一直到晚上九點,鼓點兒還是沒有用上,近百人的動作要形成整齊劃一的肌肉記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一直操練到晚上九點,煥邦叔才說道:“知道自己有多差了不?要是真按照這速度劃龍船,你們自己說是多慢?多慢?!就這都還不整齊呢!這眼看就只有一個月了,一天都不能耽擱啊,誰要是不請假就不來,我就去你們家里找老的理論!”

李君閣感覺自己好充實,每周只有四天處理集團事務,閑下來還要和藝術家們討論劇目。

每天上午得去忘憂谷跟著石鶴老頭練體操,下午又要去匏瓜湖練劃船。

剩下三天上山,拍攝萌虎們的日常。

時間一轉就進入了四月,五溪仙黃有的謝了,有的陸續變成了蘭蓀,碧波玉龍卻又展開了它奇特的身姿。

李家溝的油菜花也逐漸開始謝了,結出了一個個嫩綠的菜籽莢。

藥師叔樂得不行,聽說今年的蜂蜜那真的叫大豐收。

草叢中的蟲子開始多了起來,螢火蟲海那里還保留著原生態,周圍建起了小欄桿,現在又開始三三兩兩地出現螢火蟲,晚間去那里的游客們也越來越多。

不過其它蟲子就不那么受待見了,丁老開始組織人手,進行生物防治工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