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霸業  第215章,科學的探索精神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 宇宙霸業 | 牛家一郎   作者:牛家一郎  書名:宇宙霸業  更新時間:2018-06-04
 
太陽系小行星帶這里,“遠洋”號宇宙飛船在虛空之中不斷的前進,不過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它看起來就好像原地不動一般,盡管此時它的速度已經超過30公里每秒的速度,可是在茫茫宇宙當中依然顯得非常、非常慢。

本來枯燥的星際旅途此時因為進入小行星帶的范圍內,科學家們可以研究身邊的這些小行星,所以倒也忙的不亦樂乎。

“根據我們目前獲得數據來進行逆向推演,在30多億年前,小行星帶這里絕對有一顆質量達到了行星級別的星球,至少這個質量不會比火星低太多。”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木星的質量不斷的變大,它的質量慢慢的成為太陽系當中僅次于火星的存在,它強大的引力,再加上火星巨大的引力,在某一刻,當三顆星球練成一線的時候,巨大的引力拉扯之下。”

“嘣!這顆行星就四分五裂,成為了現在這樣的小行星帶,無數的碎塊在虛空之中不斷的蔓延,依靠慣性形成了一個類似于軌道一樣的小行星帶。”

“遠洋”號飛船上面隨船過來的天文科學家唐泊遠和董知非此時正在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太陽系的發展歷史。

太陽系歷史最悠久的自然是太陽,已經超不多有50億年的漫長歷史,并且作為一顆黃矮星,太陽壽命將長達100億歲,所以此時的太陽才剛剛到中年而已。

地球的壽命大概已經有46億年,歷史也是非常的漫長,當然在地球漫長的歷史當中都是一顆死寂的星球,只有大概在6.35億年地球上才開始出現最早的復雜結構生物,至于微生物群的存在歷史將會更久。

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就更短了,大概在5000萬年前早期人類才慢慢的出現,并且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人類進化歷史上,在某個時期可是同時出現了很多種人,這種人種之間的差別可不是黃種人、黑人、白人之間的差別。

現在通常將的這三種人彼此之間可以繁衍后代,其實人種方面只能算是一種,在地球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可是出現過好幾種人種,彼此之間根本就無法繁衍生息,就好像是老虎和獅子之間的差別。

當然最終還是我們的祖先智人獲取了統治權,其它的人種漸漸的全部消失不見,至于是怎么消失不見,我想大家應該都能夠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所以科學家們對于研究地球的歷史、太陽系的歷史都是非常熱衷的,因為只有知道了歷史,也就是知道了昨天,才能夠珍惜現在,在未來更好的生存下去。

“滴滴”負責監控周圍行星天體的董知非聽到這個聲音的時候就知道,探測器肯定是又發現了什么大型的天體,連忙看了過去。

“這是谷神星啊!”董知非將發現的大行星和所有已知的行星一對比,立馬就知道這顆小行星是谷神星。

谷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由意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并于1801年1月1日公布。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谷神星重新定義為矮行星,谷神星曾被認為是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

簡單點說這個谷神星的身份定位在國際上一直存在爭議,就像是冥王星一樣,開始被定位為是和八大行星一樣的地位,后來隨著對宇宙的認識,又把它給降級為矮行星。

而這顆谷神星一開始被認為是最大的小行星,但是后來隨著對它的深入研究,天文學家們又把它進行了升級,歸類到矮行星序列,和冥王星是同一個級別。

“發現谷神星,發現谷神星!”

沉悶的太空飛船中,被這個消息引爆!

谷神星是這次科學考察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作為小行星帶已經發現的最大的小行星,甚至被最新的天文國際會有定位為矮行星,因為它基本具有圓形,有穩定的繞日軌道,只是沒有清空自己軌道上其他的小行星。

最重要的是谷神星不僅僅是小行星帶最大的星體,更重要的是根據前期的觀察推斷,谷神星上面應該有大量的水資源。

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查清楚谷神星上面神秘的白色亮點,這到底是什么東西!

“谷神星現在的速度為16公里每秒,公轉軌道半徑4.12億公里,正處于回落的狀態,速度在輕微的增加!”

“目前距離谷神星4239公里!”

“終于發現谷神星了,我還以為它藏到那個旮旯里去了呢!”得到消息的李復匆忙趕了過來,谷神星是這次科考的重要目標之一,但是進行小行星帶已經十多天的時間,可就是沒有發現它的蹤跡,還真是一個玩捉迷藏的高手。

“你別說這個谷神星啊,當初可是先被科學家用公式推導出來,然后科學家重點在小行星帶觀察才發現了它!”說起太陽系這些行星的故事,研究天文學的唐泊遠自然是知道的非常清楚。

“哦,還有這樣的故事?說來聽聽!”李復一聽就來興趣。

“是啊,反正也無聊呢,說來聽聽解解悶!”其他的人也都興趣大增,在這太空之中還真是沒什么事情可做,特別是飛行的時候,聽聽故事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悶方法。

1766年,德國有一位名叫約翰•提丟斯的中學教師在研究一組數列的時候,他發現這組數列的每一項與當時已知的6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陽的距離比例(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定為1個天文單位)有著一定的聯系。

提丟斯的朋友,天文學家波得深知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就于1772年公布了提丟斯的這一發現,這串數從此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重視;并被稱為提丟斯——波得定律即太陽系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當時,人們還沒有發現天王星、海王星,以為土星就是距太陽最遠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國人赫歇爾在接近19.6天文單位的位置上(即數列中的第八項)發現了天王星,從此,人們就對這一定則深信不疑了。

根據這一定則,在數列的第五項即2.8的位置上,就是現在大家所處的在的小行星帶,也應該對應一顆行星,只是還沒有被發現。于是,許多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便以極大的熱情,踏上了尋找這顆新行星的征程。

1801年新年的晚上,意大利神父朱塞普•皮亞齊還在聚精會神地觀察著星空。突然,他從望遠鏡里發現了一顆非常小的星星,正好在提丟斯——波得定則中2.8的位置上。這顆行星在幾天的觀測期內不斷變動位置。

可是,當皮亞齊再想進一步觀察這顆小行星時,他卻病倒了,等到他恢復健康,再想尋找這顆小行星時,它卻不知所蹤,皮亞齊沒有放棄這一機會,他認為這可能就是人們一直沒有發現的那顆行星。

天文學家對皮亞齊的這一發現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皮亞齊是正確的;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一顆彗星,關于這顆行星的說法不在少數,天文學界議論紛紛。

幾個月過去了,人們的爭論也沒見分曉。可是,這場爭論卻引起了德國數學家高斯的注意。高斯想,既然天文學家通過觀察找不到谷神星,那么,是否可以通過數學方法找到它呢?許多天文學家對高斯的這一提法不以為然。

天文學家都找不到谷神星,難道高斯還能把它算出來嗎?朋友們也勸他不要把自己的時間和才智浪費在這一毫無希望的問題上。

年輕的高斯卻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天文學是離不開數學的。如果沒有雄厚的數學知識,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天文學家的。在天文學發展史上,情況也正是如此。開普勒正是憑借著自己的數學才能,才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牛頓也是憑著淵博的數學知識,才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國天文愛好者奧伯斯,在高斯預言的時間里,用望遠鏡對準了這片天空。不出所料,谷神星再一次奇跡般地出現了!

高斯的計算方法成功了。高斯從筆尖上尋找到的這顆行星,在隱藏了整整一年后,成為人類的最好的新年禮物,這一禮物向人們顯示了數學在科學研究中的巨大作用。

隨著唐泊遠將谷神星如何被發現的故事慢慢講出來,年輕的科學家們紛紛低頭沉思!

“相比起前輩科學家們的執著和堅持,我覺得我們還是太過于浮躁!”李復想了許久說出了大家的心思。

復云集團的這群科學家現在是取得了無比輝煌的成就,可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李復提供的各種輔助工具上的基礎,修煉元力提高大家的大腦開發度,讓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科學探索中遇到的難題。

提供先進的科學研究儀器和先進的理論、方法,讓大家少走無數的彎路,但是這一切也造成了復云集團的這群年輕科學家們心比較浮躁,沒有前輩們的執著和堅持。

可以想象如果把復云集團這群人放到前輩們的歷史條件中,絕對是無法像前輩科學家們一樣對一件事情執著的研究幾十年甚至一生。

走捷徑的道路雖然造就了現在清泉科技的輝煌,但是也讓大家慢慢的失去了科學家們應該具有的執著和堅持的品質,這對于以后科技的發展可是沒有任何的好處,有時候走走彎路、吃點苦頭、遇到些磨難和挫折反倒是一件好事!

聽到李復如此感慨,遠在地球的復云集團眾科學家也深深的陷入沉思之中,大家平時遇到問題和難關習慣性的就會去依賴李復,而不是沉下心來全心的去研究!

“看來以后還是要讓大家多吃點苦頭才行!”

李復知道后心里嘀咕著。

要知道在早期的科學研究當中,可是沒有計算機,所以很多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等等全部都是需要依靠手工去計算,科學先輩們就是用筆在紙上一次次的不厭其煩的演算才慢慢的探索出了各種各樣的科學真理,想一想我們學過的高數,光是看一眼就讓人頭暈目眩,更何況還要不厭其煩的去不斷的研究、計算。

并且有很多、很多東西都是依靠自己去摸索,不僅僅科學上的真理,數學發展歷史上也是同樣有太多、太多重大的發現,這些發現也全部都是數學前輩們慢慢摸索出來的。

數學是現在科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現代科學的基礎,幾乎所有的科學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應用!

當然現在有計算機的輔助,科學家們計算復雜的數據時并不需要再像前輩們一樣,手拿著筆,對著紙張一遍又一遍的進行復雜的演算,超級計算機的超強運算能力,讓科學家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算計結果。

可是這樣也很容易讓科學家們漸漸的失去以前先輩們對科學真理探索的執著,科學探索上,很多東西其實就是需要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進行探索,才能夠在復雜的事務表面上發現科學的真理。

李復看著窗外漆黑的星空,腦海中不斷的思索著,擁有超級文明種子,李復注定了可以帶領華夏、人類快速的走出地球,走向星際宇宙,可是揠苗助長是否真的有用,又是否會讓我們慢慢的失去傳承已久的科學探索精神。

可是如果自己不去引領科技的發展,以地球上的科技發展速度來說,也許還要很久才能夠走出地球,至于走出太陽系就更不知道要多久了。

茫茫宇宙太多浩瀚,強大的文明何其之多,地球人能夠安安穩穩的發展如此多年,依然是走了大運,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地球的位置太過偏僻。但是不管怎么說,自己的命運還是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好的。

太多東西都太值得思考了,特別是值得李復去思考,去深思。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