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內地開金店的話,我建議你多存一點玉飾。如和田玉、翡翠之類,這些將來會有很好的市場。”夏天笑著向莉智建議道。
內地的和田玉、翡翠原本都是比較便宜的。像和田玉籽料,在七零年代時,每公斤才賣八十元。即使現在,一公斤和田玉籽料的價格,也不會超過兩千元。
和田玉真正升值,是因為攀上了奧運會這棵大樹。零八年奧運會獎牌采用金鑲玉的制造工藝,其中的玉就是和田玉。
因為零八年奧運會是中國人翹首期待多年的盛大賽事,所以有關它的一切都炒得非常的火。無論是五福娃還是奧運紀念幣等,都受到熱捧。
夏天還記得,當時圣火傳遞時,專門有一幫小販跟著圣火隊走南闖北,賣跟奧運會有關的周邊產品,如T恤、紅旗、福娃之類。有牛人兩個月賣了十萬,可見當時奧運會有多火爆。
和田玉也因此身價大漲,到零七年時,一公斤已經漲到上百萬。到后來,甚至都已經論克稱重,一克就要上萬、上十萬了,可見價格之瘋狂。
翡翠和和田玉差不多,這種礦石主要由硅酸鹽構成,受歡迎的時間并不長。紀曉嵐在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中就記載稱“云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
也即是說,翡翠不是玉,不過是勉強稱之為玉而已。就跟前些年有種黃蠟石,被勉強稱為黃龍玉,紅極一時。巔峰時期,都是以克數定價。
在金錢的刺激之下,不少人冒著禁令上山挖石頭,把大好河川挖得坑坑洼洼,破壞了大量的植被水土。但虛火退卻之后,如今的黃龍玉,才幾十元一噸,跟普通石材無異,很多人被坑得傾家蕩產。
翡翠真正受捧是因為慈禧太后喜歡,她的陪葬品中就有一棵翡翠白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為慈禧對翡翠的喜歡,才使得翡翠玉的身價倍增。
不過即使如此,翡翠也只是中國地區受歡迎而已。在國際珠寶市場上,依舊不承認翡翠的價值。緬蜔翡翠公盤,百分之九十五的翡翠是被賣到中國及全世界華人地區。
如今,國人開始富余,不再滿足于口腹之欲,自然而然會上升到精神層次的追求。所以很多傳統文化,就會被他們重新撿拾起來。
例如國學,漢服、唐裝、禪修、茶道,甚至還有些糟粕也被挖了出來,比如女德、迷信、愚孝等等。
而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佩戴玉飾既可以顯富,又有玉文化的支撐,不像金銀那么晃眼,充滿暴發戶氣息,所以必會成為人們購買配飾時的主要選擇。
所以,現在存些和田玉、翡翠原石、飾品等,將來肯定是能夠賺大錢的。
莉智也聽過所謂“玉養人”之說,雖然她不知道這種說法有什么科學依據,不過既然有此說法,那么賣起玉來就有噱頭。
要知道,人都是怕死的,而且越有錢的人越怕死。所以打著“養生”的旗號來賣玉,一定會有銷路的。
“嗯,我記住了。”莉智點點頭道。
“那就這么辦吧。”夏天笑道,“對了,你準備把第一家店開到哪兒?”
“滬市!”莉智想都沒想,直接一口說道。
滬市是她的老家,她在那里可是足足生活了二十年。對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非常熟悉的,把第一家分店開在那兒,知根知底,更便于經營。
“好。”夏天點了點頭,“我在內地還有些關系,幫你打個招呼。”
“嗯,謝謝哈尼!”莉智一聽,開心的笑道。
她知道夏天的內地人脈很廣,勢力很大,如果能夠打著他的招牌做生意,那她在內地的金店生意就好做了。
陪了莉智半天時間,下午時候,夏天來到西貢的鍾楚紅家中。
鍾楚紅現在雖然還在拍戲,但都是隨性而為,除非是有好的劇本,或者是朋友面子,推卻不過,她才肯出山。不然的話,就是待在家里玩她的陶藝。
因為拍《人鬼情未了》的關系,鍾楚紅迷上了陶藝,所以經常在家里制陶、燒陶。經過這么些年的努力,她的水平已經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起碼在夏天看來,比美術展上那些所謂的藝術家搞得要好看許多。
“紅姐,我幫你搞個陶藝展,你覺得怎么樣?”夏天笑著問道。
“搞陶藝展?!不用了吧。我做得這些陶器,在自己家看還行,哪有資格做展覽呀。”鍾楚紅一聽搖搖頭道。
“話不要這么說嘛。我覺得你的這些陶器很好,比那些所謂的大師還要好。”夏天笑道,“那些大師的作品都敢拿去展覽,憑什么你的就不可以呢。”
“不要了,我覺得好難為情啊。這些陶器,都是我自己胡亂做的,怎么好拿去給人家看呢。萬一,人家要是不喜歡的話,那我多丟臉啊。”鍾楚紅擺擺手道。
“哎,不用擔心這個。但凡是藝術,總有人欣賞,也總有人不欣賞。就像再好看的電影,也有人不喜歡一樣。”夏天笑道,“有人批評就讓他批評,畢加索那么大的藝術家,不也免不了被人批評的嘛。關鍵是讓更多人欣賞到你的才藝,跟喜歡的人分享你的作品。”
“你說得倒也有道理。不過辦個展覽,要花很多錢吧。”鍾楚紅猶豫的道。
“錢的方面你不用擔心。我全都包了。”夏天擺擺手笑道,“紅姐,你就等著成為世界級的陶藝大師吧。”
“別說笑了,阿天,我怎么可能成為那么了不起的人物呢。”鍾楚紅一聽,擺擺手道。
世界級的陶藝大師,哪是她這種半路出家的菜鳥能夠做到的。說實話,她雖然做了陶藝多年,但還自認為只是個小學生,還沒有自大到要成為大師呢。
“紅姐,這世上沒什么不可能的。”夏天笑道。
別的他不清楚,但藝術圈造假的事還少么。從八零年代起,內地很多畫家聚集在燕京郊區的宋莊,窮得飯都吃不起。
幾年之后,內地掀起藝術品收藏熱,大把之前無人問津的畫家,一下子成為了中國美術大師,一張畫賣出幾百萬、上千萬,令人咋舌。
之所以有如此魚龍變化,不過是背后多了一根金指頭而已。那些國際炒家能把那些人炒成大師,夏天沒有道理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