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用過了早飯之后,十七萬趙齊聯軍浩浩蕩蕩的開拔出營,準備和對面的燕國大軍決一死戰。
通常來說,如果某個學校組織一次全校大會,那么上千名學生集中在一起,就會給看到這一幕的人一種“人山人海”的感覺。
如果是十個學校同時在同一個地方召開大會,那么上萬名學生集中在一起,就會給人一個無邊無際的感覺。
十七萬大軍同時出營列陣是什么感覺?
那當然就是十七個無邊無際的感覺。
趙軍的主將龐煖站在一輛戰車之上,身邊一面紅色帥旗高高飛揚。
老將軍今日穿上了一身擦得發亮的盔甲,整個人看上去精神奕奕,眼神之中充滿了熾熱的斗志,猶如一只渴望著撕裂敵人的雄獅。
在龐煖的身邊,是整整七萬無邊無際、不斷前進的趙國大軍。
無數的腳步聲猶如那密集的雨點一般落在大地上,激起了滾滾的煙塵,讓整個大地都為之不停的震動。
而在趙軍的右側,十二萬齊國部隊也正在展開陣型。
兩支部隊一左一右,并肩向前進發。
一名斥候快馬來報:“將軍,敵人出現了!”
斥候的話音剛落,龐煖視線最終的最遠方便是煙塵大起,無數燕國將士在煙塵之中若隱若現,朝著趙軍的方向而來。
眼看雙方的距離漸漸拉近,龐煖很快下達了命令:“傳令全軍停下腳步,開始列陣!”
龐煖一聲令下,他身邊的掌旗官便開始揮動著大旗下達了命令,無數傳令兵也開始隨之行動起來。
等到趙軍主力停下了腳步,將陣型都擺出來之后,龐煖突然對著身邊一名年輕的男子問道:“韓非,以汝之見,本將軍是否應該就此發動進攻?”
騎馬走在龐煖身邊的,正是趙丹的“參謀長”韓非。
韓非和他的那個參謀處,可是已經早早就被趙丹給打發過來了,算算在軍中也有一段時日了。
老實說,一開始的時候龐煖對于韓非這什么所謂的參謀啊,多少有些不以為然。
戰場都沒有上過的人,瞎參謀什么?
這不是紙上談兵嗎?
不過龐煖可是個老人精了,知道這位侍中那是隨侍君王身邊的紅人,自然也不會輕易的得罪,便客客氣氣的將韓非招待下來。
很快的,韓非就讓龐煖徹底的刮目相看了。
雖然說韓非和他的參謀們在軍務方面幫不上忙,但是在制定作戰計劃上卻是幫了龐煖大忙。
可以這么說,在韓非和這些參謀們的幫助和推演下,龐煖對于榮蚠今天能夠做出來的布陣計劃、進攻方向、防守策略等等這些東西都有了極為充足的了解。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龐煖才能夠如此底氣十足的在匡梁面前將胸脯拍得啪啪響。
韓非聽了龐煖的問話之后笑了一笑,道:“回、回將軍,只需排好陣、陣型,那便隨時都、都可以出擊!”
龐煖點了點頭,笑道:“不錯,兵者,詭道也。能克敵便可,又何須講究那些窮規矩?傳令下去,擂鼓,命先鋒騎兵出擊!”
在龐煖身后不遠處有著上百輛戰車,每一輛戰車之上都放置著一面牛皮大鼓,大鼓的旁邊都站在一名手持一對鼓槌的力士。
龐煖這一聲令下之后,力士立刻狠狠的舉起了手中的鼓槌,朝著身后的牛皮大鼓用力的砸了下去。
“通、通、通!”
上百面大鼓同時敲響,震天的鼓聲遠遠的傳了出去。
就在這鼓聲響起的同時,龐煖身邊的掌旗官也用力的揮動起了大旗,朝著前線部隊打出了旗語。
“裨將李牧,李牧何在!”一名傳令騎兵在陣前奔馳而過,口中不停的高聲呼喊。
坐在馬上的李牧一個激靈,慌忙高聲應道:“裨將李牧在此!”
傳令騎兵奔馳到了李牧的面前,將一枚令牌高高出示:“騎兵裨將李牧,將軍已然發下命令,汝立刻率領部下騎兵出擊!”
李牧聞言大喜過望,立刻朝著面前的令牌行了一個軍禮,高聲道:“喏!”
也不怪李牧如此高興,要知道這可是一個能夠拿下頭功的機會啊!
于是李牧也不廢話,立刻朝著身后喝道:“扈從們何在,速速將甲胄捧來!”
作為趙國的第一支重騎兵,李牧所部當然是有著很多特別的地方,就比如說這獨一無二的扈從。..
在后世,扈從這種東西其實一點都不少見。
畢竟騎兵那可是金貴無比的兵種,配個扈從什么的都不算個事。
可在這個時代,騎兵本身還只不過是一個跟著步兵大哥混,給步兵大哥打雜的兵種,想要弄個扈從來伺候著,那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事情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知道這支重騎兵無論是人也好,馬也罷,盔甲都是相當沉重的。
既然很重,那么自然就不可能長時間穿戴,不然的話頂著幾十斤的盔甲,人受不了,馬也受不了。
所以不但每一名重甲騎兵都有一匹專門用來運送裝備的馬,而且還有兩名分別用來照看裝備和馬匹的扈從。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戴盔甲的騎兵身材一定要很高大健壯,這樣才有力氣頂著幾十斤的盔甲和敵人廝殺。
因此李牧所率領的這支騎兵之中很少有林胡、樓煩這些游牧部族的人,而基本上是來自于原先的中山國故地以及趙國北部的彪形大漢。
畢竟游牧民族的身高天然就不夠高,無論是如今的樓煩林胡、或者是未來的匈奴突厥乃至蒙古都是如此,這是因為生存環境所注定的。
在李牧的這一聲令下之后,立刻就有上千名扈從兩兩一組將盔甲捧了過來,開始給李牧和他麾下的重騎兵們著甲。
給人穿好了甲胄之后,馬匹也得穿上。
這么一折騰,等到已經完全穿好了甲胄的李牧重新回到馬上,并且帶著自己麾下的弟兄們開始緩緩的奔出趙軍本陣之后,已經是一刻鐘的時間過去了。
出戰的并不是只有李牧這區區五百人,畢竟如今可是整整四十萬大軍相對廝殺的戰場,五百人能做得了什么事?
在李牧的左右兩邊分別有一個騎兵隊作為側翼,身后還有兩個騎兵隊為李牧掠陣,如此一來就是五百重騎兵加上四千趙國傳統的輕騎兵。
更重要的是,這所有的騎兵,統統都聽李牧的指揮!
李牧信心滿滿,朝著戰場中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