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皇帝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山溝皇帝 | 雨天下雨   作者:雨天下雨  書名:山溝皇帝  更新時間:2019-05-10
 
韃靼人在西域地區的戰略,在大唐人方面的將領看來是非常無賴的!

麻蛋,你韃靼人好歹也是能夠橫掃中亞東歐,現在還掀起了歐洲人恐慌的猛人啊,怎么在東線就這么猥瑣呢。

十幾年來,愣是不和我們大唐陸軍打一仗大的!

每年竟是打一些幾十人,幾百人,多不過千把人的中小戰斗,上萬人的戰役竟然是一次都沒有過!

大唐陸軍有時候都是深入幾百公里,一路跑到了哈密城了,但是那些韃靼人竟然是一路都是躲著,哈密城也是閉緊城門,愣是不出來打仗。

這種感覺讓大唐陸軍方面的將領都是有了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如果可能的話,大唐陸軍方面的諸多將領是希望韃靼人出來和自己堂堂正正的打一仗的,哪怕是給韃靼人讓一只手什么的也是可以商量的。

但是韃靼人根本就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這一次西征,盧愚之等大唐陸軍的高級將領,同樣也是沒有幻想過韃靼人會自己送上門來讓自己打,而是準備老老實實的逐步推進,以建立長途補給線,掩護鐵路施工工人以及部隊內部的工程兵修筑西北鐵路延長線為核心目標。

韃靼人不出來的話,他們就把鐵路一路修到哈密,然后修到吐魯番去,去了就占領,然后鞏固防御,等奪取了這兩個據點后,然后利用騎兵部隊向中亞地區發起進攻。

如果說韃靼人不愿意放棄西域,準備和大唐陸軍來一場硬碰硬,那么盧愚之做夢都能夠笑醒!

基于大唐方面陸軍的策略,所以雖然在嘉峪關已經是提前囤積了不少部隊,甚至也是知道韃靼人那邊肯定也是有所準備的了,但是盧愚之他們依舊沒有著急著發起進攻。

而是繼續等著,一邊是訓練部隊,一邊也是等待更多的補給抵達前線,同時更加重要的還是需要等待鐵路總公司的工程隊以及部隊增援來的工程部隊抵達。

為了修筑鐵路,鐵路總公司方面設計了簡便的軍用鐵路,同時抽調了大量的技術骨干以及設備,但是他們卻是缺乏足夠的勞動力。

這年頭的修鐵路,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的,而甘肅一帶,根本就沒有太多人,平民的數量全省加起來也就七八十萬人而已。

而當地的駐軍數量就是達到了二十多萬了。

所以軍用鐵路的修筑所需要的勞動力,一部分由鐵路總公司從陜西等省份雇傭一批過來,數量大約是三萬多人。

不是不想要調集更多人過來,而是西北鐵路運力有限,維持二十幾萬大軍和幾萬雇傭已經很不容易了。

為了解決這個困難,經過協調后,鐵路總公司只調三萬人過來,剩下的勞動力缺口由軍方解決。

怎么解決?

軍方在西北有二十幾萬駐軍呢!

戰斗發起的時候,也不可能所有部隊上前線的,實際上真正能夠上前線和韃靼人作戰的,頂多也就幾萬人,剩下的人基本都是用來維護補給線的,這些維護補給線的部隊,沒事干也是可以幫忙修筑鐵路的嘛。

也就是說,為了修筑鐵路,帝國方面將會動員三萬雇工,軍方還會動員大量兵力直接參與修路。。

另外還有鐵路總公司全從國各地抽調而來的技術人員大約兩千多人,大批量的機械設備。

充足的人員,將會是軍方進軍西域的有力支撐!

這么多人同時施工,鐵路總公司方面很樂觀的估計,在冬天來臨之前,一定能夠把鐵路修筑到哈密城下。

這么多勞動力以及本來的十多萬作戰部隊,所需要的補給,尤其是糧食這些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在以往是根本無法解決的,但是有了西北鐵路之后,這些卻是能夠得到解決了。

為了向西北地區供應糧食,中原乃是江南和湖廣、東北地區,都是有大量的糧食被搬上火車,然后通過鐵路網運輸到鄭州這個鐵路樞紐,然后繼續向西運輸到嘉峪關。

為了放下從全國各地運輸來的眾多物資,當地駐軍修筑了大量的物資倉庫,甚至因為倉庫不夠,甚至很多物資都是直接露天儲存。

如今的整個嘉峪關,根本就不像是一個關隘,反而像是一個巨大的工地!

六月初三,準備多時的盧愚之也是正式下令部隊開拔!

前期部隊乃是第一騎兵軍、第二騎兵軍這兩大騎兵主力!

這兩個騎兵軍乃是大唐陸軍里僅有的兩個騎兵軍,也是大唐陸軍里最為精銳的獨立野戰騎兵部隊。

其中的第一騎兵軍,轄有三個標準的騎兵師,另外轄有第五槍騎兵團,第二騎兵軍同樣轄有三個標準的騎兵師,另外轄有第七胸甲騎兵團。

上述兩個騎兵軍,雖然從兵力上來看,也就兩萬五千多人而已,但是他們轄有的戰馬數量卻是達到了六萬多匹,因為這些野戰騎兵部隊里,輕騎兵都是單騎雙馬,重騎兵都是單騎三馬的。

大唐陸軍的各種裝備、戰術和編制一直都是持續革新的,但是步兵和炮兵部隊相對來說變化不大,倒是騎兵部隊經常變化。

從裝備再到配屬的戰馬,再到編制乃至戰術,都是變化非常大的。

最后形成了目前比較復雜的大唐陸軍騎兵部隊!

大唐陸軍里的騎兵部隊,依舊是有著野戰騎兵、師屬騎兵。

其中的師屬騎兵包括正規軍師屬騎兵團、預備役部隊里的守備師騎兵營。

守備師騎兵營里不過一營三百多騎,配屬單騎單馬。

而步兵師里的師屬騎兵團,標準是轄有八百騎,下設四個隊,每隊兩百騎,其中主力部隊里的師屬騎兵團,一般配屬雙馬,而二線部隊里的就只有單馬了。

師屬騎兵還比較簡單,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輕騎兵,裝備馬刀、遂發手槍、遂發騎槍等裝備,以偵查為主要作戰任務,沖鋒陷陣頂多只能算是次要任務。

而野戰騎兵部隊的話,其實是屬于合成部隊,因為他們還會轄有騎炮兵、騎兵輜重等部隊,每一個騎兵師都是能夠獨立作戰的。

一個標準的野戰騎兵師,下設五團兩營,包括四個騎兵團、一個輜重團、一個炮兵營。

這四個騎兵團里,通常來說都是配屬三個標準的輕騎兵團,一個重騎兵團。

不過這只是簡單的區分而已,因為不管是輕騎兵團還是重騎兵團,往往都是有很多種的。

輕騎兵團里驃騎兵團、還有輕騎槍團、輕火槍團。

重騎兵團里有全身板甲槍騎兵團、重型胸甲騎兵團、輕型胸甲騎兵團、輕型胸甲槍騎兵團等等。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近衛第一槍騎兵團,這是配屬重型全身板甲,連戰馬也是會配屬板甲,并且裝備空心騎槍,是能夠直接發起密集沖鋒的重騎兵,也是大唐唯一一直配屬全身重型板甲的騎兵部隊。

因為騎兵的龐大負重,所以他們所乘騎的主力戰馬,都是清一色的句容馬,句容馬雖然有諸多缺點,但是優點也同樣明顯,高大無比、負重能力強,短距沖刺能力爆表,同時他們還會額外配屬兩匹阿拉伯馬充當輔助用馬。

但是同樣的,嫡屬于第一騎兵軍的第五槍騎兵團,他們也是和近衛軍的第一槍騎兵團名詞差不多,似乎都是重型槍騎兵,但實際上他們只配屬胸甲、也不使用空心騎槍,而是以馬刀、遂發手槍為主要作戰武器,使用的戰馬以阿拉伯馬為主,西北馬為輔,戰術的話,主要事馬刀沖鋒為主。

至于槍騎兵團這個番號,是因為當年他們是輕型槍騎兵,后來改成胸甲騎兵后,也是繼續這么叫著。

還有嫡屬于第二騎兵軍的第七胸甲騎兵團,這倒是個正兒八經的胸甲騎兵,不過他們的胸甲要薄一些,只有中等厚度,并且更加注重于遂發手槍的應用。

此外還有一個名聲同樣比較大的第三火槍騎兵團,這個獨立騎兵團的作戰方式就是屬于龍騎兵的那種,只不過只是在馬背上開槍而已,每個騎兵的槍法都是相當精準。

大唐陸軍的野戰騎兵部隊,基本上很難找到統一標準,因為甚至具體到每個騎兵團,都會因為其歷史傳統以及指揮官的傾向,偏向于不同的裝備和戰術,而騎兵部隊的高層將領,也是不制止這種行為,實際上也制止不了。

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裝備和編制都差不多,重騎兵部隊基本都裝備胸甲、馬刀、遂發手槍,輕型騎兵基本也是配屬馬刀、騎火槍,不外乎就是喜歡喜歡用而已。

但是哪怕是沒有統一標準,但是這兩個騎兵軍卻是實打實的大唐陸軍里的騎兵精華部隊,六個騎兵師和,兩個獨立重騎兵團,基本上包括了大唐陸軍里三分之一的常備野戰騎兵部隊。

而這一次,也將會是這一次西征的主力部隊!

當兩個騎兵軍先行離開嘉峪關后,后續的第五軍的各部隊將會跟上,這個軍將會配合騎兵部隊作戰。

至于第十四軍的部隊,包括應易康的第三十一步兵師在內,則是慢一步出發,而且他們也不是說追趕前線的騎兵部隊,而是在后頭慢悠悠的前進。

因為此戰中,第十四軍的主要作戰任務,并不是和敵人作戰,而是維護后勤補給線。

但是這只是體面的說法而已,實際上他們剛離開嘉峪關呢,也不對,應該說是前鋒的部隊出了嘉峪關不過五公里,然后就是停止前進了。

士兵們一個個扔下槍支,換上鋤頭在一票的技術人員指揮下開始修鐵路了!

換句話說,應易康和畢志安等人千辛萬苦跑到西北吧,最后變成了鐵路施工隊!

面對這種情況,第三十一步兵師師長應易康特別的無奈!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