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呀呀啊啊啊,呱唧呱唧……”戲臺上一干演員唱念做打,是好不熱鬧。
臺下也好多的人,宮中各嬪妃全都到了,隨行的婢女內侍,以及周遭護衛,聚攏一處三百人是只多不少。此刻十個中七八人都在兩眼眨也不眨的看著戲臺。
這里是紫禁城的漱芳齋。名字是不是很魔性?
沒辦法,記憶深刻啊。何況在知道這“漱芳齋”本是故宮里的戲臺子時候,那瞬間產生的巨大反差,讓他把這個名字記憶進了靈魂之中。
在他把戲曲倒騰出來,本是為了搞宣傳,卻不想這種藝術形式在民間一炮而紅,并很快就流回宮內,深受后宮人等喜愛,如此宮內就也需要一個看戲的地方了。再說了,歷朝歷代都有皇室召民間雜耍藝人進宮獻藝的,唐朝的公孫大娘不提,老趙家的仁宗皇帝不也特愛看女子相撲,以至于被砸缸先生給上書指著了一番么。
故而,這歷朝歷代的宮中都有專門的戲耍玩樂之地,就是皇城面積狹小的趙宋也不例外。然而陸齊的宮室實在是太逼仄了。早前陸皇帝心思也不在于此,就徑直省略了。現在要修建這么個地方,就只能繼續外擴。
天見可憐,陸皇帝本是沒打算在益都城大興土木的,但紫禁城這么一擴兩擴,面積較之最初的青州知府衙門已經超出一倍來了。真的是計劃沒有變化快!
陸皇帝臉上帶著和遜的笑容,陪著后宮一干嬪妃看著臺上的戲曲,不時的與今日的大壽星方金芝說著悄悄話。心思是全然不放在臺上。
方金芝月份已經不小了,不說大腹便便,也早就顯懷。按理說這種場合已經不適應她來了,但擋不住人是一個超級戲迷。
后宮的娛樂并不能說乏味無趣,且這些人多有自己的孩子要帶,就好比答里孛,當初多灑脫的女子,孩子落地后整個人都變了。但這些都不能抹殺掉她們對戲曲的喜愛。
陸皇帝的后宮人人都愛看戲。
這種突然間跨越式發展出的表演形式,給這個時代的人的感覺是極富有沖擊力的。就像電影忽的出現在國人面前時一樣,尤其是伴隨著電影的出現還有許多可待放映的影片時,你完全不能阻止觀眾對其的瘋狂喜愛。
別的不說,就看此刻漱芳齋內的各等人,除了負責警衛的侍衛和陸謙、方金芝等人近身侍奉的人外,有幾個不是已經沉迷在了戲曲之中?
今日是方金芝的壽辰,紫禁城內一片張燈結彩,大早上接受了命婦們的朝賀后,一番折騰,方金芝現下更該是回房歇息,但是漱芳齋就是有毒,死死的勾著她非要去座座。陸謙能奈何?他本人對戲曲是再無感覺,看著左右一干興致勃勃的人,只覺得牙疼。
聽曲看戲,對他這種膚淺的人而言,那純粹是看美人的。但他也不是見一個就要上一個的泰迪,戲曲對他實是沒有吸引力。
已經征服過珠穆朗瑪峰的男人,會為登上華山而興奮不已嗎?會對登泰山、嵩山而興趣盎然嗎?
有那個時間,他且不如玩幾把三國殺呢。
陸皇帝可是三國殺的老粉了,就是水準不怎么樣。當然他更認為是自己運氣不好。
在決定緩緩行事我不急的時候就叫人雕刻出了三國殺。皇帝用的那自是好木頭好雕工好畫工而成的,完全copy的前世的游戲,可玩性還是很不錯的。
一經放出,很快就找陸齊朝高層流傳開來。就是民間都有百姓在玩了。
沒錢玩高級牌具,就用低級的么。隨隨便便的木片都可以,都不需要雕工和畫工,寫個字都不會么。橫豎這是陸皇帝的又一項發明,又一項貢獻給大眾的娛樂。
現在他就只想著熬時間,把這出戲唱完,然后帶著方金芝回去。今日橫豎他是要待在那兒的。
樂和站在下手,他注意力可沒放在戲臺上,陸皇帝身邊的人,所有的精力自然都會放在屬于自己的職責上面。樂和就是如此,他一大半的精力放在陸皇帝身上,余下的精力則放在外頭的侍從身上。
“樂侍中。”身后傳來輕松的呼喚。侍中,這是對樂和的敬稱。在秦漢時候,侍中為少府屬下宮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職,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類名號可入禁中受事。漢武帝后,地位漸高,等級直超過侍郎。魏晉以后,侍中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唐宋該職得以沿置以至元。
而在陸齊朝,侍中便一下倒退了千多年,重新回到了漢初時候,文武大臣加上侍中之類名號可入禁中受事。整個朝堂能被加侍中職銜的也沒幾人,樂和則是最早的一個。
“何事?”樂和向陸皇帝看了一眼,躬身向后退出三步,轉身向外走去。
“北都留守司傳來軍情急報!小人不敢有怠。”后者細聲稟道。
樂和眼睛立刻明亮來,燕京軍情急報,當是遼西戰事無疑。算下時日,玉麒麟若走的快捷,此時也該抵到平遼寨了。而岳飛生出的計劃,也在前日被宋三郎飛鴿送到了益都。
“陛下。”手捧軍報,樂和走到陸謙耳旁低聲說道:“燕京軍情急報。”
陸皇帝心中更牽掛著岳飛,聽到此,忙抓過軍報打開一看,朗朗的笑聲就已經不可抑制的發出。
“好好好。此戰鵬舉建有大功也。”雖然沒抓到完顏婁室,可一戰滅女真兵兩萬余,打的完顏婁室只帶千余騎狼狽逃竄,只說這戰績,就牛逼閃閃放光芒。
“國有賢相良將,民之師表。妾身為陛下賀。”方金芝行禮自然不便,但也仍舊做出模樣來。陸皇帝連忙扶起。
“妾身眾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其下的人等自然緊跟其后。
嬪妃之后方才是余下的婢女內侍、護衛等等。
“樂和。”
“臣在。”
“速速將喜訊布露天下。擇命《新聞報》出專刊詳述因果。”
一副專刊自然不是一兩篇文章就可以湊出的,然新聞報里有的是筆桿子,又有兵部和宣政司的指導意見可供參考,要連夜突擊搞出一本八開四頁的專刊出來,還不是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