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紫禁城御書房,崇禎皇帝在這里關注著草原戰事,知道一場大勝是跑不了了,只是還不知道最終戰果會有怎么樣?
正在這時,有內侍稟告,說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求見。崇禎皇帝聽了,便從聊天群中退出來,馬上下旨其覲見。
像這種主動來見的,一般都是有事。特別是自己還讓劉興祚休息一些天,讓他多陪陪家人的時候來見自己,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崇禎皇帝這么想著,便有點好奇劉興祚這邊會有什么事情!
果然,劉興祚一臉嚴肅地被內侍引導進來,見禮完畢后,就立刻奉上一份奏章,嚴肅地奏道:“陛下,京師城內有宵小開始興風作浪了,末將所查俱在奏章上,請陛下賜下駕帖,讓末將前去拿人!”
按明朝制度,廠衛抓人,必須要有駕帖。即皇帝授出駕帖行事,由司禮監出帖并加蓋印信,還必須經刑科給事中“僉簽”,并付以簽署詳細的批文才能拿人。
但這個制度,從嘉靖年間開始就慢慢地被破壞了,這也和廠衛的強勢有關。不過如今的崇禎皇帝,卻并沒有想著去破壞他,還是規定廠衛抓人,必須嚴格按照制度來做。
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明白,廠衛是自己手里的一把刀。這把刀很鋒利,用好了,是自己中興大明的一大幫助;而要是用不好,失去了約束,很可能會反過來傷到自己。
雖然從目前來看,錦衣衛掌握在劉興祚手中,而東廠提督又是王承恩,這兩個人都是可信任之人。但以后的日子還長,誰又能確保他們一直忠心耿耿,而不會被權力所侵蝕。
其實,要真說起來,崇禎皇帝也沒有完全掌握。而這,是原本那崇禎皇帝的鍋。
當初崇禎皇帝剛登基時,重用東林黨人,禁足了廠衛,形同虛設。后來魂穿而來的崇禎皇帝重新啟用廠衛,也多是偵緝之類事情和人事任免。這些原本就是皇帝直接掌控,倒也沒什么。但刑科給事中這個職位,卻很敏感,崇禎皇帝在這半年多來也沒找到合適機會換成自己滿意的人,也算是制約了廠衛拿人的命門了。
此時,崇禎皇帝聽到劉興祚的話后,也是嚴肅了起來,立刻拿過內侍轉呈上來的奏章看了起來。
原來,錦衣衛偵辦得知,如今在京師街頭,已有一種言論,在抨擊之前的遼東之戰。
要知道,崇禎皇帝是態度鮮明地肯定了遼東戰事,甚至讓首輔溫體仁領文武百官前去城門迎接凱旋的將士。但如今的街頭,卻在詆毀這場戰事,顯然是別有用心的人在搞鬼。否則的話,一般的老百姓絕不可能去否認這種已經肯定了的戰事。
這種別有用心的言論說,遼東之戰,其實是投機取巧,都是因為建虜大軍不在的時候,才有了這么一個勝利而已。而且什么拿下遼陽啊,鞍山驛堡什么的,又有什么用,現在不是還在建虜手中,拿不拿下的結果根本沒有區別。
還有,他們說驃騎營根本就不敢和建虜打,其實是沒那個本事。要不然的話,為什么不和建虜正兒八經地打上一場。還有,如果不是關寧軍前去接應的話,連逃都逃不回來,也好意思說遼東大勝!
崇禎皇帝看得怒氣漸起,他明白,這種似而非的說法,對于一些不明真相,不會自己思考的老百姓,是有很強的迷惑性的。他強忍著怒火,繼續看著奏章。
這些言論中,甚至還把朝鮮徹底投向建虜,大明失去了一個藩屬國之事,也賴到了東江明軍身上。說登萊巡撫救援不力,說朝鮮是在登萊巡撫的管轄之下,卻被人謀逆,而后落到了建虜手中。
按照街頭這些言論的意思,登萊巡撫這次的戰事,不但無功,反而有過。皇帝年輕不懂事,被登萊巡撫他們拿一場根本不是勝利的戰事,忽悠成了一場大勝。朝廷好不容易有了點錢,卻還用在這種夸大其詞、冒領軍功的武事上,實在是朝中被奸臣把持才會這樣。
崇禎皇帝看到這里,不由得氣得笑了。這些言論,顛倒是非還不是一般的強!
朝鮮是個豬隊友,已有大明的警示,讓其堅持一段時間卻還是不加防范而陷落,完全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怪到了登萊巡撫的頭上。這是血口噴人!
驃騎營明明沉重地打擊了建虜,讓建虜的整體實力大為減弱,振奮了遼東失陷地漢奴的信心,卻被他們歪曲為冒領軍功,好像只會偷雞摸狗一樣,甚至還差點沒有逃出來。
從這些言論中看出,某些人甚至還開始攻擊登萊巡撫之外的大臣,比如內閣首輔溫體仁,說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首先就應該追究他的責任。還有薛國觀閣老,縱容武夫鬧事,橫行鄉里,借口追繳欠賦,搞得民不聊生。這種事情再發展下去,怕是山西要亂了。而山西一亂,必會禍及京畿之地,甚至是京師。
崇禎皇帝強忍著怒火,繼續往下看。在奏章的后半段,錦衣衛暗中調動京師的地下勢力,也就是吳二狗控制的那些幫派進行查證。這些言論的始作俑者已經查不出來,但從蛛絲馬跡上分析,這些言論或者和一些御史,甚至還和重臣有關系。至少錦衣衛鎖定的人中,就有一名御史。
劉興祚的意思,就是讓他錦衣衛先抓了這名御史,在詔獄中用些手段,從這名御史身上開始查起。
崇禎皇帝看完,稍微一想,便知道這些言論的散布者,絕對是之前利益受損的那些人。他們在緩過勁來之后,開始反撲了。
他這么想著,又瞅了瞅奏章的后半段,心中冷笑。這些言論的最終目的,怕還是在朝局之上。是想著扳倒首輔溫體仁,又或者輔臣薛國觀吧?
想起之前時候,就有不少人為山西的事情上奏章彈劾薛國觀,當時自己直接宣布把這些奏章發給薛國觀,讓他自查了事,以此來警告他們,這種彈劾是白費力氣的。
沒想到他們看彈劾沒效果,竟然就知道從控制輿論著手,先營造輿論來繼續推動這事!
呵呵,朕這次要好好地滿足下你們了!崇禎皇帝捏著奏章,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