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一小兩個女子,就在屋內品著青梅酒,吃著魚膾,秘密的討論著一些不能讓外人聽到的話。
這種話題,也只有宣太后能夠理解了。
曾幾何時,宣太后也想過有一天,自己還有自己的弟弟魏冉,被秦國貴族甚至是自己的兒子排擠,然后黯然收場。
這世上最可怕的莫過于如此。
宣太后突然說道:“白暉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不知!”
“不知?你就敢替他在這里建一處莊園。”宣太后搖了搖頭,不信。
“確實不知,但若是猜,太后以為如何?”姒翎把這個麻煩無比的話題扔回給了宣太后。
宣太后搖了搖頭:“罷了,沒必要再打啞迷,想過沒想過,知道不知道,也沒什么。你準備一下,后天陪本宮一起見燕太后。有些話本宮不方便去講,你可以來講。”
姒翎笑了:“什么燕太后,說起來還不如我。”
這話說的是有些狂妄,可宣太后仔細思考之后,認為姒翎說的有道理,燕太后唯一的價值就是帶著兩件寶物離開的燕國,可燕國也有辦法,就是死活不承認這件事。
事實上,燕國就是這么做了。
燕國的作法便是,不承認玉璽被拿走,也不承認有什么燕太后帶著小燕王逃離。
燕國先王的妃子可不止一個,外人誰能一一見過燕王的妃子,就算見到,也不可能仔細去看。
換個人,頂上當今燕太后之名。小孩子,長的差別也不是很大,換一個,頂上燕王之名。至于玉璽,再制作一只便是,反正燕國說眼下留在燕都的才是真貨,其余的全是假。
姒翎又說道:“燕太后是真又如何,燕國什么都沒有了。燕國一年的產出,還沒有我這塊小小的領地產出高。”
宣太后微微的點了點頭。
姒翎的話她信。
倭島這里的領地產出是巨大的。
看宣太后點頭,姒翎繼續說道:“非是我不尊敬太后你,而是一個小小的燕太后,能有資格覲見太后就已經是恩賞,難道還讓太后去迎?”
宣太后沒說話,內心在分辨著姒翎講的話。
姒翎接著說道:“太后要去迎,我自然應該陪著。但燕太后算什么,在我這個失去國家的落破之人面前,我都不認為她比得過我。”
“這話說的。”宣太后倒沒有生氣,只是提醒一句姒翎的話狂妄了。
姒翎卻不這樣認為,當下列出一組數據:“太后,糧食產量不提,因為倭島越人領地的田地還在開荒之中,但倭島我越人的七座船塢,每年造船的收益,換成糧食可以頂得上燕國五百萬畝良田的純收入。”
“船塢,有這么高的收益?”
“有!”姒翎非常肯定的說道:“木料不用錢,倭奴管吃喝就行,給點麻布他們就非常開心,能賞賜一塊絲綢,倭奴能嚇的幾天睡不著。”
宣太后反應過來了,倭島的產業成本極低。
換成秦國,船塢光是搬運的雜工,一個人的成本就能頂上倭島四個。再說木料,這里的木料砍伐就砍了,只需要給秦國上一份稅便是。
燕國土地貧瘠,養活一家人至少需要四十至五十畝田。
燕國一年收一季糧食,收成也不算好,而且農具落后,更不如秦國已經開始使用肥料。
七個船塢的收成,遠高于一萬戶燕民的收益。
所以姒翎的話不虛,甚至還有謙虛的成份在其中,依照越人船塢的實際收益,說頂燕國千萬畝也不是沒可能的。
姒翎又說道:“這還沒算碼頭的貨物收益,以及即將建成的桑織工坊。第一批三百倭奴女已經熟練的使用織機,第二批一千多人已經可以在織機上開始練習,第三批人數更多,也正在訓練當中。”
“恩,工費?”
“管飯、管住、每月一批麻、再額外給五十斤米。就這樣的工錢,若是放在咸陽,怕是工坊已經被砸了幾十次,可放在這里,倭奴女們在重病之時,聽到織機的響動聲,都能痊愈了。”
姒翎說的話放在現代而言,太過夸張了。
可放在倭島,就是事實。
宣太后問道:“誰教你的這些?”
“大河君,這一切還有一個專用的詞,就壓榨剩余價值,屬于殘酷的剝削。這些詞我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大河君給了越人更好的生活,同時也給了下賤的倭奴們作夢都想不到的好生活。”
姒翎這話二千年后若是站在自家的絲織工廠門口說了,絲織女工們絕對會立即開始罷工。
但,倭島確實是事實。
誰見過天天有正糧當飯吃的,靠著挖野菜、吃樹皮,混那么一點點糧食的剛剛從原始部落進化到學會耕種的倭奴們,確實是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大河君便就是救世主。
姒翎一條條,一件件的說著,讓宣太后這么一算,姒翎控制的這片區域,眼下或許比不過燕國,可最多三年,確實會超過燕國的財富。
這個財富不是燕國的國庫收益,而是國民生產總值。
當然,宣太后不會這么高端大氣的新詞,大概的意思便是如此。
正因為這樣,一個逃出燕國的燕太后,姒翎可以不放在眼里。
宣太后又問了一句:“你知道福港的收益嗎?”
“太后不知,姒翎不信?”
“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沒去問,聽你提起這里的收益,所以問問。”
姒翎搖了搖頭:“福港的收益怕只有大河君以及幾位總賬才知道,不過可以推算。我估算,福港的收益是我這里的十倍以上,特別是福港大鋼坊,一但全力投產,收益驚人。”
“收益驚人?”宣太后很吃驚。
“告太后知,那里僅作雜工的倭奴就有兩萬人,這僅是雜工。”
宣太后點了點頭,心說若鋼坊收益不大,怎么可能需要兩萬倭奴作雜工呢,這大鋼坊怕是自己小看了,有機會倒要去見識一下。
要知道,咸陽最大的鋼坊,也就是五百爐臺,連同匠師、大工、小工、雜工加起來,也就是三千五百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