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飛飛點頭,繼續說道:“明天開始,你可以來書店看書,書店里所有的書都為你開放,你只需要每天繳納八枚靈晶即可。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這是馬飛飛能給出的最大幫助了,其實說實話,馬飛飛都不知道自己這樣幫他到底是對還是錯。
“謝謝店主!”李別離知道,這確實是店主能夠給予自己最大的幫助了,感激的要跪地再拜。
馬飛飛伸手攔住,說道:“好了,別跪了,快點回去休息,養好精神,這樣看書時才能集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悟性。”
李別離點點頭,沒有矯情,沖馬飛飛抱拳行禮,這才轉身拖著一瘸一拐的雙腿走出去。
馬飛飛看著李別離的背影,嘆了口氣,跟了去。
書店內。
太子燕聚精會神的看著書,他現在對看書充滿了興趣,尤其是在看見《韓非子》這本書寫的居然是帝王之術,更加起勁。
《韓非子》這本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大成者韓非子的代表作,而這本《韓非子》大意講述的是“以法為主”,法、術、勢結合的理論。
更深層的一層理解,則是講述君王的君之勢、御臣之術、治民之法
如:國君應當以術勢,行法治。法治則常治,常治則久安,久安則國強。
然,術勢者,去私欲絕人性也。守此道國君,百年無有。
故,國無常強,因無久安;無久安,因無常治;無常治,因法亡;法亡,因失術勢。
失術勢,因國君存私。然國君為人,人豈能常無私?
太子燕作為燕國的皇室,從小被立為太子,除了修行以外,所學的都是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君王、怎樣去治理好國家,對這一類的書籍,太子燕是非常的感興趣。
更別說,這本《韓非子》里面講述的理論,都是他不曾聽說過的。
所以,太子燕沉迷了。
馬飛飛見太子燕看的入神,也沒有去打擾他,而是準備回到青青草原教三千名學生品讀《論語》;只不過走到一號包間門口時,馬飛飛突然感受到一旁的二號包間有反應。
“好像是觸發了書世界?”馬飛飛好的看著二號包間,忍不住走了過去,悄悄地打開門。
在二號包間的茶幾空,《孫子兵法》正在緩緩翻頁。
‘刷!’
一道金光沖天而起,竟直接穿透了屋頂!
馬飛飛大吃一驚,連忙往書店外面跑去。
而此時游走在渡邊鎮各大街小巷里的人們也看見了這道沖天而起的金光,紛紛駐足觀看。
“那個方向好像是神書店啊?”有人看著金光的方向,問道。
“這是出現什么稀世珍寶了嗎?怎么這么大的反應?”有修行者疑惑的說道。
這種異象發生大家不是沒見過,一般了九階的天材地寶、靈器一旦出世都會伴隨著一些異象發生。
“快去看看。”一名修行者說完,直接一躍,借助房頂飛速的朝神書店奔去。
四周的修行者此時也反應過來,能飛的直接飛,不能飛的有模學樣,一時間渡邊鎮的屋頂到處都是飛來飛去的修行者。
眨眼間,神書店外面擠滿了人。
而書店里面的修行者也感應到了這道沖天的金光,紛紛停下看書,往外面走去,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連太子燕突然見到這么大陣仗,也暫時停止品讀《韓非子》,把書放下,好的走了出去。
門外,馬飛飛一臉肅穆的看著半空的投影,這道投影和之前的不同,大了數倍,而且還是直接跑到半空去投放;根據馬飛飛目測,投影與地面的距離大概是在二十米的樣子,也是說看這玩意所有人都得仰起頭觀看。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背景。
鸞鳳所處的背影,居然是戰場!
一望無際的荒地,兩隊黑紅大軍相隔十里對峙。
大風兮起,旗幟飄搖。
秦與燕!
這竟是一場戰國時期的戰爭!
“書里面也有秦國和燕國嗎?”下方的一眾修行者看到兩軍的旗幟,有點懵。
從眼下的背景來看,大家都已經猜測出這道投影應該是神書店里面那本《孫子兵法》投射出來的;因為《孫子兵法》的名字已經告訴大家,那是一本兵書;既然是兵法,那么講述的自然是和戰爭有關,眼下的場景非常符合這一點;可是他們都沒有看過《孫子兵法》,所以并不清楚里面的內容,以至于出現秦、燕兩隊大軍,讓大家一瞬間出現了一種錯覺,好像蒼龍大陸的秦國和燕國正在打仗一樣。
“感覺他們好有氣勢啊!”有修行看著投影里對峙的兩軍,驚嘆道。
“確實,將如龍、兵如虎,在氣勢楚國的驤龍營還要強幾分。”一位氣勢較威猛的年男子說道。他是一名三品將軍,對楚國士兵還是較了解。
“紅色大軍領頭的應該是被吸進去的那位吧?”這時有人指著紅色大軍最強方的將領,問道。
投影里,鸞鳳紅衣白馬,站在大軍的最前方,特別的顯眼。
“她果然是一位將軍。”有人忍不住說道。
這一個月以來,只要書店不休息,大家都能看見這名紅衣女子前方神書店看書,并且每次看的都是《孫子兵法》,對于她的身份,大家早在私底下悄悄地猜測。
猜測最多的,是紅衣女子應該是一名將軍,并且不是大楚的將軍。
眼下的一切,也基本證明了大家的猜測是正確的。
在神書店里參悟不同的書籍可以獲得不同的收益,但也并不是每本書都適合每個人,好如像《孫子兵法》這種兵書,讓一個只知道打打殺殺的修行者去參悟,估計一輩子都沒辦法觸發書世界,也只有懂行軍打仗的,才能夠領悟書里面的內容,觸發書世界;而且算是參悟了,觸發了書世界,悟出來也沒啥用啊?難道因為這樣去改行參軍嗎?這未免也太過扯淡。
所以這也是大家肯定鸞鳳身份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