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跨界王  第1208章 私人領的農業豐收

類別: 都市 | 娛樂明星 | 全能跨界王 | 咚小魚   作者:咚小魚  書名:全能跨界王  更新時間:2019-05-27
 
農業區,今日張凡來到這里。整個農業區的建設依然在繼續。但是有些大廈已經開始產出了。

五號大廈,直接用簡單的數字命名。五號大廈種植的是水稻,不過卻不是普通的水稻,而是高產的轉基因水稻。

這種水稻不僅產量高,而且生長周期短。在大廈中,可以做到一年六熟。畝產量更少高達2400斤。

不過這種稻米的口感并不算太好,營養成分也沒有優質水稻高。除了這些也沒什么缺點。

不過因為是轉基因作物,短時間內看不出什么。長時間會不會有副作用,誰也說不好。

不過這對于張凡來說沒有什么,因為這些水稻私人領不會吃。這批水稻的主要作用就是國際援助。

特別是非洲國家,這些水稻主要作用就是用于援助他們。對于那些處于極度貧困的國家來說,能吃上飯就已經是感恩戴德了,他們那里還會嫌棄飯不好吃啊。

“董事長,可以收割了……”

農業專家看了看水稻的情況之后笑著說道。

“那就開始收割……”

張凡點點頭,工作人員直接控制著電腦。全自動化的收割機器直接開始忙碌。

自動化的機器直接把水稻的稻穗剪掉,稻穗通過傳送到直接傳送到烘干室。

通過烘干室烘干后進入脫皮室,脫皮之后就成了白花花的大米。脫皮后的大米直接通過現金的設備直接灌裝到袋子里裝好。

“董事長,經過檢測,畝產量已經達到預期,平均畝產量2456斤,畝產精米2036斤,出米率達到百分之八十二……”

很快工作人員就匯報了出來,數據是實時監控的。收割了多少畝,產出了多少水稻,產出了多少精米。

這數據都清楚的知道,再加上自動收割非常快。所以數據很快就出來,而且沒有什么變化。

在室內種植,對于氣候條件控制的都非常嚴格。都是相同的種子,相同的氣候,相同的營養,所以畝產量基本相同。

畝產量2036斤大米,這個產量可是非常高的。要知道這一棟大廈里,可是種植了500層這種水稻。

平均每層兩米高,這種水稻株高只有一米左右,其他的空間用于通風,光照。這一切都是設計好的。

2036斤,相當于一噸多一點的畝產量。就算是一噸,那么一層的產量就是1500噸。

500層,這一棟大廈每一次的產量就高達75萬噸。這可是精米,不是水稻啊。

一棟大廈一年可以收割六次,那么這一棟大廈一年就可以產出450萬噸大米。這個產量可是非常嚇人的。

要知道華夏作為水稻生產最多的過年,去年出產的精米的年產量18000萬噸而已。

現在在私人領,一棟大廈每年就產精米450萬噸。而這樣的大廈,張凡準備建造一百座。

僅僅種植這種水稻的大廈,就建造一百做。一百座大廈,占地僅僅也只有一百平方公里,換算成畝也僅僅只有15萬畝而已。

但是如果再算上層次,那就相當于7500萬畝土地。而在華夏,水稻平均下來僅僅只有一年兩熟。

而在大廈里面,卻是一年六熟,這有多了三倍。這樣算下來,一百座這樣的大廈,相當于華夏2.25億畝的水稻耕地面積。

這個數據太可怕了,這樣的技術,完全就把耕地面積給完全空中化了。雖然每一棟大廈的投資比較大,但是收益也是非常大的啊。

現在在私人領,打印一座這樣的千米大廈,造價在100億人民幣左右。

一棟大廈每年能產450萬噸精米,就算每頓精米的售價只有1000元,那么每年的稻米售賣以后,收入也有45億元。

至于種植成本是很低的,最多三分之一的成本。那么每年一棟大廈最少也有30億人民幣的凈利潤啊。

如果按照這個價格,最多四年就肯定能夠收回成本。而這種建筑的壽命非常長,新材料的建筑壽命最少也得有二三百年。

這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劃算的。這不僅僅是節省成本,而且節省大量的土地。

節省出來的大量土地,可以干更多的事情。同時還能解放更多的勞動力,100億的成本可是包括內部自動化設備的成本。

一棟大廈一年可以產450噸精米,100坐大廈,每年就可以產出4.5億噸大米。

有了這些糧食,張凡完全可以大規模的進行援助。同時直接掌控這些國家的糧食命脈。

如果流入市場,這種低成本的大米直接可以在價格上摧毀其他競爭者。

這就是私人領的底氣,現在很多國家都想引進引光光纖。也想學私人領建造這種農業。

但是目前連華夏都沒有成功引進,龍騰集團的引光光纖目前根本不大規模的外售。

只有一些小產品出手,而且價格非常高。這些小產品用在農業上太過于昂貴。

大規模用在農業上,只有私人領能做到。而且短時間內不會有其他國家會這樣做。

因為除了引光光纖之外,3D打印技術也同樣重要。而且大規模的建造這些大廈,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私人領能控制在成本在100億人民幣,那是因為這是成本價。私人領掌握著各種技術。

如果向外建造的話,沒有個五百億,恐怕根本不會給你建造。五百億一座大廈,建造十座就是五千億,一百座就是五萬億,這樣的成本,一般國家根本就建造不起來。

現在全球各國也都在努力研發引光光纖,但是這玩意的技術含量太高,短時間內根本不會有什么效果。

等他們研發出來,最起碼得用個十年八年,這還是得不計成本的去燒錢。再說了研發出來和大規模量產,又需要一個過程。

到時候,龍騰集團的引光光纖,早已經在成本上不知道低多少呢。在現在全球時代,很多東西都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很多公司研發的備胎,有時候只能當備胎。

短時間內,最起碼在十年的時間內。私人領這種種植模式是無法復制的。而十年時間,也足夠私人領在農業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布局了。

看著一代代的大米,張凡瞇著眼睛笑了起來,私人領的非洲戰略,是時候開始實施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