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大觀元年,正月初八。
開封府城西北,牟馱崗大營,校場之內,虎賁如林。
一萬八千余名模范新軍士兵,戴著范陽笠,穿著整潔的紅色戰襖,一聲不吭的肅立。36個營方陣,144個隊橫陣(4列橫陣)。組成了完美的陣容,就如刀砍斧剁出來的一般嚴整。
每隊的一名隊正、一名押隊和四名火長,都站在排頭,擦得锃亮,反射著陽光的界河瘊子甲穿在身上,仿佛六尊鋼鐵的塑像,動也不動一下。
且不說這一萬八千多人能不能戰,但是這種排隊排出來的肅殺氣勢,就已經超過開封禁軍了。
而開封禁軍可是專業排隊幾十年的軍隊,打仗是不會的,排隊擺樣子冒充精銳可是頂好的。
可是和眼前這支正式建立不到一年,相當一部分士兵才入伍兩個月的新軍一比,差距可是相當明顯的。
方陣之前,是一個木頭搭成的方臺。臺上空空蕩蕩的,只有一文一武兩名官員。文官是模范新軍監軍張克公,而武官則是模范新軍都指揮使鐘傅。
兩人的目光,都死死的看著眼前的大軍,眉頭也是一樣緊皺著。
張克公皺眉是因為這支軍隊太違反祖宗家法了!
大宋固有的軍制,是以“將不知兵,兵不識將”為原則的。理論上,只有指揮一級的低級帶兵官才能和士兵打成一片,而高級將領必須和士兵保持距離。
可是現在,模范新軍通過實行“軍事機宜制”,將軍、將、部各級直到營、隊、火等基層完全打通,不僅形成了體系,而且讓一批只有從九品官身的軍事機宜掌握了很大的權力。
模范新軍的軍級設了總軍機房,將級有軍機務,部級有軍機官,而且這些“軍機”和張克公所知的“機宜文字”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機宜文字除了處理公文之外,就只能出“贊襄策劃”,是沒有什么實權的。而模范新軍的軍事機宜則是包辦一切,管作戰,管訓練,管器械,管糧餉!幾乎沒有什么事情是總軍機房的“方略”和“建白”管不了的……而統軍大將的命令,也必須通過總軍機房向下級的軍機務、軍機官一級級的傳達。朝廷的詔令,同樣要通過都軍機司下達到總軍機房。
也就是說,一群從九品的低級武官現在實際上掌握著模范新軍!
雖然這種安排表面上也符合大宋用人的“大小相制”原則。可是這群右榜進士出身的軍事機宜,在高中之前,幾乎都在界河云臺學宮下面的騎士學院念書。
這批實際上控制了模范新軍的從九品武官根本就是師出同門的同窗啊!
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準備將(營官)和副準備,也是騎士學院出來的。
這群騎士學院出身,又中過右榜進士的低級軍官如果串謀起來搞事兒,會不會鬧出黃袍加身的戲碼?
真是不好說啊!
就在張克公看穿一切的時候,鐘傅則在為模范新軍的甲械遲遲不能到位而頭疼。
根據都軍機司制定的“模范新軍編組方略”,總兵力達到兩萬三千多人的模范新軍中,有一萬八千人是戰兵,分成四個將,十二個部,三十六個營,一百四十四個隊。全部是步兵,沒有配屬騎兵。而一百四十四個隊也全是“純隊”,也就是裝備一種主戰兵器的隊。裝備長槍、刀盾、弓箭、神臂弓的隊各有三十六個。其中所有的長槍隊和刀盾隊一律配置全裝鎧甲,弓箭、神臂弓隊配置紙甲和鐵制兜鍪。
可是現在只有配屬給隊級以上(包括隊)軍官的界河瘊子甲全部到位,其他的鎧甲、紙甲、兜鍪一件也沒有到位。配屬弩機隊的神臂弓,也沒有一件到位。而配屬給弓箭隊的步弓和羽箭雖然已經下發,但是質量很差,根本不堪使用。給刀盾隊的環首直刀質量也非常堪憂,而藤盾也只給了三分之一。配給長槍隊的丈八長矛也大多不合規格,用料馬虎,長度也不統一……
而應該配屬給輔兵的馱馬(挽馬)、車輛、營帳以及各種器具,也都沒有見著。
為此,鐘傅不僅向都軍機司移牒上報,而且還通過御藥院暗入文字直接向趙佶反應。但是卻猶如石沉大海,根本沒有回音。
嗚嗚……
軍號倒是給了——就在鐘傅和張克公各自想著心事的時候,軍號聲突然嗚咽一般響起。然后就聽見馬蹄聲響,大校場邊上旗門大開。一騎健馬當先而出,馬上之人一身的瘊子甲,在陽光下面閃閃發光,直刺人眼。跟在后面的,還有一名騎士,一身黑色山文皮甲,一手擎著面認旗,上頭寫著“總軍機王”四個大字。
來著原來是今日校閱的部署官,模范新軍總軍機王稟。
只聽見王稟一邊策馬繞著場上的軍陣奔跑,一邊朗聲大吼:“圣人駕到,圣人駕到!”
駕到的圣人就是趙佶了,今天的校閱就是為他準備的!
王稟的喊聲一起,馬上就有帶隊的軍官開始帶頭山呼萬歲,緊接著所有的兵士,都跟著一起大喊。一萬八千多張嘴,呼出來的“萬歲,萬萬歲”竟然整齊的好像一個人似的。
很顯然,這一手也是花了功夫苦練過的。
當萬歲喊的地動山搖的時候,官家趙佶已經在一群甲胄鮮亮的武將騎士簇擁下,騎著一匹第三代界河馬,志得意滿的從旗門后面出來了。跟在后面的,還有一群文武官員和各國使臣。
官員們都是眉頭微蹙,而使臣們也大多在微微搖頭——大宋朝這幾年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不好好搞文治,咋就一頭扎進窮兵黷武的不歸路上去了呢?前兩年剛剛把西夏打成了河西軍,今年又折騰著要打黑汗回鶻……不僅要打黑汗回鶻,同時海上也有不少宋軍的水師在瞎折騰。今天圈個島,明天占個礁,都說是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華夏領土!過幾天又要在外國的地盤上搞撈什子租界,全都是好大喜功啊!
更不像話的是好端端的科舉也有被玩壞掉的趨勢,去年的大比就取了一批不大會寫文章的不學之徒(其實右榜進士的文章也還可以,云臺學宮里面有文學課,只是到不了那種讓人拍案叫好的地步),搞得士林憤恨。
而大遼國、高麗國、安南國、大理國,還有幾個吐蕃小邦的使臣今天看了大宋的所謂精兵,心里面的石頭也都落地了。
天子親軍,居然連鎧甲器械都配不齊,而且清一色的都是步兵,沒有一個騎馬的。這樣的陣容比之往年,是大大不如了。
看來大宋要再這樣折騰下去,恐怕離亡國也不遠了……
順便一下,那些吐蕃小邦本來和大宋沒什么關系,但是在河湟完全平定后,好大喜功的王厚又派出使臣發了一批勞什子大將軍和節度使的官誥,所以今年都派人來湊熱鬧了。
趙佶卻是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要做亡國之君了,恰恰相反,他看見眼前的雄壯之師,已經有點飄飄然了,龍心大悅啊!
他知道這里的一萬八千大軍中有一萬五千是入伍不過幾個月的新兵。短短幾個月就把新兵調教到這種地步,已經充分證明“軍事機宜制”的效率了。
哪怕趙佶不怎么懂軍事,也能明白其中的意義——大宋今后可以迅速爆兵!幾個月一年就能練出幾萬乃至幾十萬精兵,世上還有哪國可以和大宋比武力?大宋有萬萬人口啊!這種“軍事機宜制”是把大宋的人口優勢變成了戰斗力了。
就算用兩個三個模范新軍的兵士換一個契丹勇士,死上幾十萬也能把契丹人的勇士兌沒了,然后契丹不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等到西北的回鶻平定了,就可以考慮北伐燕云了!到時候武好古從界河出兵,高俅、童貫從朔方出兵,讓鐘傅從河東出兵,應該就能一舉平定契丹了。
趙佶看了一眼跟在他身邊的武好古,真是越看越順眼。大宋有這樣能干的臣子,還怕平不了天下?回頭就給他升個官兒,給他當節度留后吧,爵位也可以提一級,當個開國縣伯,封邑也加個幾百戶!
另外,給他的兩個兄弟和老爹也都轉上一官……對了,他的小媽馮氏教子有方,也該給個誥命碩人了——武好古的妻子潘巧蓮早就是誥命碩人了,這是根據武好古的官職所封,但是馮二娘卻一直沒有享受武好古之母的待遇,所以沒有任何誥封。
武好古這個時候并沒有想到自己和兩個弟弟馬上就要升官了,官做到他這個地步,升不升都無所謂了。他現在是正任的防御使,往上三級就是太尉了。
如果到了這一級,可就更遭人恨了!
所以他現在要考慮的不是如何精進,而是要進二退一,暫時從開封府這個政治漩渦中消失一段時間了。
另外,決不能讓高俅這個沒出息的大軍閥從西北三路宣撫的位子上退下來!
他得繼續擁兵自重,功高蓋主……
請: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