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海  第二百九十八章 實現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開海 | 奪鹿侯   作者:奪鹿侯  書名:開海  更新時間:2020-06-03
 
對人來說,痛苦分許多種。

但是對思想家來說,真正的痛苦只有一種,那便是活著。

這就好像人們觀念里的‘文人誤國’,為何文人誤國聽起來就比武將割據、宦官亂政、昏君誤國嚴重的多呢?

這當然不單是因為文人是百姓最常見的誤國角色,更深層的原因在于身份、也在于這一身份所掌握的權力。

宦官、武將也多來自百姓,但宦官即使不誤國,他的身份依然是宦官;武將沒有誤國,他的身份依然是武將,當然也不排除有微小的可能變成反賊或皇帝。

但文人若沒誤國,就會變成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反正不是文人了。

上升空間大,往往會使人在新的身份、新的職務上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這一尷尬情況。

就好比說李贄,他在姚安府任上做的不錯、也有一套正在周全的思想理論,但他是沒有機會把這份實踐。

一方面認為人靠童心、本性、本能就可以大治,朝廷應該盡量減少對人性的約束,傳統德禮刑政的這套只會破壞本性,應盡量少對社會加以干涉、尊重婦女,人與人有致一之理。

另一方面又認為古今賢臣不是滿口道德說教,而是實際做事為朝廷發展經濟、尋找財政的人,人們應當追求功利。

可實際上,傳統意義上的‘以理財為濁’,限制的可不是別人,正是從道德與價值觀出發,限制那些有機會讀超級多的書、考上科舉、手握朝廷命脈大權的官員。

他的想法,隨便滿足一個,都可以說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但要想在他這輩子全部滿足,那只可能是整個天下的噩夢來了。

對地方不加限制的小政府,加上沒有道德約束且鼓勵殖財的官員,再打出一張人人平等的致一之理。

帝國崩潰指日可待。

但這不是李贄的錯。

思想家為何會變成思想家?首先是因為他對所處社會環境不滿意,這在以前幾乎可以與對個人際遇不滿意劃等號。

因為他不但對環境不滿意,還沒有小了是改變自身周圍環境、大了是改變國家社會環境的能力。

也就是說,又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在實踐與理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完善理論,但是到這一步卡殼了。

沒機會用實踐進一步完善理論,再用完善后的理論去重新投入實踐,只能做敏銳的診斷者。

因為能完成這一步的人都不叫思想家,根據他們完善手段溫和與否的區別,叫改革家與革命家。

一番試錯下來,最后的實踐也一定跟最初的理論大不相同。

思想家最大的痛苦是活著,在一個明知道永遠與自己所思所想格格不入的世界里,長命百歲也是一種殘忍。

他最大的愿望,是天下能有一個半個憐才者,讓他這樣的大力大賢有才之士得以效用,就算殺身圖報,也必不忘恩。

矛盾的李贄,既反對儒家禮教,卻又對觀念推崇的今古義士狂熱向往;既。

其實他最想找的人是張居正、第二想找的人是萬歷皇帝,但他自己心里也清楚,張居正、皇帝或者說整個朝廷都容不得他。

張居正與李贄的政治理想是多么相匹配啊,不沽名釣譽談論道德,國事上可謂宰相之杰,遠超世俗凡夫。

可張居正的治國鐵腕,道德淪喪法紀松散的大明被整合成剛強鐵板,有一個書院便鏟一個書院。

李贄這樣的人存在本身,是勾在其辛苦打造轟鳴機器上一顆銹蝕鐵釘、砌在他固若金湯萬里長城上一塊破碎青磚,是對張居正最大的嘲笑與譏諷。

也許,他永遠都看不見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那個天下之民,各遂其生,各獲所愿,各從所好,各騁所長,就其力之所能為,與心之所欲為,勢之所必為者聽之。

千萬其人者,各得其千萬人之心,千萬其心者各遂千萬人之欲。

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篤,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世界。

但他不是個容易被打敗的人,他非等死之人,等死之人心身俱滅,雖未死卻筋骨已冷,與死人無異。

在他看來,雖得不到想要的,但在求索中志慮益精,德行益峻,磨之愈加而愈不可磷,涅之愈甚而愈不可淄,也是福氣。

涅是黑色染料,淄是變為黑色。

涅貴不淄,是東漢崔瑗所做《座右銘》里的一句話,意為被黑色侵染也不變顏色。

至少現在,他來到東洋,在大明的宗室大學,得到新的閱歷與見識。

知道世間竟有一人,不論民生政見單論生產。

而且他說:“先生所求,天下之民,各遂其生,各獲所愿,各從所好,各騁所長,就其力之所能為,在久遠未來必可實現。”

“其實現過程也必然漫長,為此將付出數代乃至十數代人,堅持發展生產力、完善工業化、普及教育、革新科技、消除貧困、解放思想,最終實現國家平等繁榮、天下人共同富裕。”

讓李贄腦子里的儒釋道統統被丟到一旁,振奮地三天三夜睡不著覺。

他知道起點在哪,也知道終點在哪,可他不知道路在何方,他曾想探訪京師大儒求索大道卻未能如愿,卻沒想到在東洋軍府的大將軍身旁,前路猛然間變得無比清晰。

發展生產力、消除貧困,是取得大道的唯一途徑。

陳沐說出這個正確答案太容易,李贄的理想國簡直讓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那就是他過去生活的世界所為之奮斗的目標。

人們選擇自己想要的去學習、依靠自己的專長做事,選擇合適的公司、追隨合適的人才來領導,為選擇有什么樣的生活過一生而努力。

雖事與愿違常有,但人人奮斗不息。

鼓足了干勁,李贄沒有急著進入宗室大學,關于生產力的事他還沒有完全明白,打算先在亞洲走一走、看一看,看看這里的百姓生活與本土有何不同。

誰曾想,這么一走,李贄就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國。

大明在亞洲東北方向的沿岸城市,知縣為楊兆龍的牧野。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