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紛紛拿起筷子,開始吃了起來。
好在所有人都依著食不言的規矩沒有再說話,顧家兄弟倆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平靜心緒。
飯吃過一半,顧承家終于心神歸位,恢復平常的模樣。顧承國也從剛來時,不被人歡迎的囧態中解脫出來。
顧承家對于羅晉桓家里的伙食標準之高非常驚訝。
但想到他無父無母、無妻無子,一輩子的工資也沒有什么花費的地方,這收了徒弟之后,好不容易和徒弟聚在一起,吃頓好的,也就不難理解了!
剛才吃東西時,顧承家心不在焉,但現在他吃到白灼象拔蚌時,吃了一驚。
顧承家連吃了三口,才確定無疑,不(禁jìn)疑問道:“羅將軍,您這是象拔蚌吧?”
“這是從哪兒買的呀?我不記得我們國內有賣的呀。”
羅晉桓還真不知道這東西叫象拔蚌。如果顧家兄弟不來,小徒弟對于美食(愛ài)吃又(愛ài)說,她就能講給他聽。
可是現在,自然是沒法說了!
莊墨象適時開口了:“這是我帶來的,不是在京城買的。”
顧承國和顧承家雖然早看到飯桌上坐著一個陌生的年輕男子,但他們當時滿心滿眼里都是宋子安和宋依依,就連羅晉桓都沒多看一眼,更何況是這個年輕人呢!
因為羅晉桓沒給他們之間做介紹,所以他們也沒辦法去過多的詢問。
象撥蚌的事兒,就這么不清不楚地揭過去了!
當吃完飯,幾個人從餐廳移步到客廳,宋子安就告辭道:“師父、兩位顧伯伯,時間不早了,我得返校了。”
羅晉桓明白宋子安的意思,馬上說道:“是啊,時間不早了,你趕緊走吧。讓依依和小象送你。”
羅晉桓現在已經隨智正大師和智妙大師叫莊墨象為小象了,他覺得這樣更好一些。免得叫小莊,被別人聽到了,萬一往莊家上去想,那就不好了。
宋子安、宋依依和莊墨象三人就這么出了客廳。
顧承國和顧承家見狀就要追出去,卻被羅晉桓攔住了:“兩位,你們有什么想法先跟我說。”
“怎么說我也是他們的師父,是長輩,凡事我都要替他們先把把關!”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此時再著急,也只能坐下來,先過了羅將軍這一關。
收拾妥當的宋子安,本想自己走,卻被宋依依拉著坐上莊墨象的車:“哥,這個時間公共汽車的車隔太長,不好等車。”
“再說,我不是正好可以借機躲出來,免得被他們盤問嘛。”
宋子安笑著摸摸妹妹的頭頂,但很快就收斂了笑容:“依依,你說這究竟是誤會,還是真的啊?”
宋依依用手托著下巴,歪著頭想了一下才回道:“不知道!其實從長相上判定是否親生,并不科學。”
“長得像的人不一定有血緣關系,有血緣關系的人也不一定就要長得像。”
“但一般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和親生子女總要有相像的地方,當然并不是單指臉,還可以是其他別的地方……”
宋依依想著,現在還沒有查驗的技術,慢慢直起(身shēn),靠在椅背上,仰著臉看著車頂部:“其實也不難知道真相,問問當事人就清楚了。”
宋子安皺著眉頭分析著:“這事兒其實問問爸爸或者爺爺、(奶奶)(奶奶)確實就能知道真相。如果是誤會,那就好辦了,爺爺、(奶奶)(奶奶)據實以告就結了!”
“但是,如果爸爸不是爺爺、(奶奶)(奶奶)的親生孩子,而且他們從沒有告訴過爸爸的話兒,那就不好辦了。”
“貿然一問,肯定會惹他們傷心的。你想啊,要是能說,他們早就說了不是。”
宋依依點點頭,想到那兩位慈祥溫和的老人,她還真不忍讓他們傷心:“哥哥,你顧慮得有道理。”
“我覺得爸爸很可能不知道真相。他要是知道的話,就不會隱瞞我們。”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只是個誤會。所以,那些假設就不存在了。”
宋子安囑咐著妹妹:“依依,那等到爸爸來了,你一定記得問問他。”
宋依依自然應下,這事兒肯定是要先告訴爸爸、媽媽,然后由他們決定下一步怎么做。
她看著宋子安緊皺的眉頭,安慰道:“哥哥,你在學校不要想這些。有了消息,我自然會及時告訴你的。”
而在四合院的客廳里,顧承家正在講述著顧家的一則讓人心酸的往事:
原來,顧承國和顧承家的父親顧孝人,早年參加革命,一直做醫務工作。
到了一九三八年年底,他和妻子毅然申請由后方醫生轉為了戰地醫生。
因為在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一(日rì),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著名(胸胸)外科醫師白求恩來到華夏國。從一九三八年十一月開始,他就率醫療隊在晉省和冀中前線進行戰地救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白求恩偉大的人格和精神感召下,許多華夏國的醫生也發揮了不怕犧牲的精神,轉入到戰地救治的行列!
這其中,尤以顧孝人夫妻最為矚目。
當時,顧孝人憑借著高超的醫術已經擔任八路軍總醫院的院長一職,而他的妻子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剛剛做完月子。
夫妻二人認為確實在戰地才能更及時對受傷的戰士進行救治,從死神手中奪回更多的生命!
但因為顧孝人還有著管理職責在(身shēn),不能完全脫離現有的崗位,所以他召集與他們夫妻有著同樣想法的一些醫生,排了一個執行表,顧孝人夫妻打頭陣,每半年換兩名醫生,帶領著另一支戰地醫療隊開始了工作。
那時,顧孝人夫妻有三子一女,最小的這個孩子是個男孩。
因為小兒子只有一個月大,需要哺(乳rǔ),所以他們找到根據地一個同樣剛生了孩子的老鄉家,留下足夠的錢,把小兒子托付在老鄉家半年。
并向那家老鄉承諾,半年后,他們會把孩子接走。
另外三個孩子則托付給了同一醫院的醫生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