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南方奴隸主,敵對黨派,原輝格黨內支持蓄奴者的多重壓力之下,輝格黨內反對奴隸制的人逐漸向著以陳默為核心和最大支持者的集團靠攏,陳默集團的實力不斷增強。
而陳默憑借其超越美國首富的強大財力和這些年間在輝格黨內贏得的巨大聲望,以及對現在這個集團最核心的青年黨員的掌控,牢牢地占據著這個集團的統治地位。
再次團結到一起之后,他們終于抵擋住了蓄奴主義者的攻擊,在國會站穩了腳跟。
其實不只是輝格黨內部發生了分裂,在這次大選中獲勝的民主黨內部同樣因為奴隸制的問題產生了矛盾。
北方資本家和南方奴隸主的對立越來越激烈,代表兩方利益的議員們在國會中爭論不休,就連兩黨內部南北雙方的成員也是沖突不斷,黨派的凝聚力前所未有的降低。
這種黨內的混亂一直持續到1854年,黨內矛盾經過這幾年的積蓄,終于爆發。
1854年7月,在陳默幕后推動之下,北部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中的反蓄奴主義者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了一個新的政黨,共和黨,并且將黨的價值奠基于“個人自由”、“國家團結”,而阻止奴隸制在西部地區的擴張,甚至進一步徹底消滅奴隸制度,則是他們當前共同的追求。
共和黨的主要成員都是北方資產階級的代表,由反對奴隸制的東北部工商業主及中西部開發各州的農業企業家代表組成,而分裂之后的民主黨則主要代表種植園主和與南方奴隸主有聯系的企業家的利益。
至于輝格黨則已經是名存實亡,絕大部分成員都加入了共和黨和民主黨中,剩下的人在政局上已經起不到什么作用,曾經盛極一時的輝格黨徹底衰落。
作為美國北部最大的農牧場主、工廠主和資本家,手下雇傭的農民、牛仔、工人、雇員數以十萬計,掌控的財富、人員、以及政治勢力在新組建的共和黨內更是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不過陳默并沒有站出來領導這個新興的政黨,而是選擇了繼續站在幕后,卻把他一直大力支持和培養的一個青年才俊推到了臺前。
在之前的蟄伏時期,陳默便有意在自己組建的這個圈子里不斷提升他的威望和影響,隱隱有將其培養為自己代言人的趨勢。
而這位出身貧寒,完全靠自學成為了一名律師,25歲成為州議員,37歲便當選國會眾議員的青年才俊也沒有辜負陳默的培養和期望,憑借自身的能力和個人魅力,不但在自己所在的州影響力越來越大,在陳默組建的這個小圈子里的聲望也漸漸增強,有了幾分團體領袖的風采。
隨著更多的原輝格黨核心成員的加入,他并沒有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反而親自出面邀請了不少成員加入這個團體,最終不但沒有被比下去,還憑借出色的政治手腕,逐漸將眾人整合團結到了一起,徹底鞏固了自己團隊領袖,陳默代言人的地位。
等到后來重組為共和黨之后,更是靠著團結的北方輝格黨的力量,牢牢的把握住了共和黨的領導權。
這位年輕的共和黨領袖的名字是亞伯拉罕·林肯!
奴隸制的存在與否已經成為了美國當前最突出的矛盾,甚至直接導致了政黨的更迭,在兩黨完成重組之后,這一問題更是得到了徹底的激化,國會上下,乃至全國的爭論與斗爭越演越烈!
就在這一年,南方奴隸主企圖用武力把奴隸制擴張到堪薩斯,于是在堪薩斯爆發了西部農民與來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對南方奴隸主的武裝斗爭,斗爭持續到1856年,揭開了美國內戰的序幕。
1856年年初,位于紐約東南部的布魯克林莊園迎來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此人的身材極為高大,身高超過了一米九,但寬大修長的黑色毛呢大衣之下的身體卻又非常瘦削,臉頰更是向內凹陷,看上去并不算英俊。
不過他的身形卻是十分的筆直挺拔,絲毫沒有高大瘦弱之人常見的彎腰塌肩的毛病,整個人給人的感覺非常的自信從容,大氣不凡。
扎克里·泰勒引領著他來到了陳默的書房之后,便轉身離開了。
而這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卻沒有急著進去,而是轉過頭一直目送著扎克里·泰勒的身影消失在走廊拐角處,瘦削的臉龐上滿是疑惑之色。
雖然扎克里·泰勒穿著一身整潔得體的西服,表現的紳士而儒雅,他卻憑借自己閱人無數的敏銳眼光,從泰勒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種他只在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將軍身上才能感受到的英武氣息,以及一種大權在握之后,看淡一切的灑脫從容。
而且,這個人讓他感覺非常熟悉,但是他又確定自己此前從未見過他,真是奇怪!
想了半天也沒想出頭緒,男子只得暫時放下了這件事,他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轉回頭來,仔細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領帶,確認儀表端正之后,男子才一臉鄭重的伸出干瘦的手掌,用平緩的節奏輕輕敲響了面前的房門。
“咚!咚!咚!”
很快,一道深沉而威嚴的聲音在門內響起。
“進來!”
男子再次迅速整理了一下自己因為敲門而略微有些歪了的衣襟,抬開房門邁步走了進去。
這是一間充滿了中世紀復古風格的書房,正對著門口的墻上掛著一副巨大的油畫,看到的第一眼,男子的視線便不由得被這幅畫所吸引。
一座巍峨雄偉的黑石城堡聳立在地平線上,高大的城墻上站滿了嚴陣以待的士兵。
而在城堡前方,一支全副武裝,渾身包裹在冰冷的銀色全身重甲之下,威武雄壯的重甲騎士團,在當先一名黑袍騎士的帶領下,攜著一往無前的駭人氣勢,如同一支銀色的利劍,朝著城堡的大門發起了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