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六皇子被圈禁,朝中局勢更加明朗。
三皇子雖然瞧著依然不錯,但究其根本,卻也無力與四皇子再爭,立儲之事,毫無異議通過。
事關國本,無人敢掉以輕心,但四皇子為儲君之事,卻是他出征之前,便已經定好的,如今隆安帝便命人起草詔書,并準備冊封大典。
禮部在忙碌立儲之事時候,朝廷還有另一件大事在辦——收獲土豆。
土豆這種沈采苡為了解決軍糧短缺而尋到的東西,并未在此戰中發揮直接作用——從區區五顆秧苗,到近兩百棵,再到將近萬顆——這是整個隆安二十九年的成績,待得隆安三十年春天播種時候,已經有了三十多萬棵。
到了隆安三十一年八月,再次種植時候,便已經難以計數。
聽著很多,但其實也還是在育種階段,除了隆安帝在祭祀天地與太廟時候用過一些,剩下的,全都完好存放,待得發芽,再由朝廷派專人看管,統一種植。
春種夏收,夏種秋收,一年兩次,增產極快,這種收獲速度,讓隆安帝和一眾文武百官大喜過望——此物可飽食天下,誠不欺人。
真是天佑大靖朝。
而此次土豆收獲之后,朝廷已經決定,除了留下繼續育種的一部分之外,其余的,將會分給西北、東北等地種植,如此便可把土豆,逐漸推廣開來。
但畢竟土豆的數量還是有限,無法供給所有地方,所以眾人為了能得到名額,從而讓自己出政績,可謂是爭先恐后。
待得此事終于落定,得到名額之人把土豆運走,已經是一個月之后。
隆安帝壽辰將至。
往年萬壽節,眾臣送隆安帝之物,多以表達心意為主,并不太破費,如今隆安帝與以往不同,老年之際,逐漸好大喜功且喜人奉承。
官場常態便是,你送了,上官不一定記住你,但是你要是不送,或者太差,上官卻一定會記住你。
故而眾人頗費心思,不求出彩,只求無錯。
隆安帝倒并不想要什么禮物——他如今心中所想,乃是修建避暑山莊,并在其中盡述自己功績。
這個意思透露出去,自然是有反對者的——新法實施不久,所得賦稅雖然比往年多,但四皇子一直征戰,國庫時時處于空虛狀態,若非海商暴利,能填補一番,怕是早就無以為繼。
如今眾將士得勝歸來,該有的獎賞絕不能少,還有戰士將士的身后事以及撫恤金,這是一筆巨大的數字,能夠掏空國庫。
隆安帝若要大興土木興建避暑山莊,錢從何處來?
戶部尚書的頭發都要掉光了。
只是隆安帝并未直說,反對者也不能直接上奏勸阻,便只能在隆安帝面前,說些奢靡禍國等之類的話,讓隆安帝甚至煩躁。
劉冠便在隆安帝面前打包票,保證會說服眾臣,為隆安帝辦成此事。
在劉冠等人帶頭之下,便有意志不堅定者,不再反對,至于頑固者,劉冠另有手段,臨到隆安帝壽辰之前,已經沒有明面上的反對者。
隆安帝對劉冠的辦事能力,極為滿意。
劉冠盼著能升官——他如今雖然是隆安帝的信臣,然其實官位并不高,只是得了隆安帝的特許,才能在御前行走,然而能進宮者,不是如沈文和一般官職不高但得重用者,便是或者位高權重或者身份尊貴之人,對于劉冠這等佞臣,十分不屑。
劉冠希望自己能壓過他們,揚眉吐氣。
但隆安帝還保持著清醒,知道劉冠等人,著實難擔大任,封個閑職為他解憂便可,至于朝廷中事情,還是莫要讓他們碰觸為好。
故而隆安帝不為所動。
劉冠有些懊惱,心氣不順,遇著同從宮中出來的沈文和時候,便皮笑肉不笑譏諷幾句,他知道的清楚,沈文和這樣有真才實學的大家子弟,他自然是拍馬趕不上的,心底自卑,衍生出了嫉恨。
何況若無意外,沈文和出將入相是板上釘釘,而他……
沈文和并不把劉冠的酸話放在心上,不過與沈采苡閑談時候,也說起了隆安帝先要修建避暑山莊事情。
沈文和與一般大臣想法一致,只覺隆安帝此舉,太過奢靡,大靖朝百姓如今雖然比之前日子好過了一些,但畢竟自是剛開始,好過的也有限,且無論是西北干旱,還是東南洪災,總有該修補的堤壩、該修建的水利設施。
“這事情,其實并不難處理。”沈采苡捻起一塊糕點,輕咬一口,瞇著眼睛回味一番,才笑著開口。
沈文和等著她說出接下來內容。
沈采苡微一沉吟,理順下思路:“陛下如今聽不得人勸,若強行勸諫,陛下便是一時壓下沖動,也隨時會重新想起,便是他想不起,也有人會提起,故而堵不如疏。”
“如今國庫確實是空虛,可這筆銀子,也不一定非得國庫全出,巨賈鄉紳富可敵國,讓他們與百姓自愿出資便可。”
沈文和皺眉:“百姓窮困,如何有余財可被搜刮?”
下意識說出這一句之后,沈文和知道自己肯定想岔了,自己妹妹可不是不體恤百姓之人。
果然,便聽沈采苡說道:“天下百姓千千萬,百姓雖大部分窮苦,但一家一文錢應該還是拿得出的,此一文錢,功效卓著。”
“百姓每家一文,巨賈出資再雇傭百姓,百姓非但不會受苦,反而還有錢財進賬;之后國庫再湊一部分便可。”
“何況如避暑山莊,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國庫也毋須旬日間全部把銀錢撥出,一邊攢一邊撥出款項便可,實則應該壓力不大。”
后面這些話,沈文和聽清楚了,微一琢磨,也承認沈采苡說得對,但最妙的是,沈采苡所說的,天下百姓,自愿出資為隆安帝修建避暑山莊這個事情。
歷朝歷代,一旦皇帝窮奢極欲大興土木,必然盤剝百姓,百姓便會陷入苦痛中,莫要說自愿出資了,真真已經是對皇帝恨到了骨子里。
如此明顯對比,絕對可讓隆安帝心懷大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