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  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詭三國 | 馬月猴年   作者:馬月猴年  書名:詭三國  更新時間:2020-04-15
 
秋天前腳才來了沒多久,就像是被冬日一直捅著后溝子一樣,大概秋高氣爽了幾天,便開始席卷起了長安街道兩側得樹木枝葉來,一片片的往下扯,就像是哀怨的男女一邊在不停的念叨著愛和不愛,一邊以扯下來的枝葉作為最后希望的舉動一般。

秋葉零落,更添蕭瑟。

愛和不愛原本就和花瓣單數還是雙數無關,但是扛不住就是有人信這套。所以,重點并不是花或者是枝葉代表了什么,而是人們相信什么。

在大多數普通人的觀念之中,這個太興二年的秋冬之際,長安依舊是長安平日的樣子,秋冬依舊是秋冬本該的模樣,渭水漕渠往來的船只依舊蕩漾,青石石板之上的馬蹄聲依舊清脆。

寬街窄巷,青石坊門,橋梁渠溝,分切出長安的建筑結構,行人車馬,青衣錦袍,販夫走卒,形形色色,構建出長安的人影攢動。漕渠水流稍緩之處,便能看見些關中女子在石階上漿洗衣物,茶樓酒肆飄香之處,也可看見士人子弟閑談說笑的情景。

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

似乎一切也在悄悄的改變。

大多數的人,依舊忙于生計,沒有多少空閑,只有在忙了一陣,偷閑時分到了茶館酒肆小坐的時候,才知道一些長安左近的青龍寺的傳聞,當然,在這些普通人之中,這些士族子弟,經學大儒爭論的話題,他們不一定能夠懂,但是不妨礙他們看熱鬧,但凡是有什么人被當眾辯論得下不來臺,掩面而去的,便是這些人津津樂道的八卦了,渾然不覺這一場青龍寺大論會對于他們的將來,有什么樣的深刻影響……

就像是當年斐潛看著電視新聞,看著各國領導人抗議啊譴責啊等等,然后吃瓜一樣。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而在大多數的時候,外行人永遠是大多數。斐潛有時候會想著后世那些影視劇,當主角做了一些什么事情,便有一大群龍套或者驚恐,或是歡欣,不管是主角賦詩一首,還是舞劍一曲,都好像是讓周邊的人都立刻顱內高潮了一般,產生出劇烈的物理化學反應,但是實際上,大多數人民眾,遇到一篇精美的詩歌或是什么其他什么的時候,表現出來是木然的,遲鈍的。

因為大部分的民眾,根本聽不懂,看不懂。

青龍寺上討論的一些什么內容,對于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還不如昨日米鋪掛出了折價大銷售的牌子更吸引人,更比不上酒樓里面胡姬扭動著的腰肢,光滑的肚皮更引人入勝,關注政治變化的,永遠都是身處于政治之中的,其余的么……

“鄭康成今日首講,主公不去聽聽么?”龐統捧著肚子說道,雖然龐統估計斐潛應該不會去,但是畢竟也還是要問一下的。

斐潛微微瞄了瞄,一邊揣測著龐統這肚皮是不是這兩天又吃回來,一邊搖了搖頭說道,“你去就行了,我么……暫且還是不要露面更好……”

司馬徽在太學遺址廣場之上的言論,就像是開胃菜,現在鄭玄上場,才算是正式拉開了青龍寺大論盛宴的序幕。

之前在青龍寺偏殿之中展開了一些熱身賽,而正殿開場第一道菜,自然就是易經。

易經是華夏經學之中的第一經,它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里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也是諸子百家的開始。

易經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可以說它就是代表者華夏進入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標志,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華夏傳承而來的道法儒,甚至中醫,天文,數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等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原本計劃之中,易經這一塊,斐潛是想要交給司馬徽的,但是沒有想到來了一個更為適宜的鄭玄,便讓鄭玄作為第一輪的主講人了。

鄭玄自然也是欣然接受。

司馬徽么,雖然覺得有些不舍,但是他也明白所有風頭不能全數都拿了,有了一個“求真求正”的名頭之后,也應該給別人一些展示的機會,因此也就笑瞇瞇的表示鄭玄是最為合適的,還特意替為鄭玄的出場做了一個鋪墊……

“都準備好了?”斐潛提了一根筆,以一種平常的口吻問道。

龐統拱手說道:“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那就去罷……”斐潛一邊落筆在行文上批復著,一邊說道。

龐統拱手,低頭緩緩而退,然后到了門口的地方停了下來,正了正冠,便昂頭挺著肚子,將袖子往身后一別,向外而出。

“這架勢……呵呵……”斐潛看著龐統離去,不由得笑了笑。

若是不知道的,看這個架勢,還以為龐統這是要上戰場了呢……嗯,其實說是戰場,也沒有錯……

斐潛目光落在自己方才批復的行文上面,看著略有一點點走形的字體,不由得嘆了口氣,把筆放了下來。雖然斐潛表面上似乎看起來并不是很在意的樣子,但是瞞得過別人,瞞不過自己。

第一場,能不能打好?在最終結果沒有出來之前,縱然是已經做了許多的準備,可是依舊讓斐潛有些緊張……

龐統坐在青龍寺的主會場之中,看著前方的講壇和四周的殿房,摸著肚皮,不由得有些唏噓。

最早的時候只是準備修建三進的一個殿落綜合體,結果一再擴大,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主殿,兩處分殿的,三個廣場,四方鐘鼓樓的大型建筑群落,把龐統的肚皮都瘦出褶皺來了。

白虎觀是漢宣帝搞的,雖然大家都知道青龍寺是斐潛出錢搞的,但是只要斐潛不露面,那么自然也就輪不到有人說斐潛僭越。

誰也別多問,問了就是一個“純民間”的學術研討會而已……

隨著周邊鐘鼓齊鳴,代表著這一次的“純民間”的學術研討大會正式開始,龐統也不由得有些氣息紊亂了些,呼出一口長氣。

反觀鄭玄,當他走上高高的講臺的時候,看起來倒是一點都不緊張。

易經在后人眼中,似乎差不多等同于封建迷信,但是實際上易經不僅僅是一個用來占卜的作用,同時包含著許多哲理思想。

正坐之后,鄭玄微微咳嗽了一聲,便開口說道:“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圣人之言之意,其皆不可見乎?非也!故而又有云,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今言《易》,便由于此也……”

“《易》之為名也,一言而函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故系辭云曰,乾坤,其易之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之不可見,則乾坤或幾息矣……”

和普通宣講的時候不同,鄭玄一開場就走向了更高的層面,并沒有像是平常授課一樣,對于字句有做什么闡述和解釋,反正就像是高端的學術報告會,臺上大佬又講又畫搞了一黑板,聽得懂聽不懂全靠各自造化的類型。

不得不說,鄭玄對于易經的理解,是有著相當的水準的,但是鄭玄也脫不開時代的局限性,一開篇便是采用了《周易乾鑿度》之中的話語,雖然加以引申,然而《周易乾鑿度》其實是《易緯》當中的一小部分。

之所以說一小部分,是因為緯書從西漢開始,到了東漢現在,已經是包羅萬象,什么都有,不僅僅是《易緯》、《尚書緯》、《詩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孝經緯》等算是正兒八經的經書緯,還是像是講老子的,莊子的,甚至講尹公的,講劉向的都有……

讖緯,一向是不分家的。

到了西漢末期,讖緯已經是非常流行了,王莽曾經召集大批精通“天文圖讖”的人“記說廷中”,為自己篡位打基礎,而光武帝劉秀更是利用了圖讖興起,甚至在得了天下之后,依舊采用讖緯來決定一些紛爭和猶豫不決的事情。

不過么,華夏永遠都有聰明人。或者說全世界都差不多。就像是有人搬來羅漢做旁證,就有人想要搬個菩薩來,后來連佛來也不夠了,還要請上古佛……

劉秀利用讖緯興起,也就產生了一些人利用圖讖來和他對抗,比如公孫述據蜀與劉秀對立,就曾自造讖語來同劉秀斗爭。為此,劉秀于中元元年“宣布圖讖于天下”,就是把圖讖書的定本公諸于世,同時下令不許再私造和妄改圖讖,犯禁者死。

劉秀的本意或許是想要接這個名頭,將讖緯結扎了,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反倒是他將讖緯公布之后,讖緯之學在東漢時期更加興盛,凡是博學的人都必須通曉讖緯之學,讖緯被尊為“秘經”,號為“內學”,具有神學正宗的權威性,甚至用圖讖來正《五經》,故讖緯之學如日中天,盛極一時。

龐統在坐在一旁,神色沒有什么變化,似乎聽得很認真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心中則是盤算開了。

因為讖緯的特殊性,所以斐潛的一些想法和行動目標,很多事情只是在小范圍內知曉,就連宣稱要什么“求真求正”的司馬徽,也只是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更不用說才倒了斐潛這里沒多長時間的鄭玄了。

斐潛其實是反對讖緯的,甚至不只是斐潛,還有很多人也都知道讖緯這個玩意么,并不怎么樣,但是天下大多數的人,大多數的民眾,都是不聽“你認為如何”,而是要“我認為如何”,所以讖緯依舊是當下的潮流。

所以,鄭玄采用《周易乾鑿度》之中的話語,來作為自己的易經立論基礎,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從某種角度來說,鄭玄的“易之三義”,不管是在思想上,還是運用上,都是一次極大的進步,初步蘊含了一些矛盾對立和統一概念了。

不過么,這樣還不夠。

斐潛讓龐統來,當然不是讓龐統只是坐在旁邊聽。

這一次青龍寺大論,首先要破的,自然就是由讖緯演化出來的各種問題,而易經作為眾經之首,自然是首當其沖。

龐統招招手,叫來了諸葛瑾,然后低頭吩咐了幾聲,諸葛瑾一愣,不過也很快點了點頭,靜悄悄的退下去安排了。

龐統皺起包子臉,捧著肚子笑瞇瞇繼續聽。

“易簡而天下之理也。非天下之至變,孰能與此。”鄭玄繼續說道,“易定,則天下乾坤定矣。管者,統也,德者,得也,道者,理也,鑰者,要也。言易道統此三事,故能成天下之道德,亦言包道之要籥也……”

鄭玄畢竟年歲大了一些,講了不到一個時辰,便算是結束了易經的立論開場,然后下了講壇,略作休息。眾人也紛紛就像是后世電視連續劇的廣告時間一樣,開始走動的走動,放水的放水,嗯,應該稱之為更衣。

大概半個時辰,鄭玄重新上了講臺,開始接受臺下眾人的提問,在前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之后,站在一側的禮官接到了下一個問題,愣了一下,朗聲而宣道:“《周禮春官》有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敢問鄭公,易者,連山歸藏,皆為圣人所著,又于孔圣之前,何不得傳,蓋因繆乎?抑或人乎?”

這個問題么,就像是突破沸騰點的那一把火,頓時讓整個會場都喧嘩了起來。

和以往的提問環節不同,并不是鄭玄在臺上指,也不是臺下站起來問,而是先發下去紙條,然后有人專門在場中收集,然后遞交到一側的禮官之手……

《易經》只是一種統稱。

上古有《連山易》,也稱《連山》,其名初見于《周禮春官》之中,據傳為盤古開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連山》以艮卦為首卦。

而《歸藏》么,也是傳說中的古易書,為夏商所使用,以坤卦為首卦,故名為歸藏。

《周易》是周文王在前圣的基礎上演繹,演化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加上卦辭、爻辭,即后世易經的版本,就是以乾卦為首,開篇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后世之中,《連山》、《歸藏》在魏晉之后,下落不明,幾近失傳。不過漢代還存有《歸藏》和一部分的《連山》,收藏在蘭臺和太卜之中,后來這些蘭臺當中的書籍,有很一部分到了斐潛的手里,雖然不是全本,但是也讓斐潛有機會看到了其中一部分的內容。

鄭玄心中一跳,目光不由得往臺下龐統之處瞄了一眼。

“求真求正”么,這前幾天鄭玄才稱贊過的求學精神,沒想到這么快就落到了自己頭上。這個問題自然也就是屬于求真求正的一部分,雖然表面上是從場中收上來的,若說臺下的龐統沒有動什么手腳,簡直就是侮辱鄭玄的智商。

龐統也看著鄭玄,笑瞇瞇的擺出一張黑包子臉,心中暗自發笑,“哈,鄭公這個表請還是挺有意思的……不過,你以為我是針對你么?呵呵……”

高速文字詭三國章節列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