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戶部尚書乃至整個戶部上下吃驚的是,大老爺真的在三天之內,于京中幾家錢莊商量妥當,以地方稅銀為抵押,從這些錢莊直接調取等額銀錢。
大老爺相當不給面子,直接將戶部之前的工程欠款余額,還有新的工程銀子全款扣除后,才將剩余銀子送歸國庫,引起戶部上下極大憤慨。
這是赤落落的破壞規矩,大老爺扣除的工程款項都是全額扣除,根本就沒有按照老規矩由戶部先沒掉三成銀子。
怎么說也是十萬兩銀子級別的巨大利益,大老爺這一手直接讓戶部上下損失了十幾萬兩的進項,能有好話才怪。
可大老爺不在乎啊,戶部的舔躁真摯都無法直接傳入他的耳中,在當今跟前也沒法上眼藥,大老爺又豈會在乎這些?
而且工部的行為,卻是開了一個相當不好的頭。
引得刑部,禮部和兵部都蠢蠢欲動,既然工部能想辦法將經費解決了,他們也能想辦法解決啊,到時候不用看戶部的臉色,真真喜滋滋。
戶部有后院著火的跡象,一時急得不行忙著撲火,雖然對始作俑者大老爺恨得牙癢癢,起碼短時間內是沒功夫找茬了。
有了銀子好辦事,之前聯系好的施工隊很快就忙活起來,一邊提前在京城通往邊關的官道上修修補補,一邊跟在大隊京營官軍身后,將又有了破損的官道整修一通,總之忙得不亦樂乎。
等一切上了正軌后,大老爺也就清閑下來,有了更多的時間關注其它的事情,比如族學武學的畢業生想要前往邊關攥軍功。
“你們幾個的膽子倒是不小!”
看著眼前幾位身強體壯氣血充盈的族中青年,大老爺笑道:“你們家人是什么想法,允許你們去戰場冒險么?”
“大老爺,我們已經說服家人了!”
其中一位族中青年恭敬道:“我們練了一身武藝,又學了不少的行軍布陣之法,不正是為上戰場準備的么?”
那位族中青年倒是不客氣,直言道:“大老爺當初設立武學,將先榮國公傳下的部分戰場經驗教授,也希望我們這些后輩子弟,能夠在戰場上憑真實本事建功立業吧!”
“說得好!”
大老爺拍掌笑道:“有志氣!”
眼前這幫族中青年也是大膽,在邊關局勢剛剛有些和緩的時候,便主動向族中長輩提出去戰場建功立業的請求。
這事,在京城賈氏一族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和平安逸的日子過得太久了,久到京城賈氏族人都差點忘了,賈氏一族是以軍功起家的,后輩子弟大多游手好閑沒個正經營生,依托寧榮二府的名頭,在京中討生活。
當然這是族學改革之前的狀況,那時大老爺也窩在榮府蟄伏,寧榮二府的掌權者要么能力差勁要么貪圖享樂沒什么上進心,整個賈氏宗族都處于一種即時享樂的頹靡氛圍之中難以自拔。
也就是大老爺崛起之后,寧國府賈珍為了巴結討好,這才在大老爺的暗示下整頓京中族學。
一直等大老爺在蘇省任職回京后,族學才徹底走向正軌,加上之前的積累,算是初步培養出了部分族中子弟。
很顯然,武學比正經的科舉要受歡迎得多,而且畢業的速度也相對卡得多,只要肯下苦功鍛煉,只需一年左右就能從武學畢業。
當然,剛剛畢業的武學學生實力一般,放在軍中也就是個什長或者隊長的水準,在京營之中鍛煉尚可,要是去邊關就是送菜。
部分頗有上進心的武學學生并沒有急著離開學堂,而是繼續在武學深造,持之以恒的鍛煉武藝,同時開始學習一些簡單的軍中知識,這些都是兩任榮國公和先寧國公留下的寶貴經驗傳承。
雖然武學傳授的只是粗淺的內容,涉及的范圍最大不過一營,可武學學生只要學好學透了,又對軍中規矩了解清楚,擔任一營小校不在話下。
到了這時,不管是在京營熬資歷還是去邊關搏前程,都可以嘗試出頭。
當然,如果武學學生特別有練武天分的話,大老爺在考較過后不會吝嗇一分府里收藏的外功秘籍,讓他們能夠在練武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跑得更快。
眼前幾位青年族人,大多都是練有榮國府收藏外門武功,一身實力相當不俗,又對戰陣之法軍隊規矩頗為熟悉,這才有信心提出前往邊關建功立業。
不然,要是他們沒兩把刷子,單單家人父母那一關都過不去,更不用說拿到族中討論了。
一旦得到了族中長輩同意,他們除了會奔赴邊關搏前程之外,家族也會向他們傾斜資源,幫助他們在邊軍之中迅速立穩腳跟,免去初來乍到的麻煩。
想要在軍中混跡,初始時有沒有后臺十分重要,能免去初入軍中菜鳥的許多麻煩,幫助他們迅速融入軍中,然后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外敵的挑戰。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才,順利的建功立業,那就得看他們的真本事,以及有沒有足夠的運氣了。
“只是你們想過風險沒有?”
大老爺也不玩虛的,直接道出前往邊關的風險:“這次可是跟胡人大戰,一個不好就可能戰死殺場,可能什么都撈不到!”
“大老爺,我們要是沒有做好準備,又怎么可能花費這么大的精力練武。有學了那些枯燥無味的戰場經驗和帶兵之法?”
那幾位青年族人互視一眼,默契一笑開口說道。
“那好,如你們所愿!”
大老爺哈哈一笑,點頭贊許道:“希望你們能表現出色,記住到了邊關最重要的是保住性命,只有性命還在就有希望,不然皆休!”
說完,揮手讓他們離開,至于青年族人去邊關戰場之事,還需要操作一番,作為賈氏一族青年一輩的有為族人,自然不可能去了邊關當小兵。
起點不說多高,最起碼一個隊長的官職是跑不了的,不然就是拼死拼活殺到最后,功勞也不見得是自己的,邊軍的水也深著呢。
話說邊關戰事也出現了新的狀況,由之前的緊張態勢,變成了焦灼的互拼消耗階段。
得益于京營先鋒步騎及時趕赴邊關戰場,與邊軍聯合拼盡全力將肆虐的胡騎鋒芒攔下,在邊關的廣闊地域大打出手。
隨著京營后續人馬持續抵達,胡騎的囂張氣焰被徹底壓制,然后就形成了眼下兩軍互相拼消耗的焦灼狀態。
這對大齊而言相當有利,畢竟是內線作戰,無論是物資還是人員的支援都能源源不斷增援上去,胡騎那邊卻是死一位就少一人的狀況。
隨著時間流逝,局面對胡人只會越來越不利。
眼見如此局面,京城上空籠罩的陰霾氣氛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不正常的亢奮。
不知什么時候起,勛貴圈子便有了派遣家中子弟前往邊關效力,趁機撈取軍功的想法,而且大部分勛貴家族族長都持支持態度。
在這樣的氛圍影響下,賈氏一族的族中青年想要前往邊關建功立業,倒是沒有引起外界的關注,認為賈家不過是跟隨潮流罷了。
盡管家族內部反對的聲音依舊不少,不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加上大老爺又已經同意了家族子弟的舉措,基本上那些主動報名的族中子弟,不管心中是什么想法都要去邊關走一遭。
大老爺先跟那些積極運作家中優秀子弟前往邊關效力的勛貴家族族長交流,然后又和執掌兵部的鎮國公后代打好招呼,給族中子弟在邊軍和京營中分別安排好了職位,這才放他們離開京城趕赴邊關。
此次前往邊關效力的賈氏族人,全都是畢業于族學武學的佼佼者,一個個武藝精熟又學了不少了統兵帶兵之法,還有部分老兵跟隨指點,只要不作死基本就不會有太大的生命危險,大老爺也就沒有太過操心。
倒是京中起了心思的勛貴家族,他們學習賈氏族學很不成功,關鍵是無法將學堂的各項規章制度全部落實,沒法讓自家族學形成良好的風氣,想要培養合格的后輩子弟哪那么簡單?
這次派去邊關渡金的家族優秀子弟,會武的竟然不足三成,可見勛貴家族對后輩的培養力度是何等不足,怕是他們之中有小半回不來了。
真以為戰場是好玩的么,侵入大齊境內的胡騎按理去如風行動十分迅捷,一個不防就有可能遭遇胡騎的突然沖擊,自身武藝不足又看不清戰場形勢的話,很容易就身陷險境,最后把性命也搭了進去。
在這方面,賈氏族學武學畢業的族中子弟要強得多了,起碼以他們的個人武藝,只要不是被包圍沒辦法突破的話,想掛都難啊。
沒想到勛貴家族的后輩優秀子弟一走,整個京城的市面都安寧許多,至于那些權貴家族中的紈绔子弟,在這段時間里都老實安分得緊,根本就不敢跳出來胡來炸刺,生怕被家族長輩一怒之下也送去邊關,那他們只有死路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