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國人希望我們從意大利撤軍,交由他們接管!”梅捷夫說道
“果然是利益動人心!”
斐迪南感嘆了一句,然后做出了決定:“答應他們,不過我們和英國財團達成的協議,英國政府必須要替我們履行!”
“可是陛下,這么大的利益我們就拱手相讓么?”梅捷夫有些猶豫的說
“利益是大,可惜是帶毒的!”斐迪南說道
“陛下,社會學家們分析,當輕工業轉移過后,英法兩國正在通過對外掠奪喀來轉移國內的社會矛盾,并且已經取得了成效。
根據我們搜集的資料顯示,1924年前半年,英國國內的經濟較1923年同期增長了5%,這是世界大戰爆發后,他們創下的新高。
在制造業轉移后,資本家們也放松了對工人階級的壓榨,倫敦的平均工資已經增長了百分之五!
同時,英國的失業率并沒有因為工業轉移而增加,反而出現了一反常態的下跌趨勢,這是世界大戰爆發以來,英國失業人口首次出現下降!
這和我們推測出來的結果恰恰相反,這次我們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了!”肯尼迪憂心忡忡的說
“不用擔心,英國的社會矛盾確實被轉嫁了出去,但他們的經濟增長卻是不正常的。
你有沒有發現推動英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已經不再是工業了,現在他們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股市的繁榮上的。
所謂的經濟增長,無非是吹出來的泡沫,早晚都會破滅!世界工廠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現在他們新增的就業崗位再哪里?
服務業、金融、保險、房地產!這些產業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沒有辦法增加他們的硬實力!
在經濟繁榮的時候,這些產業會蓬勃發展,一旦遇到了經濟危機,泡沫被戳破過后,立馬就會被打回原型!”斐迪南解釋道
“去工業化”帶來的不僅只有危害,還有——龐大的紅利。否則后世那么多國家,為什么會前赴后繼的選擇“去工業化”?
并且這個“紅利”,還是在短期內都可見的,完成了去工業化,還會在社會上引發一輪新的經濟繁榮!
即便是猶豫斐迪南的蝴蝶效應,英法提前了去工業化,但是這個紅利依然會存在很長時間!
理論上,只要英法可以永遠掌控意大利和德國,那么他們轉移出去的工業產能也在他們的掌控之中,那么這個危機就會被壓制到最低點。
大不了等經濟危機爆發后,他們再次進行工業化,還可以直接進行產業升級,這些事情后世都是他們干過的,并且還干得很成功!
“去工業化”是第一次出現么?
顯然不是!
不然,法國人的高利貸帝國稱號是怎么來的?
只不過之前的操作方法不一樣,以往是受到金融業的沖擊,資本家們減少了在實體經濟上的投資,這次是產業轉移。
1903年,從事制造業的英國人,占據了英國勞動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七;截止到了1923年,從事制造業的英國人,已經下降到了百分之三十三。
這個下降的趨勢非常的明顯,也不光是英國,全世界所有的發達國家,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比例,都在呈下降趨勢。
與之相反的是,從事服務業的人口比例,卻在逐年上升。
1903年,英國從事服務業的勞動人口比例僅限百分之二十八;到了1923年,英國從事服務業的勞動勞動人口比例,已經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一。
這個比例并不算高,后世斐迪南還見過從事服務業勞動人口,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國家。后世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從事服務業的勞動人口比例,都不會低于百分之七十。
在德國建立代工廠,在協約國看來這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可惜德國工會卻不買賬!
當然初起他們是非常配合的,到了1925年,英法關停了國內大量的工廠,產能大都轉移到了德意兩國后。
德國工會跳了出來了,為了抗議英法對他們的掠奪,1925年愚人節當日,他們舉行了全國總罷工。
五百余萬德國工人,不滿工資待遇、工作環境、工作時間,走上了街頭游行示威。已經投入了大量資金的資本家們,不得不坐下來和他們進行談判。
在談判中,雙方很快就陷入了僵局,資本家們只愿意支付每月折合3.5英鎊的工資,而德國工會卻要求每月8英鎊的高工資。
同時,德國工會堅持八小時工作制,并且實施周末雙休制;而資本家們卻要求每天工作十小時,周末單休制。
當然這和保加利亞沒關系,又沒有那個保加利亞資本家,要去德國投資建廠,斐迪南自然在一旁看熱鬧了。
德國工會提出的待遇要求,資本家們肯定是不可能滿足的,如果可以滿足的話,他們也不用遷移工廠了!
這個工資標準德國人是參考倫敦,和巴黎的平均工資水平制定出來的,在當時屬于世界最高水平。
也不知道德國公會是哪里來的自信,認為資本家們會同意他們的條件,又或者說他們只是單純的想要搞破壞!
要知道,1923年英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也不過是7.8英鎊每月,法國的工資水平也是相差無幾。而保加利亞的平均工資水平,折合下來僅有7.6英鎊。
這個工資都是建立在大家加班的情況下的,當時三國的工人階級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都在56~66個小時之間。
其中英國工人的加班時間最短,只有56個小時,而保加利亞的加班時間最長,高達66個小時。
名義上大家都是八小時工作制,外加雙休制。實際上該加班還是要加班,在生活的壓力下,為了加班費,大家也不得不加班!
德國工會這次提出來的條件,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際,他們要求的時薪,已經超過英國工人的三分之一,超過了保加利亞工人的五分之二。
實際上這個差距還會更大,誰都知道平均工資水平,這個數據根本就不靠譜,和很多行業相比,工人階級都處于低工資水平。
他們的實際收入,要比平均水平低上三分之一,甚至很多工廠工人的工資水平,還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
拖延了一個多月,資本家們承諾讓步,生產得以恢復,就在德國人準備為勝利而慶祝的時候。
英法突然出兵占領了魯爾工業區,逮捕了工會首腦,強制解散了工會,撲滅了這次罷工。
這個時候,德國政府知道麻煩大了。在德國公會行動的時候,德國政府也是在暗中支持的,否則也不可能鬧這么大,因為工人們的工資中會有三分一被拿來償還債務。
德國政府也希望可以提高工人的待遇,好減輕他們償還戰爭賠款的壓力。
在罷工前,德國工人的工資待遇折合下來只有3英鎊,扣除戰爭賠款后,拿到他們手中的僅有2英鎊。
這點兒錢,他們連正常生活都困難,這也是為什么罷工會得到這么多人支持的原因。
現在德國替協約國代工的產業工人,已經突破了八百萬人。
按照每人每月3英鎊的工資計算,每月能夠償還800萬英鎊的債務。按照這個數據,德國政府還要繼續為還債而努力,這還遠遠不夠償還每年的債務。
要是按照每人每月8英鎊的工資計算,每月能夠償還2133.33萬英鎊,那么德國政府就不用為債務操心了,他們可以安心的發展經濟。
顯然德國政府這次是低估了資本家們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本來按照計劃,他們還準備等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后,資本家們堅持不住了,再由德國政府出面調和雙方的爭議。
大家各讓一步,將工人的工資水平提高一些,但是又在資本家們的承受范圍之內,這樣大家都可以接受。
可惜在利益面前,資本家們的戰斗力往往是爆棚的,根本就沒有領會德國政府的意圖,直接動用了他們的影響力,讓政府出兵占領了魯爾工業區。
“陛下,德國政府邀請我們調停他們和英法的沖突!”梅捷夫說道
“告訴德國人調停可以,但是這次我們只會中立,不會傾向于任何一方!”斐迪南淡定的說
“陛下,我們不應該給英法制造一點兒麻煩么?要是讓他們利用廉價的人工,生產出了大量的工業品,我們的出口也會收到影響啊!”梅捷夫疑惑的問
“你認為英法會聽我們的么?
既然無法說服英法,那么何必要做無用功呢?
況且你認為德國政府能夠抗住英法的壓力么?
現在的大英帝國,可不是往日的大英帝國!而昔日強大的德意志帝國,現在剩下的只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共和國!
一個中央政府,下面還有28個邦國,魏瑪政府還有能力控制這個國家么?”斐迪南反問道
梅捷夫陷入了沉思之中,沒錯德國的內部問題已經非常的嚴重了。下面的那些邦國,在世界大戰結束后,果斷的利用了中央政府權利斗爭的機會發展壯大了。
為了自身的利益,各大王國毫不猶豫的利用了法國人希望德國分裂的機會,拿到了軍隊指揮權、人事權、財政權和外交權。
除了還沒有宣布獨立外,實質上,他們已經是一個個獨立王國了。
在支付戰爭賠款的時候,沒見各大王國都是單獨和協約國結算的么?
現在德國中央政府欠協約國戰爭賠款無法支付,而各大王國卻在一邊看戲,這種情況下德國內部怎么可能沒有矛盾呢?德國政府的統一又能夠維持多久呢?
“陛下,魏瑪政府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梅捷夫有些猶豫的說
斐迪南點了點頭,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德國的經濟都一樣渣,大家會把仇恨的目光投向協約國。
現在幾個王國的日子還不錯,其他小邦國的經濟,也大都還勉強過得去。可是中央政府的直轄區,經濟卻爛的一批。
這種情況下,民眾當然要懷疑政府的執政能力了,本來魏瑪政府的執政能力就爛,有了對比之后,就顯得更爛!
民主、自由的謊言已經被戳破了,高福利更像是空中樓閣,除了高層公職人員和資本家們可以享受到外,和普通民眾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要知道普魯士地區一直就是德意志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民眾生活水平也一直都遠高于其他邦國,到了現在這種情況卻發生了逆轉,他們能夠接受這種落差么?
還沒有爆發革命,這就是德國人的忍耐力夠強了,要是擱在法國,早就已經革命了,不過現在也要快了。
“這個問題,還是讓英國人去頭疼吧!如果他們不想德國分裂的話,應該會有所行動的!
對我們來說,無論是德皇復辟,還是法國人吞并德意志,都是可以接受的!”斐迪南想了想說
“陛下,德皇復辟還好說,他們想要重新統一德國都不容易,就算是德國真的統一了,對我們威脅也很有限。
但是法國人如果吞并了德意志地區,那么歐洲大陸上就會出現一個龐然大物,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梅捷夫慎重的說
“沒有那么簡單,英國人不會讓法國人成功的!我們還需要法國人來吸引英國人的注意力,以法國人的實力,他們就算是真的占領了德國,想要消化德意志地區,至少也要數十年!
他們要先把這六千多萬德國人給弄走,否則就準備噎死吧!你覺得法國政府有這個執行力么?”斐迪南微笑著說
說起執行力,法國政府就是一個笑話。無論是突尼斯,還是阿爾及利亞,又或者是摩洛哥地區,法國都有機會把這些地區變成他們的本土,完全消化掉!
可是結果呢?計劃永遠都是計劃,巨額的資金投入,讓法國人望而卻步,現在摩洛哥地區的起義,他們都沒有能夠鎮壓下去。
這個問題,真的不怪法國政府,看看他們換內閣的速度就知道了。
有幾屆法國政府,能夠做到期滿?正常情況下,法國內閣的平均任期不足兩年,這么短的時間,你讓他們如何去實施一項,需要堅持數十年長期投入,而又看不到回報的國策呢?
斐迪南清楚,不是這些政客們短視,看不到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而是浮躁的法國社會,讓他們不得不選擇急功近利的做法,來討好選民!
在英法占領了魯爾工業區后,德國政府就展開了積極的外交行動,除了邀請保加利亞參與調停外,他們還在歐洲各國進行外交活動,企圖獲得大家的同情。
與此同時,德國代表團也秘密抵達了倫敦,和英國人進行了密談,他們企圖獲得英國人的支持。
雖然英法聯軍一起出兵占領了魯爾區,但是他們清楚誰才是他們現在真正的敵人。
英國人這次的目的很單純,只是為了經濟利益,占領魯爾工業區鎮壓罷工,那是他們利益受到了損害,而法國人的目的就很難說了。
如果不是英國人的強烈反對,早在世界大戰后,法國人就吞并了魯爾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