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爽新人生  924.城堡和風格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最爽新人生 | 老眼兒   作者:老眼兒  書名:最爽新人生  更新時間:2020-02-19
 
三層樓的主體建筑,上面還有半層類似閣樓的空間,但不是全覆蓋的,只是在城堡的邊緣處才有。

沒有明顯的所謂建筑風格,比較偏向洛可可,卻又不完全一樣,城堡的外形,遠沒有純正洛可可風格那樣華麗。

但不管怎么說,這個地方已經屬于周家了,周爸周媽進入城堡,好奇的一層樓一層樓的開始參觀。這座城堡里,有房間二十多間,絕大部分都進行過現代化的改造,日常生活什么的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這座城堡,從外面看一般般,內部卻非常的華麗,華麗到讓人眼花的程度。

其實這很正常。

15世紀中期,由于王權的擴張,城堡開始衰落,許多地方開始廢除城堡,以便它們不能作為叛亂者的依靠。在英國甚至掀起了摧毀城堡的運動。在火炮出現后,城堡逐漸被要塞所取代。文藝復興以后,城堡被改建為生活奢靡的花園城堡,墻壁上的縫隙被拓寬為玻璃窗,并輔以華麗的巴洛克、洛可可內部裝飾。

時至現代,這些城堡大多被開辟為旅游景點,或者高級旅館與飯店。

在德國,城堡可以以簡單的手續和低廉的價格購買,但購買者必須定期對城堡進行修繕維護,費用將是非常昂貴的。

早期城堡的類型被稱作“土堆與板筑”。土堆是以泥土筑成的土堤,具有一定闊度和高度,一般有五十英尺高。土堆上面可以建筑大型的木制箭塔,土堆下面以木板圍起,稱為板筑,用來做防護倉、家畜圍欄和用來居住的小屋。土堆與板筑就像一個小島,被挖掘出來并注滿水的壕溝所圍繞,由一道橋梁和狹小陡峭的小徑來互相連接。在危險的時候,如果守不著板筑的話,防衛的武力會撤退到箭塔里面。

在公元十一世紀,開始以石頭代替泥土和木材來建筑城堡。建設在土堤上面的木制箭塔,改由大塊的石頭建造,這種防御工事被稱為空殼要塞,后來發展為箭塔或要塞。一堵石墻會包圍舊的板筑和要塞,并改由壕溝或護城河所環繞,另外再設置吊橋和閘門來防護城堡唯一的城門。最著名的基本要塞型城堡,是由征服者威廉所建造的倫敦塔。它最初是一幢方形的建筑,并被涂成白色以吸引注意,后來的國王們就以今天所看到的城墻和改良后的建筑來加強它的規模。

十字軍東征后,帶回新的防御技術和攻城工程師,使城堡的設計得到改進。同心的城堡從中心點擴展,由兩堵或更多的環形城墻所包圍。最初以方形的箭塔來加強城墻的防御力,后來則改為圓形的箭塔。因為方形箭塔的角落會很容易受到夾擊,使整個箭塔極易受創,而圓形的箭塔則更具有抵抗力。在城墻和箭塔的頂端可加設更多的戰備,讓它們更具有向下攻擊的能力。

雖然火炮出現于十四世紀初期的歐洲,但是直到十五世紀中期以前,并沒有使用到有戰力的攻城大炮。隨著火炮的威力提升,人們也開始改變城堡的設計做為因應。以往高危險陡的城墻被低矮傾斜的城墻所代替。到了十五世紀中期,由于王權的擴張,城堡開始出現衰落。十一世紀時,征服者威廉宣稱擁有英國所有的城堡,并從貴族的手上把它們收回。到了十三世紀,城堡的建造或強化必須得到國王的同意。其目的就是為了廢除城堡,讓它們不能作為叛亂的依靠。

城堡被廢置,有四分之一仍然為貴族所保存,其他則淪為廢墟。由于財富的生產從農村轉到城市,防御設施強化的城鎮反而變得更為重要。

城堡的建造,可以花費不到一年便能完成,也可能耗上二十年的時間。數個世紀以來,建造城堡是一門重要的工業,出名的石匠大師受到殷切需求,而結群成伙的城堡建造者會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工作。城鎮希望雇用熟練的工人來建造大教堂,而領主也希望雇用他們來建造城堡。

在北威爾斯的鮑瑪利斯城堡,自1295年開始建造。它的設計對稱的,沒有弱點。建造時的頂盛時期,需要三十個鐵匠、四百個石匠和二千個工人。工人們多是從事開鑿、搬運、起吊、發掘和分裂石頭。這個設計嚴格的城堡一直未能完成。而康威爾的大城堡,則由英國的愛德華一世在威爾斯,花了四十個月來建造。

至于說酒莊里的城堡,當然沒有那么夸張了,但也算是保存完好的古堡之一。

至于說內部的洛可可風格,周方遠上一次來這里的時候就看中了,不然也不會拍板決定購買。

洛可可風格,是法國十八世紀的藝術樣式,發端于路易十四時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時代,風格纖巧、精美、浮華、繁瑣,又稱“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藝術風格是繼巴洛克藝術風格之后,發源于法國并很快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樣式。開始是指用貝殼、石塊等建造的巖狀砌石,源于華夏的假山,玲瓏剔透,華麗雕琢的藝術趣味,后指具有貝殼紋樣曲線的主題,成為以室內裝飾為主體的樣式名稱。洛可可特點是室內裝飾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貝殼紋樣曲線和莨苕葉呈鋸齒狀的葉子,C形、S形和渦旋狀曲線紋飾蜿蜒反復。創造出一種非對稱的、富有動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纖細、輕巧、華麗繁復的裝飾樣式。

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氣、莊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練的舉止和風流的游戲般的情調,以及艷麗而纖弱柔和的女性風格所取代。

如果說17世紀的巴洛克風服飾是以男性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宮廷為舞臺展開的奇特裝束,與此相對,18世紀的洛可可風服飾則是以女性為中心,以沙龍為舞臺展開的優雅樣式。

十八世紀被看成是“理性的時代”或“啟蒙運動”的時代,哲學家從過去假設上帝存在進而推論所有事物的工作,轉換為依據實驗和觀察的理性方法去推論世間的萬象,幾乎將神學從哲學中剔除,選擇傾向世俗的路線,趣味從注重高尚的教化轉向尋求輕浮的快感。藝術的風格,在音樂家莫札特、海頓,文學家蒲伯、伏爾泰,畫家華鐸、康斯博羅中,貫穿著一種共同主題,它把理性與優美趣味同輕松、明晰、秩序井然的材料相互配合起來。

路易十四常在凡爾賽宮開各種舞會,藉著繁瑣的禮儀與無意義的職務折騰貴族們,再以富麗堂皇的宮廷裝飾營造悠閑的環境,有利搞風流韻事,以便消耗貴族們的精力,使他們無暇去策劃造反。因此藝術家授命編造一種理想生活的極樂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個悠閑的、實際上是懶惰的社會快樂。

洛可可是相對于路易十四時代那種盛大﹑莊嚴的古典主義藝術的,這種變化和法國貴族階層的衰落,與啟蒙運動的自由探索精神,及中產階級的日漸興盛有關。

洛可可在形成過程中還受到華夏藝術的影響,特別是在庭園設計室內設計、絲織品、瓷器、漆器等方面。由于當時法國藝術取得歐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藝術的影響也遍及歐洲各國。洛可可藝術的繁瑣風格和清代藝術相類似,是中西封建歷史即將結束的共同征兆。

具體點說的話。

洛可可建筑風格的特點有三點,首先是貝殼和巴洛克風格的趣味性的結合為主軸,以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艷。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內部空間顯得非常復雜。

其次,洛可可世俗建筑藝術的特征是輕結構的花園式府邸,它日益排擠了巴羅克那種雄偉的宮殿建筑。在這里,個人可以不受自吹自擂的宮廷社會打擾,自由發展。例如,逍遙宮或觀景樓這樣的名稱都表明了這些府邸的私人特點。尤金王子的花園宮就是一個節奏活潑的整體,由七幢對稱排列的樓閣式建筑構成,其折疊式復斜屋頂從中間優美勻稱地傳至四個角樓的穹頂處。上面有山墻的單層正廳具有幾乎是中產階級的舒適,兩個寬展的雙層側翼則顯示出主人的華貴,卻又沒有王公貴族的驕矜。兩個寬度適中的單層建筑介于塔式的樓閣之間,而樓閣的雄偉使整個建筑具有堅固城堡的特點——總之,極為不同的建筑思想,卻又統一在一種優雅的內在聯系中。正是這種形式與風格簡直相互矛盾的建筑群體漫不經心的配置,清楚地體現出了洛可可藝術的精神。

最后,洛可可風格的總體特征是輕盈、華麗、精致、細膩。室內裝飾造型高聳纖細,不對稱,頻繁地使用形態方向多變的如“C”“S”或渦券形曲線、弧線,并常用大鏡面作裝飾,洛可可風格大量運用花環、花束、弓箭及貝殼圖案紋樣。同時洛可可風格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卻豪華富麗。洛可可風格的室內裝修造型優雅,制作工藝、結構、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等特點,以創造輕松、明朗、親切的空間環境。

具體到室內裝飾的話,洛可可裝飾是細膩柔媚,常常采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天花和墻面有時以弧面相連,轉角處布置壁畫。

為了模仿自然形態,室內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對稱形狀,變化萬千,但有時流于矯揉造作。室內墻面粉刷,愛用嫩綠、粉紅、玫瑰紅等鮮艷的淺色調,線腳大多用金色。室內護壁板有時用木板,有時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內四周有一圈花邊,中間常襯以淺色東方織錦。

而且,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多用自然題材作曲線,如卷渦、波狀和渾圓體;色彩嬌艷、光澤閃爍,象牙白和金黃是其流行色;經常使用玻璃鏡、水晶燈強化效果。

周方遠本人其實不是特別喜歡那種太華麗的東西,但也有例外,比如說建筑方面的華麗,他就非常喜歡,因為這種華麗是有歷史底蘊的,放到今天來看,已經不是單純的華麗了。

另外,除了華麗的建筑,還有一些建筑風格也是他非常喜歡的。

比如說北美風格,他其實就比較喜歡。要知道,米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幾乎世界各主要民族的后裔都有,帶來了各種各樣建筑風格,其中尤其受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以及米國各地區原來傳統文化的影響較大。它們互相影響、互相融合,并且隨著經濟實力的進一步增強,適應各種新功能的住宅形式紛紛出現,各種絢麗多姿的住宅建筑風格應運而生。因此米國的建筑風格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國際化傾向。可以說,米國的建筑,尤其是住宅,是集當今世界住宅建筑精華之大成后,又融合了米國人自由、活潑、善于創新等等一些人文元素,使得其住宅成為國際上最先進、最人性化、最富創意的住宅。

另外就是華夏古代的建筑風格,他也喜歡,而且不僅僅是一種兩種,只要是華夏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建筑風格,他就都喜歡。

尤其是蘇式園林,真的,周方遠做夢都希望能夠有一套這樣的院子。

當然以他現在的財富,大可以去南方買一套宅子,可問題是,真正好的蘇氏園林,不是花錢就能買來的。

蘇州的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里,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家具陳設和各式擺件等來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得林泉之趣”,達到“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境地。

建筑難度可以說不是一般的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