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  第二百九十四章 齊楚浙宣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司禮監 | 傲骨鐵心   作者:傲骨鐵心  書名:司禮監  更新時間:2018-11-17
 
葉向高不能讓李成梁出事,科道風聞彈劾雖是成憲,但正如當年申時行對皇帝所言那般科道就是一群烏鴉,只會呱呱亂叫,哪會辦得成什么事。他們的本事,也就是毀事而矣。

人證、物證,葉向高不信。

他信李成梁的解釋,舒爾哈齊之所以誣陷于他,不過是與其兄奴爾哈赤爭權失敗,這才鋌而走險,妄想混水摸魚。

進京的舒爾哈齊子扎薩克圖現關押在錦衣衛,葉向高已令人去再三審問,雖對方咬死其伯父奴爾哈赤和李成梁勾結造反,并出示種種證據,但終歸還做不到鐵證如山。

有關草帽頂子山一戰的詳細經過,遼東都司和遼東巡撫都有奏報,雙方對此戰都用了一個詞定性,那就是誤會。

但不約而同的是,不管是遼東都指揮使李成梁還是遼東巡撫李炳,都對文華殿舍人魏良臣頗多不滿,直指小臣誤事。

唯一替魏良臣說話的是楊鎬,這個讓葉向高頗為玩昧,想到是司禮太監金忠在陛下面前替那魏良臣求來文華殿舍人一職,而金忠在宮里又素來是貴妃一派的內監,葉向高便一肚子數了。

遼東方面的奏疏如何說,葉向高不理會。大事小事,關鍵不在地方,而在朝堂。而朝堂,關鍵在小臣,即科道。

擺平科道就能擺平朝堂,朝堂無憂,地方再亂,終是小患,朝廷有足夠的時間和手段去解決。

李成梁坐鎮遼東數十年,要說葉向高對他完全放心,亦是不可能。別的不提,就李成梁壟斷遼東關利這一點,就為黨內同僚詬病不已。若非需要他穩定遼東,并且聯手對付皇帝派去的礦監高淮,東林黨也不會容李成梁安穩這么多年。

接替高淮的新任遼東礦監張曄就是東林黨派在遼東的釘子,這個張曄早前做過御馬太監,和東林黨的智囊李三才關系極好。通灣稅關一設,李三才僅靠地皮就謀利數萬不止。

高淮是徹頭徹尾的唯皇帝馬首是從,張曄卻不同。有張曄在遼東監視李成梁,葉向高相信李成梁縱然有什么異心,也斷然不敢為。

按李三才的想法,既然朝廷阻止不了皇帝往各地派礦監稅使,那就來一個斧底抽薪。說白了,就是發動各地的官員士紳趕走那些聽皇帝話的太監,迫使新來的太監和地方合作,從而使礦利稅利能夠留存一部分在地方。

由此便能解釋為何這十多年各地屢屢發生暴亂,而地方當局對此卻是無能為力,或直接參與其中了。

效果是很明顯的,一切都在往李三才設計的方向轉變。

所以,眼下出不得一點亂子。

尤其是遼東,此地雖是邊陲,可卻是京師側塌,萬不能有事。

葉向高派自己的弟子李邦華為說客,想要說服發難的御史張鶴鳴他們收回彈章。

李邦華也是東林黨人,其與東林黨骨干鄒元標是同鄉,與其父李廷諫一同考中鄉試舉人,成為一時佳話。

8181xs.cc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81:

81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之后,父子二人互相激勵,身穿布衣,徒步至京師參加會試。結果父親李廷諫落榜,兒子李邦華卻考中了進士。那年,主考官正是葉向高,故而按規矩,葉向高就是李邦華的座師。

李邦華現為都察院御史,早前增補閣臣辦法就是由他提出來的,即內閣不當專用詞臣,詞臣不當專任翰林,亦不當任東宮教習。

李邦華提出的這個建議經顧憲成加工后,就變成閣臣不當專用詞臣,亦不當專用南人這一為李三才量身訂做的意見了。

同為都察院同僚,李邦華對于張鶴鳴和朱應轂十分了解,雖黨派不同,但平日還是有些情份的。

葉向高原以為李邦華能夠說動張、朱二人,不想張、朱二人卻不為所動,甚至于李邦華為說客的第二天,吏科給事中任應徽就上書直指葉向高干涉科道,把葉向高弄的灰頭土臉。

崇文門東城角有一條錦秀河,這錦秀河離觀象臺不遠,那里洼然一水,東西是堤岸,岸上廣種高槐垂柳。水面上蘆荻叢生,下有魚上有鳥,碧水澄清,塵埃罕至。南北則是達官貴人的園林,有樹有水有亭有廊,曲徑通幽。實是京師一處風景勝地。

這日,錦秀河邊亭臺來了幾個儒衫文人,這幾人都非尋常人,皆是朝廷官員,其中便有剛從北直提學御史任上返京的黃彥士。

黃彥士提學北直有功,此次回京按例會高升,卻不知是左右副都,還是六部或地方布政巡撫。但不管是六部還是地方,黃彥士總算是多年媳婦熬成婆,仕途從此順達,將來督撫不在話下,入閣亦不是不可能。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日京師竟有小雪花落下,黃彥士便邀了好友官應震等人往錦秀河邊一游。

老朋友相邀,官應震自是不會推辭,往院里說了聲,就叫了車馬直奔錦秀河而來。到了地方,便見黃彥士還有幾人立在立在一處亭中翹首以盼。

遠遠見到官應震的車馬,黃彥士當即從亭中迎了出來,爽朗的笑聲飄然而至:“東鮮兄,兩月不見,別來無恙啊”

“抑美兄,你也別來無恙啊”

官應震笑著從馬車中跳下,施了一禮后,目光落在黃彥士身后那幾人身上,幾個面孔都生,他不曾識得。

見狀,黃彥士忙為他介紹,指著最前面那胡子最長一人道:“這位是翰林院湯霍林”

官應震目中一動,湯賓尹乃是左春坊左諭德,萬歷二十三年的榜眼,這幾年朝廷內外制書多出其手,號稱得體,深得皇帝贊賞。但這不是讓官應震動容所在,原因卻在于這湯賓尹于齊黨、楚黨、浙黨、東林自外自創了一黨,名為“宣黨”。

宣黨人數雖少,但也有一定影響力,眼下朝黨中東林一家獨大,齊楚浙三黨都有些力不從心,若有宣黨相助,則力量自是大了一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