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禮監  第三百二十七章 姓魏還是姓孫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司禮監 | 傲骨鐵心   作者:傲骨鐵心  書名:司禮監  更新時間:2020-12-15
 
“尊皇討奸!”

“九生報國!”

“武裝維新!”

“帝國革新的時代已經降臨!”

“堅絕捍衛皇帝陛下對帝國絕對的領導權!”

“掃滅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黎明時分,人心忐忑在城墻上提心吊膽守了一夜的宮城守衛們,望著外面那一幅幅圍繞宮城豎立的標語,侍衛親軍們面面相噓。

東上北門,護城河對岸的內東廠和混堂司區域,一個參與維新的軍官拔出手中的指揮刀向著對岸的侍衛親軍們做出了一刀斬的動作,不知道是想炫耀自已的武力,還是想以此震懾恪盡職守的宮城守衛。

“全體都有!”

西上北門尚膳監和甜食司前的廣場上,數百名手持火銃整齊隊列的維新官兵在軍官的帶領下齊聲唱起他們的軍歌。

“革新機會現已到,夜起暴風掃大明。

功名不過夢中跡,唯有精誠永不銷”

官兵們激昂歌唱的同時,尚膳監丞王體乾正帶著監中大小管事、伙者將一屜屜剛出籠的熱包子源源不斷的送往各處維新官兵所在。

作為曾經明確表態皇帝親軍不是亂軍,提督太監魏良臣公公也絕非逆臣的十三衙門之一,尚膳監全體成員正在以實際行動表達對萬歷維新最大的支持。

“拜托了,一定要維新成功啊!”

“拜托了,一定要救出貴妃娘娘啊!”

每看到一個維新軍官,王體乾公公總是會脫口而出“拜托了”三字,因為之前那些前來尚膳監“指導”工作的維新軍官們很喜歡說這三個字。

通過自已的觀察,王公公認為“拜托了”應當是維新官兵們口頭常用語,相當于帝國官員之間的常用的“勞請”二字。

作為最早和皇帝親軍合作的內廷單位,兵仗局上下也在盡最大程度配合維新。

掌印太監王大拿、提督陸太監等人不僅積極配合維新官兵對可疑份子的抓捕,更是主動派出了126名由兵仗局伙者組成的“支援隊”,拿著庫里塵封多年的兵器參加了對太液池一帶的警戒工作。

當然,兵仗局如此誠懇動作的背后,除了兵仗局和皇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外,也源于兵仗局四年前在江南特區參與的江南制造總局項目。

該項目中的帝國軍隊武裝升級項目,是兵仗局非常感興趣的。按當時提督海事衙門給兵仗局出示的項目說明書估算,如果項目完全成功之后,兵仗局將從中獲利不下百萬兩,并且是長期、穩定的。

此項目也意味著兵仗局將來是完全能夠替換掉錦衣衛南鎮撫司、工部及兵部的一些兵器生產機構,成為大明帝國的軍工重頭。

誠如魏公公在書信中對兵仗局掌印王大拿公公所言:“帝國的革新是必然的,帝國的發展也是必然的,那么,與其讓外人參與,我們自已人為什么不先占大頭呢?”

這個“自已人”顯然是指大家源于內廷一脈。

“這個世界,也應該輪到我們寺人大展身手了!”

人老心不老的王大拿公公想在退休前拿一筆巨款回家,但又不想被司禮監那幫人清算,所以,王公公果斷的站在了皇軍一邊,也正是由他主持的兵仗局率先表態,方才促成了十三衙門一體化。

十三衙門分別是的兵仗局、尚膳監、寶鈔司、混堂司、內官監、御馬監、御用監、惜薪司、鐘鼓司、銀作局、浣衣局、針工局、尚衣監。

十三衙門也無一不是江南特區海事衙門及江南鎮守衙門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截至萬歷四十七年,十三衙門在特區開工項目多達15個,投資總額34萬余兩。

已建成項目12個,提供工作崗位7000余,基本實現盈利。

其中,惜薪司和江南提督海事衙門合作的南都鋼鐵生產社是投資額最大的項目。

尚衣監、針工局幾乎包辦了皇帝親軍的軍服和軍帽、軍鞋生產。

可以說,皇帝親軍的后勤及江南特區的發展已和這些當年勇敢派人南下的單位息息相關,渾然一體。

所以,不管是利益還是現實,十三衙門都必須旗幟鮮明的站在皇帝親軍以及偉大的魏公公一邊。

十三衙門的表態也肯定使得司禮監大為不滿,然而在皇軍大舉進逼北就的節骨眼,為了穩定,掌印太監孫暹拒絕了秉筆馬堂、梁棟提出的嚴懲十三衙門大小太監的建議。

孫暹擔心如果在內廷進行大清洗,會讓內廷陷入極度的混亂之中,這樣便會使內廷忙于對內而無力對外,從而使得內廷在此次皇軍入關事件中喪失話語權,也在太子殿下那里失去信任。

是啊,如果孫公公連內廷都不能有效指揮,他又憑什么和外朝的方從哲并立呢。

而現實角度,十三衙門擔負了內廷運轉的很多工作,這些衙門一旦“停擺”,恐怕皇宮瞬間就要隨之癱瘓。

就拿那混堂司來說,這個衙門要是亂了,宮里的用水怎么辦?

還有那尚膳監,它要亂了,宮里上上下下吃什么?

要知道尚膳監可不僅僅是給皇帝和娘娘們進御膳的,它同時也承擔皇宮兩萬余人的伙食。

皇城,除了極少數人外,是禁止自已生火做飯的。

因為,皇城自開國以來已經失火多次了。

亂不得,穩定壓倒一切!

孫暹的不作為卻促使十三衙門更加抱團,更加獨立于司禮監領導體系之外。

御馬監的公開“嘩變”使得內廷兩派的斗爭完全浮于水面,一些下面的伙者私下議論時,更是用什么你姓魏還是姓孫來表明各自立場。

到最后,卻多是姓魏的占了上風。

因為,姓魏有好處。

十三衙門在江南賺得盆滿缽滿,管事的大小太監油水大撈特撈,下面的人雖然撈不到大的,可隔三岔五上面也會發些額外津貼,能有幸去江南的外差更是在當地都置起外宅來,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最是打動人心的。

姓孫,有什么好處?

除了那微薄的月例,就是年節才有貴人給的小小賞賜,能比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