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紂王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公孫麗姬(1)

類別: 玄幻 | 東方玄幻 | 重生商紂王 | 星辰雨   作者:星辰雨  書名:重生商紂王  更新時間:2018-12-13
 
天下眾國,貴族封地,都是一件大事。

包括秦國都是如此,甚至在六國內,貴族封地中的力量是國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尤其以楚國為最。

趙魏韓三國中,貴族的封地很多,力量也很強。

而由于秦國是以突然碾壓之勢,滅掉的三國。

所以絕大部分貴族,是見勢不妙、被迫投降的,更準確的說是暫時沒有反抗,看看情況再說。

三地四百八十五座城池,是指的原先三國朝廷掌控下的城池。

而那些貴族的封地里,也是有不少城池,只不過護城大陣比不過朝廷掌握下的城池。

見秦國要收回他們的封地,即使大部分都是心懷怨恨,不敢反抗。

但也有一部分,直接反抗了。

原先三國大約一共有大小共一百來個封地,滅三國時,被波及到消滅的只有二十來個。

向楚齊燕逃跑的有十來個,剩下的,有二十多個都反抗了。

哪怕他們知道秦國很強,面對利益,也還是忍不住去追求那極為渺小的希望。

更何況他們也并非沒有勝算。

在他們眼里,楚齊燕三國、還有諸子百家,以及趙魏韓三國殘余力量,很快就會聯合起來滅掉秦國。

起碼也會將他們趕回函谷關內。

他們只要支撐到那時候就可以了。

那個時間一定很近。

沒有意外,他們高看自己,也高看三國和諸子百家了。

面對他們的叛亂,帝子受不急,甚至任由他們將擾亂規模擴大,給他們時間,讓他們準備的更加充分。

十四支大軍依舊按照計劃,一點一點的清理過去。

除非正好到那些叛亂地點了,否則就不對他們出手。

原因很簡單,帝子受倒想看看,他們能匯聚多少不安定分子?

匯聚的越多,便越好。

正好一網打盡。

而楚齊燕和諸子百家的聯合,還早著。

他們挑撥這些貴族叛亂,并給予一些支持。

都并沒有瞞過帝子受,他也不在意。

相反,這正合他意。

他不擔心冒出來反抗他的人會很多,只擔心潛伏下去的太多。

除了二十多個反抗的,剩下的封地貴族,則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了封地,等待秦國接下來,對他們的安排。

二月十五日,那二十多個反抗的貴族,全部被滅了,他們沒等來三國以及諸子百家的救援。

三地也大致被清理了一遍,到處都已經是秦國的旗幟。

大秦氣運之力,也終于籠罩了三地每一個地方。

死亡百姓,一共大約近三千萬。

秦王政三十五年二月十六日。

帝子受在函谷關中,接見了八個小國的使臣。

這八個小國,都是夾雜在秦國與三地之間的小國。

秦國滅三國,他們自然惶恐不已,畢竟他們如今都被秦國包圍了。

所以紛紛派來使臣,表示愿意臣服秦國,認秦國為他們的宗主國,年年進貢。

他們最早的已經來了一個月,最晚的,也有二十多天。

一直等到了現在,滅了叛亂后,帝子受方才召見他們。

沒有廢話,在他們的驚恐情緒中,帝子受威嚴的氣質壓得他們直不起身,冷淡的聲音道:“回去告訴你們的公侯,三月之前,必須交出疆土、無條件臣服,孤會將他們送到咸陽居住。

否則、滅其族。”

八位使臣當場差點癱軟,連反抗的話,都已經說不出來,只能退下后,快速趕回自己國家。

畢竟他們只有十幾天時間了。

對這八個小國,帝子受不在乎,翻手可滅罷了。

甚至并不想他們就這么臣服,否則也不會只給他們十幾天的期限了。

原因很簡單,臣服的,終究不如打下來的干凈。

二月十八日。

帝子受又下達了一個命令,對三地各個名聲不好的官員、貴族、地主、豪門進行公審。

還是那十四支大軍,按照原本的路線返回,一點一點橫推過去。

每到一地就配合黑冰臺、還有百姓的說辭,以官員為主,對當地名聲不好、有實力的人,進行公審。

也就是召集百姓,讓他們訴苦,當眾宣布這些人的罪名。

再當眾處死。

如今情況來說,這是收服三地民心,或者說拉攏三地民眾、與大秦關系最好的辦法。

二來,也是進一步清理三地。

加深大秦對其的掌控。

消息一傳開,反抗的勢力一下子紛紛冒了出來,幾乎遍布三地四十九個郡。

此時三地一共大約還有一百二十億左右的人口,其中犯了罪行、名聲不好的,數不勝數。

沒人愿意去死,為了活下去,他們可以忍耐大秦的統治。

同樣為了活下去,他們自然可以去反抗。

連那些乖乖交出封地的貴族們,也有二十多個直接反了。

這次的規模比上一次大了數倍不止,還有那八個小國。

八國使臣回去后稟報給自家公侯,除了三個畏懼,直接選擇了臣服,其余五個,都選擇了無聲抵抗。

到了三月初一,沒有猶豫,帝子受下令覆滅那五個沒有臣服的國家。

同時也下令加快了速度,大秦的兵卒源源不斷的進入三地,鎮守城池,等待十四支大軍圍剿平叛。

還有大批的強者,連東侯太一這等強者,都被他派了出去平叛。

原因很簡單,想將三地公審,是個很耗時間的事情,還有那八個小國。

加上楚齊燕三國馬上就要完成備戰,所以他必須盡快剿滅這些叛亂,覆滅那五個選擇反抗的小國。

即使如此,會導致有一些漏網之魚,也沒關系。

大部分力量被摧毀,那些漏網之魚,還不足為慮。

一天天時間就在帝子受忙碌中、天下緊張熱鬧的氣氛中度過。

三地之中,殺戮聲無數,一條條生命像是雞鴨一般,被冷酷殘忍的殺害。

三月四日。

東侯太一帶領著陰陽家一些強者,還有辛勝大軍,攻打那選擇反抗的五國之一,衛國。

衛國只是小國,國君是一位公侯,疆土不過大秦尋常一郡左右,人口數千萬。

面對東侯太一和辛勝大軍,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衛國國都濮陽城,衛國大將公孫羽當日兵敗,被辛勝親自取了性命。

一切如常進行,東侯太一也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任務,沒怎么放在心上。

直到他剛剛幫助辛勝輕易殺死公孫羽后,看到了一逃跑的女子身影。

神秘的身影頓時就是一僵,一股驚訝的氣息出現。

那張臉、那氣息……

但怎么可能?

她都已經死了數十年了!

沒有猶豫,身影一閃向那逃跑的女子追去。

濮陽城外,一行四人快速向東方逃去。

其中三男一女,三男中都是二十多歲的模樣,皆是面色悲傷、沉重,其中一人看上去尤為出眾,幾乎是他帶著其他三人逃。

而那位女子,雖然面色悲傷,但那種傾國傾城,卻是足以驚動天下。

纖細苗條的身段,溫婉動人的氣質,如清水、如綢緞,仿佛能融化天下最冰冷的心腸。

哪怕悲傷無比,那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美麗、氣質,仍是像天地生成的一般。

忽然,四人前方,一道渾身黑袍籠罩的身影出現,讓他們都是一驚。

“東侯太一!”

四人驚叫,都帶著一股仇恨,因為剛剛濮陽城的一戰,這道身影就出手了。

東侯太一死死盯著那惱恨看著自己的女子。

太像了!

不僅是面容,就連氣質氣息都像。

仿佛就是一個人。

可他確定,絕不是一個人。

畢竟她在數十年前就已經死了。

沒有理會戒備的四人,看著那女子沉聲道:“姑娘、你是誰?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四人皆是一愣,實在沒想到東侯太一會說這話。

隨后那三位男子將女子護在了身后,尤為出眾的男子站在最前面,冷冷地看著東侯太一,無比戒備,暗中傳音道:‘你們先走、我擋住他。’

不等身后三人回答,便冷喝道:“東侯太一,有什么都沖著我來。”

東侯太一黑袍下的眉頭微皺,有股不耐煩。

目光看了眼男子,冷笑一聲:“就憑你?滾開。”

“休想。”出眾男子一邊暗示身后三人快走,一邊極為堅定地擋在那。

“找死。”東侯太一此時極為想知道答案,立刻沒了耐心。

眨眼,一場懸殊的戰斗開始了。

十個呼吸后,三個男子狠狠的躺在了地上,深受重傷,無力、仇恨的看著東侯太一。

不過東侯太一還是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那出眾男子,倒是不錯,但現在相比較于他,仍是差遠了。

重新看向已經被他制住,擔心看向三個男子的女子,聲音不自覺溫和了些:“你是誰?告訴本座你的名字。”

“師妹、不要說。”那出眾男子立刻叫道。

東侯太一一揮手,將三人說話的能力也剝奪了,淡淡道:“你不告訴本座,本座就立刻殺了他們其中一人。”

女子嚇了一跳,倔強少了許多,目光雖仇恨的看著東侯太一,但卻是詭異的讓人生不起氣來。

好像這是理所當然的,反而讓人忍不住更加心生憐惜。

東侯太一因為心中疑惑,而且當年見過這種情景,所以并不意外,也沒在意,只是緊緊看著。

女子輕吸一口氣,恨恨道:“我叫公孫麗姬,是衛國大將軍公孫羽的孫女,你殺了我吧,我不怕你。”

東侯太一頓時有些好笑,仿佛真的看見了當年那個女孩,壓下情緒繼續道:“你多大了?是公孫羽的親孫女?”

公孫麗姬一怒,但也讓人感受不到火氣、煩躁之氣,只是一種單純、純凈的怒氣道:“我自然是爺爺的親孫女,我今年十七歲。”

“真是十七?你要是敢騙我,我就殺了他們三個。”東侯太一聲音陡然冷厲起來。

“我為什么要騙你?”公孫麗姬擔憂的看了一眼那三個男子,帶著仇恨地說道。

東侯太一沉默了,心里百思不得其解,天下竟真有這等事情!

面容一樣就算了,氣質一樣也算了,但氣息怎么可能有一樣的?

不過他沒有懷疑公孫麗姬的話,畢竟對方十七歲,他當然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片刻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看向公孫麗姬溫和了些許道:“你跟本座走吧。”

公孫麗姬一愣,兩只素手緊握,又看了一眼三位神色焦急的男子,不顧他們的勸阻意思,鼓起勇氣道:“好,我跟你走,但你必須放了我師兄他們。”

東侯太一想了下,露出一絲笑意,“好。”

說著,手一動,三道光芒射出,沖入三個男子體內。

“噗!!!”

頓時,三人不斷的吐血,神色萎靡下去。

“你在做什么?”公孫麗姬頓時大怒又擔憂。

“放心,本座只是廢了他們的修為,省得他們以后給本座找麻煩,不會傷了他們性命,這可沒有違背我的話。”東侯太一悠悠道。

“你……”公孫麗姬又急又怒,玉一般純凈的眼睛都開始紅了,“你狡辯。”

“呵。”東侯太一則是不屑的輕笑一聲,一揮手,直接帶著公孫麗姬向遠方而去,留下那已經如廢人一般、恨意滔天的三個人。

一眨眼,時間就來到了三月十五日。

反抗的五國全部覆滅,公審之事已經進行了十分之三的地區,叛亂剿滅了十分之八左右。

剩下的、也蹦跶不了幾天。

到此為止,大約有一億左右的百姓因此死亡,一半左右都是被叛亂波及。

畢竟那些叛亂者,本身就是惡名在身,自然不會顧忌什么,燒殺搶掠那是正常。

大秦也有一億五千萬左右的大軍,進入了三地鎮守。

大秦本土,還在不斷的招軍。

官員方面,四百八十五座城池中的六部,建立了一大半。

原三國官員,皆在接受考察,此時只有一部分通過考察、正式加入了大秦,成為了大秦官員。

如果說大秦對原本秦地的掌控是十的話,那一開始對三地的掌握就只是一,現在、已經達到三了。

只要完全剿滅叛亂,公審完成,達到五絕不是問題。

(第一章,抱歉有些晚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