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紂王  第二百六十七章 帝乙的囑托

類別: 玄幻 | 東方玄幻 | 重生商紂王 | 星辰雨   作者:星辰雨  書名:重生商紂王  更新時間:2019-01-04
 
“戲志才,你擔任儲君宮小臣。”帝子受淡淡道。

戲志才不同于商鞅三人,他更擅長的,是計謀。

商鞅三人進入朝堂,是了解、適應,而戲志才則是留在他身邊,出謀劃策,當然他們都是要正式進入大商朝堂。

“是。”戲志才恭恭敬敬的一禮。

“宇文拓,你先跟隨鄭和,盡快了解。”帝子受看向面無表情的宇文拓。

“是。”宇文拓行禮,對自己的定位已經大概清楚了,應該還是老本行。

“趙云、龐統、高順,你三人全心全意修煉,直到金仙之境。”帝子受最后看向三人。

他們如今的修為都已經化去,剛剛踏上修煉之路。

三人應是,心中雖或多或少有些許不甘嘆息,但沒有實力,也只能如此。

帝子受手一揮,“你們都先下去吧。”

“是!”十人應是,帶著疑惑退下。

沉默一會,帝子受便開始行動起來。

讓白起、商鞅他們進入軍隊和朝堂,對于如今的他而言,不難。

只是他要以最快的速度,沒多少時間等他了。

雖然白起他們現在發揮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更早一日進入朝堂,他們便能更早一日的成長起來。

經歷了大商傳承之地,他們的根基大致已經彌補。

帝子受能感覺到,白起進步了不少,商鞅等人都是。

金仙第九層次對他們而言,并不難。

只要他們進入軍隊和朝堂中,適應一段時間,親身體會了解,他們便定能踏上道,進入大羅金仙之境。

而到時他們變強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超乎人的預料。

這就是他們的道所決定的,他們的道,都是以國家天下為根基,他們最適合的就是國家。

他們的道,也是為國家天下、或以其為根基而誕生的。

就連鄭和、宇文拓都是如此。

這跟如今大商的群臣,有著根本的不同。

大商群臣的道,皆是為自身而誕生,這是洪荒的大環境所決定的。

大商群臣更合適的稱呼是修士。

白起等人才是最為適合稱呼為人臣、官員。

兩者之間其實并沒有高下優劣之分,雙方都是大環境不同之下的產物。

修士適合任何環境,人臣、官員則是只適合國家。

白起他們進入大商,修煉速度絕對會超乎常人想象。

這也是帝子受的底氣之一。

短短兩天時間,白起、王翦、商鞅、王陽明、呂不韋、戲志才五人的官身就弄好了。

白起進入大商八帥之一的飛廉軍中。

王翦進入大商八帥之一的黃滾軍中。

商鞅、王陽明、呂不韋三人都進入民部麾下的小臣,位列八品。

民部為六部之首,負責民生,是最能了解各方各面情況的部門。

朝歌城中,七、八、九品的小臣數千位,一半人以上都有著大羅金仙的修為。

所以商鞅三人的出現,幾乎沒有什么波瀾,在知道的人眼中,只不過是無足輕重的人罷了。

幾乎只有帝乙多在乎了幾眼,因為他知道這是帝子受親自安排的人,更是帝子受破壞規矩安排其進入大商祖地的人。

當然,也只是幾眼罷了,如今的情況,根本沒有時間讓他去注意幾個現在無足輕重的人。

戲志才則是正式出現在儲君宮中,同樣是擔任一名小臣,位列八品,不過他就頗為引人注目了。

儲君宮中,七八品的小臣數十位,兩位四品、幾位五品六品的官員,都算是帝子受身邊的官員,輔佐他行事。

大商朝廷的官員,文官中,以六部為首,六部共六位上大夫、十二位中大夫、二十四位下大夫、九十六位卿士、一百九十二位司正。

共三百三十位(前面有一章寫成了234,寫錯了)重臣,這是六部固定的官員數量、規格。

不過大商的官員自然不止這些,得不到這些實權官位的官員,也有一些身份不低,大約有三十多人,不差于那些司正、甚至卿士、乃至下大夫中大夫。

帝子受身邊的這些官員便是如此,而戲志才一來,便深得他信重,這自然被其他人所看在眼里。

進入朝堂的同時,他們當然也不會放下培養可用之人的行動,甚至加快了這個舉動。

趙云、龐統、高順三人,則是安安靜靜的一心修煉。

宇文拓跟隨鄭和,正在了解很多東西。

總體來說,他們出現在洪荒的事情,并沒有激起什么浪花,畢竟他們連一個大羅金仙都沒有。

更何況就算是大羅金仙,實則也就那樣罷了。

對于大商這個龐然大物,還有這浩瀚無垠的洪荒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安排了白起等人,帝子受并沒有安靜下來,甚至更加忙碌起來。

以往還有忌憚、不會去了解、不去做的事情,現在徹底沒了顧忌,在帝乙的配合之下,暗中進行著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悄無聲息的,惡來、殷破敗、黃飛虎、宇文城都等等的軍中將領升官了。

朝堂中,更是如此。

人王殿,一月一次的朝會上。

帝乙冷冷看著下方跪著的六人,還有那面色有些驚慌不敢相信的帝子啟、帝子衍,心里輕輕嘆了口氣,壓下心中的不忍。

“真是好大的膽子,欺上瞞下、貪污國庫,該死。”

冰冷憤怒的聲音響徹這人王殿中,恐怖的威勢、沒有一人能夠直視這位當代人王。

不少官員更是心中驚恐,多少年了,大王都沒有如此發怒過,而且……

一雙雙目光,隱晦的掃向了帝子啟、帝子衍,還有那道沉毅如山的身影,心中若有所思。

其中一些、還有著驚疑不定。

“大王饒命!”

“冤枉啊大王!”

“大王,臣冤枉啊!”

那跪著的六人即使都是大羅金仙之境,此時也僅是臉色煞白,目光驚恐的連連大叫。

沒有人想死,哪怕是大羅金仙也是如此。

更何況他們現在已經或多或少明白了一些,這根本不是他們侵吞國庫的事。

這是要徹底掃清兩位王子的實力啊!

如此他們怎能不求饒?他們真的冤枉啊!

他們投靠帝子啟、帝子衍的原因很簡單,以前儲君之位還沒定,他們就投靠了。

后來不管怎么說,他們都是王子,將來肯定不會差。

現在和將來,都一定會得到好處,

在儲君之位定下、帝子受又經歷過傳承之后,他們就真的再也沒有想過與其對抗。

帝子啟、帝子衍也沒有再想過反抗,所以他們還仍然歸于其麾下。

因此現在被清除,他們真的冤枉。

帝子啟、帝子衍就在一旁不遠處看著六人,心里一片死灰和不甘、憤怒。

為什么?

這么多年下來,他們早就已經放棄了儲君之位。

可為什么還要清除他們的勢力?

連朝堂都不給他們立足嗎?

父王、你也太偏向老三了。

心中怒火中燒,他們明白,這是他們的父王,要將他們在朝中的勢力清除掉,未來讓他們在朝堂上立足都做不到。

但就算再憤怒,此時他們也不敢說一句話,甚至也不敢看向上方。

其他大臣,心中各有所思,但沒有一個站出來說什么的。

唯有帝子受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滿臉怒色的帝乙,余光又掃了一眼帝子啟、帝子衍,便繼續安靜屹立,似乎這件事跟他無關。

“冤枉?何來冤枉?來人、將他們拉下去、斬。”帝乙目光冷厲,一開口,便是震驚了整座大殿。

就算已經看出這件事本質的官員,都是面色一驚,沒想到帝乙會真的直接下殺手。

這六人中,可是有一位下大夫、兩位卿士、三位司正啊!

一時間,不少官員心中更是驚慌。

也有數人,情不自禁的皺起了眉頭,仿佛有些察覺到了什么。

那六人立刻癱軟在了殿中,不止是驚恐,更是因為隨著帝乙的發話,一股力量已經禁制住了他們,讓他們再沒有絲毫力量。

畢竟是六位大羅金仙,一旦要是失了心智想要反抗,即使根本掀不起浪花,對大商來說,也不好看。

很快,六人便被拉出大殿、直接斬殺。

大羅金仙在整個洪荒來說,的確可以稱雄一方為王,但對大商這個龐然大物來說,其實真的并不算太珍貴。

人王殿中,氣氛一片肅穆,緊張壓抑的感覺油然而生。

帝乙目光一掃,也無人敢膽直視,最終落在了帝子受身上,淡淡道:“儲君,這六人空缺之職位,就由你與六部大夫商議,再稟報與孤。”

“是。”帝乙和商容六人行禮應道。

又商議了一些事,百官懷著心思散去。

‘兄長,你可覺得……?’走在去官署的路上,箕子暗中傳音向商容。

‘不可多說。’商容暗暗搖了下頭,壓下心中的那抹沉重。

箕子皺皺眉,轉頭望了眼人王殿,眉頭更皺幾分。

不止他們兩人,聞仲、比干、九侯、鄂侯等人心中,無不皺眉,思索著什么。

另一邊,帝子啟、帝子衍則是有些失魂落魄的回到各自自己府邸,滿心的憤怒、不甘、絕望,卻不知道該如何做?

更不敢肆意發泄出來。

多年的努力,一朝盡喪,他們放棄了儲君之位,可現在連朝堂上,都再不能立足。

帝乙斬去了那六名官員,不僅僅去掉了他們的勢力,更是告訴了所有官員,遠離他們。

如此,如何還能在朝堂中立足?

“父王啊!你真當偏心!”坐在了半晌,帝子啟忍不住雙眼通紅,大喊了出來。

帝子衍更是已經大哭起來。

朝會散去,帝子受便找了六部大夫商議那六個職位的空缺問題。

對此,即使心中有些想法,也全部都壓了下去,無比的配合帝子受,帝子受說是誰就是誰。

畢竟帝乙都直接斬了那六人,本一個吏部的事,卻讓六部大夫和儲君商議。

都表現的如此明顯了,他們還豈能有其它心思?

傻了才會在這時候去違抗。

沒有客氣,帝子受直接提升了投靠他的官員。

隨后便帶著六人的名冊,去面見帝乙。

帝乙也沒有猶豫,直接同意,正式下達了命令。

待帝子受將要走之時,帝乙還是沒有忍住,略帶一抹嘆息道:“如果有可能,將來就多照顧一下他們。”

帝子受目光垂下,微微一禮道:“兒臣、遵命。”

帝乙嘴角動了動,又將要說的話壓了下去,對帝子受揮了揮手。

走出人王殿,帝子受面色如常,對于帝乙的話,他并不出乎意料。

感情永遠是人最大的弱點,也是最不可捉摸的東西。

更不是說沒有、說割舍,就能做到的。

連此時的他,經歷四次帝皇生涯的帝子受,都沒有做到,更何況是赴死、又早已老去的帝乙。

帝乙讓帝子啟、帝子衍不能立足于朝堂中,看似冷酷,實則是在保護他們。

只是那兩個蠢貨,恐怕永遠都理解不到了。

帝子受心中略一嘆息,就繼續去忙自己的事情。

殿中,帝乙同樣嘆聲,神色間有些落寞。

不是為了兩個兒子,知子莫若父,就算他沒有完全看得清自己的小兒子。

但他知道一點,其狠辣、比他當年更甚許多。

親兄長又如何?

擋了他的路,死的更快。

所以只是猶豫了一下,他便做出了今天朝會上的事,徹底斷了這兩個蠢兒子的念想。

加上他的囑托,只要他們不找死,將來就應該不會有事。

此時嘆息,是因為就在剛剛,他差點準備將兩個小家伙的事情說出來。

但他還是沒有。

此時的情況,他不能夠讓帝子受分心,哪怕只是有可能也不行。

所以他沒有說,親情永遠是比不過大商的。

很快,他就收拾好了情緒,又開始忙碌起來。

他不知道姬昌何時能功成,所以他只能盡快、盡穩妥的將一切,都交給帝子啟。

時間一天天過去,漸漸的,越來越多的大商高層感覺到了異常。

大王管理政務的時間次數,越來越少,全部都是儲君來處理。

甚至六部大夫,見帝乙的次數,都越來越少,很是不正常。

(四千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