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印度的十典文學中,常常以蓮花比喻美麗的姑娘,如著名的史詩《羅摩衍那》說:“悉多有位女朗長得儀容秀美,渾身卻像涂上污泥的蓮藕,閃光的美容從不顯露。”
“另外,在古典文學中形容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大眼睛。”
“在印度佛經中,還將釋迦牟尼的誕生與荷花聯系起來。佛經中說:釋迦降生之前,皇宮御苑中曾出現了八種瑞相,百鳥群集,鳴聲相和悅耳,四季花卉一同盛開,尤為奇異的是,在宮內的大池塘中突然長出一朵大如車輪的白蓮花,白蓮長出之時恰是釋迦降生人間,釋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閃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還坐著一位盤腳交錯,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經《百緣經》說釋迦牟尼就是蓮花王子,還流傳著一則動人的故事。
從前,在恒河上游有個國家,國王名叫波羅奈,又稱蓮王,治國有方,人民安居樂業。有一年病疫流行,求醫藥者甚眾,國王見狀大發慈悲,集中宮廷御醫四處奔走,為百姓治病。
御醫們說,要治愈這種流行病,只有京城東北河中赤魚的血肉,食之能愈,而目前河中無此魚。
王子聽后,便投入河中化為赤魚,獻身為百姓治病。百姓紛紛前來割切赤魚的血肉治病。奇怪的是赤魚“割處隨而復生”,赤魚是割不盡的,如是持續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國內的百姓全部治愈。
佛經說,這位蓮花王子就是后來的佛祖釋迦牟尼。
在《雜寶藏經》中還載有蓮花夫人的故事。
早在列量世之時,雪山之麓住著一位修行的仙人名叫提婆延。他經常小便在巖石之上。
有一天,一只雌鹿來此石巖上舐了幾下,不久便懷孕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稱鹿女。
后來提婆延得知鹿女是自己之后,便取來撫養。鹿女長大后,所經的路上,均出現了蓮花,故又稱蓮花女。
一次國王烏提延打獵路過看見地上有蓮花七重,便四處打聽鹿女,將她領回宮中,納為王妃。
到王宮不久便懷孕,一胎生了五百兒子。個個面目端正清秀,長大之后又成了五百大力士,成為國家的保護者。國王欣喜萬分,封鹿女為第二夫人,時人又稱蓮花夫人。
這一連串的故事說下來聽得洛桐是悠然神往,沒想到看似枯燥乏味的佛學,居然還有這么多動人的故事。
“所以我說你這金蓮很不一般啊,要是在平常的寺院,肯定會非常精心地照顧。”
最后盛棲梧總結道,“你打算怎么處理這缸荷花?”
洛桐沉吟了下,這蓮花目前來看還真沒有什么稀奇的,除了荷葉小了點兒,花瓣精致了點兒,層疊數多了點兒,其它也沒啥。
“暫時就先將它養在陽臺上,等今年它結了蓮子,明年就給種到荷塘里去。”
洛桐沒說的是,她希望以后她這荷塘有一個專門的區域,就是種這金蓮的。到了那時候,這也是清水村的一種特色不是?
而且在洛桐看來,像這種奇異的花卉還是要有更多的人欣賞才是,美好的景色值得大家一起分享。
“行,都依你。”盛棲梧拍板,不管洛桐做什么決定,他都是無條件支持的。
話說清水村這邊盛棲梧和洛桐甜甜蜜蜜的,那邊鄭晚秋和景豫則是雞飛狗跳的去見家長了。
當初約好了在周三見的,鄭晚秋也爽快地答應了。本來鄭晚秋還是很淡定地,誰知道越到周三她就越緊張。
她真心是沒有見過家長,景豫是她的初戀。別看她平時挺大氣的,挺女漢子的,事到臨頭還是很緊張的。
景豫來接鄭晚秋的時候,就見到打扮地很淑女地鄭晚秋,不由眼前一亮。
為了能夠讓景豫的父母滿意,鄭晚秋可謂是做了很多攻略。比如說第一次見面,一定要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這好印象從何而來呢,就是在穿衣打扮和談吐舉止上。很多人都說這個社會看臉,但是只有真正膚淺的人才不看臉。
你的外在形象充分決定了你的內在,如果外在形象都不得體,別人又怎么能夠通過你的外在去理解你的內在?
因此,鄭晚秋舍棄了她一貫最愛的運動服休閑褲,特意去買了長裙高跟鞋,順便又買了一套化妝品回來。
她是真不會化妝,最后只能自己拍了個水和乳,就算這樣,氣色也是很好。
看著盛裝打扮的鄭晚秋,景豫是很感動的,他知道鄭晚秋這么做是為了什么。
如果不是因為對自己上心,她是怎么也不會做到這一步的。拎著鄭晚秋給自家爸媽準備的禮物,景豫帶著鄭晚秋向自家出發了。
景家,景媽媽在客廳里來回地踱步,時不時地還出去看一眼,就為了看看景豫什么時候回來。
景豫可是早就和她通氣了,今天要帶女朋友回來。因此,景媽媽一早就起床,帶著阿姨將家里收拾得整整齊齊,力圖給鄭晚秋留下一個好印象。
景爸爸放下手上的報紙,有點無奈:“你能不能坐著消停一會兒?兒媳婦要回來見你,應該是她緊張,你緊張個什么勁兒?”
“再說,你晃來晃去的,看得我眼暈。”
景爸爸說完又拿起了報紙,景媽媽嗤笑一聲:“說得就好像你不緊張似的。”
景爸爸炸了,嗓門兒大了起來:“老子哪兒緊張了?”
“切!有本事你報紙別拿顛倒了?”
景媽媽可一點都不打怵景爸爸的大嗓門兒,景爸爸在家里就是只紙老虎。
景爸爸低頭,果然發現他報紙拿顛倒了,但還是狡辯道:“我這是在練習怎么倒著看報紙?怎么,不行啊?”
“行行行,你愛怎么樣就怎么樣,你就繼續倒著看你的報紙吧,我再出去看看,這景豫怎么還沒有回來啊?”
景媽媽擺擺手,不再和景爸爸說話,自己又出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