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如果徐階已經將奏章送上去,就證明徐階已經下了決心,準備破釜沉舟了。這個時候,裕王終于反應過來了,如果在那種情況下,自己還把徐階請來做和事老,勢必在自己和徐階之間留下芥蒂。
徐階可是要比殷士儋和陳以勤重要多了,就算要拋棄一方,也絕對是殷士儋和陳以勤,而不是徐階。
裕王看了殷士儋和陳以勤一眼,也不由嘆息了一聲,然后望向高拱道:
“高師,還請你回去打探一下,徐師有沒有將奏章送上去。”
“臣明白。”高拱說完,便站了起來道:“臣告退。”
高拱實在是不愿意再在這里待著了,一看到陳以勤和殷士儋兩個人,他的心就膩歪。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東西。
羅信也不愿意在這里待著,看著殷士儋和陳以勤心中也煩,便站起來道:
“殿下,臣告退。”
見到高拱和羅信要走,殷士儋和陳以勤也急忙站起來施禮道:
“臣告退。”
高拱和羅信見到陳以勤和殷士儋要和自己一起離開,都不由皺了一下眉頭。只是此時也不好改口,只好郁悶地向外走去。
裕王親自將四個人送到了門外,四個人施禮之后,那陳以勤和殷士儋急忙臉上現出燦爛的笑容,做出和羅信與高拱很融洽的模樣,走到兩個人身前道:
“高……”
高拱直接轉身一甩袍袖就鉆進了轎子,讓殷士儋和陳以勤兩個人笑容就變得尷尬。待他們兩個從尷尬中反應了過來,想要去找羅信的時候,卻見到羅信已經進入到轎子,轎簾都放下了。
“羅大人……”
兩個人急忙向著羅信的轎子跑去,轎子里面的羅信用腳踹了踹轎底,轎夫立刻抬起轎子,大步離去,讓殷士儋和陳以勤兩個人在風中凌亂。
第二天.
裕王難得地沒有和王妃膩在一起,而是在大殿內不停地來回走動著,不適地向著大殿之外望去。他在等高拱派人來告訴他,徐階究竟有沒有將奏章送上去。結果高拱的人沒有等到,卻等到了一個令他狂喜又忐忑的消息。
一個宮里的太監來宣旨,陛下宣裕王進宮。
這個消息令裕王一時有些發蒙,要知道自從有了二龍不相見這個事情之后,裕王也就每年春節的時候能夠見嘉靖帝一面,除此之外,再也無法見到嘉靖帝。
但是,今天嘉靖帝突然宣他進宮,讓他既狂喜又忐忑。
狂喜的是,是不是父皇要把自己立為太子了?
忐忑的是,是不是徐階已經將殷士儋和陳以勤的奏章送到父皇那里去了,父皇要呵斥自己?
“那個……”裕王小心翼翼地問道:“王公公,父皇宣孤有什么事情?”
“咱家不知道,殿下快點吧,別讓陛下久等。”王公公冷冷地說道。
“王公公稍等。”
裕王再愚笨,對于人情往來如何不懂?
以前是因為窮,沒有錢打點,如今有羅信的車馬行按月送來錢,如何還會做傻子一般的事情?而就在這個時候,馮寶已經走了進來,拿著一個盒子,雙手遞給了裕王。裕王結果了那個盒子,打開了盒蓋,一個大珍珠釋放著圓潤的光芒躺在盒子里。
“啪!”
裕王將盒子蓋上,然后遞給了王公公,王公公立刻臉上現出了笑容,非常熟練地將盒子收進了袖子里。
“殿下,咱家不知道陛下為什么宣殿下,不過卻知道陛下也派人去宣了景王殿下。”
裕王的神色就是一變,臉色有些僵硬地向著王公公道謝。王公公輕聲道:
“殿下,趕緊走吧,讓景王趕了先,反而不好。”
“對對對,謝謝王公公,我們這就走。”
皇宮門前。
裕王走下了轎子,卻正好看到景王從對面的一個轎子內下來。兄弟兩個對視了一眼,然后一起將頭扭向了一邊。裕王舉步向著宮門走去,望著大門內金碧輝煌,心中泛起了一個聲音:
“我會是這里的主人嗎?”
“我一定是這里的主人。”在他的背后,景王也走進了大門,望著大門內的金碧輝煌,心中一個聲音在澎湃。
兩個人心中的聲音雖然一個是疑問語氣,一個是肯定語氣,但是卻同樣是對這個皇宮的野望。
對面一個老太監走來,裕王和景王見到,急忙上前兩步,臉上露出了笑容道:
“黃公公。”
來人正是黃錦,臉上露出笑容道:“兩位殿下,請隨咱家來。”
景王疾走了兩步,來到黃錦的面前道:“黃公公,父皇他老人家今日要我們前來,可是有什么吩咐?”
黃錦搖了搖頭道:“咱家不知,不過陛下已經準備了午膳,應該是想要和兩位殿下一起吃飯吧。”
裕王和景王兩個登時就激動了起來,他們兩個都不記得上次和嘉靖帝一起吃飯是什么時候了。
兩個人跟著黃錦向著玉熙宮走去,腦海里都在急速地思索著。
難道父皇這是準備立太子了?
實際上,嘉靖帝也確實是這個想法,這一年他連續地昏死過去幾次,也感覺到自己似乎有些不行了。否則當初也不會問李時珍,他還有多少壽元。
到了這個時候,嘉靖帝也覺得自己應該安排后事了。
嘉靖帝雖然一心求道,想要長生,但是畢竟是一代帝王,就算自私到了極點,也知道老朱家的江山必須傳下去,否則他也不會忌憚羅信,曾經對羅信起了殺心。
更何況,如今身體漸漸不行了,昏迷多次。
實際上,在他的心中已經知道自己恐怕不久于人世了,說不定今晚睡去,便見不到明日的太陽。只是他的心中還有著一點希望,一點渴盼,那就是自己能夠修道大成,得到永生。
只是他也知道希望渺茫,但是即便是如此,他也沒有想要立刻立太子,只是想著將兩個兒子喚來,看一看,誰更適合做儲君。
而且促成他今天這樣做的原因,是他昨夜做了一個夢,夢到了大明高祖朱元璋,朱元璋問他為何不立太子?
并且訓斥他,太子是國本,不立太子,便是動搖國本。
如此,嘉靖帝才決定改變一下對兩個兒子的態度,觀察一下兩個兒子,看看將來誰適合帝王這個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