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島電影人  第十九章 電影開工(下)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本港島電影人 | 再來一盤菇涼   作者:再來一盤菇涼  書名:我本港島電影人  更新時間:2018-11-17
 
與收藏,沒收藏的請收藏一下。

“大家靜一靜,我們馬上開機,燈光、攝像、道具準備,演員入場,場務準備。各單位聽我口令。”

黎叔拿著喇叭扯嗓子喊。他每喊一個單位,相關負責人都一一回答。

“愛克什——”

隨著場務打板,攝像機繼續轉動,正式開拍。劇組人員也都安靜的看著拍攝。

吳孝祖坐在撿拾器后邊,緊盯著眼前入場的演員。

第一場戲拍攝的就是警方根據市民報案,在城門河中發現被肢解的殘肢斷腳。警察出現場辦案的場景。

肥成、羅東、蘇黎耀三人入場,身后跟著一臉緊張的邵美戚。四人扮演的正是辦案差佬。

“妹頭,把斷手斷腳撿回來!”

“為什么要我?”

“全組就你是新人,難道讓我們去?要不等李組長來,讓他去撿?”肥成手一攤,捂著鼻子遠離不遠處的殘肢斷腳。這些道具都是從tvb租來的,倒也像模像樣。

吳孝祖坐在椅子上,看著羅東、肥成和阿耀三人扮演的探員對著邵美戚扮演的女警訓斥,而邵大妹扮演的妹頭躡手躡腳,緊張兮兮的去拾骸骨。

還不錯。

緊張兮兮的邵大妹表現的還挺出乎吳孝祖意料,沒想到演的還蠻到位。殊不知這正是此刻邵大妹的心情。算是本色演出。

緊接著,吳孝祖示意邱立濤,讓其他演員進場。

“李sir。”

李釗基穿著黑西裝,兇神惡煞,一咧嘴,像江湖大佬多過差佬。胳膊緊緊的摟著一名濃妝艷抹穿著包臀裙的長發女郎,瀟灑的如來收數的一般走進鏡頭。

兇神惡煞、滿臉橫肉的差佬探長卻是片中的好人,斯斯文文、俊朗清秀的梁鎵輝卻是壞蛋。

惡人與好人,很奇怪的對峙有沒有?

兇狠是善,斯文卻惡,撲朔迷離的善惡之分,本就意味深長。不去提人性的內涵,這樣的設定本身就很有趣。

好比鐘馗,面目兇惡卻蕩平世間不平。

反之,大奸大惡倒是忠厚老實模樣居多。有沒有很黑色幽默?

人總喜歡看封面先入為主,反而不去細讀里邊的內容。

至于旁邊那個性感風騷的女郎,花錢雇的野模,官方稱呼夜總會公關。俗稱“收費炮臺”。

李釗基扮演風流兇惡組長,影片中屬于差佬這邊的邏輯和解釋擔當,肥成負責插科打諢,幽默擔當,阿東穿著緊身背心,耍酷、動作擔當。阿耀則是帶著黑框眼鏡,唯唯諾諾,一副被欺負擔當。

邵美戚?

打醬油擔當。

賣力演出的邵大妹,還不知道自己在導演眼中從自以為的花瓶擔當,淪落到了醬油擔當。知道的話,邵大妹也許會哭暈在廁所。

這場戲很簡單,主要就是他們發現碎尸現場,戲份不多。

劉瑋強提著攝像機跟拍,一切都很流暢。

好萊塢電影肩抗與手提比較多,而華語電影則習慣用滑軌。看華語電影運動鏡頭很平穩,但缺乏運動感,四平八穩,鏡頭缺少呼吸節奏,很死板刻意。

好萊塢鏡頭則不一樣,雖然有些晃動,但畫面多了生氣,更符合運動規律。

歸其原因主要是好萊塢采用斯坦尼康來拍攝,在數字攝像機沒出現前,港臺加內地電影圈能熟練操作斯坦尼康拍攝的攝影師不出兩只手。

膠片拷貝攝像機笨重、巨大、操作復雜,鏡頭感難以掌控。斯坦尼康也非常難操作。

不像后世,斯坦尼康輕巧使用,幾千塊就能買一個,按上單反就能玩運動拍攝,甚至老謀子都玩上單反了。

“停!”

吳孝祖與邱立濤蒙上布趴進去看監視器,將剛剛拍攝的鏡頭調出,認真仔細看一遍,看完后按下暫停又看一遍。

“去看一眼攝像和收音”

邱立濤點點頭,同吳孝祖一起走向金屬膠片攝像機。

電影拍攝,監視器的鏡頭很小,清晰度只有熒幕的幾十分之一。顏色準確度可以忽略不計,只能隱約看到表演和構圖,有一個亮白線框的就是構圖。

影像很不清晰,所以要用布遮擋住光線,觀看起來很費勁。

這時候就需要導演去看攝像機外掛。

劉瑋強掌機,旁邊他的助理錢文奇負責焦點,焦點是拍攝膠片技術上最重要一環,很容易軟。

攝像機的畫面更清晰,構圖更完整,觀看過后,表演、攝像、光比都沒問題,吳孝祖又問了問收音師,這才松了一口氣。

劇組開拍第一個鏡頭,容不得馬虎,也不怪他緊張。

劉瑋強的技術很高,雖然沒斯坦尼康,但鏡頭很穩,不呲。而更讓吳孝祖驚喜的還不止劉瑋強。畢竟他有后世盛名背書。

最驚艷的是燈光師鄒林。年齡不大,卻非常精準的控制了光量和光比,讓吳孝祖有一種撿到寶的感腳。

燈光師的重要性不輸攝像。燈光組屬于開工最早,收工最晚的組,同攝像一樣,每一次安裝、布置都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有了劉瑋強與鄒林這兩位技術大拿,劇組配合順暢不少。

拍了一會片,劉瑋強身旁那個助理兼換片員的錢文奇給所有人展示了一把攝影助理的基本功——換膠片。

先拿出暗袋,把拍攝好的熟片換進金屬片盒,并用膠帶封存好,這過程漏一點光,之前所有人就全白忙了。

成果在錢文奇手上,卻分毫不亂,整個過程不超過20秒。再把生片圈入攝像機,不浪費一尺。換片好似變魔術。

“靠,阿奇你這一手一定要教我,帥到沒朋友。”

已經了解了一些拍攝常識,并且對拍攝很感興趣的肥成看到這一幕,雙眼冒光,怪叫連連。

別說他,就連吳導演對這個跟在劉瑋強身后的攝像助理都頗為驚訝,腮幫強手下果然無弱兵。

這一手很吃功夫,沒下過苦功不會這樣利落。

劉瑋強手持攝像機,鏡頭拍攝到一雙皮鞋。

慢慢從特寫拉回中景鏡頭,一個背影呈現出來,頭頂昏黃的燈光不斷搖晃。

“咔!”

吳孝祖招手叫過來邱立濤、黎叔和劉瑋強幾人,湊在一起對著撿拾器指指點點。

“鏡頭景深很到位,但特寫轉化為中景的這個鏡頭太唐突。”

“分開拍攝怎么樣?”

“這里選擇長鏡頭更能營造氣氛。”

“要不要用吊臂試一下?”

幾個人討論一會,吳孝祖把自己的創作意圖說給也講給眾人,交換一下各自的想法,這才重新開始。電影本身就是妥協于合作的藝術,需要整個團隊合作。

一天的拍攝,如果按照后世的方式,那么可能也拍攝幾組鏡頭。

但香江講究的就是效率。

不單單演員在不同劇組軋戲串場,幕后工作人員也是趕場,這就要求效率必須要提高。看請瀏覽m.shu花ngge.org/wapbook/30770.html,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