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港島電影人  第四百七十七章 股權架構,發行渠道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我本港島電影人 | 再來一盤菇涼   作者:再來一盤菇涼  書名:我本港島電影人  更新時間:2019-01-05
 
九龍觀塘鴻圖道91號,距離港鐵站不遠處,一幢四層高的復古式矮樓,門前鐵藝柵欄,英倫風與中式風匯集一起,整體風格形似于腐國維多利亞的蒸汽時代與民國風的雜燴。

○型的銅制街標牌刻著‘一零二四’的隸書漢字,內襯浮雕上了復古的老式煤炭火車頭正面形象,下邊則是巨大的街牌號碼——‘91’。

1024&91兩個神奇的數字在此進行了歷史…性的會晤。幸好它的主人不姓‘秦’。

門前。

郵箱被刻意地做成了一個銅制攝像機的造型,,既有文藝感又不失去工業感。

電影本就是藝術的工業化。

觀塘區是港島傳統工業區,租金和房價都很低廉。千萬不到就在這里直接買下了一幢小樓。

鴻圖道這邊算得上觀塘比較繁華的地區,但舊樓不少,價格也不會很高。

這里距離原址并不遠,而且距離一零二四·火車頭(沙田)電影攝制基地也十分方便。同時與各家報社也不遠。

除去廣播道外,觀塘這邊也是許多小報的聚集地。

工業的衰落,文化的扭曲,腐朽中長出奇怪的花。港島是個挺怪的地方。

后世,鴻圖道好有名氣。

算得上許多港片影迷的朝圣之地。

最出名的莫過于“鴻圖道77號·銀河映像”。

這個港島傳統工業區衰落后,算得上港島租金便宜的地方,非常有老港味。

90年代末期,電影業衰落,導致許多電影公司都把公司或者辦事處放到這邊。久而久之,這邊倒成了全港最著名的電影公司一條街。

后世,爾冬昇的無限映畫、陳可欣的工作室、洪金寳的寶祥電影、徐尅的電影工作室、施楠生的創意聯盟、高志森的高志森影業、冼杞燃的影業公司、周國忠的制作公司……全特么在這邊,這還只是其中有名有姓的一部分,剩下的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

除此外,劉偉鏹的基本映畫就在不遠處的偉業街,華仔賠死的天幕也在不遠處的巧明街。

后世港片衰落之后,港島娛樂圈的混子一點不少。2000年后,港人北上,一群混子也趁機去粵省和幾個相鄰省市騙吃騙喝,再往后,一群港片中的龍套開始大肆的被各地網紅給詔安,配合他們繼續騙‘老鐵們’的錢。

觀塘這地方也是許多內地電影公司在港島的辦事處地址,例如唐人就裝模作樣的在這里……雖然蔡藝濃很講義氣,但在電影圈真的耽誤了小胡……

此處91號,就是一零二四·火車頭電影公司的新地址。

之前,吳孝祖就同江嘉華、蘇黎耀溝通過,尋一處新的公司辦公地址。

畢竟德利大廈那邊總歸是不那么方便。

如今,觀塘舊樓許多,工業凋零,大多數的商人都北上鵬城,導致這邊人去樓空。既然知道后世這邊會成為港島新的娛樂集散地,在低價低廉的時候,沒道理不買下來。

不說其他,后世這四層小樓估計都能值個幾十億。

有人會問,有木有辣么夸張?

就是這么夸張!

至于說莊士敦道德利大廈的1024火車頭的辦公地址,全權讓給了江湖救急影業做公司地址。

畢竟大胸弟此時掛著“古往今來華語風月第一人”,其實浪得虛名?

“一零二四?”

張家振一身深色西服藍色襯衫,掛著好奇的笑容打量著面前這幢矮樓。

相比起嘉禾、德寶的幾層的現代化辦公場所,這里顯得更有‘電影味道’

“振哥——”

看著留著李超人同款大腦門的中年男人走進,早已等候多時的吳孝祖率先笑著迎接上來,身旁還跟著蔣志強、江嘉華、樂怡靈三位。

其中樂怡靈也是一零二四火車頭年后新入職的高管。

“吳生,你這可是折煞我了。我怎么敢讓大老板親自迎接?”張家振笑著打趣,看到吳孝祖如此重視,他也欣喜異常。

本次一零二四·火車頭電影公司為了吸引張家振、樂怡靈這兩位人才,煞費苦心。

吳孝祖也特意叮囑蘇黎耀重新定好了股權來表達自己的誠意。

樂怡靈前世入主TVB,張家振更是成為同蔣志強相提并論的電影界大佬,自然并不容易拉攏進公司。

與其說講人情,不如說講利益和未來。

當然,利益是眼前,未來才是這些人精最看重的一點。

一家年票房近三億,包括周邊產品、授權和其他收入,營收近上億,已經足夠讓他們看到前景無限的未來了。

張家振之所以離開德寶,更多也是如此。

潘廸苼自然不會輕易放口,他的重點是自己的迪生創建集團。德寶就是他賺一筆的取款機,他如何會允許其他人來分薄利益?

當然,這里邊也涉及到了德寶的內部傾軋。

一零二四·火車頭這次股權架構重新調整,吳孝祖也不吝嗇的給予了江嘉華和蔣志強2%的股份外加1.5%的分紅獎勵。樂怡靈與張家振會獲得1.5%的股份,但享受與前兩者相同的獎勵分紅。

除此外,吳孝祖拿出5%進入公司股權激勵池。

外界對一零二四火車頭這家,營收近億元的公司估值模棱兩可。因為沒有上市,而且這時候也并沒有娛樂股概念。

它并不像實業公司,實業公司有硬資產,哪怕利潤低的令人發指,也會有準確估值,最起碼都會產生一個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數字。

更沒有互聯網思維那種概念和故事就值幾千萬、幾億的情況。

作為電影公司,1024火車頭有自己的攝制影棚、沖印公司、剪輯棚,卻并沒有多少硬資產。對于戲院,吳孝祖根本沒有想法。

這就是個包袱。

隨著97的臨近,港島電影圈彌漫著一種“狂撈一筆”的投機心態。灣灣片商又不傻?自然不愿意甘心做冤大頭!

正好,1992年底,內地與灣灣都以口頭表達了九二共識……所以,灣灣片商有了拿捏回旋的本錢,約談港島電影從業協會,要求后者抑制制片成本并壓低片酬。

那時候那些人已經瘋了……就連后來攪屎棍王京都大罵這些人太貪心!

灣灣片商集體憤怒撤資!

然后,灣灣當局就立刻調整了兩項影響深遠的電影政策,一是放寬對好萊塢和東瀛電影的進口限制,二是允許灣灣片商赴內地拍攝外景。

這兩項政策給了臺灣觀眾和片商更多選擇,尤其是后者。

港人的狹隘與目光直接把自己推進了深淵。內地內地加強了對粗制濫造港片及合拍片的限制。再次之前,港島與內地合拍片限制及其寬松。要不然文文也不會找港資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了。

東南亞市場也開始限制,并且把投資港片電影的錢轉投成本更低廉的本國電影。

資本的遠離,已經使得港片沒有了造血能力。

再加上港島本土市場的大幅萎縮,徹底斷了港島電影最后的機會。1993年觀影人數比1988年少2000多萬人次,再加上盜版光碟的出現……院線都一個一個的倒閉。

97金融風暴,徹底讓港片市場失去了希望。

港片的繁榮,本身人才的涌現占一部分,最主要還是大量投資的涌入!事實證明,沒有錢,他們什么都做不成!這一點到了后世,他們才幡然醒悟,可惜已經晚了!

后世內地電影的繁榮也再次證明了資本對于娛樂行業的影響之大!然后,再大勢之下和官方的默許、支持下,崔老師這才能夠完身而退。小鋼炮、王家兄弟也都知道這一點。

資本就像是不聽話的孩子,總要時不時勒一勒,緊一緊!

允許你割股民的錢,但你敢偷國家的錢?哼哼!(這段本就是資本市場的共同認知,不要404!)

公司一層,并不像許多現代辦公場所那樣只是前臺。

《雨夜屠夫》、《古惑仔》系列、《雙雄》、《恐懼斗室》、《嫌疑人》、《靚妹正傳》、《旺角卡門》……一眾電影的周邊,從海報到一些小道具都有。

電影拍攝中一些有紀念意義的道具都擺放在一樓大廳。讓人有種進入博物館而不是公司的感覺。

吳孝祖本身不是很喜歡嚴肅的公司范圍。

整個公司劃分為八個職能部門。

制作部、行政管理部、財務部、人事資源部、發行部、策劃創意部(編輯部)、市場公關部和法務部。

江嘉華擔任一零二四火車頭副總經理,主抓財務部和市場公關部。

張家振則負責發行部,擔任發行部門經理。蔣二少負責制作部,蘇黎耀協作法務部。樂怡靈負責行政管理部。至于策劃創意部則并沒有太好人選,也就先放一放,吳孝祖本人暫時先盯著。

其中,制作部、發行部算是電影公司最為主要的兩個部門。

蔣志強和張家振算是前世運作影片的高手。一個善于統籌制作電影,一個特別擅長發行。

吳孝祖有心以后把一零二四火車頭電影公司、江湖救急影業、恒星娛樂、寰宇國際規整到一起,當然并不是單純的融入,那樣就亂套了。而是公司小集團化。

E7文化如果成功,到時候可以試一試這種模式。

“振哥,本地發行和灣灣發行我們現在不缺。之前上映的幾部電影的票房成績也證明了我們的發行能力。

但是海外發行渠道至關重要。我之前讓二少負責去溝通,但是渠道并不好打通……”吳孝祖開門見山。

他分股份給張家振,看的就是對方在發行市場上的能力和人脈。

“沒問題,東南亞地區我們可以與當地公司進行合作,建立屬于我們自己的發行渠道。這樣可以避免受到當地片商的抵觸。

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方面,我會先去同之前合作過的片商聯絡,看看有沒有可能進行合作。”張家振也明白自己的價值,并不遮掩。

反而他對吳孝祖更加高看一眼。

在之前,他欣賞吳孝祖,那是因為才華。但現在看來,其眼光和胸懷也非同一般。

其他電影公司最多只是盯著院線。

但實際上,院線這種硬資產并不適合推廣。這只是港島市場特殊環境下的產物。

隨著新寶院線的出現,已經打破了這種固話。

誰在認為院線無敵,那純屬是癡人說夢,人云己云。

當然,如果時機允許,吳孝祖不介意自己拿下一個院線,但實際上價值并不大。

尤其是在他知道未來港片發展趨勢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零二四火車頭的出路在發行上。

到時候進可攻,退可守!

“海外發行必須建立,同時……”吳孝祖頓了頓,原本他還沒特意的去關注身后這片市場。

但是李蓮傑虧的一塌糊涂的《中華英雄》卻提醒了他。

現在是內地與港島合拍片最火熱的開始。這時候內地還并沒有加強限制,倒是一個合適的開始。也很迅速的進入內地市場。

從1994年開始進口大片以海外分賬形式在內地上映,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是第一部進口片,于1994年11月12日在內地上映,總票房達到2580萬。

然后1995年定下了10部的限制,這到了1999年才放松為20部。

那年票房冠軍是老司機卡梅隆攜手州長阿諾的《真實的謊言》,1.1億票房。龍叔的《紅番區》經過嘉禾運作,成為當年亞軍,拿下了9500萬左右的票房。那年季軍是文文的荷爾蒙青春片——《陽光燦爛的日子》。

你看看,我們的青春片墮落的多快,從《陽光燦爛的日子》變成了一堆屎尿屁。

合拍片相對復雜,分為聯合攝制、協作攝制和委托攝制。不過,后兩個不用了解,因為三種合拍片類型中,只有聯合攝制片是能夠享受國產片待遇的合拍片,沒有配額限制,分賬比例較高,甚至能享受相關扶持政策。

所以再說合拍片一般都值得是聯合攝制片。

最重要,港澳臺地區的影片在屬性上雖然屬于進口片,但卻不占用配額。

當然,也要看能不能引進……

“關注一下內地合拍片!”

自從1982年第一部中港合拍片《少林寺》開始,近年來中港合拍片不斷在增加。

中港合拍片雖然也是合拍片,但比其他地區的合拍片要優勢很大。申請后可以在港島進行后期制作,也可以在港島沖印。

97臨近,全港人都迷茫,吳孝祖可不迷茫!

外片分賬是13,但合拍片可以享受到43%的優待!縱然內地市場很惡劣,但白賺何必不賺,而且賺錢是小,最主要可以培育市場啊!

想一想后世。

自己裝裝窮,幾億看著自己電影長大的影迷,在自己每部電影上映的時候還不都喊出“欠吳導演一張電影票”的情懷感動?

自己簡直太善良友愛了!

這時候誰會知道我們改革開放的偉大速度和成就?

最起碼在2000年的時候都沒人會對國產電影有信心!

原本吳孝祖還挺擔心……

現在想想——

自己先坑坑港民,然后港片衰落后自己靠著發行賺賺錢,或者去北美鍍鍍金順便坑坑美國人民,反正他們有錢。最后——那時候內地市場也差不多了,自己那時候幾十歲的老藝術家回歸……想想都涌出一身使不完的精力,海綿體都生機勃勃!

坐在椅子上的吳藝術家有點神游難收。

弄得張家振、樂怡靈兩人莫名其妙,看看沒當回事的蔣二少和江嘉華,顯然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了。

吳逼王也把寰宇國際‘收編’的具體事情交給了新晉的公司高層張家振去負責,也算是對他的一個初步考察好了。畢竟以后,線下錄像帶發行是最重要的一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