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謂三不朽。”
“而大學者,在明明德,非謂有大樓。在于大師而大,在于爾等而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凡民可入大學,教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
李長青得到四書五經日久,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都在堅持做作功課,深諳四書、五經中的至理,拍干凈身上粘著的泥土,略微沉吟,雙目炯炯有神一掃全場,緩慢開口講著。
誦讀的音調抑揚頓挫,每一句的節律恰好卡在點上,縱然有些學生、工作人員的古人功底很差,但他們都從內心領會李長青話語中的意思。
“人生有三件事可流傳不朽,第一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第二對世間有功,第三有著作。”
“而上大學的目的就在于樹立自己的品德,以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并非說有高樓大廈就可以稱為大學,必須要有好的學者、教授、大師,此外,好的學生同樣非常重要。”
“一塊沒有經過雕琢過的玉石,不能成為精美的玉器。一個人若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知識和品德。凡具備相應基礎的人,都可以通過上大學,來明白事物的規律、端正自己內心、修身養性、與他人相處……。”
李長青從《左傳》切入《大學》,又引出最基礎的《三字經》,引經據典間層層解釋什么大學,大學是做什么的,為什么要上大學。
計算機學院的那位大一新生只是溫安學院乃至全華夏大學生的一個縮影,很多學生經歷九年義務教育,再讀三年高中就稀里糊涂地踏入大學,然后渾渾噩噩的玩四年,最終不僅沒有學到東西,反而將以前學到的都忘記了。
李長青的讀書聲振聾發聵,讓他們明白上大學的意義。
邱樂賢、謝滿山等學校領導亦聽得面紅耳赤,按照李長青對大學的定義,溫安學院徒有其表,在師資上根本達不到大學的標準,不禁面露愧色,又暗自慶幸請得李長青出山。
“啪啪啪……”
李長青話音落,學生、老師自發鼓掌,掌聲經久不絕。
邱樂賢也用胳膊夾著話筒,然后使勁鼓掌,雙手都拍得通紅,想著自己剛才還在替李長青擔心,現在發現太多余了。
等掌聲漸漸平息,邱樂賢重新拿起話筒,笑逐顏開地對臺下的學生說道:
“李先生回答得怎么樣我就不多說,剛才的掌聲就已經說明一切,再給大家一個提問的機會,讓李先生給大家解惑!”
“三二一”
“好,中文系大二倒數第一排,個子高高的那位!”
邱樂賢剛開始讓人舉手提問的時候,舉手的人寥寥無幾,但李長青回答完第一個問題后,現在只有少數幾個極其內向的人沒有舉手,邱樂賢只好點看著顯眼的人。
“李先生您好,剛才聽您回答計算學弟的問題收獲很多,您剛才提到上大學的目的在于樹立自己的品德,以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那么想問如何來權衡兩者之間的關系呢?”
中兒媳大二倒數第一排的那位男生站起來后如鶴立雞群,望著就像一個小巨人,身高就算不到兩米,也相差不遠,留著短平頭,臉上還有些痘坑,甕聲甕氣地問道。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古人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李長青如佛陀拈花一笑,從容地回答著。
大意是說先培養做人的度量與見識,再學習運用文字的技巧。
秀才造反不成的原因在于說得多,做得少,且文人相輕,缺少器識。掌握了知識,不等于擁有智慧和才華,擁有智慧和才華,也不等于具備謀斷能力等。
借《宋史》中的一句話為核,以俗語輔證,又聯系到馬克思主義、毛偉人的《實踐論》。
“以古典文化精髓為骨,剔除其中的爛肉,填充上新時代的新見解,完成當得上國學大師的稱號!”
崔梁平擔任中文系主任多年,本身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很深,平時講話也能做到旁征博引,也不敢自稱國學大師,他對李長青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能力服氣,但對李長青國學大師的稱號上存疑慮,但聽到李長青即興而且不落窠臼的讀書聲后,徹底汗顏,他從來沒有想過能將儒家文化可以和馬、列、毛結合在一起,打心里嘆服。
現場再次爆發雷鳴般的掌聲!
當初邱樂賢只是因為李長青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才聘請李長青任教,對李長青國學大師的名頭并未怎么在意,畢竟國學不像數學,有個衡量的唯一標準,他見過不少讀過幾本古書,能文縐縐引用幾句文言文就自稱國學大師開班授課的人。
但李長青妙語連珠,回答完兩位學生的問題,贏得滿堂喝彩!
邱樂賢覺得自己撿到寶了,李長青在國學上的造詣不比在數學上的造詣低,換句話來說,溫安學院不僅增加一位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摘下數學皇冠的數學大師,而且增加一位實打實的國學大師!
“感謝李先生給我們帶來如此精彩的回答,最后一次提問的機會,大家反應一定要快!”
“三、二、一!”
“就管理系的荊子琪吧!”
邱樂賢甚至預想到溫安學院將來在自己的手里搖身一變成為一流名校的可能性,壓制住內心的興奮繼續主持開學典禮,點了一位他自己帶過的學生。
“李先生您好,我今年從大三升到大四,明年六月份就要畢業,我就代表全體大四的學生,請李先生給我們提點建議吧!”
荊子琪曾經擔任校學生會主席,長相溫婉但說話間頗有英氣,最后一個問題為大家而問。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克己復禮,心無旁騖……”
李長青點點頭,開口有如珠玉擲地。
堅持美好的品德、與人有益的言辭,在面臨紛繁的選擇,受到萬事萬物的干擾和阻礙時,無論外界的社會如何跌宕起伏,都對自己真誠,堅守原則。
內心沒有了雜念和疑問,才能勇往直前,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