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第1634章 錯了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策行三國 | 莊不周   作者:莊不周  書名:策行三國  更新時間:2019-02-03
 
孫策對甘梅一直沒有太大的興趣。對他來說,這不過是一個禮物而已。因為陶氏兄弟的原因,他不能拒絕,但也說不上太多喜歡。可是聽了甘梅這句話,他有了一些興趣。

甘梅這句話看似只為自己解圍,但她卻提醒了這些掾吏和鄉紳,孫策的相貌好不好并不重要,他的仁德才是他們應該關注的。以貌著稱未免有失輕佻,提及仁德,品味就完全不同了,尤其是能把孔夫子的那句話活學活用,需要有點政治方面的悟性。

他不知道眼前這位甘梅是不是名上那位甘皇后,名字對得上,膚白的特征也對得上,但籍貫對不上。不過這不重要了,不管是不是她,反正劉備是沒機會了。劉備在幽州混得如魚得水,想出幽州卻不容易,內有公孫瓚制衡,外有袁譚擋路,他再想進入中原估計要等下輩子了。

想想就開心。

孫策在樓船上設宴,招待甘琰一行。按慣例,本來應該由甘琰這個代理太守設宴,為孫策接風,但江南發展不均衡,丹陽郡的富庶地區是東北部的平原,與豫章郡交接之處是一片荒野,除了幾個鄉聚之外,沒什么人煙,要籌備一席酒宴也是不容易的事,所以孫策干脆通知甘琰,讓他不用準備宴席,到郡治再說不遲。

孫策隨和,正合甘琰等人的脾氣。雖說他們都是接受過教育的人,不是普通百姓,但丹陽的民風本來就不像中原那樣動靜守禮,更加質樸、剽悍,骨子里還有點野蠻。見孫策不講究,他們也就不講究了,有說有笑,開懷暢飲。喝到痛快處,紛紛上前敬酒。

孫策雖然節制,但好虎架不住群狼,還是喝多了。勉強撐到宴會結束,回到內艙,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什么也不知道了。等第二天醒來,天色已經大亮,艙內外一片寂靜,只聽得槳聲起落,水聲嘩嘩。

孫策口干舌燥,坐起身來,喊了一聲:“誰在我面?弄點水來喝,渴死我了。”

角落里一陣亂響,站起來一個人,正是膚白如玉的甘梅。她有點懵懂地轉了兩圈,才找到孫策的方向。“喝水啊,就來,就來。”四下張望,尋找水壺、水杯,好容易找齊,倒了半杯水,托在手里,向前走了兩步,又覺得不對,自言自語道:“水太涼了,我去換壺熱的。”轉身準備出門,“呯”的一聲撞在門上,向外便倒。

孫策眼疾手快,飛身下床,向前邁了一步,將將托住。甘梅穿得很單薄,只有一身褻衣,腳上趿著鞋,沒有足衣,露出一對白生生的腳。孫策瞥了一眼,看到角落里的大氅,知道甘梅是裹著他的大氅在這兒蹲了一夜,不禁皺起了眉。

“你怎么會在這里?”

甘梅面紅耳赤,扶著床邊坐了起來,低著頭。“我……我是將軍的侍妾,自然要侍……侍候將軍。”

孫策有點懵。他已經答應甘琰納甘梅為妾了嗎?似乎是的,又似乎沒有,他完全沒印象了。昨天真是喝得太多了,兩世為人都沒喝過這么醉。

“冷嗎?”

“不……不冷。”

看著甘梅那樣,孫策哭笑不得,他伸手摸了一下,甘梅的手腳冰涼,怎么可能不冷。他下了床,披上大氅,指指補子。“你睡一會兒吧,我出去轉轉。”

“我侍候將軍洗漱。”

“你拉倒吧,站都站不穩了,別一頭栽江里去。”孫策不顧甘梅反對,將她塞進被子,又將被角掖好,這才自己穿上衣服,舉步出艙。他還沒站定,斜對面的艙門開了,尹姁露出半張臉,笑盈盈地看著孫策。“將軍,江東女子如何?”

孫策莫名其妙,過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咧嘴一笑。“非常好,妙不可言。”

尹姁撇了撇嘴。“是么,怪不得將軍如此忘形,頭不梳,臉不洗就要出艙。”

孫策一拍額頭,轉身走進尹姁的艙室,尹姁假意拒絕,被孫策攔腰抱起,在她臀上輕輕拍了一記。“妒為七出之一,小心我休了你。”

尹姁知道孫策好開玩笑,倒也不緊張。“將軍,你這可說錯了,我不服。”

“怎么不服?”

“我是妒嫉她年輕,還是妒嫉她貌美了?難道說我嫉妒她生在江東,是將軍的鄉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犯了妒過的可不是我一個人。”

看著尹姁狡黠的眼神,孫策心中一動,知道自己一句無心之言觸動了太多人的心弦,極易引發矛盾。尹姁、麋蘭會用這種方式表示不滿,其他人卻不會表露出來,但他們會藏在心里,說不定什么時候就生根發芽了。

“說得好,有賞。”

“賞什么啊?”

孫策沒有解釋,直接行動,抱著尹姁鉆進被子,三兩下脫掉了剛剛穿上的衣服。身體相貼,尹姁大驚。“將軍,你怎么……你沒有和你那江東鄉黨……”

“她一個人哪是我的對手。”孫策嘿嘿笑著,將尹姁轉了過來,背對自己,低下頭,吻上了尹姁的脖子。這幾天纏綿下來,他也學了幾式,對尹姁的身體也更加熟悉,只是輕輕親了兩下,尹姁就氣喘吁吁,方寸大亂,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尹姊姊……”麋蘭推門而入,見尹姁趴在床上,孫策跪在她身后,正蓄勢待發,嚇了一跳。孫策也嚇了一跳,見是麋蘭,連忙說道:“蘭兒,快過來,阿姁抖得厲害,我進不去。”

“且!”麋蘭紅了臉,轉身要走,孫策眼疾手快,一把將她拽了過來,摟在懷中,臉湊了過去,故意張開嘴巴。麋蘭聞到濃烈的酒氣,連忙求饒。“將軍,我先去打點水來,侍候你洗漱吧,你這身上的酒味太重了。”

“你還知道我身上酒味重?”孫策瞪起眼睛。“你們倆倒是自在了,把一個什么也不懂的新人扔在我艙里,我早上起來想喝口熱水都沒有,更別提早餐了。我現在又饑又渴,我很饑渴!”

想到甘梅忍著滿艙的酒氣在孫策艙里呆了一宿,麋蘭忍著笑,求饒道:“將軍饒命,是我們錯了,我現在就去準備熱水、醒酒茶,以解將軍饑渴。”說完,掙脫孫策的手,閃身出去。尹姁早就笑得渾身發軟,趴在床上,將臉埋在臂彎里。孫策惱羞成怒,伸手撈起尹姁的腰肢,挺槍躍馬,直取要害。

尹姁一聲驚呼,身體繃直。“將軍,錯了,錯了。”

“什么錯了?”孫策停住,低頭一看,不禁啞然失笑。看來真是喝多了,余醉未醒,走過無數次的門居然還能走錯。他重整旗鼓,卷土重來,尹姁這才眉頭舒展,淺斟低唱起來。

張纮吃完早餐,又在院子里活動了一下身體,直到楊修派人來請,才穿上外衣,戴上冠,跟著來人出了院子,來到堂上。

楊修在階下候著。見到張纮,拱手施禮,笑臉相迎。“先生睡得好嗎?”

“好,非常好。”張纮笑道:“溫泉果然能夠消乏,洗個熱水澡,一覺睡到天亮,連夢都沒有做。”

“子綱好心境,初到此地,居然能一夜安睡。”楊彪拱著手,從側門走了進來,身后跟著張鈞。

張纮轉身施禮。“見過楊公。”

楊彪很莊重地還禮。“子綱,你我雖是舊相識,但現在你是孫將軍的使者,我是朝廷的使者,你不必如此。你若是愿意,稱我一聲文先吧。”

張纮笑笑。“恭敬不如從命。”他打量了楊彪片刻。“文先兄臉色不佳,是憂心國事,還是水土不服?”

“兼而有之。”

張纮笑得更加燦爛。“恕我愚鈍,我不太理解文先兄為何擔憂,是百姓不安,還是叛亂未平?就算有該擔憂的事,也是在長安詔獄之中,不是州郡吧?”

楊彪目光一閃,意味深長地看了張纮一眼。張纮這句話含義太多了,實際上是給這次談判定一個基調。除非朝廷不配合,否則孫策不會撕破臉,但如果朝廷不識相,那就怪不得孫策翻臉。郭異等人還在詔獄里,袁紹矯詔的事還沒有塵埃落定,朝廷想取得袁譚的支持,就不能追究袁紹,但不追究袁紹矯詔,必然要付出足夠的代價,讓孫策保持沉默,否則孫策揪住袁紹的事不放,最后只能撕破臉。

“子綱,豫州百姓雖安,但冀兗卻不容樂觀,司隸情況更是嚴重,我如何能安睡?至于塞外,情形更是嚴峻。北有鮮卑、烏桓,西有羌,他們都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入侵中原,一旦這些胡騎進入中原,不僅司隸、冀兗會遭殃,豫州也難逃一劫。子綱身為孫將軍長史,當然不用考慮那么多,我從長安而來,不能不著眼于大局。子綱,你在洛陽時,應該聽過鮮卑大王檀石槐的事吧?斯時大漢尚能維持,只是東南時常民亂,已經讓撮爾蠻夷輕視,如今情形,難道比當初更好嗎?”

張纮笑笑。“外夷不過是疥癬之疾,不足掛齒。當初漢朝初立,高祖亦曾被困馬邑,如今匈奴安在?”

“若非孝武帝行推恩令,削藩集權,如何能以全國之力橫行漠北,驅逐匈奴?”

“文先兄,你錯了。”張纮搖搖頭,一字一句地說道:“孝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奪外朝相權,集于內朝,雖然拓境萬里,驅逐匈奴,但這只是飲鴆止渴,雖得一時之利,卻遺禍無窮,如今之局面正是當年種下的禍根。如果不除此病根,縱使再驅逐蠻夷幾次也無濟于事,總有一天會病入膏肓,別說邊境不寧,就連這中原腹地恐怕都難逃一劫,整個神州都會有陸沉之災。”

楊彪驚訝不已。他沒想到張纮會拋出這樣的觀點,矛頭直指漢武帝的政策,而且聽起來對獨尊儒術極其不滿,將其與奪相權并列。整個漢代,對漢武帝的責難不絕如縷,但批評漢武帝大多集中在他的窮兵黷武、與民爭利上,從來沒有人指責他獨尊儒術。

楊彪對此很震驚。就算孫策重尚武之風,提倡工商,與儒生也常有沖突,但他也沒有把儒學列作目標。身為儒生,張纮怎么會有這樣的看法?

“子綱,你覺得諸子百家能和儒門相提并論?”

張纮看看楊彪,又看看站在一旁的楊修,露出自信的微笑。他撫著胡須,淡淡地說道:“文先兄,你說的儒門是夫子所創的儒門,還是董仲舒所創的儒門?”

楊彪一時語塞,沉吟著沒有說話。他知道張纮學問好,對儒門的弊端非常清楚,他還學過《歐陽尚書》,當初他們還為此探討過一些問題,但張纮一直沒有入仕,他不是沒有機會,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都曾想辟他為掾屬,是他不肯接受。如今他卻主動為孫策效勞,此刻又作為孫策的使者來和他談判,一開口就直指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政策,必是有備而來。如果輕易作答,很容易落入他的陷阱。

“敢問子綱二者之別。”

“不敢,敢呈陋見,與文先兄切磋。”張纮謙虛了一句。“若是說夫子之儒門,那自然非諸子可比,能與夫子比肩者唯有老子,但老子傳承不一,楊朱、莊子大異旨趣,又有刑名之術,駁雜不純,也不能與儒門相提并論。則于墨法,有術無道,亦不足道論,綜而言之,儒門自然是最佳。”

楊彪微微頜首,表示同意張纮的意見。同為儒生,對孔子的推崇自然不用說。只不過張纮只稱孔子為夫子,而不稱為圣人,這已經有些不同。

張纮接著說道:“但董仲舒之儒與夫子之儒名同而實異,其異者有三:時異,經異,道異。時異者,三代之時,無皇帝之制,天子是天下共主,但諸侯有其國,大夫有其家,君臣以禮而是不以法,天子不得擅誅大臣。董仲舒時,皇帝治天下,高皇帝誅殺諸侯,孝景帝誅周亞夫,視大臣如寇仇;經異者,夫子整理六經,六經各一,無有異議,董仲舒時則不然,各家經傳不一,僅《春秋》便有公羊、谷梁、左氏之別,董仲舒所本者唯公羊春秋而已,公羊春秋者,公羊氏之春秋也,非夫子之春秋也;道異者,夫子罕言天命,董仲舒則引陰陽入儒,好言天命,言之鑿鑿。他難道比夫子更高明嗎?”

請:m.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