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綿綿,天漸轉涼。
億歲殿里,羅成看著皇城司送上的奏報,“馬周這新官上任三把火,燒的還是挺旺的。一到衡山,燒的第一把火,就是剿滅了三千多衡山賊,又挖出了衡山縣的大柱蟲。緊接著第二把火,全郡剿匪,剿匪大小盜賊三十七股,擒獲降服賊人萬余。第三把火,拆毀衡山郡中淫祠一千余,又清理整頓了全郡的佛寺道觀,僧道還俗五千余眾。”
御史中丞長孫無忌笑著對妹夫道,“年輕人嘛,血氣旺。”
“馬周可是比你還年長些。”羅成笑道。
長孫無忌哈哈一笑,如今官位越來越高,雖還未拜相,但已經正式進入了宣政殿御前會議,人居于高處,有時氣勢都變了,似乎連著年齡也成熟多了。
“大秦就需要一些馬周和你這樣的有年有為,敢打敢拼的官員。”羅成合上奏折,對于馬周和李綱在衡山郡的這幾把火,表示很滿意。
大秦不缺少聰明的官,但最需要的還是馬周他們這樣干實事的官,如封德彝一樣,聰明是聰明,可聰明過頭,整天只知道揣摩圣意,喜歡曲意逢迎,甚至總想著得失利弊,想著如何往上爬,這種官不是好官,沒人用的時候羅成會用一用,可一有了更忠心能干的官員,肯定就要把他踢一邊去。
“無忌啊,最近朕讀書,常想一句話,三思。”
長孫無忌愣了一下,三思,思危思退思變,皇帝這是什么意思呢。
“我曾聽皇城司奏報,說封德彝跟自己的幾個兒子曾經說過這三思,說做官當三思,知道了危險就躲開叫思危,躲到人家不注意你的地方叫思退,退了下來再慢慢看慢慢想,想想自己以前哪錯了,往后怎么做,這就叫思變。朕覺得封德彝這幾句話說的還是很對的,雖然透露著他狡詐本性。”
“朕為天子,也當三思。”
長孫無忌便問,“圣人為天子,如今大秦強盛無匹,為何也要思危思退思變?此時不正當時迎頭大干之時嗎?”
羅成笑笑,“大海航行靠舵手,如大秦這樣的大帝國,其實也就是一艘船,朕是船長,負責的是制訂航線,至于具體操作這些,靠的就是其它人。如今朝中府院里有諸位宰輔,都堪稱大才,朕不擔心執行,也不擔心眼下,朕擔心的還是長遠。”
說到底,羅成認為開國皇帝對于一個帝國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決定著這個帝國能走多少,關鍵就在于他制訂的制度。
“周天子封建,固有八百年天下,但分封制也使的分封諸侯最終坐大,諸侯國相互攻擊兼并,最終把周也滅了。秦一統六國,廢分封實行郡縣制中央集權,可改革太快,終究還是二世而亡。漢劉邦敗楚而得天下,實行封國和郡縣并行制,異姓不得封王,重立分封制,還是導致了諸侯國強大,因而有了七王之亂。”
“漢武帝行推恩分封制,解決了西漢諸侯國的威脅,此后西漢分封諸侯國再無法對中央朝廷起到威脅,可是西漢朝廷不斷中央集權,這集起來的大權,最終卻造成了權臣和權宦們,尤其是朝廷的察舉制度,造就了一個強大的士族集團,士族集團最終又形成了權臣。皇帝不得以宦官來對抗士族集團,最終漢以強亡。”
都說以史為鏡可為鑒。
羅成現在開始所思所想的,已經不再是眼前的事了,他開始想的是更長遠的,他的帝國能走多遠,最終又會如何滅亡?
他知道自己頂多也就是活六七十歲,他的大秦也許能有二三百年,可羅成不期望長生,但也還是希望他的帝國能夠走遠一點點。
“漢末三國,百年動蕩,最后魏晉一統,九品中正制的出現,對漢代察舉制度產生的利益集團不但沒有遏制,甚至還使的其更進一步的形成了更強大的士族門閥。而晉重推分封,終究依然導致了八王之亂。”
“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門閥集團,影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時代。”
“直到西魏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出現,才稍稍壓制了士族門閥。”
羅成跟大舅子長孫無忌說著這些朝代,每一個朝代的制度,其實都是對前一個朝代的制度的修補,可結果就是往往新的制度就會造就一個新的利益既得集團。
周朝分封制造成的諸侯國,漢朝分封制和察舉制造就的諸侯和士族豪強,魏晉九品中正制造就的門閥,西魏府兵制造就的是關隴軍事貴族集團。
“朕常思,如今我大秦的制度,將又造成一批什么樣的既得利益集團!無忌,你說,我朝如今的制度,會造成什么樣的利益集團呢?”
說到這里,羅成確實充滿憂慮。
長孫無忌以前還真的從沒有往這個角度考慮過這個問題,現在聽皇帝這么一說,細細深思。
大秦的制度,關鍵的有哪些呢?比如說諸侯分封制?會不會出現西漢西晉那樣的諸侯做亂的情況,他覺得不太可能,畢竟本朝的分封,早早就做了許多限制,比如只能分封到最邊疆的地區,同時還有個推恩分封,諸侯的封地代代要推恩分封給他們的子孫,使的封地不斷的變小。再加上朝廷雖讓諸侯就藩之國,可封地的軍事民事財稅等大權都在朝廷手里,諸侯在封地,只是擁有部分的經濟財權而已。
諸侯不可能如西漢或西晉一樣威脅到朝廷,更不可能說如周朝時一樣坐大反噬。
皇帝設計的這個分封制度,可以說雖然數代以后,朝廷會有一個比較龐大的諸侯貴族集團,但這個貴族集團的權力是受到限制的,對于朝廷的中央集權不會有多少威脅。
還有什么制度會造成什么強大的利益集團?
他思來想去,是府兵制還是募兵制,又或是科舉制度?
“無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里也沒有其它人,你想到什么就跟朕說什么,直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