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一百一十八章 聚餐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返1977 | 鑲黃旗   作者:鑲黃旗  書名:重返1977  更新時間:2019-02-03
 
5月26日這天晚上,“白天鵝賓館”可熱鬧了。

洪衍武在花城的朋友全部聚齊于此。

水清不但見到了“大寶”、“鏘五”、“力本兒”、“老根兒”、“亮子”、“德子”這些洪衍武的手下。

還見到了曾幫過洪衍武大忙的“阿花”,見到了“力本兒”的合作伙伴“阿昌”。

而無論是京城人還是本地人,對待水清和孩子的態度都是熱情非常,親切有加。

特別是“阿花”和“阿昌”,由于剛得知洪衍武和水清是新婚。

他們不但說了許多的吉祥話,還奉上了禮金。

說到“阿花”,可是今非昔比了。

敢情早在半年前,她就不是洪衍武雇傭的“質保員”了。

在經濟浪潮的洗刷下,她的腦筋逐漸活絡了。

終于學著別人辦了“病退”,然后用這些年的積蓄在“高第街”附近,開了家做皮箱、提包的小作坊。

目前買賣還算紅火,如今已經有五六個工人了,也算是小老板一個了。

所以洪衍武推辭不過,就只能讓水清收下這兩份“心意”。

這就是商場上的客情兒。

你不收,反倒是不給人家面子,顯得不近人情。

而面對厚厚的紅包,水清也能做到鎮定自若了。

可不嘛,上萬的隨禮都見識過了,區區幾百塊就不算什么了。

不過,另外有些情況倒是讓她感到比較意外。

一是大家對洪衍武的態度,完全是以他馬首是瞻。

以致于都沒人敢稱呼水清一聲“弟妹”。

京城的幾個人,全然不顧年齡的真實差距,反過來叫她“嫂子”。

“阿花”和“阿昌”,也稱她為“洪太太”。

就跟電影里的對白似的,多逗啊。

這無不是在說明,洪衍武的地位在每個人心目中之重要。

可洪衍武對此卻顯得理所應當一樣。

他滿不在乎、泰然處之的輕松,隱隱透出上位者的氣質,和其他人的小心翼翼形成了強烈反差。

他的這一面,還是水清未曾感受過的。

二是用餐氣氛與水清想象中也不大一樣。

她原本以為這頓晚餐應該是在歡聲笑語中進行的。

大家異地相見,彼此應該有說不完的話,氣氛相當輕松才對。

可真等到擺上冷盤,大家入席。

她就奇怪地發現,包間里的氣氛反倒沉悶、嚴肅起來。

接著等大家再挨個一開口,討論起京城人在“高第街”會遭遇地域歧視的原因和應對意見。

她這才明白,敢情這頓飯還是要談正事的。

“大寶”根本沒碰筷子,第一個開了口。

他憤憤不平地訴苦,說“高第街”的人太貪,越來越不知足。

不但價格越抬越高,還變著法給他摻次貨、劣貨。

還好他聽洪衍武的話,每次進貨都一件件驗,否則也不知被坑多少次了。

不過那幫人也因為鉆不了他的空子更不滿了。

現在的情況是“高第街”的商戶已經聯合起來抵制他們。

每家只肯限量供貨給他們,而且價格也商量好了,沒人再肯落價。

所以京城的貨想要供應不出問題可就難了。

他著急的是,得趕緊找個新的市場進貨。

可惜“十三行”貨色單調,新出來的“夜市”又只是零售買賣,還真沒能代替這里的。

實在不行,就只能付傭金找外埠商人幫忙代買了,這樣都比直接從“高第街”買劃算。

“力本兒”跟著附和,說現在“高第街”的商戶隨著買賣繁榮,已經不怎么把他們當回事了。

跟他們談買賣太費勁,這是認錢不認人,一點不念交情了。

正因為如此,當他認識了剛從鄉鎮服裝廠辭職的“阿昌”之后,才會想到要自己辦工廠,好直接掌握貨源。

但和他們兩個不一樣,“阿花”卻又是站在“高第街”商戶們的角度考慮的。

她委婉地相勸,說其實這些商家也有他們的難處。

現在稅收嚴了,管理費高了,房租也貴了,甚至就連走私都沒以前容易了,大家的成本負擔重,想漲漲價兒在所難免。

可“大寶”和“力本兒”倆人脾氣急吧,還認死理,把價錢卡得太死。

她試著幫忙調解過幾次,鄉親們都怪她偏向京城人,她也就不好再管了。

結果正因為這種根本的利害矛盾實在難以化解,情況才會越來越惡化,弄成這個樣子。

要照她看,想解決這個問題,恐怕還得大家都讓一步。

和氣才能生財嘛,如果洪衍武這個大老板愿意出面談,她愿意再舍一次面子。

就這樣,幾個人通過不同角度的講述,大致拼湊出了整個事情的始末。

然后就都眼巴巴瞅著洪衍武,等他來做決定。

不過說真的,洪衍武心里卻覺著有點好笑。

因為這事表面上和他雖然沒什么關系,可實際上他才是始作俑者。

是他帶來的蝴蝶效應,改變了原有的歷史的發展軌跡,才會惹出來這樣的麻煩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別忘了,當初他帶人來花城時候是1981年年底。

那時候“高第街”開張沒多久,這個市場也并不出名,往來的客商都是周邊的人。

商戶們單筆做成的最大買賣,不過是數百件的貨,上千元的金額而已。

哪兒有像他們這樣組團前來,動輒幾萬塊的交易,動用火車皮往京城運貨的大商家啊?

而且他們采購商品,還是通過“服裝夜市”面對整個京城來銷售的。

所以說句實話,像這樣具有雄厚資本實力,需求量持續又穩定的購買方,與當時的商業環境完全不匹配啊。

宛如一個魚塘鉆進來一頭史前巨獸一樣,是壓根就不應該在這個年代出現的經濟怪物。

像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的月需求量,幾乎一下能占到整條“高第街”月銷量的五成。

只要談成了他們的買賣,任何商戶一下就能賣斷貨、吃個飽,那這幫人還能不紅眼嗎?

他們這些京城人,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高第街”所有商戶競相討好的最大主顧,沒有之一。

而由于初期的商戶們缺乏商業經驗,為了拉攏客戶也沒有什么招數。

那除了請吃請喝,就是競相殺價唄。

于是洪衍武他們這幫人便宜可就占大了。

幾乎所有“高第街”的人都在圍繞著他們忙和,進貨成本輕而易舉就壓到了最低,甚至還有人主動送貨上門推銷的。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