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一百九十六章 鬧氣兒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返1977 | 鑲黃旗   作者:鑲黃旗  書名:重返1977  更新時間:2019-02-25
 
楊廠長罵的沒錯,洪衍武確實是功利主義思維。

這小子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時候,出于本能,往往第一念頭就是,“這件事如何能使最終的結果效益最大化”。

可這有錯嗎?

俗話講,“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

過日子如此,經商更得如此。

特別是對百貨零售這樣的微利行業來說,經營者錙銖必較的能力尤為重要。

因為隨著社會經濟和金融業持續發展,競爭對手會出現,貨物種類也越來越多,房屋和人工成本更會不斷抬升。

一家商店能否做到有效的開源節流,維持良性的坪效和現金流,基本就等同于這個店鋪的生命線。

所以說,洪衍武能算計,那完全是商業經營上的迫切需要。

“功利”這個詞看似有點貶義,可這么干,絕對是對企業有利的。

別看洪衍武的父親洪祿承為此教訓過他。

但那主要是煩他翹尾巴的得意,也怕他本末倒置,忘了經商的根本。

真要是沒有這些考慮,老爺子對他這本事也是要贊一贊的。

當然,這件事也就更談不上什么“有奶就是娘”了。

因為話說回來了,商店賺了錢,洪衍武他又不往自己兜里裝。

他為誰啊?還不是為了服務公司好,職工們好嘛。

對這一點,其實楊廠長自己也明白。

打心里說,他對找著洪衍武這塊寶還感到挺慶幸的。

因為廠子什么人才都不缺,還就缺一個像洪衍武這樣,干什么都有辦法,辦實事從不發愁主兒。

真就像他說的是的,洪衍武成了他的“夏伯陽”了,一上陣就贏啊。

搞業務方面,從來給他的都是驚喜,還從沒讓他失望過。

可反過來楊廠長也怕啊。

洪衍武這樣的人,工作里的主觀能動性太強了也不是好事。

這小子真要無所畏懼了,由著性兒來,那捅出簍子來就是大事兒。

何況楊廠長畢竟是個國企領導。

哪怕是改革派,可從思想意識上仍舊擁有一些政客的特點。

不免有論資排輩,年輕人得壓壓才能用的想法。

下意識地,也仍舊遵循著意識形態大于經濟效益的規律行事。

價值標準很難一下扭轉到徹底的任人唯才,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

因此洪衍武這次駁了他,他還是有些生氣的。

氣洪衍武對他無理,不夠尊敬,態度有點太隨便了。

更惱洪衍武不顧大局,無知透頂,分不清孰輕孰重。

他的目的是以點帶面,把服務公司當成功樣板兒推出來,來獲得社會普遍的認可,好借此推動全廠的改革進程。

可洪衍武居然敢抗命,還敢說這不是什么好事。

這……這是可忍孰不可忍,哪兒能不敲打敲打啊?

就這么著,楊廠長鬧起小心眼兒了。

5月6日下午,等方便面廠的事兒忙到了一站,能緩口氣了。

他就打電話把水清和洪衍武一起叫到辦公室來了。

不為別的,楊廠長打算拿出煞費苦心挑商店的幾項毛病。

先借此訓訓洪衍武,讓這小子老實老實。

然后再當這小子的面兒,把推水清當典型的事兒定下來。

他是吃定了水清不可能反對的。

覺得要是當事人都同意了,洪衍武還能廢什么話啊?

正好好好氣氣這小子。

可沒想到的是,打算是挺好。可計劃趕不上變化,他的盤算居然流產了。

敢情他挑的幾條毛病,洪衍武全有說辭,反倒把他給說服了。

第一個是店內設置意見本兒的事兒。

這是當時服務業普遍的做法,以便店方監督職工服務態度。

記得曾有店家曾在玻璃門上曾貼出過“本店絕不打罵顧客!”,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服務態度的糟糕狀況。

可洪衍武卻對此事搖腦袋。

說掛個本子和一根筆,那是走形式沒實際意義。

他自己的辦法是和經濟掛鉤。

如果有店員和顧客產生矛盾,會有人記錄在案,月底直接就扣獎金了。

至于怎么能更好的了解顧客需求。

水清有更好的辦法,就是她每天都要到店堂里跟五個顧客聊天。

正是因此,她很快就發現了免費開水不應該設置在店門口,而是應該擺放在馬路對面。

因為那里每天是附近老人們聚堆兒,曬太陽聊天的地方。

店這邊背陰,老人們不愛來。

于是她很快做了合理的調整。

現在每天上午,免費開水都挪到馬路對面擺放。

還包上了一層棉套保溫,防著燙人。

這件事,已經在附近形成了較好的口碑。

楊廠長聽了半晌無語。

他琢磨了半天也沒找到紕漏,便只能放過,又說了第二個飲料區開放的問題。

這件事其實提得很有必要。

因為不少顧客上去后又說又笑,還愛沖廠區朝向張望。

這可是會對各個車間的工人形成干擾,影響工作情緒的。

對此,洪衍武自己也沒否認。

不過他卻沒同意楊廠長要求暫時封閉二樓,等到搭建起墻體再開放的命令。

因為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更迅速,更省事,更省錢的辦法。

他的主意就是,干脆用一批純色的塑料汽水箱摞起來當遮擋墻。

這些東西廠里是現成的,不用花一個子兒,還方便拆裝,可以隨便劃分功能區。

而且有了這些箱子,晚上牽線架燈也有地兒了,正好連夜晚燈光不足的問題都解決了。

另外,飲料箱不但有實用性,還有裝飾性哪。

因為每個飲料箱上,都可以用做好的鏤空模子噴漆,在中心位置弄出“北極熊”的廠標來。

顧客落作后隨便一看,周圍全是“北極熊”的圖案,這廣告效果多深入人心啊?

好嘛,又是一舉數得的妙棋啊!

楊廠長萬沒想到洪衍武的心思能轉到這個地步,真不知他有幾個心眼。

而就在他心里驚嘆,慢慢消化洪衍武這堪稱奇思妙想的一招時。

更讓人意外的是,水清居然主動跟他提及廠里要為商店做宣傳的事兒了。

而她的意見,偏偏也是不想出名兒,特別是這個時候。

原來由于“北極熊”的商品不是居家過日子的必備品。

節日一過,工作日一來,商店銷售額和利潤就開始呈現斷崖式的下跌。

像第二天直接下降了有一大半,日銷兩千四,利潤五百六。

而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又是一個大滑坡,但逐漸趨于穩定。

最終降到了日銷額一千五六,利潤三四百元。

但讓人可慮的是,雖然這個金額比普通副食店要強多了,可這恐怕還不是底。

因為如今商店的利潤就靠促銷產品、兩種散貨維持著,利潤結構太單一了。

其他日用品、兒童小零食、汽水的銷售雖然也不錯,可只賺名聲不賺錢啊。

如不改變現狀,盡快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讓顧客保持住新鮮感。

想必堅持不到夏日冷飲旺季,銷售額和利潤還會進一步下降。

所以說眼下局面實在不容樂觀啊。

而這才是洪衍武和水清想要和“義利”打好關系的主要原因。

照他們兩個來看,“北極熊”和“義利”的商品具有良好的互補性。

像“義利”的“動物餅干”、“數字餅干”、“巧克力威化”、“維生素面包”、“果子面包”,是京城人最認可的餅干、面包種類。

而他們生產的方形、扣型散裝巧克力,和“牛頭”、“白玉蘭”的大板兒巧克力,也是零食類別里的皇者。

同時,這些東西并不是每個副食店都能買到的,即使有,往往種類也不全。

要是真能從人家那兒搞到這些商品。

不但能增加經營品種,擴大利潤,還有利于兩家廠子產品形象的共同確立。

絕對是合則共贏的好事啊。

但要想辦成這件事,恐怕就得楊廠長先跟人家示好,伸出友誼之手才行。

眼瞅著楊廠長聽完了這些話遲遲不語,臉上的表情還似乎有點僵硬。

洪衍武就知道楊廠長可能是面子上過不去,心里不大樂意。

便又誠懇地補充了幾句,而這些話才終于打動了楊廠長。

敢情洪衍武說,他上次因為店里忙,沒跟楊廠長詳細解釋。

其實他的意思不是反對宣傳,而是說這種事不能著急。

必須得看情況,看時機,否則就會好事便壞事了。

像現階段,商店剛開業還沒定型呢,人沒經驗,經營也不穩。

不說成績還遠拿不出手,容易讓人詬病挑出毛病來,而且一做宣傳就要分散精力。

水清要真是每天應付記者,四處參加報告會,那不反倒有害于商店了嘛。

還別說商店了,方便面廠也一樣。

如果今后這事兒也讓楊廠長出名了,天天有記者來采訪他,局里再頻繁叫他開會。

方便面的事又該怎么辦呢?

這才是真正可慮的地方,有一利必有一弊啊。

因此,這件事還是往后壓壓的好,真沒必要爭一朝一夕的風頭。

連商店帶方便面車間都一樣,那都得先排除一切干擾,實打實做出成績來才行。

有了實力,再來個“一鳴驚人”,后面那才叫水到渠成。

好,至此楊廠長還能說什么啊?

洪衍武想的確實有理,挑不出錯來。

而且這小子就跟鉆進他肚子里的孫猴子似的。

他的心肝肺對這小子不但沒秘密,也全被捏住了。

得,氣兒沒了,也沒不甘心了。真是不能不服啊。

那……那就這么辦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