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治病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重返1977 | 鑲黃旗   作者:鑲黃旗  書名:重返1977  更新時間:2019-04-09
 
至于最后,在巡視完東華門夜市、西單服裝夜市、百貨大樓夜市、秀水街之后。

洪衍武在這些貿易市場上,依然發現了一個共同性問題。

敢情除了西單因為有他的市場管理員盯著,情況還算不錯。

其他幾處,偷竊行為都開始死灰復燃了。

他見著不少丟了錢的主兒怨聲載道,罵罵咧咧。

這可是市場繁榮的大忌啊。

賊要越鬧越兇,誰還愿意來啊?

尤其如今又是以晚上營業為主。

老丟東西,肯定給人的感覺不安全啊,那女性能不害怕嗎?

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洪衍武決定要增設安保力量了。

他便特意從南城招攬了十幾個屬于風暴下的“漏網之魚”,又有心改邪歸正的佛爺。

以每月八十塊保底,逮著一個十塊錢獎格兒為報酬,天天讓他們分頭在幾個市場里“見義勇為”。

要說這幫人可都是有師傅的“傳統派”。

是靠熱湯滾油,苦練出來的“手藝”。

最慫,倆手指頭也練齊了。

而且他們能應這份差的前提,是必須先得從用唾沫貼在墻上的信封里,把一個五分硬幣掏出來才行。

那捏初來乍到的新手還不容易嘛。

其實有時候都不用抓現行,這幫人候在廁所或是垃圾箱附近守株待兔就行。

于是這幾處市場附近的派出所熱鬧了。

自此,每天都能有臉被扇腫了的小偷被扭送而來。

而相反的,老百姓自從發現這個市場有人管,提心吊膽就越來越少。

幾處市場的繁榮程度自然一日賽過一日。

這就叫以賊制賊。

說起來倒很有點辯證法的意思。

別看抓賊之時,仍免不了有一點小小的傷和氣。

甚至有可能出現一些極端不文明的沖突、齟齬。

但這種“不和睦”,卻能換來真正的瑞氣祥和、安寧太平。

說完了洪衍武自己的買賣,還得再轉頭說說公家的事兒。

正因為經營性質的不同,私營買賣誠惶誠恐的麻煩,對于公家卻是毫不畏懼的。

比如說,前些天,《京城晚報》聽說了“北極熊日夜食品商店”在便民方面做得不錯,就派記者過來查訪。

后來他們親眼一看,情況不但屬實,而且還發現服務公司的經營方式和內容,非常符合政府提倡的“夜晚經濟”概念。

于是就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北極熊”的燈,照亮夜空》的文章。

把服務公司作為搞活夜間經濟,豐富百姓生活的樣板,好好贊揚稱頌了一番。

甚至寫這篇文章的記者,真把水清描寫成了一個可以媲美尹盛喜的干部。

堅信她在廠領導的支持下,很快就會把服務公司發展成另一家媲美“大碗茶”明星企業。

而這篇報道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北極熊”服務公司的名頭更響亮了。

引來了許多慕名而來的顧客,各項業務的每日流水均有增長。

水清個人,也終于難以避免的成了輕工局的模范典型。

開始要坐著小車去開會,作報告了。

這雖然像洪衍武所料的一樣,有點影響實際工作的負面效果,可帶來好處同樣不少。

一是水清經常會委托魏大姐代勞,讓老太太出盡了風頭,越活越精神煥發。

二是楊廠長作為廠長功不可沒,為此得到了上面的贊許。

那他自然在廠里說話辦事更管用了,完全穩固了廠長的權威,同樣是揚眉吐氣。

三是水清同樣因此得到了局領導的青睞,她還通過開會、作報告,認識了許多輕工業局下屬企業的領導,擴展了自己的人脈。

這樣一來,不但為商店開拓業務的渠道更寬了,她在廠里廠外地位也提高了。

人人把她視為魏大姐的接班人,認為她最差也會是將來“北極熊”的第三把手。

但這還沒完呢。

這事兒就連街道和派出所的主管領導也跟著撈到了好處。

敢情他們配合“北極熊”的工作的事兒,被水清提及,也登載在了報上,因而獲得了上級表揚。

那不用說,幾位自然承情,今后更得是加強親密合作了。

這就是花花轎子人抬人,一片花團錦簇啊。

但順理成章的,如果反過來再看,那么和這樣的先天優勢一樣。

服務公司也會存在一些本身很難避免,私營公司卻不當回事的毛病。

那就是固有體制下,國營企業的職工們實在太容易知足了。

因為畢竟是正式的國家工人。

哪怕日子過得再捉襟見肘,可總有旱澇保收的工資和廠子的公費醫療制度。

從來也到不了吃了這頓沒下頓的,有病無法就醫的地步。

這樣,他們對未來的生活就特有安全感。

安全到了眼睛只愿意看著自己腳下走路的地步。

于是不同于未來毫無保障個體戶們,掙起錢來沒個夠。

在不錯的工作成績、高人一等的收入和榮譽、好評的包圍中。

服務公司的職工們就知足了,大多數都變得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了。

就拿商店來說吧,在剛開張時,大家那種謹小慎微的仔細和昂揚的斗志都消失了。

特別是對于日常工作駕輕就熟之后,許多人也都開始耍心眼少辦事了。

有人開始借著補貨的時候聊天,有人開始算計怎么倒班劃算。

普遍性的,是女的上廁所的時間長了,男的去后面抽煙的次數多了。

這就是國營企業的頑疾,一旦沒有生存壓力,企業需要的高效幾乎總會和職工的惰性“傷和氣”了。

俗話說得好,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啊。

雖然看似只是一些小節,但這種苗頭卻不容小覷。

如果放任不管,“大鍋飯”得過且過的習氣一旦恢復。

那很快就能把服務公司跟其他的國營單位拉平,還何談什么發展啊?

所以洪衍武一經發覺,就趕緊提醒水清,說這就是企業的毒瘤,哪怕一個企業有再大的優勢,不思進取也得徹底完蛋,必須趕緊解決這個問題。

沒錯,這個道理水清也明白,她對此深以為然。

可到底該采取什么措施呢?

其實做企業的最怕就是這樣的情況。

職工變成了一灘泥,自己愿意往下出溜。

物質的激勵手段已經失效了,偏偏他們又不犯大錯,你沒法嚴厲處罰。

好像怎么做都是無用功,讓人沒轍沒轍的。

說真的,別說水清感到為難了,這事要擱過去,洪衍武也得頭疼死。

可好在現在不一樣了,這小子畢竟上了個層次。

就憑著新領悟的道理,他非常清楚的看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那就是想方設法得把企業的需要與職工的愿望,重新協調成一致才行。

那么好,圍繞這一點他就又想了。

一個人缺乏上進心到底為什么啊?

不外乎就是沒有奮斗目標,或是失去目標了嘛。

那要是幫他們找到新的目標,樹立起新目標行不行呢?

知足?人的欲望哪兒有那么簡單啊!

這些職工不可能是圣人,物質上他們是知足了,可其他的東西呢?

如果把獎金換成名譽、地位、權力又動不動心呢?

當然,對他們許的愿望,能不能實現得單說,關鍵是人需要這么一個想頭。

只要有了這個念想,哪怕實現的可能很小,人也就有了勁頭。

得,就是因為想透了這一點,剩下的事兒也就好做了。

洪衍武和水清雷厲風行,立馬把能召集的職工都聚在一起,開了一個緊急會議。

會議的內容和主題只有一個,“暢想未來”。

不能不說,這兩口子配合的還真默契。

會議開始,首先是由洪衍武來扮紅臉。

他出色的口才發揮到了極致,用犀利的言語直接捅破了許多人偷懶混日子的心態。

一句句擠兌人的話幾乎能把人給逼進地縫去。

而他嚴厲的目光簡直就像開火的機槍,“打”到誰的臉上,誰的頭就栽了下去。

但正是由于他一點不留情面做好了鋪墊。

隨后水清溫和的勸告才更讓人感動,更有說服力,更有激勵性。

她是這么說的。

“有些話是不好聽,可卻是實話,正所謂良藥苦口嘛。至少我覺得,眼下這點成績,這樣的生活,還遠不是咱們大伙兒的將來。”

“你們要知道,即使你們認為滿足了。可服務公司是不會守著這一畝三分地的,肯定是要擴大規模,或者開新店的。那需不需要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又從哪里來啊?還有比從大家中間選擇更好的辦法嗎?”

“如果你們覺得這些還遙遠,那咱們不妨索性說說眼前。我可以告訴你們,商店至今沒有店長,餐廳也馬上就要開業了。組長,店長都需要,這也是為了日后開新店做人員儲備。那要是管理人員從你們中間選拔,你們又有誰覺著自己能勝任的?”

嘿,這幾句就是巴掌抽完了,給的甜棗啊。

至于效果怎么樣?

還真不錯。

別忘了,朱震凡和段剛已經是音樂茶座的負責人了。

倆人不但工資長了,待遇高了,天天還西服革履的,風光著呢。

這就是眼巴前兒的實際例子,誰看在眼里不羨慕?

所以水清當時就能感覺到,不少職工的眼里閃著光亮。

似乎心里有股熱流被帶動起來了。

她自然也不是白調大家胃口的,見狀壓著心里的喜悅。

隨之便正式宣布了她和洪衍武商量好的一個開創性決定。

“假如你們有這個想法,那么好。我可以告訴你們,從下個月起,我們會試行干部崗位輪換考核制度,通過這種辦法選擇最適合做干部的人。具體說來,就是各組組長輪換做店長,普通職工輪換做組長。讓大家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絕不會埋沒真正有才能的人。你們說好不好?”

嘿,這就代表著提拔機會啊。

還有誰不同意的?

被調動起情緒的職工們,感覺就像天上掉餡餅一樣。

滿腦子里想的都是前程似錦,盼著也能一展身手,撈個一方諸侯當當。

“好啊!當然好!”

妥了,就等這句呢。

這一下子藥到病除,心氣兒大不一樣了。

二群群號:608640021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