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室  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

類別: 歷史 | 秦漢三國 | 興漢室 | 武陵年少時   作者:武陵年少時  書名:興漢室  更新時間:2019-02-06
 
“感悟遂晚,事往日遷。白璧何辜,青蠅屢前。”雪讒詩贈友人

漢初平四年十二月初七。

宣室殿西側的廡廊上,靠著欄桿鋪了幾張藺席,清冷的北風從屋脊上掠過,帶著隱隱的呼嘯聲。外側柱梁間懸掛的竹簾被風吹得前后擺動,發出沙沙的聲音,在廡廊上、墻壁上留下飄忽不定的疏影。

難得的一個晴天。

皇帝身著寬松的燕居常服,手執彤管,正在縑帛上一筆一劃的寫著字。

司空趙溫坐在一側,垂首不言,神態與心境較外人臆測的還要沉靜從容。

“去年夏天的一段時日里,我常在這里習字。”皇帝打破了沉默,手下筆尖一動,飄逸的在左伯紙上寫出這個字的最后一捺。那一筆就像是長龍伸展游走于天,在云間甩動著細長的尾巴。皇帝停下筆來看著自己寫的字,開始追憶往事:“現在想來,那還是王公與馬公等人密謀誅董的時候。”

“唯,幸賴蒼天庇佑,祖宗有德,陛下昧旦昃食,明斷庶務。朝廷諸公這才得以除奸扶正,四方之民乃能翕然生息,皆自以為得遇其時。”趙溫想也不想,張口便奉承道。

無權無勢的時候,什么功績都輪不上他,如今有權有勢了,沒做過的都成了他運籌有方了。

皇帝心里冷笑一聲,卻不是針對趙溫個人,僅僅是突發感慨罷了:“你也不用將什么都攬在我身上,是否功過,自有后人評說。誅董一事,朝野群臣都看在眼里,王公才是主謀。而我,只是坐在御榻上擺擺樣子,事后不論是王公送來鏟除董賊的賀表、還是董卓送來清算王公的劾奏,我也只有一概收下的份。”

當時皇帝智謀不顯,確實就是處于如此尷尬的境地,說好聽是皇帝,說不好聽就是一個用以nb的神像。就連趙溫與趙謙兩兄弟起初也沒把皇帝當回事,如今直接被當事人不加掩飾的說破,趙溫居然有些過意不去,有心說兩句話,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最后只好選擇俯首貼地,對皇帝端正的行了稽首大禮,想用沉默的姿態、鄭重的禮儀,向皇帝表達自己的心境與態度。

皇帝這才把頭轉過去看他,向他伸手做了個手勢,笑道“你這是做什么?覲見時已經行過一次了,不用再行大禮。”

“是臣無能”趙溫聲音沉重的說道。

皇帝的笑容在臉上立時凝固了瞬息,很快又恢復正常,只是把手收了回去:“這與你有什么關系?形勢迫人,誰都是如此,我也從未怪過爾等,只知道爾等忠心漢室就可以了。”

趙溫這一句話說的其實是兩件事,也知道皇帝聽懂了但沒順著他的話往下講,于是他便不再提及此番地震的后續事宜,而是靜靜地起身、正襟危坐,聽皇帝追憶往昔。

“那時我無比信重的就是王公了,他教我識字、教我讀孝經,教我如何才是一個好皇帝。”皇帝似乎忘記了這回召見趙溫的本意,又回到剛才的話題:“他說真正的明君,就是要善于明辨是非、選賢任能。我那時便想著,若有機會掌權,我必然要用王公為相,因為王公就是那樣的賢能。”

說到這里,皇帝的嘴角牽扯出一抹毫無溫度的笑來,微微有些譏諷:“可后來的事,你也知道了。”

這指的是皇帝與王允之間由最初的恩信到怨懟的一段往事,牽涉到數場風波,趙溫也是借此走上朝堂的中心,從中獲利。故而作為親歷者之一,他對此熟悉萬分。雖然不知道皇帝為什么將故事重提,但皇帝幾乎從不在大臣面前做無意義的事,或許是別有用意,趙溫不敢妄發言論,明智的保持緘默。

見趙溫沉默不語,皇帝復又抬起筆,繼續低頭寫著字:“你可知道,我那時為何喜歡來這里習字么?”

皇帝發問,趙溫不得不答:“陛下胸懷天下,宣室又乃未央高處,于此習字,應有登高望遠、暢情抒懷之故。”

“無事可做,自然要找事來做。”皇帝認真的寫著,筆尖游動不停,嘴上說道:“不趁著閑暇無事多習字、熟悉典故,以后何以應付爾等大臣、何以應付天下大事?”

“唯唯,陛下勤學不輟,乃有如今基業,臣感佩莫名。”趙溫心里一驚,隱隱猜到皇帝說這些是什么意思了。

皇帝冷笑一聲,繼續頭也不抬的說道:“我初次坐在這里習字的時候,欄桿外就是赤紅一片的夕陽,雜木荒草遍野的上林苑、滿處斷壁殘垣的建章宮。我那時就在想,我大漢四百年江山,難道就要像這晚霞一樣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么?朝中大臣若無一可托付者,我又能指望誰為我匡扶漢室?馬日磾?士孫瑞?還是董承?”

“是誰都不重要。”皇帝不等趙溫答話,石破天驚的說道:“我親政以來,雖說是借祖制重設了許多制度,但講究的依然是變通革弊,與時宜之這個字。能興復漢室、能使黎庶安居樂業、能對當下有用的,我一概用之,何曾在乎過規矩?有些規矩合乎時宜,于我有利,那我便用若是不合時宜,還守他作什么?”

皇帝停了筆,像是終于完成了一篇文章,滿含深意的問道:“司空,你說呢?”

“陛下!”趙溫表情先是驚喜、復又是深深的驚駭,他有些承受不起皇帝如此厚愛:“陛下還請三思!”

現在是地震過去的第四天,按以往的規矩,身為司空的趙溫應該主動請辭,為皇帝代罪受過。可與以往不同的是,皇帝不僅沒有允準趙溫的辭表,而且朝堂之上除了幾個迂腐的經學儒士在旁敲側擊的試探口風以外,更沒有別的什么重量人物主動就此事說話。

這導致此次地震不僅是烈度、還是影響力,都遠遠不及十月份罷黜前任司空士孫瑞的那次地震。

所有人都在裝聾作啞,像是地震根本就沒有發生過一樣。

因為這不僅事關趙溫,更是事關皇帝。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